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医疗体制与医病关系下之隐私权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彦伶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第4期24-27,38,共5页
病人隐私权是在医疗体制当中,保障病人权益与保持医病之间信任的重要部份,影响医疗体制和医疗服务质量至巨。台湾医界与学界对隐私权的论述多半由西方转植而来,然而西方所谈论的隐私权,往往将每个个体视为原子式的存在,试图将个体与社... 病人隐私权是在医疗体制当中,保障病人权益与保持医病之间信任的重要部份,影响医疗体制和医疗服务质量至巨。台湾医界与学界对隐私权的论述多半由西方转植而来,然而西方所谈论的隐私权,往往将每个个体视为原子式的存在,试图将个体与社群作出明显的切割,而我们的社会文化在看待个体时,可能抱持着不同的态度。尝试就医疗行为上的隐私问题,引介西方的隐私权理论和应用到医病关系上的意涵,并讨论台湾健保制度上所涉及的手术同意书、家属的参与和意见的地位,分析在医疗体制上和医病关系上的隐私权问题,并进一步与西方医疗行为上只尊重病人之决定而排除家属的参与作比较,最后讨论西方排除家属与台湾的家属参与在隐私保护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病关系 隐私权 基因隐私权 伦理关系自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人的两难:可否成为主治医师研究计划中的受试者
2
作者 李美秀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1期64-66,共3页
医疗科技的进步使疾病的治愈率大幅提高,增进了人类的健康。为发现与改良新的医疗技术,进行人体试验是必经的过程,而对受试者保护的重要性的议题也随之产生。为研究便利,有许多主治医师会将自己的病人列为研究的受试者,在病人欲成为主... 医疗科技的进步使疾病的治愈率大幅提高,增进了人类的健康。为发现与改良新的医疗技术,进行人体试验是必经的过程,而对受试者保护的重要性的议题也随之产生。为研究便利,有许多主治医师会将自己的病人列为研究的受试者,在病人欲成为主治医师的受试者过程里,隐含着许多伦理议题,故藉由病人的知情同意之自愿性,针对此议题做伦理分析,并指出可行与不可行之理据、可行之受限与保护病人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同意 受试者 自愿性 伦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生命伦理之方向与实践:同情共感与理性分析并进之路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瑞全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第6期7-10,74,共5页
在中国传统中,儒释道三家都对生命有不同的体认和重要的观点。而儒家从仁心或不忍人之心建立道德之根源,正视人之存在实况,重视伦常中的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以致天下都能有和谐平衡的考虑,在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取向上,儒家是以人作为... 在中国传统中,儒释道三家都对生命有不同的体认和重要的观点。而儒家从仁心或不忍人之心建立道德之根源,正视人之存在实况,重视伦常中的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以致天下都能有和谐平衡的考虑,在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取向上,儒家是以人作为一道德行动者,人间世界是一道德社群为出发点。这些观念不但对我们有重要的生命伦理的意义,对于调整西方生命伦理学的方向,也有重要的启示。故尝试结合西方理性分析的方法,引论儒家关怀生命受伤害之同情共感的道德取向,申论当代儒家的生命伦理学的基本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生命伦理 孔子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生职业精神与儒家伦理的契合升华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瑞全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第4期435-438,共4页
从专业发展的一般过程,剖析医生专业发展所形成的专精、自律的医生职业精神和信任、尊重、不伤害等伦理原则与儒家伦理的高度契合,并探索如何使这些因素升华,进而对当代医疗服务产生积极的影响,包括:医道即仁道之实践的儒医理念;亲亲而... 从专业发展的一般过程,剖析医生专业发展所形成的专精、自律的医生职业精神和信任、尊重、不伤害等伦理原则与儒家伦理的高度契合,并探索如何使这些因素升华,进而对当代医疗服务产生积极的影响,包括:医道即仁道之实践的儒医理念;亲亲而仁人的儒医情怀;医生是实践仁心的儒医职业观;但导儒医精神,构建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 医生职业精神 尊重 不伤害 医生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精准医学政策走向与反思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妤嘉 张新庆 蔡笃坚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1期7-11,共5页
精准医学究竟是有待研究的假说?还是可以用来为人类治疗疾病和增进福祉的创新范式?美国相关论辩延续了奥巴马和特朗普两位总统的施政。首先回顾精准医学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个性化的疾病预防、诊断、预测和治疗。而后藉由《21世纪治愈法... 精准医学究竟是有待研究的假说?还是可以用来为人类治疗疾病和增进福祉的创新范式?美国相关论辩延续了奥巴马和特朗普两位总统的施政。首先回顾精准医学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个性化的疾病预防、诊断、预测和治疗。而后藉由《21世纪治愈法案》的立法过程呈现奥巴马方案的妥协和挫折,并以晚近美国研究范式发展的脉络来说明"全民健康研究项目"取代"精准医学先导队列项目"的意义,也说明特朗普大幅删减科研预算对精准医学发展的影响。总结精准医学将个性化取径保障病人主体地位成为可能,建议以物联网所蕴含的支持性临床场域的营造来实现此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范式 个性化取径 《21世纪治愈法案》 病人主体地位 支持性临床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何以知而不行?——论以本真与团结责任为基础的德行教育理念 被引量:3
6
作者 林远泽 《哲学分析》 2010年第2期103-119,共17页
德行教育预设我们能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并加以贯彻实行。知而不行的事实,使得道德自律的可能性遭到质疑。以价值灌输或行为规训做为保证知行一致的教育手段,这种德行教育的迷思普遍存在。首先批判来自知行双轨论的教育学迷思,并透过柯... 德行教育预设我们能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并加以贯彻实行。知而不行的事实,使得道德自律的可能性遭到质疑。以价值灌输或行为规训做为保证知行一致的教育手段,这种德行教育的迷思普遍存在。首先批判来自知行双轨论的教育学迷思,并透过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的知行同轨论,说明知行不一致的现象其实只代表:道德判断是道德行动之必要但非充分条件。借助布莱西(Augusto Blasi)与蒂尔曼·哈贝马斯(T.Habermas)对于道德行动之充分条件的探究,最后将指出,以自我本真与群体团结做为基础的责任判断,才是德行教育真正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行教育 知行问题 责任判断 道德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公义与罕见疾病之健康照护权利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琬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第4期56-60,共5页
健康照护目前受到许多国家的关注,自2000年开始,在台湾的保健制度中,增加了罕见疾病的支付。这个发展固然有其人道意义,但涉及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在医疗照护资源分配的公义理论中,最全面和一贯,而又言之成理的莫过... 健康照护目前受到许多国家的关注,自2000年开始,在台湾的保健制度中,增加了罕见疾病的支付。这个发展固然有其人道意义,但涉及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在医疗照护资源分配的公义理论中,最全面和一贯,而又言之成理的莫过于丹尼尔斯(Norman Daniels)发挥罗尔斯(John Rawls)的公义理论而成的医疗照护公义论。有关医疗照护和基因干涉的公义问题,除了分析丹尼尔斯的论述外,将更进一步运用儒家的相关论述,作一响应,和申论这两方面的公义问题,可以有怎样的合理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照护权利 基因公义 基因治疗 基因增强 基因干预 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尸捐之指定捐赠与伦理争议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素贞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4期65-66,120,共3页
器官移植医学的进步,挽救了很多器官衰竭病患的生命,同时也带来一些伦理争议。尸体器官指定捐赠牵涉到的伦理议题包括脑死判定的伦理问题,可能器官买卖的争议性,潜在捐赠者健康安全的保障问题,以及利己与利他之伦理。从关怀伦理的观点,... 器官移植医学的进步,挽救了很多器官衰竭病患的生命,同时也带来一些伦理争议。尸体器官指定捐赠牵涉到的伦理议题包括脑死判定的伦理问题,可能器官买卖的争议性,潜在捐赠者健康安全的保障问题,以及利己与利他之伦理。从关怀伦理的观点,尸体器官捐赠应考虑"由亲而殊"的道德等差性,所以亲属优先指定捐赠是符合仁爱原则的。只是仁爱原则必须建立在不伤害原则之下,即必须在保障潜在捐赠者的健康安全之下,器官尸捐的指定捐赠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尸体器官 脑死亡 指定捐赠 伦理争议 法律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