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译名与戴德生无关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广定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由胡宣明译《戴德生传》可知,中文"化学"译名与戴德生无关。由王韬《蘅华馆日记》推断,中文"化学"译名至迟于咸丰四年底(1855年2月初)由王韬等人制定。
关键词 中文译名 王韬 化学 戴德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驱动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分离印染废水中痕量Pb(Ⅱ)和Cd(Ⅱ) 被引量:6
2
作者 仓金顺 李郁佳 +2 位作者 刘德驹 申宏丹 黄子芸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7-70,共4页
制备具有可逆疏水-亲水转变性能的离子液体(ILs),其在室温和常压下与H_(2)O表现出独特的相行为:在CO_(2)存在下为单相,而在脱除CO_(2)时为两相。因此,离子液体-H_(2)O-CO_(2)三相体系适合双水相萃取,且无需使用大量的电解质。建立了将... 制备具有可逆疏水-亲水转变性能的离子液体(ILs),其在室温和常压下与H_(2)O表现出独特的相行为:在CO_(2)存在下为单相,而在脱除CO_(2)时为两相。因此,离子液体-H_(2)O-CO_(2)三相体系适合双水相萃取,且无需使用大量的电解质。建立了将该体系用于印染废水中痕量Pb(Ⅱ)和Cd(Ⅱ)分离富集并联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其含量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pH为8.0时,Pb(Ⅱ)、Cd(Ⅱ)可以被[C_(6)DIPA][Im]相富集,富集倍率25倍,萃取率达到98.8%,Pb(Ⅱ)和Cd(Ⅱ)检出限分别为0.64 ng/mL和0.13 ng/mL。该方法具有绿色环保、萃取容量大、萃取时间短、灵敏度高等优点。用于标准水样和实际印染废水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双水相萃取 离子液体 Pb(Ⅱ) Cd(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吡啶胺线性金属串配合物 被引量:4
3
作者 朱龙观 彭旭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7-124,共8页
近几年来多吡啶胺线性金属串配合物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合成的最长金属串为9核。本文对多吡啶胺线性金属串配合物的左右手性、对称和不对称结构、金属串的化学氧化和轴向扩展等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多吡啶胺 金属串配合物 手性 不对称结构 对称结构 配体 化学氧化 轴向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森林土壤中有机氮的N K-edge XANES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庄舜尧 王明光 胡正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8-372,共5页
关键词 森林土壤 有机氮 同步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细胞外酵素活性分析进行灵芝属菌株分类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许瑞祥 《中国食用菌》 1991年第1期10-13,共4页
1.前言传统以形态为基础的分类中常因形态特性受环境影响而造成困扰。对于寄生性真菌分类研究时,以生化反应鉴定其菌种间生理异化性(Physiologic speoialization)为其主要的分类依据,而以生理特性为分类基础的化学分类模式在1970年起成... 1.前言传统以形态为基础的分类中常因形态特性受环境影响而造成困扰。对于寄生性真菌分类研究时,以生化反应鉴定其菌种间生理异化性(Physiologic speoialization)为其主要的分类依据,而以生理特性为分类基础的化学分类模式在1970年起成为真菌分类的热门课题。在有关真菌分类文献中以同功酵素及可溶性蛋白质的电泳分析图谱作为分类标准者最为常见。1974年Snider等以pH8.0 0.05MTris-glycine缓冲液萃取可溶的蛋白质电泳图谱进行Taphrina属菌株分类时,显示在种内(Intraspecies)的相似性较种间(Interspecics)为高。1985年Seviour等分析孢子囊孢子中可溶性蛋白质图谱作为Rhizopus属菌株分类的依据。1985年Tariq等报告分析菌核(sclerotia)中蛋白质图谱可作为scterotinia属菌株分类的指标。在有关同功酵素图谱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酵素 活性 灵芝属菌株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P_3O_9:Dy_(0.01)的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谱研究
6
作者 刘小楠 鲍骏 +6 位作者 付义斌 戚泽民 张国斌 高琛 詹丁山 Drozd Vadym 刘如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8-581,共4页
研究了YxGd1-xP3O9:Dy0.01(x=1,0.95,0.5,0)的真空紫外激发和发射光谱.直接观测到了Dy3+在真空紫外波段的5d→4f发射,发现随着Gd3+含量的增加,Dy3+的5d→4f发射迅速减弱,这表明Gd3+的存在分流了Dy3+5d HS激发态的能量.基于实验结果,提... 研究了YxGd1-xP3O9:Dy0.01(x=1,0.95,0.5,0)的真空紫外激发和发射光谱.直接观测到了Dy3+在真空紫外波段的5d→4f发射,发现随着Gd3+含量的增加,Dy3+的5d→4f发射迅速减弱,这表明Gd3+的存在分流了Dy3+5d HS激发态的能量.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个量子剪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紫外荧光材料 真空紫外光谱 量子剪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二氟苯酚分子之旋转异构物的质量分辨阈值电离光谱(英文)
7
作者 吴沛颖 曾圣渊 +1 位作者 蔡青妘 曾文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3-900,共8页
利用共振双光子电离(R2PI)技术和质量分辨阈值电离(MATI)技术来研究2,5-二氟苯酚分子。实验所测得的顺式、反式2,5-二氟苯酚分子电子激发能E_1分别为36448和36743 cm^(-1),绝热电离能分别为71164和71476 cm^(-1)。这两个顺反转动同素异... 利用共振双光子电离(R2PI)技术和质量分辨阈值电离(MATI)技术来研究2,5-二氟苯酚分子。实验所测得的顺式、反式2,5-二氟苯酚分子电子激发能E_1分别为36448和36743 cm^(-1),绝热电离能分别为71164和71476 cm^(-1)。这两个顺反转动同素异构分子在电子激发S_1态与离子D_0态活性振动主要是由于面内环变形和与取代基相关的弯曲振动。分析2,5-二氟苯酚分子的振动光谱、D_0态离子光谱以及理论计算均表明这两个转动异构体在D_0态的几何构型与S_1态的中性几何构型相当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双光子电离技术 阈值电离 振动光谱 离子态光谱 2 5-二氟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