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广州市增城区犬真菌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红飞
张春苗
王海华
王军
米俊宪
叶晓敏
-
机构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医学院
台湾福懋宠物医院
-
出处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2-64,共3页
-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重点科研计划项目(16B230003)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25000231)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51000669)
-
文摘
为了解广州市增城区犬真菌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课题组收集了该地区2016年1~12月多家宠物医院有效病例共计392例,对患犬发病规律及特点、病原类型等进行统计。结果:不同年龄犬只发病率差异很大,8月龄以下幼犬发病率较高,占调查病例的46.2%,成年犬只发病率相对较低;雄性犬只发病率为57.4%,略高于雌性犬(42.6%);夏季犬只发病率为44.4%,秋季和春季发病率分别为27.3%和23.0%,冬季发病率最低,仅占8.9%;发病率和品种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在统计的病例中阿拉斯加犬发病率最高,占18.4%,贵宾犬和哈士奇犬次之,分别占15.3%和14.3%,中华田园犬的发病率最低,仅占1%;病变部位中腹部发生率最高,为20.7%,颈部、背部次之,分别占19.6%和18.9%,面部、耳朵、四肢和尾部感染病例较少,依次为8.9%、7.4%、6.9%和6.6%;犬小孢子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占总病例的41.3%,石膏样小孢子菌次之,占26.3%,马拉色菌感染的病例数最少,仅占12.8%。表明该病的发生特点是幼犬发生率高于成年犬;雄犬发生率高于雌犬;夏季发病率最高;阿拉斯加犬只发病率最高;腹部发生率最高;犬小孢子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
-
关键词
犬
真菌性皮肤病
流行病学
广州市增城区
-
分类号
S858.292.75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