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北区分会中医门诊痛经患者临床用药频率与形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龙源 黄碧松 +5 位作者 彭文煌 蔡鲁 张照敏 蔡美霞 吴秀惠 杨万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期185-192,共8页
目的:探讨中医门诊痛经患者年龄层之分布、申报医疗费用型态、处方用药排行、单方及复方排行前20名用药费用结构、治疗方法等为主要目的。材料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以2004-2008年中央健康保险局台北分局特约中医院所申报全数据为数据库,... 目的:探讨中医门诊痛经患者年龄层之分布、申报医疗费用型态、处方用药排行、单方及复方排行前20名用药费用结构、治疗方法等为主要目的。材料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以2004-2008年中央健康保险局台北分局特约中医院所申报全数据为数据库,以门诊痛经病患数据撷取条件,依中医院所申报ICD-9-CM主、次诊断为6253之所有患者。结果:2004-2008年中医门诊主、次诊断申报痛经人数为132 411人,件数为457 924件,而平均每人就医件数为2.5~2.9间。主、次诊断痛经患者各年龄层分布为16~35岁分布最多;单方药材排名前5名分别为延胡索、香附,益母草,丹参,五灵脂。复方药材前20名药品当中,前五名的复方分别为,加味逍遥散,当归芍药散,温经汤、桂枝茯苓丸,少腹逐瘀汤。其中每张处方的用药品项数以3~7个占最多。以开药4~7天占最多,其中治疗方式以纯内科件数占98.33%;平均每件给药天数为6.9天。持续就医5年者追踪占率为22.41%。结论:本研究提供中医师临床治疗痛经的用药频率及型态,从研究中无法了解痛经的证型分类,但可从用药的频律及型态得知,痛经的临床治疗原则是以温经、活血、化瘀、调养肝脾及行气止痛为主,对于中医师临床用药处方应是很好的参考价值。致于相关的方剂及药物的作用机转仍有待日后进一步加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传统中药 中药用药频率与型态 中央健康保险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