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铝板电絮凝法去除重金属离子Cr(Ⅵ)的研究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李爽
邱春生
孙力平
钟远
骆尚廉
-
机构
天津城建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天津市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台湾大学环境工程学研究所
-
出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1,共4页
-
文摘
拟遭受突发性铬污染的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铝电极板电絮凝法去除水中Cr(Ⅵ),考察电流密度、反应时间、溶液初始p H等操作参数对重金属离子Cr(Ⅵ)去除效果的影响,在最佳工况条件下,Cr(Ⅵ)的去除率达到99.99%以上。在模拟废水中投加4.0 mg/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不投加CTAB过程相比,反应时间同样为20 min,电流效率从104.7%上升到121.0%,去除率从84.56%上升到99.99%。两个反应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絮体SEM表征显示添加CTAB使絮体更加密实。
-
关键词
电絮凝
铬污染
表面活性剂
动力学
-
Keywords
electro-coagulation
Cr( Ⅵ ) contamination
surfactant
kinetics
-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生物淋滤对城市污泥重金属去除及形态变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 2
-
-
作者
祁丽
梅竹松
邱春生
孙力平
骆尚廉
-
机构
天津城建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天津市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杭州市城乡建设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大学环境工程学研究所
-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16-1121,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478291)
-
文摘
以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为淋滤菌,对城市污泥进行生物淋滤,考察淋滤过程中污泥重金属(Cu、Zn、Ni、Cr)的去除及其形态变化规律,并根据淋滤前后重金属形态分布探讨重金属的淋滤去除机制。结果表明,生物淋滤可有效去除城市污泥中的Cu、Zn和Ni,对Cr几乎没有去除。生物淋滤后,Cu、Zn、Ni、Cr 4种重金属的去除率分别为55.97%、47.66%、26.10%、2.10%。pH是影响Zn和Ni去除的主要因素,而Cu在低pH和高氧化还原电位(ORP)条件下更易去除。BCR形态分析表明,生物淋滤之后污泥中Cu、Zn和Ni的4种形态含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生物有效性和迁移性得到有效控制。通过重金属形态变化规律间接得出,Cu的生物淋滤过程以直接机制为主,Zn和Ni的生物淋滤过程是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
关键词
生物淋滤
重金属
形态变化
去除机制
-
Keywords
bioleaching
heavy metal
chemical form changes
removal mechanism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