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硒化镉发光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发光器件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弘伟 LASKAR IR +1 位作者 黄静萍 陈登铭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1-326,共6页
硒化镉量子点具有随粒径尺寸改变,而产生发光波长调变的特性,目前已被广泛研究。本研究是由化学溶胶法合成不同粒径尺寸的核壳型CdSe/ZnS硒化镉量子点,其表面包覆十六烷基胺,避免分子团聚现象。在由硒化镉成核温度的控制,成功地制备一... 硒化镉量子点具有随粒径尺寸改变,而产生发光波长调变的特性,目前已被广泛研究。本研究是由化学溶胶法合成不同粒径尺寸的核壳型CdSe/ZnS硒化镉量子点,其表面包覆十六烷基胺,避免分子团聚现象。在由硒化镉成核温度的控制,成功地制备一系列具有各种尺寸粒径的核壳型硒化镉量子点(2~6nm)。本研究也合成了含有纳米金粒子于核壳型硒化镉量子点,实验结果发现:硒化镉发光效率明显的提高。在有机发光器件的应用方面,将发光波长为505nm核壳型CdSe/ZnS量子点掺入溶有发光波长为570nm铱化合物的氯仿溶液时,其溶液的光致发光光谱表明,原量子点的发光特性消失,只有铱化合物的发光依然存在,且其发光强度呈现明显增强趋势,我们推测此现象源自于量子点到铱化合物能量转移的机制。我们也以含有核壳型硒化镉量子点的铱化合物与PVK混合材料为发光层,成功的制作发光二极管器件,器件的发光效率因核壳型硒化镉的掺杂,明显提高2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溶胶法 核壳型硒化镉量子点 发光二极管器件 磷光铱(Ⅲ)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锗酸锌锰荧光体发光学与荧光瞬态衰减研究(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映萱 骆力扬 +1 位作者 王念夏 陈登铭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3-188,共6页
制备一系列锗酸锌锰荧光体,并探讨其发光特性、瞬态荧光衰减与色度值与所掺杂锰离子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系列荧光体锰离子发射峰波长,随Mn2+含量由0增加0. 05,由527nm红移至534nm。实验表明这可能与Mn2+所占据的四面体格位,遭扭曲而... 制备一系列锗酸锌锰荧光体,并探讨其发光特性、瞬态荧光衰减与色度值与所掺杂锰离子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系列荧光体锰离子发射峰波长,随Mn2+含量由0增加0. 05,由527nm红移至534nm。实验表明这可能与Mn2+所占据的四面体格位,遭扭曲而导致晶场强度变弱有关。本系列荧光体的CIE色度坐标值,则随所掺杂Mn2+含量,仅有微小改变。锗酸锌锰荧光体瞬态荧光衰减的研究结果表明:锗酸锌基质的衰减生命期在纳秒范围;随Mn2+掺杂量增加,在毫秒范围的锰离子荧光衰减生命期逐渐缩短。此现象可能与Mn2+ Mn2+离子对中,Mn2+的自旋交换相互作用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酸锌锰荧光体 荧光瞬态衰减 光致发光光谱 色度坐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甲酯单分子解离的非谐振效应(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杨 宋立国 +2 位作者 余忆玄 姚丽 林圣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85-2692,共8页
使用MP2/6-311++G(2d,2p)方法和基组,计算了丁酸甲酯单分子解离反应体系详细的势能面。应用RRKM理论,计算了在1000-5000 K的温度范围内的正则系综的速率常数。与此同时,在微正则系综下,我们计算了温度为1000-5000 K对应的能量从451.92到... 使用MP2/6-311++G(2d,2p)方法和基组,计算了丁酸甲酯单分子解离反应体系详细的势能面。应用RRKM理论,计算了在1000-5000 K的温度范围内的正则系综的速率常数。与此同时,在微正则系综下,我们计算了温度为1000-5000 K对应的能量从451.92到1519.52 k J?mol^(-1)的速率常数。计算结果表明反应通道2、4和5的非谐振效应比较明显。因此对于丁酸甲酯单分子解离反应体系来说其非谐振效应是不能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谐振效应 单分子解离反应 RRKM理论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