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跟腱挛缩症43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宋小青 叶佐荣 陈丹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368-2369,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康复训练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跟腱挛缩的疗效,以总结经验提高临床对跟腱挛缩症的治愈率。方法: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采用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对43例跟腱挛缩患者进行治疗,治疗2~6个疗程,每个疗程10d,平均治疗3个疗程。... 目的:通过观察康复训练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跟腱挛缩的疗效,以总结经验提高临床对跟腱挛缩症的治愈率。方法: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采用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对43例跟腱挛缩患者进行治疗,治疗2~6个疗程,每个疗程10d,平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随诊5个月~1年,平均为8个月,显效25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体优良率90.7%。结论: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跟腱挛缩安全可靠,愈后复发率低,疗效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 挛缩 熏蒸 中药疗法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TGF-β_1/Smad3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陈丹 黄平 +1 位作者 华健 陈锦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5期1173-1175,I0007,共4页
目的:观察山茱萸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TGF-β1/Smad3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加STZ注射法改良复制糖尿病肾病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山茱萸颗粒高、中、低剂量组)... 目的:观察山茱萸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TGF-β1/Smad3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加STZ注射法改良复制糖尿病肾病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山茱萸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缬沙坦对照组,观察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一般情况、生化指标、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结果:各治疗组一般情况、肾脏病理变化均优于模型组,同时TGF-β1、Smad3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下调;山茱萸颗粒各治疗组空腹血糖(FBG)、血脂(TC、TG)优于模型组及缬沙坦对照组,其中高、中剂量组疗效无显著差别。结论:山茱萸颗粒可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机制可能与其能抑制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中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颗粒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蛋白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芍对家兔颈动脉损伤后血管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表达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慧民 吕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观察赤芍对血管内膜损伤后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NADPH Oxidase)亚单位p22phox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lowes方法建立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并给予赤芍提取物。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新生内膜面积,原位杂交及RT-... 目的:观察赤芍对血管内膜损伤后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NADPH Oxidase)亚单位p22phox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lowes方法建立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并给予赤芍提取物。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新生内膜面积,原位杂交及RT-PCR检测NADPH Oxidase P22Phox mRNA表达。结果:赤芍可显著减低NADPH Oxidase P22Phox mRNA表达,并减轻内膜增殖程度。结论:赤芍抑制高脂喂养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NADPH Oxidase P22Phox mRNA表达及内膜增殖程度可能与赤芍的抗氧化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狭窄 赤芍 内膜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致缺血性结肠炎1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明奇 张智慧 +4 位作者 杨晴柔 李嵩松 皮明明 项柏康 陈芝芸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83-F0003,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50岁,因“反复中下腹部疼痛1年余,再发伴鲜血便2 d”于2017年6月15日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患者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中下腹绞痛伴发热,共4次,外院诊断为小肠毛细血管栓塞可能,左肾梗死,脾静脉... 1病例资料患者,女,50岁,因“反复中下腹部疼痛1年余,再发伴鲜血便2 d”于2017年6月15日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患者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中下腹绞痛伴发热,共4次,外院诊断为小肠毛细血管栓塞可能,左肾梗死,脾静脉内血栓形成,予护胃、抗感染、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后腹痛好转。入院前2 d患者再发腹痛伴鲜血便,出血量大,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8.5℃。患者入院后体格检查: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左肾区叩击痛,下腹部可见2处陈旧性手术瘢痕,其余无异常体征。患者既往有子宫次全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史,否认其他疾病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缺血性结肠炎 血栓形成 胃肠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散加减对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TGF-β、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谢激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8-751,共4页
目的:探讨四逆散加减对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TGF-β、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在2010年6月—2015年7月期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口服水飞蓟素片,多烯磷... 目的:探讨四逆散加减对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TGF-β、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在2010年6月—2015年7月期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口服水飞蓟素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四逆散加减汤剂,水煎煮至200 m L,日1剂,温服。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水平;治疗前后透明质酸(HA)、III型前胶原(PCIII)、IV型胶原(IV-C)、层黏蛋白(LN)的变化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水平,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5.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BIL、ALT、AST、GGT、AL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均显著改善,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A、PCIII、IV-C、LN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均显著改善,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IMP-1、TGF-β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且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加减汤剂在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可能是通过降低患者TGF-β1、TIMPs的表达来发挥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纤维化 TGF-β1 四逆散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