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泌体微小RNA参与糖尿病足溃疡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岑妮秒 韦云师 +1 位作者 黄丽娜 吴标良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56-1160,共5页
糖尿病足溃疡(DFU)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是一种难愈合创面,其愈合延迟过程主要是有新血管再生障碍、持续的创面炎症反应、创面再上皮化障碍及成纤维细胞增殖异常。外泌体微小RNA(miRNA)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介质,... 糖尿病足溃疡(DFU)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是一种难愈合创面,其愈合延迟过程主要是有新血管再生障碍、持续的创面炎症反应、创面再上皮化障碍及成纤维细胞增殖异常。外泌体微小RNA(miRNA)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介质,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可调控影响DFU愈合的多种靶基因转录翻译。本文旨在简要综述外泌体miRNA对新血管再生、炎症反应、创面再上皮化功能以及成纤维细胞增殖功能在DFU修复中的调控作用,以期为DFU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外泌体 微小核糖核酸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预后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郑晓君 黄丽洪 +1 位作者 农海洋 黄德尤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9-194,共6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中国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预后亟需精准预测手段。影像组学虽展现出潜力,但现有综述多局限于单一模态或技术层面。本文系统综述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影...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中国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预后亟需精准预测手段。影像组学虽展现出潜力,但现有综述多局限于单一模态或技术层面。本文系统综述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影像组学在HCC预后的研究进展,剖析标准化缺失、生物学解释不足等关键瓶颈。本文认为,未来重点发展多模态融合算法、可解释性模型和前瞻性验证研究,指导临床实践,提高诊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影像组学 超声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人工智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肢体畸形相关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研究进展
3
作者 林凤秋 陈定国(综述) 许桂丹(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7-661,共5页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s)是指长度1 kb以上的基因组拷贝数的增加或者减少,主要包括亚显微结构的微缺失和微重复,约覆盖人类基因组的12%,突变频率高达10^(-5)~10^(-4),预测与15%的人类遗传病相关联。近年来,随着基因芯片及基因测序等技术...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s)是指长度1 kb以上的基因组拷贝数的增加或者减少,主要包括亚显微结构的微缺失和微重复,约覆盖人类基因组的12%,突变频率高达10^(-5)~10^(-4),预测与15%的人类遗传病相关联。近年来,随着基因芯片及基因测序等技术的飞速发展,CNVs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关系日益受到关注,其中,先天肢体畸形相关的CNVs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文章就近年来先天肢体畸形相关的CNVs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与之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拷贝数变异 微缺失 微重复 先天肢体畸形 基因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预后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新进展:机制与临床应用
4
作者 农景堂 杨成敏 +4 位作者 莫圣龙 陆志成 唐丽娜 简崇东 商敬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3711-3720,3728,共11页
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作为导致全球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其预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综述了包括血细胞分析指标(如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微... 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作为导致全球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其预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综述了包括血细胞分析指标(如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微小核糖核酸(miRNA,如miR-21、miR-155、miR-126)和外泌体在内的多种生物标志物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得出,血细胞分析相关指标、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其中,较高基线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相关,并且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时间呈负相关。特定miRNA(如miR-21)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神经元存活,改善神经功能恢复;而miR-155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加剧脑损伤,其表达水平可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此外,miR-126在血管生成和神经保护中发挥关键作用。外泌体则通过携带抗炎因子、神经营养因子、抗氧化酶和热休克蛋白等,显著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炎症和损伤,从而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尽管这些生物标志物在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估中显示出巨大潜力,但其临床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个体间差异、长期效应和安全性研究不足以及技术标准化问题。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这些标志物的作用机制,开发标准化的检测方法,并进行大规模临床验证,以便将其应用于临床,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预后 生物标志物 细胞因子 微小核糖核酸 外泌体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龙血竭总黄酮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李昇 梁柳丹 +3 位作者 刘燕 梁根诚 罗文琳 黄照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64-1873,共10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预测龙血竭总黄酮(SDF)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文献检索收集SDF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和TargetNet数据库进行关键成分靶点筛选。通过GeneCards、OMI...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预测龙血竭总黄酮(SDF)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文献检索收集SDF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和TargetNet数据库进行关键成分靶点筛选。通过GeneCards、OMIM、TTD和PharmGkb数据库进行疾病靶点筛选,将靶点交集并通过Cytoscape构建“药物-关键成分-靶点”网络关系图,通过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并分析得到核心靶点。通过Metascape平台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依据AutoDock Vina软件和PyMol对核心化合物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动物实验进一步探索SDF的药效机制。结果:SDF的活性成分有龙血素A和龙血素B等,映射391个靶点。从数据库共获得MIRI疾病靶点3096个,进行交集后获得172个交集靶点,分析得到核心靶点56个。核心的关联途径包含肿瘤途径以及细胞死亡信号途径等。分子对接证明了关键构成部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活力强。动物实验发现SDF能够有效防治MIRI,显著抑制花生四烯酸15-脂氧合酶的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MIRI后的心肌梗死面积。结论:SDF可能对MIRI治疗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机制可能与ALOX15因子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血竭总黄酮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网络药理学 龙血素B ALOX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IP3介导线粒体自噬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景珠 成秋宸 +2 位作者 李福建 刘泽峰 张国 《海南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线粒体自噬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中,对于维持细胞中线粒体平衡、线粒体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检索近5年文献,综述BNIP3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与疾病的研究进展,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BNIP3 线粒体自噬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X家族蛋白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黄丽艳 龙喜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417,共4页
肿瘤间质中存在高浓度的细胞外ATP(extracellular ATP,eATP),eATP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2X家族蛋白作为ATP的受体,在肿瘤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P2X家族蛋白共有7个,均为离子通道型嘌呤受体,其中P2X3、P2X4和P2X7等在甲状腺癌... 肿瘤间质中存在高浓度的细胞外ATP(extracellular ATP,eATP),eATP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2X家族蛋白作为ATP的受体,在肿瘤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P2X家族蛋白共有7个,均为离子通道型嘌呤受体,其中P2X3、P2X4和P2X7等在甲状腺癌、乳腺癌等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并影响肿瘤增殖、侵袭等生物学行为。该文就P2X家族蛋白的表达、生物学功能以及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 嘌呤受体 细胞外ATP 肿瘤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恙虫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迪 文韬 李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594-1600,共7页
恙虫病为恙螨幼虫叮咬后感染的地方疫源疾病,是东方立克次氏体感染所致的一种胞内菌,最初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与流感症状类似,如发热、头痛、咳嗽、肌肉酸痛、听力短暂丧失等,部分患者查体可见特异性焦痂、淋巴结肿大。该病可累及全身多... 恙虫病为恙螨幼虫叮咬后感染的地方疫源疾病,是东方立克次氏体感染所致的一种胞内菌,最初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与流感症状类似,如发热、头痛、咳嗽、肌肉酸痛、听力短暂丧失等,部分患者查体可见特异性焦痂、淋巴结肿大。该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重症患者常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急性肾衰竭、心肌炎、脑膜炎、DIC等并发症。目前人们对该病的认知参差不齐,大部分医师尤其是基层首诊医生对恙虫病的认知不足,造成恙虫病误诊、漏诊率仍较高。恙虫病不同地区的毒株类型、疾病检测时间、群体遗传学均存在差异,导致常见的检测方法例如外斐试验阳性率较低。目前对恙虫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较少,本文对恙虫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以及临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恙虫病合并ARDS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父母基于PERMA理论的积极心理干预
9
作者 刘月 尚秀纷 +5 位作者 陆青梅 王杉 刘颖欣 罗艳妮 黄秀萍 万千艺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82,9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成就(PERMA)理论的积极心理干预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父母主观幸福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18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父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基于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成就(PERMA)理论的积极心理干预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父母主观幸福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18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父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组实施基于PERMA理论的积极心理干预,共6个月。比较干预前及干预结束1个月两组患儿父母的主观幸福感和简易应对方式得分。结果干预结束1个月,干预组主观幸福感、积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PERMA理论的积极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父母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促使其积极应对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家庭照顾者 PERMA理论 积极心理干预 主观幸福感 应对方式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洁 杨青 +3 位作者 陈福英 幸超群 高娥 张明月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0-235,共6页
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证据,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6S”金字塔证据模型,系统检索相关网站与数据库获取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14年1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由经过系... 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证据,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6S”金字塔证据模型,系统检索相关网站与数据库获取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14年1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由经过系统循证护理培训的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汇总证据。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3篇临床决策、2篇指南、2篇系统评价、1篇专家共识、1篇专家意见、1篇证据总结、3篇随机对照试验。最终形成29条证据,包括培训教育、泌乳启动、泌乳维持、母乳采集、母乳储存与使用、随访教育6个类别。结论:该研究总结的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证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医护人员开展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分离 产妇 母乳喂养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结核病模型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涂振阳 蓝常贡 +4 位作者 谢克恭 陆敏安 农峰 梁俊卿 唐盛斐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02-108,共7页
结核病(tuberculosis,TB)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所致,是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TB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建立恰当的动物模型有助于进一步探索TB发病机制、研发全新高效疫苗,优化... 结核病(tuberculosis,TB)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所致,是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TB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建立恰当的动物模型有助于进一步探索TB发病机制、研发全新高效疫苗,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实验和理论依据。兔TB模型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动物模型之一。综述了兔TB模型构建特点及应用进展,从免疫机制和可行性角度深入分析兔TB模型的优势及其局限性,同时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通过构建兔TB模型用于药物研究、疫苗研发和TB治疗方案评价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罗富强 余电柏 +4 位作者 谢康麒 李载永 周海东 罗昌泰 韦积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糖尿病足溃疡是由长期严重的糖尿病导致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在研究当中。近年来,探索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机制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目前相关机制研究仍较少,笔者通过阅读国内外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包括... 糖尿病足溃疡是由长期严重的糖尿病导致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在研究当中。近年来,探索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机制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目前相关机制研究仍较少,笔者通过阅读国内外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包括外泌体(exosomes,Exos)、Notch、NF-κB、Wnt/β-catenin、MAPK等,旨在为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治疗及其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外泌体 NOTCH NF-ΚB WNT/Β-CATENIN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F联合MTA用于兔牙直接盖髓术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胡玉萍 杨雪 +3 位作者 颜志豪 邢慧妍 刘锦 黎淑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6-660,共5页
目的:探讨PRF膜联合MTA用于兔下颌门齿直接盖髓术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情况。方法:将32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每只实验兔的2颗下颌门齿作为实验牙且接受同一种处理方法,根据盖髓材料不同分为:3个实验组(PRF+MTA组、PRF组、MT... 目的:探讨PRF膜联合MTA用于兔下颌门齿直接盖髓术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情况。方法:将32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每只实验兔的2颗下颌门齿作为实验牙且接受同一种处理方法,根据盖髓材料不同分为:3个实验组(PRF+MTA组、PRF组、MTA组)、空白对照组;建立实验牙露髓模型,根据分组不同应用不同盖髓材料进行直接盖髓术;分别在术后第7天、第28天从每组中随机选择4只实验兔并处死,拍摄CBCT,运用Mimics19.0软件对实验牙进行三维重建,测量术后第7天、第28天穿髓孔处形成的钙化物的体积。结果:术后第7天,3个实验组形成钙化物体积均比空白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个实验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8天,PRF+MTA组形成钙化物体积较PRF组、空白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F+MTA组形成钙化物体积比MTA组大,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影像学角度观察PRF联合MTA促进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水平与MTA无差异,都处于较高水平,但生成的修复性牙本质的性质如何、牙髓状态如何需要组织学观察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MTA 直接盖髓术 MI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心舒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浩 吴霏 +3 位作者 李振汉 陆薇 卢林明 唐乾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40-1448,共9页
目的:探究益心舒(YXS)对急性心肌梗死(MI)小鼠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联合TCMSP与Metascape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寻YXS可能的作用靶点。将6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I组)和YXS预处... 目的:探究益心舒(YXS)对急性心肌梗死(MI)小鼠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联合TCMSP与Metascape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寻YXS可能的作用靶点。将6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I组)和YXS预处理组(YXS+MI组),每组各20只。YXS+MI组给予YXS(60 mg·kg^(−1)·d^(−1))灌胃,连续14 d,sham组和MI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MI模型,术后1 d用超声多普勒检测小鼠心功能;通过TTC染色检测MI面积;通过HE染色和CD45免疫组化染色分析梗死部位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和线粒体损伤;TUNEL染色检测凋亡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髓源性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MI组小鼠左心收缩功能受损,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也显著下降(P<0.01),心肌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增多,心肌超微结构受到破坏,凋亡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1),Bax蛋白含量显著增高(P<0.01),Bcl2蛋白显著降低(P<0.01),流式结果显示髓源性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增加(P<0.01)。与MI组比较,YXS+MI组EF和FS显著上升(P<0.05),心肌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心肌显微结构损伤减轻,凋亡细胞比例显著降低,Bax蛋白表达减少(P<0.05),而Bcl2蛋白表达增多(P<0.01),髓源性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减少(P<0.05)。结论:YXS预处理能够减轻小鼠急性MI后的心肌损伤,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并降低髓源性炎症细胞的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心舒 炎症细胞 心肌梗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X家族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荣婷 曾冬云 +3 位作者 王静 龙勤琴 吴小勤 龙喜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94-1097,共4页
Chromobox(CBX)家族蛋白是多梳抑制复合物1(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1,PRC1)中的典型成分,是参与表观遗传修饰过程的重要调控因子。研究表明,CBX在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化、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形态维持等生物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hromobox(CBX)家族蛋白是多梳抑制复合物1(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1,PRC1)中的典型成分,是参与表观遗传修饰过程的重要调控因子。研究表明,CBX在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化、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形态维持等生物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相应靶向调控参与HCC增殖、侵袭、迁移和耐药等生物学过程。该文就CBX家族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肝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Chromobox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宾博林 周小燕 邓德茂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9-152,169,共5页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会引起患者多方面适应障碍,目前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脑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能是患病的主要原因,MRI可以反映ADHD患者脑结构、功能及代谢的异常,在阐述其发病机制中有较好的...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会引起患者多方面适应障碍,目前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脑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能是患病的主要原因,MRI可以反映ADHD患者脑结构、功能及代谢的异常,在阐述其发病机制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近5年MRI在ADHD患者脑部结构(脑体积、脑表面积和扩散张量成像)、脑功能(静息态功能MRI、任务态功能MRI)和脑代谢(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MRI、磁共振波谱成像)的研究。在解剖学上最一致的发现是右侧基底节区和内侧颞叶体积减小、右侧额顶叶皮质变薄和枕叶皮质变厚;在脑功能和代谢的研究中,最突出的发现是额叶-纹状体回路和默认模式网络的异常。不同脑区和脑网络的异常分别与ADHD症状表现对应,这些异常脑区和脑网络可能可以作为生物学标记物,对患者行个性化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神经影像 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师资教学目标认知和制定现况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尹朝霞 刘彩云 +2 位作者 张宝双 陈艳丽 公为洁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3533-3538,共6页
背景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和支柱,与课堂教学效果密切相关。目前针对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师资对教学目标认知及制定方面的研究较少。目的了解国内优秀全科医学师资对教学目标的认知情况、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及对教... 背景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和支柱,与课堂教学效果密切相关。目前针对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师资对教学目标认知及制定方面的研究较少。目的了解国内优秀全科医学师资对教学目标的认知情况、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及对教学目标的建构与撰写情况等方面内容,探讨在开展与院校教育不同、专业性强、重在岗位胜任力培养的全科住培工作的过程中全科医学师资如何通过教学目标更好地促进教学。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所在地区全科医学发展水平高、工作单位为国内知名医学院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所在科室为国家级全科住培基地,且从事全科住培带教工作5年及以上、职称为副主任医师及以上、曾获得院级及以上教学荣誉、目前仍参与教学查房并在教学活动中制定教学目标的优秀全科医学师资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2—6月,通过线上视频会议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应用NVivo 12软件并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提炼访谈主题。结果共纳入8名全科医学师资。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共提炼出3个主题和4个子主题:全科医学师资能较好掌握教学目标的制定原则;教学目标制定缺乏制度保障(包括2个子主题:缺乏理论基础、缺乏规范制定教学目标的环境);全科医学师资对教学目标在岗位胜任力培养中的作用认知不足(包括2个子主题:对教学目标的认知存在缺陷、制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指导意义不大)。结论即使是优秀的全科医学师资,在对教学目标的认知和制定上仍存在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应重视和保障教学目标的有效制定,加强相关理论培训,以教学目标为“抓手”促进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同质化发展和建设,进而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全科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师资 教学目标 教学查房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非微小癌超声造影特征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陆婵 林菲菲 +3 位作者 邓芸霞 张尹俞 肖霞 胡巧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49-55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C)与非微小癌超声造影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3年3月我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的PTC患者96例(共101枚结节),按照肿瘤最大直径分成PTC组(最大直径≤10 mm)和非微小癌组(最大直径>1... 目的:对比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C)与非微小癌超声造影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3年3月我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的PTC患者96例(共101枚结节),按照肿瘤最大直径分成PTC组(最大直径≤10 mm)和非微小癌组(最大直径>10 mm),比较两组结节超声造影增强程度、增强方式、增强均匀性,分析两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不同大小的PTC超声造影增强程度、增强方式、增强均匀性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TC组向心性增强、等增强较非微小癌组多见,非微小癌组偏心性、弥漫性增强、低增强及高增强较PTC组多见。PTC组均匀性增强多见,非微小癌组不均匀性增强多见。两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上升时间(RT)、平均渡越时间(mTT)、下降时间(F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组的RT、mTT、FT均高于非微小癌组,两组的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E)、流入相比率(WiR)、流出相比率(WoR)、流入相灌注指数(WiPI)、流入相曲线下面积(WiAUC)、流出相曲线下面积(WoAUC)、流入相和流出相曲线下面积(WiWo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TC超声造影表现多以向心性、不均匀低增强为主,不同大小PTC具有不同的超声造影表现,临床诊断中需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水通道蛋白4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莫圣龙 朱海燕 +6 位作者 陆志成 莫嘉祺 彭晓靖 唐丽娜 杨成敏 简崇东 商敬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46-1454,共9页
目的:探讨抑制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暂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tMCAO)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6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sham)组、I/R组、AQP4抑制组和自噬... 目的:探讨抑制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暂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tMCAO)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6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sham)组、I/R组、AQP4抑制组和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组,每组15只,sham组和I/R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AQP4抑制组和3-MA组分别腹腔注射AER-271(2 mg·kg^(-1)·d^(-1))和AER-271+3-MA(2 mg·kg_(-1)·d^(-1)),给药3 d,每天1次。观察各组小鼠神经功能Longa评分,记录体重变化;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脑梗死体积及组织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QP4、LC3-Ⅱ、P62和cleaved caspase 3含量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LC3-Ⅱ、P62、cleaved caspase-3与NeuN(神经元标志物)的共定位及表达情况。结果:I/R组与AQP4抑制组检测到大面积的脑梗塞和脑水肿,以及较高的Longa评分;与I/R组比较,AQP4抑制组的脑梗塞体积、脑水肿体积和Longa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sham组比较,I/R组的AQP4、LC3-Ⅱ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而小鼠体重和P62表达则显著降低(P<0.05,P<0.01)。与I/R组比较,AQP4抑制组和3-MA组的AQP4、LC3-Ⅱ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而小鼠体重和P62表达则显著增加(P<0.05,P<0.01)。然而,与AQP4抑制组比较,3-MA组小鼠Longa评分、脑梗死体积、小鼠体重和AQP4、LC3-Ⅱ、cleaved caspase-3及P62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抑制AQP4的表达能够显著减小tMCAO模型小鼠的脑梗死面积和减轻神经损伤程度。同时,抑制AQP4的表达对脑梗死后自噬和凋亡具有减缓作用,而加用自噬抑制剂后对AQP4抑制剂的保护作用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细胞凋亡 水通道蛋白4 细胞自噬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乳灌肠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胎粪排出和免疫反应的影响
20
作者 王嘉莹 林梅 +4 位作者 许冬梅 黄婷 黄芝蓉 黄丽玲 李玉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初乳灌肠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胎粪排出和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干预组采用2 mL/kg初乳灌肠;对照组采用1 mL/kg开塞露+1 mL/kg生理盐水1∶1稀释灌肠。灌肠自早产儿出生后24 h开... 目的探讨初乳灌肠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胎粪排出和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干预组采用2 mL/kg初乳灌肠;对照组采用1 mL/kg开塞露+1 mL/kg生理盐水1∶1稀释灌肠。灌肠自早产儿出生后24 h开始,至胎粪排尽时停止。结果干预组脱落10例,对照组脱落9例。干预组胎粪排尽时间和达到完全肠内营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体质量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首次排出与排尽时的胎粪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A浓度、出生后第1次与第6天尿液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初乳灌肠能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胎粪排出,缩短达到完全肠内营养时间,提高体质量增长速度,提高早产儿免疫功能,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初乳 灌肠 胎粪排出延迟 免疫球蛋白A 免疫反应 全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