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8
1
作者 徐芬 罗俊 +2 位作者 黎红平 黄艳 林鸿志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3-228,共6页
目的评价经微管气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剂(LISA)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序贯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 目的评价经微管气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剂(LISA)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序贯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查找所有LISA联合CPAP治疗RDS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分别比较胎龄<34周罹患RDS的早产儿中,LISA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以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脑室内出血(IVH)、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5篇随机对照研究,含759例患儿。与对照组相比,LISA组患儿机械通气比率低(RR:0.32,95%CI:0.13~0.82);BPD发生率低(RR:0.61,95%CI:0.42~0.88);但两组患儿病死率、ROP、IVH、气胸及PVL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明显降低机械通气及BPD发生率,但对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微管注入肺表面活性剂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meta分析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