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骨胶囊的提取工艺研究
1
作者 周红艳 李兆奎 侯太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2期3015-3018,共4页
目的:优选强骨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分别提取当归中挥发油、正交试验法提取处方中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以浸膏量和淫羊藿苷的含量为双指标。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先提取当归中的挥发油采用β环糊精包合;对脂溶性成分采用10倍量... 目的:优选强骨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分别提取当归中挥发油、正交试验法提取处方中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以浸膏量和淫羊藿苷的含量为双指标。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先提取当归中的挥发油采用β环糊精包合;对脂溶性成分采用10倍量6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再加水溶性成分用10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1.5 h。结论:该提取工艺设计合理,结果可靠,为优化并规范强骨胶囊的制备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骨胶囊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中丁酮与环己酮残留量 被引量:9
2
作者 柯正方 吴佩盛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6期785-787,共3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中粘合剂丁酮及环己酮残留量。方法采用DB-FFAP毛细管柱(30m×0.32mm,0.5μm),FID检测器,载气为氮气,柱温60℃,以20℃·min-1升温至120℃保持3min,进样口温度170℃,检测器温度250℃,分流...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中粘合剂丁酮及环己酮残留量。方法采用DB-FFAP毛细管柱(30m×0.32mm,0.5μm),FID检测器,载气为氮气,柱温60℃,以20℃·min-1升温至120℃保持3min,进样口温度170℃,检测器温度250℃,分流比1:1,采用内标法定量。结果丁酮回归方程为:Y=0.0231X-0.0408,线性范围为5.06~101.18μg·mL-1,r=0.9989(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3%(RSD=4.30%,n=9),环己酮回归方程为:Y=0.0303X-0.0289,线性范围为4.88~97.50μg·mL-1,r=0.9995(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4.52%(RSD=2.20%,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能准确有效地测定丁酮及环己酮的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酮 环己酮 输液器 一次性 色谱法 气相 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氨基葡萄糖制剂含量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俊 王英瑛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期359-361,共3页
目的建立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片和氨基葡萄糖硫酸盐胶囊的含量方法。方法氨基葡萄糖与盐酸羟胺的甲基咪唑溶液反应后,再加入乙酸酐进行乙酰化,产物以三氯甲烷提取,加入水反复水洗,弃去水层,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脱... 目的建立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片和氨基葡萄糖硫酸盐胶囊的含量方法。方法氨基葡萄糖与盐酸羟胺的甲基咪唑溶液反应后,再加入乙酸酐进行乙酰化,产物以三氯甲烷提取,加入水反复水洗,弃去水层,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后,进样分析。色谱分析采用FID检测器和HP-5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分别为250和300℃;以氮气为载气,流速1.2mL·min^-1,分流比1:1;柱温:初始温度60℃,保持1min,以14℃·min^-1的速度升温至260℃,保持5min;进样量:1μL。以甘露糖为内标,采用内标法定量。结果最佳衍生化条件为:氨基葡萄糖浓度为4.0mg·mL^-1,加入100mg·mL^-1盐酸羟胺溶液0.4mL。于80℃水浴中反应5min,乙酰化时间为10min。在上述条件下,氨基葡萄糖与内标甘露糖分离效果良好,线性范围为2.0~6.0mg·mL^-1,2个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分剐为101.3%,101.1%。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好,可用于氨基葡萄糖及其制刺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葡萄糖 含量测定 色谱法 衍生化气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氟伐他汀钠中残留溶剂
4
作者 吴佩盛 李俊 宋辉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4期519-521,共3页
目的建立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检测氟伐他汀钠原料药中7种残留溶剂。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P-sil 5CB毛细管柱(60 m×0.32 mm,5μm);进样口温度:18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250℃;柱温:120℃;载气:氮气;流速:1.2 m... 目的建立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检测氟伐他汀钠原料药中7种残留溶剂。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P-sil 5CB毛细管柱(60 m×0.32 mm,5μm);进样口温度:18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250℃;柱温:120℃;载气:氮气;流速:1.2 m L·min-1;分流比2∶1。顶空进样,顶空平衡温度80℃,顶空平衡时间30 min,进样体积1.0 m L。结果各被测溶剂均能良好分离,各溶剂峰面积与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精密度良好,回收率均较为理想。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氟伐他汀钠原料药的残留溶剂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钠 残留溶剂 色谱法 气相 顶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