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名媛诗话》与经世实学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力坚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52,共7页
《名媛诗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清代经世致用实学在女性世界别具意义的实践成果。从实学方面来说,是进一步彰显了其经世致用性,并扩大了其影响范围;从女性方面来说,则是使部分清代知识女性开始步出闺阁走向社会并放眼世界。就女性话语... 《名媛诗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清代经世致用实学在女性世界别具意义的实践成果。从实学方面来说,是进一步彰显了其经世致用性,并扩大了其影响范围;从女性方面来说,则是使部分清代知识女性开始步出闺阁走向社会并放眼世界。就女性话语的表现形态而言,则意味着“内言不出”的传统闺闱戒律受到了非一般的挑战。但其中也不免表现出时代的局限性。或许这就是清代知识女性尴尬却又是真实的状况——在走向近代文明之际,仍难免受制于沉重的历史因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媛诗话》 经世实学 史学 清代才女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媛诗话》的自我指涉及其内文本建构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力坚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6,共10页
该文借助产生于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过程并广泛流行于当前西方文化研究中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或称文本互涉(intertext)理论,对清道咸才媛沈善宝在其《名媛诗话》中反映自身及其家系女性成员与文学的现象进行探讨。文章认为,... 该文借助产生于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过程并广泛流行于当前西方文化研究中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或称文本互涉(intertext)理论,对清道咸才媛沈善宝在其《名媛诗话》中反映自身及其家系女性成员与文学的现象进行探讨。文章认为,具有诗话编撰者与诗人双重身份的沈善宝,在《名媛诗话》中不仅循例大量征引他人的前文本(pre-text)——包括本事、作品与批评,而且还体现了相当明显的自我指涉(auto-ref-erentiality)现象——即不时自我表述(包括其本人及其家庭/家族),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将该诗话当作再现其自身(及其家系女性成员)历史与文学创作的文本空间。不过,沈善宝的处理方式并没有呈现为传统意义上的自传体叙述,而是在随机动态的过程中,将其自我指涉置于与其相关的诸多关系(文本/前文本)之中,由此构成一种涵蕴其间的互文性,或称之为"内文本"(intratextuality)建构。其最终效果,不仅使这种"内文本"建构成为该诗话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还在貌似(自我指涉的)零碎拼合中浮现出沈善宝自身(历史与文学)的轮廓与影像。这样一种文本策略的运用及其价值取向,无疑是强化了女性自身(尤其是作为时代才媛领袖之一的沈善宝)在重构女性文学史过程中的责任感及参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嫒诗话》 沈善宝 清代才嫒 自我指涉 内文本 互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