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文明的时代,传统文学何为?
1
作者 丁帆 梅家玲 +1 位作者 王尧 谢有顺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9,共8页
重新思考我们的坐标和立场丁帆自2016年在武汉演讲以后,因种种原因,我就再不出来演讲了,晓明兄任职期间两次叫我到北大来演讲我都拒绝了,因为我怕讲错话,如果今天讲错话说明我已老年痴呆,如果讲对了,算我是一时清醒。昨天看到这个题目以... 重新思考我们的坐标和立场丁帆自2016年在武汉演讲以后,因种种原因,我就再不出来演讲了,晓明兄任职期间两次叫我到北大来演讲我都拒绝了,因为我怕讲错话,如果今天讲错话说明我已老年痴呆,如果讲对了,算我是一时清醒。昨天看到这个题目以后,我说这个切口是我没有想到的,但是它触发了我思考一个新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演讲 重新思考 北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论《天津图书馆藏纪晓岚删定<四库全书总目>稿本》的编纂时间 被引量:7
2
作者 夏长朴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0,共13页
2011年影印出版的《天津图书馆藏纪晓岚删定〈四库全书总目〉稿本》,是现存《四库全书总目》稿本中最新、也是最先影印出版的资料。此一文献的出版,对《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方式与修订重点,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对《四库全书总目》的文... 2011年影印出版的《天津图书馆藏纪晓岚删定〈四库全书总目〉稿本》,是现存《四库全书总目》稿本中最新、也是最先影印出版的资料。此一文献的出版,对《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方式与修订重点,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对《四库全书总目》的文献研究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四库全书总目》的文献学研究而言,此一稿本的编纂时间究竟在何时,是确定本稿本学术价值与判定《总目》编纂过程的重要关键,因此探讨此一稿本的编纂时间,自然是刻不容缓的要务。此前,笔者与北大历史系刘浦江教授曾先后发表论文,探讨此一稿本的编纂时间,虽然所得结论不同,但由于不同的原因,使得我们的初步尝试,都有或多或少的瑕疵,并沒有达到原本预期的目的,这是一个缺陷,有待于重新的探讨与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总目》 纪晓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至唐代“戏剧”与“戏曲小戏”剧目考述 被引量:2
3
作者 曾永义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12,共5页
“戏剧““戏曲”“戏曲小戏”是有区别的 ,形成背景也不一样。先秦的戏剧剧目有三个 ,戏曲小戏剧目有一个。两汉魏晋南北朝有八个戏剧剧目 ,三个戏曲小戏剧目。唐代有八个戏剧剧目 ,三个戏曲小戏剧目 ;另又以《唐戏弄》所述为基础 ,考... “戏剧““戏曲”“戏曲小戏”是有区别的 ,形成背景也不一样。先秦的戏剧剧目有三个 ,戏曲小戏剧目有一个。两汉魏晋南北朝有八个戏剧剧目 ,三个戏曲小戏剧目。唐代有八个戏剧剧目 ,三个戏曲小戏剧目 ;另又以《唐戏弄》所述为基础 ,考得唐代戏曲三种 ,戏曲小戏四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至唐代 戏剧 戏曲小戏 剧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穆先生治学方法的三点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吉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2-26,共5页
钱穆先生是20世纪中国学术界极负盛名的大师之一,其所著《国学概论》、《先秦诸子系年》、《国史大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数十种,俱为享誉中外的学术名著。钱先生治学方法具有扩散性、内聚性和时代性三个显著特点。扩散性... 钱穆先生是20世纪中国学术界极负盛名的大师之一,其所著《国学概论》、《先秦诸子系年》、《国史大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数十种,俱为享誉中外的学术名著。钱先生治学方法具有扩散性、内聚性和时代性三个显著特点。扩散性是指治学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对中国文化的发扬光大,内聚性是指对各类原始文献资料的深入钻研,而时代性则指读书与著书立说时所富有的经世精神。其学术思想归宿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学术生命与中国文化生命融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穆 治学方法 特点 扩散性 内聚性 时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愈古文的古典意义与现代意义
5
作者 何寄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144,共14页
所谓"古典意义"与"现代意义",实即"文学史(散文史)意义"。有关韩文的古典意义,识者固可就不同面向、角度做有得于心之阐述,如钱穆《杂论唐代古文运动》特就韩以诗为文一端审绎之,而据家言传统的复兴与抒... 所谓"古典意义"与"现代意义",实即"文学史(散文史)意义"。有关韩文的古典意义,识者固可就不同面向、角度做有得于心之阐述,如钱穆《杂论唐代古文运动》特就韩以诗为文一端审绎之,而据家言传统的复兴与抒情的拓展两个方面,可进一步深化对韩文"古典意义"的理解。至于韩愈之以诗为文、务去陈言、以文为戏等极具特色之书写模式,于现代散文作者戮力追求新散文体式与格调之过程中,亦有或显或隐的启发与影响。纵贯考察可知,韩文之审美价值,不限于"古典"层面,其于"现代"散文之美学建构,亦具有一定程度的典范意义。在现代散文研究中,对此尤应会通、会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古文 古典意义 现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博《性情论》小笺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凤五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3-16,共4页
上博《性情论》与郭店《性自命出》内容基本相同 ,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先秦儒家心性论的内涵与发展。但其中有若干疑难字句 。
关键词 上博《性情论》 郭店《性自命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子》文本中“名”的观念 被引量:1
7
作者 丁亮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8-105,共8页
道是《老子》一书最重要的观念,而《老子》说“道”,却是从“名”之“无名”说起。而“名”即符号(sign),在上古兼有名言与命令二义。“无名”便指无有符号下所含无有名言与无有命令二层意涵,自我因可凭以“无物”“自然”而“无欲”,... 道是《老子》一书最重要的观念,而《老子》说“道”,却是从“名”之“无名”说起。而“名”即符号(sign),在上古兼有名言与命令二义。“无名”便指无有符号下所含无有名言与无有命令二层意涵,自我因可凭以“无物”“自然”而“无欲”,欲望问题因而得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无名 符号 欲望 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启蒙与历史债务:李永平《大河尽头》的创伤和叙事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嘉谦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3年第5期8-20,共13页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两位在台的马华作家李永平(1947一)和张贵兴(1956一),分别交出足以奠定雨林叙事规模的代表作。张贵兴在2000年出版了被视为他目前最好的作品《猴杯》,获得中国时报文学奖推荐奖。来年又出版《我思念中沉...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两位在台的马华作家李永平(1947一)和张贵兴(1956一),分别交出足以奠定雨林叙事规模的代表作。张贵兴在2000年出版了被视为他目前最好的作品《猴杯》,获得中国时报文学奖推荐奖。来年又出版《我思念中沉睡的南国公主)(2001),此书在2007年受到美国出版社青睐,还发行英译本。而李永平的雨林书写也不遑多让。他最早以《拉子妇》(1976)深入婆罗洲雨林内部的原住民妇女和族群矛盾,算是第一位在台湾诉说雨林故事的马华作者。中期作品虽转向处理台湾都市和原乡想象等景观,但随后出版的《雨雪霏霏》(2002)又回到婆罗洲地景,以忏情的自传色彩开始写作他的“婆罗洲三部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债务 叙事 创伤 中期作品 2007年 出版社 自传色彩 代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抒情传统与维新时代:一个视域的形构 被引量:1
9
作者 吴盛青 高嘉谦 《扬子江(评论)》 2011年第5期18-31,共14页
古典诗词与现代文学史视域 1923年,同光体诗歌的代言人陈衍,在《近代诗钞》刊行之际,作五言古诗六首,抒发心情。其中第二首如此写道:
关键词 抒情传统 视域 维新 现代文学史 古典诗词 五言古诗 代言人 同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的传统和反传统思想——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观察
10
作者 周昌龙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3年第10期37-47,共11页
前言鲁迅(周树人,1881—1936)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发言人之一。他的思想和作品兼涵两种不同之精神和风格,可以借用《呐喊》和《彷徨》两部他自己作品的名称来形容。这两种精神和风格,贯彻在鲁迅各时期的创... 前言鲁迅(周树人,1881—1936)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发言人之一。他的思想和作品兼涵两种不同之精神和风格,可以借用《呐喊》和《彷徨》两部他自己作品的名称来形容。这两种精神和风格,贯彻在鲁迅各时期的创作活动中,反映着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疾痛和爱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反传统思想 中国现代文学 新文化运动 中国传统文化 《呐喊》 创作活动 周树人 五四新文化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