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三方住院患者体验与满意度监测督导医院管理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徐彬 胡炜 +3 位作者 徐颖鹤 许君琴 陈志红 杨艳颖 《中国医院》 2015年第11期21-23,共3页
目的:建立第三方住院患者与满意度监测体系,以更真实、更科学地评价医院的服务质量,督导医院管理促改进。方法:采用原卫生部中国医院《住院患者体验和满意监测量表》即CHPESM量表,定期对量表评价标准内容的重要度进行调查,以了解住院患... 目的:建立第三方住院患者与满意度监测体系,以更真实、更科学地评价医院的服务质量,督导医院管理促改进。方法:采用原卫生部中国医院《住院患者体验和满意监测量表》即CHPESM量表,定期对量表评价标准内容的重要度进行调查,以了解住院患者对医院服务期望值,并通过第三方以现场和邮寄相结合方式对2012年-2015年住院患者在办理出院现场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总体评价处于中度满意水平,住院患者体验与满意度监测和重要度匹配程度不够,医院需按优先改进级别制定整改计划。结论:构建基于住院患者就医过程的体验;建立第三方住院患者与满意度监测体系;实施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制定优先改进计划;重视第三方调查-结果-反馈-问题整改机制,督导医院管理促改进,实现患者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体验 住院患者体验 患者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Ⅱ型糖尿病大鼠降血糖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汪群红 何贤君 +1 位作者 胡敏 汪官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31-2533,共3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提取盐酸小檗碱;高脂高糖饲料饲养并结合链脲佐霉素(STZ)诱导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二甲双胍)、盐酸小...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提取盐酸小檗碱;高脂高糖饲料饲养并结合链脲佐霉素(STZ)诱导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二甲双胍)、盐酸小檗碱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均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14 d。于给药第14天各组动物禁食不禁水24 h,尾端取血,用血糖仪检测各组大鼠血糖浓度。结果:小檗碱能够降低糖尿病大鼠摄食量、饮水量、空腹血糖、糖耐量。结论:小檗碱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高血糖症状,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Ⅱ型糖尿病 大鼠 降血糖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与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汪群红 章灵芝 +1 位作者 徐文伟 汪官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85-1187,共3页
目的:探究葛根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2001—2013年国内医学期刊,以及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收到的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共325例进行分析和... 目的:探究葛根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2001—2013年国内医学期刊,以及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收到的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共325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为药物热、药疹、溶血及休克等症状,在高剂量(≥400 mg/d)及连续用药时更易发生。结论: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用时应高度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注射液 不良反应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药生物碱镇痛和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汪群红 胡敏 汪官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0-912,共3页
目的:研究乌药的镇痛和抗炎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冰醋酸致小鼠疼痛扭体反应研究乌药的镇痛作用;采用棉球致大鼠肉芽肿、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诱发大鼠足肿胀等模型研究抗炎作用。结果:实验表... 目的:研究乌药的镇痛和抗炎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冰醋酸致小鼠疼痛扭体反应研究乌药的镇痛作用;采用棉球致大鼠肉芽肿、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诱发大鼠足肿胀等模型研究抗炎作用。结果:实验表明,乌药可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明显降低大鼠肉芽肿、明显降低小鼠耳廓肿胀率、明显降低大鼠足肿胀度。结论:乌药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炎作用,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 生物碱 镇痛作用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早期中医证型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戴文珍 王丹丹 张仙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02-904,共3页
目的:观察缺血性中风早期中医证型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病例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在本院神经内科诊治的169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评价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联系。... 目的:观察缺血性中风早期中医证型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病例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在本院神经内科诊治的169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评价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联系。结果风痰瘀阻型、痰热腑实型、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痰热内闭型、痰湿蒙神型等不同证型之间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蒙神型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较为严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较大,风痰瘀阻型最轻。结论:缺血性中风早期中医证型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中医证型 神经功能缺损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归丸方含药血清对BMSC增殖、骨向分化的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徐强 林显方 +1 位作者 李海燕 张德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24-1528,I0030,共6页
目的:观察右归丸含药血清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的骨向分化诱导作用,通过右归丸含药血清对骨髓基质干细胞Akt、mTOR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探讨右归丸含药血清促骨髓基质干细胞骨向分化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制备高中低3个剂量的右归丸大鼠含药血... 目的:观察右归丸含药血清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的骨向分化诱导作用,通过右归丸含药血清对骨髓基质干细胞Akt、mTOR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探讨右归丸含药血清促骨髓基质干细胞骨向分化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制备高中低3个剂量的右归丸大鼠含药血清,提取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将细胞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空白血清组、低剂量含药血清组、中剂量含药血清组、高剂量含药血清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血清及PBS干预24 h后,检测各组细胞中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表达水平及Akt、mTOR磷酸化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与空白血清组之间比较,ALP、Osteocalcin、p-Akt、p-mTOR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空白血清组比较,3个剂量含药血清组细胞中ALP活性及Osteocalcin、p-Akt、p-mTOR表达水平均不同程度提高(P>0.01),但中剂量和高剂量含药血清组ALP活性及Osteocalcin、p-Akt、p-mTOR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右归丸含药血清具有一定的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骨向分化的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Akt、mTOR的磷酸化水平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丸 骨髓基质干细胞 骨向分化 AKT/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汪群红 胡敏 +1 位作者 项雪燕 汪官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4期904-905,I0014,共3页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对肉瘤S180的抑制作用。方法:观察当归补血汤对肉瘤S180抑制作用。结果:当归补血汤(高中低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8%、40%、37%,生命延长率分别为149.59%、66.12%、43.80%。结论:当归补血汤能安全有效地抑制肉瘤S180...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对肉瘤S180的抑制作用。方法:观察当归补血汤对肉瘤S180抑制作用。结果:当归补血汤(高中低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8%、40%、37%,生命延长率分别为149.59%、66.12%、43.80%。结论:当归补血汤能安全有效地抑制肉瘤S180,有很好的利用前景,而且安全无毒,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肉瘤S180 抑瘤率 生命延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毒乙素和新狼毒素A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汪群红 陈雪芬 +1 位作者 胡敏 项雪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1期2359-2361,共3页
目的:观察狼毒乙素(ECB)对U_(14)宫颈癌的荷瘤小鼠,以及新狼毒素A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a)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①U_(14)宫颈癌的腋下移植瘤小鼠各50只,各随机分成5组,实验组灌胃分别给予狼毒乙素(ECB)高、中、低组(12... 目的:观察狼毒乙素(ECB)对U_(14)宫颈癌的荷瘤小鼠,以及新狼毒素A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a)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①U_(14)宫颈癌的腋下移植瘤小鼠各50只,各随机分成5组,实验组灌胃分别给予狼毒乙素(ECB)高、中、低组(12、10、8 mg/kg),阳性药组灌胃给予环磷酰胺(50 mg/kg),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14 d后处死动物剥离瘤组织称质量,计算抑瘤率。②雄性裸小鼠20只,皮下接种DU-145细胞,随机分成用药组和对照组。于癌细胞种植第2天起,对照组每天喂饲0.9%氯化钠溶液,用药组每天喂饲新狼毒素A 15mg·kg^(-1)·d^(-1)。记录用药第2~7周末时移植瘤的平均体积。结果:①狼毒乙素(ECB)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U_(14)宫颈癌的抑瘤率分别为66.40%,49.61%,44.14%;②用药组裸小鼠移植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第3周末至第7周末的移植瘤体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值均<0.001)。第7周结束时与对照组比较,用药组的生长抑制率达到65.34%。结论:狼毒乙素(ECB)对小鼠宫颈癌U14有显著抑制作用;新狼毒素A可以显著抑制DU-145肿瘤的生长,提示该药对AIPCa有抗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毒乙素 新狼毒素A U14.宫颈癌 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a 肿瘤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祛邪方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对脑脊液神经元烯醇化酶、脑血流指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白春峰 邵森 +1 位作者 吕静 孙晓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研究扶正祛邪方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对脑脊液神经元烯醇化酶NSE、脑血流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病毒性脑炎患者7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扶正祛邪方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扶正祛邪方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对脑脊液神经元烯醇化酶NSE、脑血流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病毒性脑炎患者7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扶正祛邪方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发热、头晕头疼、呕吐、抽搐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脑电图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脑脊液蛋白定量、NSE、S-100β、CRP水平及大脑前、后动脉血流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蛋白定量、NSE、S-100β、CRP水平及大脑前、后动脉血流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祛邪方治疗病毒性脑炎可缩短临床症状持续时间,降低脑脊液中NSE、S-100β、CRP的表达水平,改善患者脑血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祛邪方 病毒性脑炎 神经元烯醇化酶 脑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前磨牙颈部缺损修复预后影响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戴杰 林海升 +1 位作者 杜望朔 严齐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4-687,共4页
回顾分析波及牙髓的颈部缺损的上颌双根管型前磨牙568例,采用不同的方式纤维桩加强修复。经过4年的随诊观察,采用Cox回归进行生存分析比较抗折效果。不同修复方法、缺损波及大小、咬合关系、是否义齿修复基牙是影响上颌前磨牙颈部缺损... 回顾分析波及牙髓的颈部缺损的上颌双根管型前磨牙568例,采用不同的方式纤维桩加强修复。经过4年的随诊观察,采用Cox回归进行生存分析比较抗折效果。不同修复方法、缺损波及大小、咬合关系、是否义齿修复基牙是影响上颌前磨牙颈部缺损修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纤维桩加强修复可降低颈部缺损前磨牙折断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磨牙 颈部缺损 纤维桩 咬合 磨耗 预后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叶远志皂苷通过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对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艳丽 梁小裕 周妍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细叶远志皂苷(Tenuifolin,Ten)对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根据前期实验结果,20μM Aβ_(25-35)作用于PC12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40μg/ml TEN予以细胞保护作用。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TEN... 目的探讨细叶远志皂苷(Tenuifolin,Ten)对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根据前期实验结果,20μM Aβ_(25-35)作用于PC12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40μg/ml TEN予以细胞保护作用。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TEN组。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蛋白水平。结果高与空白组比较,SOD、GSH水平下降,MDA水平升高;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TEN能提高SOD、GSH水平,降低MDA水平;降低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论TEN能减轻Aβ_(25-35)诱导PC12细胞的细胞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起到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细叶远志皂苷 氧化应激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二孔法与三孔法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忠 朱汝健 +1 位作者 陈安屏 汪官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76-1678,共3页
目的:比较二孔法及三孔法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方法优缺点,探讨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二孔法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二孔法组)75例和三孔法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三孔法组)80例的临床资料,对两... 目的:比较二孔法及三孔法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方法优缺点,探讨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二孔法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二孔法组)75例和三孔法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三孔法组)80例的临床资料,对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治愈率等进行比较。其中二孔法不分离睾丸动脉,对精索血管集束结扎;三孔法分离睾丸动脉后结扎精索内静脉。结果: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中二孔法组较三孔法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随访3~42个月,两组均无复发及睾丸萎缩。结论: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二孔法较传统三孔法少一个切口,术后遗留瘢痕小,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对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更具有优势,是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中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腹腔镜术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凌峰 黄金标 张道春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 :探讨肾脏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5例肾脏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5例中男2例,女3例,年龄41~66岁,平均53岁。结果 :5例均为单发,外生性生长3例,同... 目的 :探讨肾脏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5例肾脏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5例中男2例,女3例,年龄41~66岁,平均53岁。结果 :5例均为单发,外生性生长3例,同时向肾内、外生长2例;类圆形4例,分叶状1例;边界不清者2例,边界尚清者3例。4例体积较大(直径〉5 cm),平扫表现为不均匀等、低密度影,内见多发斑片状坏死,其中合并少许出血者1例,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呈不均匀持续性强化,其内低密度坏死区始终未见强化;另1例体积较小(直径〈5 cm),表现为均匀等、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呈中度均匀持续性强化。5例病变动脉期强化程度均低于肾皮质。累及肾盂、输尿管者2例,侵犯肾周筋膜及腰大肌者1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者2例。结论:肾脏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特点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但最终确诊仍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肉瘤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叶远志皂苷通过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对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艳丽 梁小裕 周妍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49-152,I0004,I0005,共6页
目的 探讨细叶远志皂苷(tenuifolin, TEN)对Aβ_(25-35)(淀粉样蛋白片段)诱导PC12细胞损伤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 设立不同浓度TEN组,干预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MT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确立细胞保护浓度。实验分为空白组、... 目的 探讨细叶远志皂苷(tenuifolin, TEN)对Aβ_(25-35)(淀粉样蛋白片段)诱导PC12细胞损伤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 设立不同浓度TEN组,干预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MT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确立细胞保护浓度。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TEN组。JC-1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PINK1、Parkin、LC3II/I、p6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INK1、Parkin、 LC3II/I和蛋白表达升高,P62蛋白表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TEN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上调,PINK1、Parkin和LC3II/I蛋白表达降低,P62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细叶远志皂苷能减轻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INK1-Parkin介导的粒体自噬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远志皂苷 Aβ_(25-35)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叶宏波 金晓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78-2780,共3页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主要临床表现,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医院就诊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主要临床表现,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医院就诊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36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36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治疗效果、中医症状的变化以及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分析出现这些结果可能的原因。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峰值呼气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以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患者显效率为22.22%,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患者显效率(33.33%),总有效率为61.11%,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6.11%),无效率为38.89%,明显高于观察组的无效率(13.8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自汗、喘息、咳痰、大便异常、食少腹胀等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的改善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满意度为86.11%,其中非常满意为41.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55.56%),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常规的治疗方式相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更好,因此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雄鹰 蔡美琴 +1 位作者 周蓉靖 白春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1期2558-2560,共3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78例,以单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两组患者均行扩血管、降压、抗血小板等基础疗法,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尿激酶溶栓治...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78例,以单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两组患者均行扩血管、降压、抗血小板等基础疗法,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追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和ADL评分,并结合患者血液流变性、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SS、NIHSS评分,血液流变性及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黏附率等血液流变性指标,以及8-OHdG、MDA等氧化应激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抗氧化应激指标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颅内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2例、腹泻9例,对照组相应比例为3例、2例、11例,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利于稳定血管内皮功能;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加强脑部供血,对于减小梗死面积和保护神经功能均有良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复方丹参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8
17
作者 蒋玲君 徐晓晓 张道春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87-490,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HIMT)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6例HIMT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48~59岁,平均47岁。6例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6例中...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HIMT)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6例HIMT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48~59岁,平均47岁。6例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6例中,5例单发,1例多发;边界不清4例,边界清晰2例;肝左叶3例,右叶2例,跨肝左、右叶1例。CT平扫均表现为低密度影,密度均匀者2例,密度不均者4例;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无明显强化2例,轻一中度强化4例;门脉期呈进一步中一重度强化6例,延迟期呈持续性强化5例,强化程度下降1例。另动脉期病变内见供血动脉1例,周围见斑片状异常强化1例;合并肝内胆管扩张1例。结论:HIMT的CT表现多样,动态增强扫描可充分反映病变的病理学特征,结合临床资料,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但最终确诊仍依赖于病理和免疫组织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 肌组织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运 茹锦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78-1280,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3年8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特发性性早熟女童6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甲地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3年8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特发性性早熟女童6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甲地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激素水平(SH、LH以及E2)、子宫、卵巢、卵泡以及骨龄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FSH、LH以及E2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FSH、LH以及E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FSH、LH以及E2显著低于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容积、卵巢容积、卵泡直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BA/△CA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BA/△CA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容积、卵巢容积、卵泡直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BA/△CA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其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抑制患儿性激素水平,消退患儿第二性征,同时能够抑制患儿骨龄的提前,延缓骨龄的过早成熟,从而弥补甲地孕酮对骨骼发育无效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 西药 女童特发性性早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啶虫脒经口中毒致多器官功能不全一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侯跃辉 梁小裕 王琳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768-1769,共2页
啶虫脒中毒罕见且机制不详,缺乏足够的病例。本文分享成功抢救重症啶虫脒中毒1例,探讨啶虫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 杀虫药 中毒 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自拟方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直肠癌临床疗效 被引量:3
20
作者 蔡卫东 陶德友 +1 位作者 张艳 王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自拟方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晚期直肠癌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取同步放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拟方剂... 目的:探讨中医自拟方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晚期直肠癌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取同步放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拟方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近期疗效、前后生活质量、KPS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8.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2.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以及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我院自拟方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直肠癌,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同步放化疗 直肠癌晚期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