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舒地尔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倪连松 顾玲佳 高倩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8-813,共6页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HK-2细胞分别加入葡萄糖5.5mmol·L^-1、葡萄糖5.5mmol·L^-1+甘露醇54.5mmol·L^-1、葡萄糖60mmol·L^-1(高糖)以及...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HK-2细胞分别加入葡萄糖5.5mmol·L^-1、葡萄糖5.5mmol·L^-1+甘露醇54.5mmol·L^-1、葡萄糖60mmol·L^-1(高糖)以及葡萄糖60mmol·L^-1+法舒地尔5,10和20ummol·L^-1。免疫共沉淀法检测葡萄糖60mmol·L^-1作用0—24h后磷酸化肌球蛋白磷酸酶目标亚单位1-苏氨酸696(p—MYPTl一Thr696)和P—MYPTl.Thr853的表达,以评估Rho相关的卷曲螺旋形成的蛋白激酶(ROCK)的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表达;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钙黏素、波形蛋白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表达。结果与未加高糖刺激前比较,高糖培养3h后,细胞p—MYPTl-Thr696表达明显增加.积分吸光度(IA)值由1.08±0.09增加到2.4±0.09(P〈0.01);与未加高糖刺激前比较,高糖培养7h后,细胞P—MYPT1-Th旧53表达明显增加,IA值由0.57±0.01增加到1.45±0.14(P〈0.01),表明高糖能导致HK-2细胞ROCK分子活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葡萄糖60mmol·L。组HK-2细胞培养72h后E·钙黏素表达减少(P〈0.01),oc—SMA、波形蛋白和CTGF表达增多(P〈0.01);葡萄糖5.5mmol·L^-1+甘露醇54.5mmol·L一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与葡萄糖60mmol·L^-1组相比,葡萄糖60mmol·L^-1+法舒地尔5,10和20umol·L^-1组E-钙黏素表达增多(P〈0.01),a—SMA、波形蛋白和CTGF表达减少(P〈0.01),且法舒地尔20ummol·L^-1组改变更为明显,法舒地尔3个浓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法舒地尔能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可能部分通过减少CTGF的表达而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舒地尔 肾小管 上皮细胞 转分化 高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嘌呤饮食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丽君 金都 +2 位作者 涂传发 杨宏伟 顾琴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2962-2964,共3页
目的探讨高嘌呤饮食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68例高嘌呤饮食的T2DM患者分为T2DM非心血管并发症组和T2DM心血管并发症组,另选择8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尿酸、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 目的探讨高嘌呤饮食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68例高嘌呤饮食的T2DM患者分为T2DM非心血管并发症组和T2DM心血管并发症组,另选择8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尿酸、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体质指数、病程和血压的差异,并对T2DM心血管并发症组和T2DM非心血管并发症组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高嘌呤饮食的T2DM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为53.73%(144/268)。T2DM心血管并发症组、T2DM非心血管并发症组患者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心血管并发症组较非心血管并发症组血尿酸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收缩压高、病程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收缩压和血尿酸是T2DM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尿酸是T2DM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可能与其嘌呤代谢异常有关,与嘌呤类饮食摄入过多无关。病程和收缩压亦是T2DM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饮食习惯 嘌呤类 尿酸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抑郁状态与其低血糖反应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涂传发 王丽君 +2 位作者 金都 张幽幽 杨宏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3-1114,1119,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生活质量和抑郁状态与其低血糖反应的关系。方法根据既往半年内是否发生低血糖反应分为低血糖组和非低血糖组。首先单因素分析低血糖组和非低血糖组生活质量评分、抑郁状态评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生活质量和抑郁状态与其低血糖反应的关系。方法根据既往半年内是否发生低血糖反应分为低血糖组和非低血糖组。首先单因素分析低血糖组和非低血糖组生活质量评分、抑郁状态评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体质指数的差别,然后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 (1)低血糖组体质指数高于非低血糖组〔(24.8±1.9)kg/m2比(24.2±1.8)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低血糖组躯体健康总评得分〔(301.3±30.3)分比(312.8±31.2)分〕和心理健康总评得分〔(304.0±30.8)分比(316.1±31.4)分〕均低于非低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血糖组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评分差于非低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躯体健康总评〔OR=0.911,95%CI(0.896,0.958),P=0.032〕、心理健康总评〔OR=0.835,95%CI(0.711,0.926),P=0.008〕和PHQ-9评分〔OR=1.318,95%CI(1.115,1.481),P=0.022〕对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活质量和抑郁状态与低血糖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低血糖 生活质量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