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播种量和刈割时间对箭舌豌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吴荣华 唐绍平 +3 位作者 徐文先 杨婷 姚祖娟 马电通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2期106-108,共3页
为探究油茶林下间作箭舌豌豆适宜播种量和刈割翻压时间,对6、8、10 kg/667 m^(2)三种播种量试验组,以及初花期、盛花期两种刈割时间箭舌豌豆的性状和产量指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0 kg/667 m^(2)播种量组的箭舌豌豆有效分枝数显著低于6 ... 为探究油茶林下间作箭舌豌豆适宜播种量和刈割翻压时间,对6、8、10 kg/667 m^(2)三种播种量试验组,以及初花期、盛花期两种刈割时间箭舌豌豆的性状和产量指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0 kg/667 m^(2)播种量组的箭舌豌豆有效分枝数显著低于6 kg/667 m^(2)组和8 kg/667 m^(2)播种量组;10 kg/667 m^(2)播种量组的鲜草产量显著高于8 kg/667 m^(2)播种量组,8 kg/667 m^(2)播种量组的的鲜草产量显著高于6 kg/667 m^(2)播种量组;盛花期箭舌豌豆的株高、单株鲜重、每667 m^(2)的鲜草产量均显著高于初花期,分别高出26.49%、24.86%、24.86%。综上所述,油茶幼林间种箭舌豌豆的最佳播种量为10 kg/667 m^(2),在盛花期刈割或翻压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箭舌豌豆 间作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幼林间种大豆栽培技术
2
作者 吴荣华 唐绍平 +2 位作者 杨婷 姚祖娟 徐文先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9期93-95,共3页
近年来,湖南、江西、广西、贵州等省大力发展油茶种植,但油茶生产周期长,投入成本高,需连续投入4年才开始投产,如何提高油茶种植效益是很多农业科技人员面临的实际问题。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用经济作物,林间种植大豆具有改善土壤结... 近年来,湖南、江西、广西、贵州等省大力发展油茶种植,但油茶生产周期长,投入成本高,需连续投入4年才开始投产,如何提高油茶种植效益是很多农业科技人员面临的实际问题。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用经济作物,林间种植大豆具有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幼林生长的功能。本研究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施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油茶幼林间种大豆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油茶幼林科学间种大豆提供借鉴,实现油茶产业健康、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大豆 间种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肥管理技术在资源环境保护型农业中的有效运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熊朝远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11期56-57,共2页
在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大力倡导资源保护型农业,为了保证土壤肥力,需要做好土肥管理工作。本文从土肥管理技术对于资源环境保护型农业的影响入手,讨论土... 在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大力倡导资源保护型农业,为了保证土壤肥力,需要做好土肥管理工作。本文从土肥管理技术对于资源环境保护型农业的影响入手,讨论土肥管理技术的应用要点,并分析如何对土肥管理技术加以利用,最后提出土肥管理技术在资源环境保护型农业中利用趋势,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肥管理技术 资源环境保护型 农业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肉牛半放养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胜华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6期108-110,共3页
山区肉牛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积极发展,利用半放牧养殖和半舍饲养殖的管理方式,能够充分利用山区的自然优势及饲料优势,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劳动力,为推动肉牛养殖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但也需要... 山区肉牛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积极发展,利用半放牧养殖和半舍饲养殖的管理方式,能够充分利用山区的自然优势及饲料优势,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劳动力,为推动肉牛养殖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但也需要充分认识到山区肉牛半放牧养殖模式下仍存在一定弊端,如果得不到妥善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影响到肉牛的健康生长。本次研究探讨了山区肉牛半放牧养殖的优势、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从业者有所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肉牛半放牧养殖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山区“稻+鱼+鳖”仿原生态种养技术模式的构建
5
作者 申晓东 李礼 +5 位作者 曾诗雨 李正友 江学海 张涛 顾泽谋 张昌帮 《贵州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40-42,共3页
文章介绍了贵州山区“稻+鱼+鳖”仿原生态种养技术模式,通过在山地或丘陵地区水稻田内设置鱼沟、防逃设施后投放鱼、鳖种苗,进行饲料投喂、水质调控和水稻栽培。经过150^(2)40天种养,商品鱼平均产量132.5 kg/667 m^(2),饲料系数1.2,成活... 文章介绍了贵州山区“稻+鱼+鳖”仿原生态种养技术模式,通过在山地或丘陵地区水稻田内设置鱼沟、防逃设施后投放鱼、鳖种苗,进行饲料投喂、水质调控和水稻栽培。经过150^(2)40天种养,商品鱼平均产量132.5 kg/667 m^(2),饲料系数1.2,成活率93%;中华鳖产量66 kg/667 m^(2),饲料系数1.79,成活率82%。“稻+鱼+鳖”种养模式可实现毛利润8379.82元/667 m^(2),是传统沟溜式稻田养鱼的3.5倍,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山区 稻+鱼+鳖 生态种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山区集约化养殖与粪污资源化利用
6
作者 吴胜华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10期63-64,共2页
贵州省台江县是典型的山区县,该文阐述了当地集约化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沼气发酵、生物发酵床、粪污堆肥还田、塑料钢架温棚暴晒加工、高位蓄粪池处理等适合山区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粪污利用模式,以期实现种养结合,提高资源的利用... 贵州省台江县是典型的山区县,该文阐述了当地集约化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沼气发酵、生物发酵床、粪污堆肥还田、塑料钢架温棚暴晒加工、高位蓄粪池处理等适合山区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粪污利用模式,以期实现种养结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发展循环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集约化养殖 粪污 资源化 沼气 生物发酵床 有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蜂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3
7
作者 韦小平 贺兴江 +4 位作者 向华 任建峰 郑钢 龙立炎 吴建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0期87-92,共6页
为全面掌握贵州省蜂业发展现状,合理配置蜂业资源,促进全省蜂业健康发展,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及关键人物访谈等渠道,对贵州省蜜蜂生产、蜜源植物储量、蜜蜂授粉、从业人员结构等方面进行广泛调研。结果表明:"十三五"以来... 为全面掌握贵州省蜂业发展现状,合理配置蜂业资源,促进全省蜂业健康发展,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及关键人物访谈等渠道,对贵州省蜜蜂生产、蜜源植物储量、蜜蜂授粉、从业人员结构等方面进行广泛调研。结果表明:"十三五"以来贵州省蜂业发展迅猛,5年内蜂群由30万群扩增至58万群,其中中蜂51万群(占比87.9%),种蜂2.5万群(占比4.31%);蜂业从业人员由8000人增至4.1万人;2019年全省年产蜂蜜2500t。针对现阶段贵州蜂业存在引种混乱、病害严重、蜂群产量低、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明确提出贵州蜂业发展各关键环节工作重点:立足地方优势资源,科学配置蜂群,开发名、特、优、稀蜂产品,是贵州立足蜂业的根本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推动蜂业生产和销售队伍年轻化、专业化,是解决贵州蜂业技术与人才缺乏的关键;提供良好政策环境,完善相关项目评价体系,客观、科学地评价养蜂扶贫项目成效,是贵州蜂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产业 现状 发展趋势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草种植技术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秀贵 《江西农业》 2020年第10期8-9,共2页
近年来,我国对畜牧业日益重视,畜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产业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我国的牧草资源相对丰富,并且农牧民在饲养过程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较高。与此同时,在畜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牧草种植以及饲草饲料加... 近年来,我国对畜牧业日益重视,畜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产业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我国的牧草资源相对丰富,并且农牧民在饲养过程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较高。与此同时,在畜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牧草种植以及饲草饲料加工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全新的时期。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广泛应用牧草种植技术和饲草饲料加工技术,不仅可以为牧草种植提供有力的支持,还能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可靠的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种植 饲草饲料 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净山粗须白甲鱼的生长与年龄 被引量:2
9
作者 闵倩雯 张昌帮 +5 位作者 张显波 黄福江 罗天逊 胡锦丽 曾圣 刘霆 《农技服务》 2022年第11期60-63,共4页
粗须白甲鱼(Onychostoma barbata)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中小型淡水经济名贵鱼类。为保护、开发粗须白甲鱼野生水生经济动物资源提供重要参考,对梵净山溪流中粗须白甲鱼的生长性状进行测量,分析其体长与体质量相关性、生长曲线;并利用鳃... 粗须白甲鱼(Onychostoma barbata)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中小型淡水经济名贵鱼类。为保护、开发粗须白甲鱼野生水生经济动物资源提供重要参考,对梵净山溪流中粗须白甲鱼的生长性状进行测量,分析其体长与体质量相关性、生长曲线;并利用鳃盖骨、脊椎骨、耳石对粗须白甲鱼进行年龄鉴定。结果表明:梵净山溪流中粗须白甲鱼种群体长为10.4~21.5 cm,优势体长为14.0~16.9 cm,占群体总数的39%;体重为20.19~175.50 g,优势体重为50~100 g,占群体总数的43%;体长(L)与体重(W)呈幂函数关系,关系方程为W=1.27×10^(-2)L^(3.1546),幂指数接近3,属匀速生长型;耳石鉴定年龄的准确性最高,鉴定出粗须白甲鱼的年龄主要为2~3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须白甲鱼 体长 体重 年龄鉴定 生长特性 铜仁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湿度对蛋鸡规模化饲养管理的重要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晓珍 《农业工程技术》 2023年第27期64-65,共2页
鸡生长周期较短,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要求相对较高,一旦环境温度湿度调控不当,会给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复制提供条件,加重疫情的传播蔓延,所以在鸡群生长发育过程中,要认识到温度湿度调控对鸡群健康生长的重要性,根据鸡群不同生长... 鸡生长周期较短,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要求相对较高,一旦环境温度湿度调控不当,会给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复制提供条件,加重疫情的传播蔓延,所以在鸡群生长发育过程中,要认识到温度湿度调控对鸡群健康生长的重要性,根据鸡群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调控好鸡舍的温度和湿度,满足鸡的生长需求,增加养殖效益。该文探讨了温度湿度对蛋鸡饲养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蛋鸡规模化饲养管理方案,旨在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湿度 鸡饲养管理 重要性 调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山区稻蛙高效种养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天逊 张昌帮 +4 位作者 张显波 李正友 杨星 赵飞 赵振新 《农技服务》 2022年第11期77-81,共5页
稻田综合种养作为一种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深度切合当下的新型农业技术发展潮流,高效且环保地利用有限的稻田空间。稻蛙综合种养是近年来稻田复合种养新发展起来的主要模式,具有投入小、产出大、能控制病虫害和增加稻田有机肥等优势。... 稻田综合种养作为一种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深度切合当下的新型农业技术发展潮流,高效且环保地利用有限的稻田空间。稻蛙综合种养是近年来稻田复合种养新发展起来的主要模式,具有投入小、产出大、能控制病虫害和增加稻田有机肥等优势。为在贵州因地制宜地实施规模化综合种养管理、提升稻田综合种养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参考,结合黔东南州黎平县、天柱县及铜仁市碧江区等多个现代稻蛙综合种养基地的实地调研,从田间工程、优质稻种植、稻蛙养殖技术3个方面介绍山区稻蛙高效种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蛙 综合种养 技术 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丰产线椒早春塑料大棚栽培技术
12
作者 冉旭 《农业工程技术》 2023年第27期35-36,共2页
线椒作为国内传统的蔬菜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以及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线椒的种植方法和品质。但国内线椒生产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 线椒作为国内传统的蔬菜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以及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线椒的种植方法和品质。但国内线椒生产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早熟丰产线椒早春大棚栽培技术。该文介绍了早熟丰产线椒早春大棚栽培技术,供从业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大棚 线椒栽培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蜂业促进贵州县域经济发展
13
作者 任利刚 于瀛龙 +1 位作者 郑钢 龙立炎 《中国蜂业》 2021年第3期41-44,共4页
为明确养蜂生产在贵州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本文梳理了贵州省蜂业资源、规模、产量、从业人员结构等现状,分析了省内典型县域养蜂产业在催生新产业、助力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保障贫困户利益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讨论了贵州蜂业发展中... 为明确养蜂生产在贵州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本文梳理了贵州省蜂业资源、规模、产量、从业人员结构等现状,分析了省内典型县域养蜂产业在催生新产业、助力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保障贫困户利益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讨论了贵州蜂业发展中出现的种质资源保护不力、过度放蜂、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并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明确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蜂业可通过育种保种、蜜蜂授粉、特色蜂产品开发等多种方式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蜂业 县域经济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自治州大水面“鱼-稻”综合种养模式探索
14
作者 张昌帮 周晋 +5 位作者 谌金吾 盘祖香 陆祥超 罗昌妃 胡旭 陆玉胜 《贵州畜牧兽医》 2023年第4期45-47,共3页
文章介绍了池塘大水面“鱼-稻”综合种养的技术方法,通过在水面上搭载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浮床种植水稻,水中养殖鲤鱼、鲢鱼、鳙鱼等淡水鱼类,每667 m2能收获稻谷300 kg,产鱼1 160 kg,同时能净化水质,减轻养殖水体污染,实现稻、鱼增产。
关键词 黔东南自治州 “鱼-稻”综合种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