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二维灰阶和CDFI超声诊断乳腺疾病中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勤洁 伍霞芳 向园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8期1597-160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二维灰阶和多普勒超声(CDFI)超声诊断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对照分析结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至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200例乳腺肿块患者,共224个肿块,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来诊后均行超声二维灰阶...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二维灰阶和多普勒超声(CDFI)超声诊断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对照分析结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至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200例乳腺肿块患者,共224个肿块,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来诊后均行超声二维灰阶、CDFI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观察二维灰阶+CDFI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显示良恶性乳腺包块特征,观察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二维灰阶+CDFI超声诊断显示良性组以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高或等回声、无或者有粗大钙化灶、有包膜、Vmax与RI较低为主,其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恶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集中在1、2、3分,恶性组主要集中在3、4、5分,两组患者评分分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明显高于二维灰阶+CDFI诊断,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更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 二维灰阶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乳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和股动脉内中膜厚度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金轶 何海玲 王彩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1861-186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和股动脉内中膜厚度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技术研究冠心病患者的肱动脉内径(D0)、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NMD)等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以...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和股动脉内中膜厚度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技术研究冠心病患者的肱动脉内径(D0)、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NMD)等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以及颈动脉、股动脉(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探讨肱动脉、颈动脉以及股动脉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体表窗口的可行性。结果对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的对照组的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进行比较发现冠心病组的D0明显大于对照组;而冠心病组的FMD和NMD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5、5.36、4.95,P<0.05)。对冠心病组患者中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患者的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进行比较发现多支病变组的FMD和NMD则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1、4.36,P<0.05)。在冠心病组中单支病变组的颈动脉IMT和股动脉IMT均明显低于多支病变组,而这两组的颈动脉IMT和股动脉IM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65、2.85,P<0.05)。结论超声检测可早期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治疗和预防冠状动脉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血管内皮功能 颈动脉 股动脉 内中膜厚度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