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甬优12抽穗动态调查及稻曲病预防适期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饶汉宗 罗华池 +2 位作者 施通武 李阳 黄世文 《中国稻米》 2019年第1期74-79,共6页
稻曲病已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对水稻生产危害严重,不但影响产量还降低其品质。稻曲病发生后(出现稻曲球)就很难防治,只能预防不能治疗。适时打药是高效预防稻曲病的关键。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2而言,在破口前10~13 ... 稻曲病已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对水稻生产危害严重,不但影响产量还降低其品质。稻曲病发生后(出现稻曲球)就很难防治,只能预防不能治疗。适时打药是高效预防稻曲病的关键。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2而言,在破口前10~13 d用专化杀菌剂预防1次、破口期再预防1次的处理防治效果最好,穗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分别为94.59%和98.33%;仅在破口前10 d或13 d喷1次药预防的处理,穗防效分别为86.95%和87.36%,病情指数防效分别为94.98%和95.99%。鉴于在实际生产中很难准确确定具体哪一天是破口前的第10 d或第13 d,本研究采用水稻生理学性状"叶枕平"(剑叶叶枕与倒数第2叶叶枕持平,或叶枕距为零)界定为最佳打药期,即稻田中1/3~1/2水稻植株处于叶枕平为第1次打药预防稻曲病的适期,第2次打药适期为破口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期 稻曲病 防治适期 破口期 甬优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氟苯嘧啶防治单季稻褐飞虱的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官慧谦 何国民 +1 位作者 王会福 余山红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2484-2486,共3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对水稻褐飞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667 m^(2)用量13、16 mL药后14、25 d对稻飞虱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4.4%、93.0%和95.9%、95.6%,均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5 mL和40%毒死蜱乳油100 mL+...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对水稻褐飞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667 m^(2)用量13、16 mL药后14、25 d对稻飞虱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4.4%、93.0%和95.9%、95.6%,均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5 mL和40%毒死蜱乳油100 mL+80%唏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2.5 g,表现为持效期长,且对水稻安全、对环境友好,因此,在生产上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和推广应用价值。试验中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对水稻褐飞虱速效性欠佳,主要原因在于今年试验区水稻褐飞虱发生严重,且本试验施药时间偏迟,加上田间有一定数量的短雌型成虫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 水稻 褐飞虱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氟吡啶酯及其混配剂防治单季稻一年生杂草的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华池 王振宇 王会福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437-439,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3%氯氟吡啶酯乳油及其混配剂在水稻移栽后即返青至分蘖前期使用,对单季稻一年生杂草有较好的防效。其中,药后30 d,每667 m2制剂量为3%氯氟吡啶酯乳油53 m L+300 g·L-1丙草胺乳油100 m L、3%氯氟吡啶酯乳油53 m L+30%... 试验结果表明,3%氯氟吡啶酯乳油及其混配剂在水稻移栽后即返青至分蘖前期使用,对单季稻一年生杂草有较好的防效。其中,药后30 d,每667 m2制剂量为3%氯氟吡啶酯乳油53 m L+300 g·L-1丙草胺乳油100 m L、3%氯氟吡啶酯乳油53 m L+30%氰氟草酯乳油100 m L、3%氯氟吡啶酯乳油53 m L+300 g·L-1丙草胺乳油100 m L+30%氰氟草酯乳油150 m L等3个处理的总草鲜重防效分别达98. 3%、97. 2%、98. 7%,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氯氟吡啶酯乳油 单季稻 一年生杂草 防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