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工程类专业学生技术伦理素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太胜 郑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82-84,87,共4页
技术伦理素质体现为技术人才在技术活动中自觉履行技术伦理规范的行为能力,其核心是主体对技术秉持的理性态度、批判精神和求真、谋善的品质。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技术伦理素质状况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提高高职工程类专业学... 技术伦理素质体现为技术人才在技术活动中自觉履行技术伦理规范的行为能力,其核心是主体对技术秉持的理性态度、批判精神和求真、谋善的品质。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技术伦理素质状况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提高高职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技术伦理素质,应从办学指导思想定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人才质量评价等环节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工程类专业 技术伦理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伦理问题的逻辑解析与工科高校的德育创新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太胜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9-103,共5页
现实社会中出现的各种技术伦理问题,已经成为不允回避和不允忽视的重大课题。技术在应用中出现违背其造福社会的宗旨,发生损害人类的负效应,其根本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认识的”和“道德的”两大类。解决技术伦理问题,可以采取技术的... 现实社会中出现的各种技术伦理问题,已经成为不允回避和不允忽视的重大课题。技术在应用中出现违背其造福社会的宗旨,发生损害人类的负效应,其根本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认识的”和“道德的”两大类。解决技术伦理问题,可以采取技术的、制度的、法律的策略,但通过技术伦理教育,尤其是工科技术伦理教育,确是人们一致认同的“治本”良方。加强理工科技术伦理教育,首先需要创新其德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伦理问题 理工科 技术伦理教育 德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政治社会化教育价值及其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太胜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年第3期91-93,97,共4页
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和实现方式,对大学生政治角色的发展、参政能力的提高等,都具有重要的养成作用。扩大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保障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目标实现,要提升大学生政治素质和政治参与能力,拓宽制... 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和实现方式,对大学生政治角色的发展、参政能力的提高等,都具有重要的养成作用。扩大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保障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目标实现,要提升大学生政治素质和政治参与能力,拓宽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渠道,探索有效的政治参与形式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参与 政治社会化 教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团队合作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建构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太胜 林增明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9-183,共5页
高校团队合作研究性教学是把教师组成教学团队,通过"基于教学的研究"和"导向研究的教学",合作教学与合作研究,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转化为教师团队共同创造、协作建构的研究过程。团队合作研究性教学旨在提高思想... 高校团队合作研究性教学是把教师组成教学团队,通过"基于教学的研究"和"导向研究的教学",合作教学与合作研究,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转化为教师团队共同创造、协作建构的研究过程。团队合作研究性教学旨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研含量,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增强教学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团队合作 研究式教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实考量与态势期望 被引量:18
5
作者 吴太胜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6,共6页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在着力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宏观背景下,研究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现状,客观考量其政治参与程度、社会影响与发展态势,有助于规范、引导和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在着力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宏观背景下,研究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现状,客观考量其政治参与程度、社会影响与发展态势,有助于规范、引导和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参与 现实考量 态势期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学结合视阈下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朱正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59-62,共4页
工学结合不仅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工学结合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优化发展环境,提供激发自我超越的动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技巧。工学结合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积极推动教师实践活动,拓展... 工学结合不仅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工学结合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优化发展环境,提供激发自我超越的动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技巧。工学结合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积极推动教师实践活动,拓展教师对话平台,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组建工学结合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 教师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生学习动力系统及其校域调控与开发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太胜 《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第16期20-23,共4页
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兴趣不高是高职教学面临的难题。高职生学习动力产生于一个完整的动力系统,调控与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系统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通过高职生学习动力系统的要素激发、教学设计和校域情境影响力合成等路径,可以达到引... 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兴趣不高是高职教学面临的难题。高职生学习动力产生于一个完整的动力系统,调控与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系统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通过高职生学习动力系统的要素激发、教学设计和校域情境影响力合成等路径,可以达到引发动力、增强动力、调节动力和凝聚动力等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生 学习动力系统 校域调控 路径选择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团队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 被引量:9
8
作者 朱正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5-59,共5页
教师团队合作对促进教师信息共享、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促进教师实践知识显性化、提高教师反思能力、发展教师创造性思维、强化教师自我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践操作中通过更新观念、打造团队、培育文化、健全体制能更好地加强... 教师团队合作对促进教师信息共享、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促进教师实践知识显性化、提高教师反思能力、发展教师创造性思维、强化教师自我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践操作中通过更新观念、打造团队、培育文化、健全体制能更好地加强教师团队合作,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合作 教师 专业发展 自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当前生命教育推广之困境 被引量:7
9
作者 朱晓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2-154,共3页
现阶段,生命教育在中国的普及主要受社会环境、认识误区、现实教育难题等三方面因素的制约。功利主义背离了生命教育的价值观,而社会对民生问题及矛盾的态度加剧了这一现象;片面理解和评价生命教育弱化了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目前教... 现阶段,生命教育在中国的普及主要受社会环境、认识误区、现实教育难题等三方面因素的制约。功利主义背离了生命教育的价值观,而社会对民生问题及矛盾的态度加剧了这一现象;片面理解和评价生命教育弱化了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目前教育结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欠缺也不利于生命教育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环境 认识 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游戏魅力对高校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启示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太胜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6年第6期59-63,共5页
网络游戏作为现代科技文化的一种载体,是科技创新的产物,具有仿真性、多样性、交互性等特点,它既为高校德育孕育着有待开发的教育潜质,也对高校德育的传统理念和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放弃对网络游戏的社会偏见,择其善者而用之,拓展高校... 网络游戏作为现代科技文化的一种载体,是科技创新的产物,具有仿真性、多样性、交互性等特点,它既为高校德育孕育着有待开发的教育潜质,也对高校德育的传统理念和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放弃对网络游戏的社会偏见,择其善者而用之,拓展高校德育的新思路、新渠道和新手段,是高校德育改革和创新的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 魅力特征 教育价值 高校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贫困”:信息时代新农村建设的现实困境及跨越路径探索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太胜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7年第6期120-122,共3页
农村"数字贫困"导致农村在信息时代的"边缘化"。消除农村"数字贫困",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要发挥政府在消除农村"数字贫困"中的主导作... 农村"数字贫困"导致农村在信息时代的"边缘化"。消除农村"数字贫困",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要发挥政府在消除农村"数字贫困"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农民信息素质,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贫困 农村社会 信息时代 网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前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9
12
作者 吴太胜 《教育与现代化》 CSSCI 2008年第3期43-48,61,共7页
大学生的有序政治参与不仅是自身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政治现代化、民主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但受多种因素作用,当前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也产生了一定的问题。要推进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在不断完善政治参与机... 大学生的有序政治参与不仅是自身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政治现代化、民主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但受多种因素作用,当前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也产生了一定的问题。要推进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在不断完善政治参与机制,拓宽大学生政治参与渠道的同时,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参与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