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州市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琳 符杏青 林菊芬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5年第8期1432-1433,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用药依从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台州市5个社区居民中202例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用药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对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原... [目的]探讨影响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用药依从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台州市5个社区居民中202例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用药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对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用药依从率为31.2%,影响其用药依从性的因素有高血压病情轻重、病人对高血压病知识了解多少、病人就医频率高低(P<0.05)。[结论]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则可提高用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原发性高血压 用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公立医院“一院多区”模式下的档案管理创新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蔡可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6,共3页
近年来,我国大型公立医院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化、多院化的发展态势与特点。“一院多区”的管理模式给医院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对“一院多区”档案工作情况进行有效梳理,构建以“专业化”“集约化”和“科技赋能”为核心的... 近年来,我国大型公立医院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化、多院化的发展态势与特点。“一院多区”的管理模式给医院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对“一院多区”档案工作情况进行有效梳理,构建以“专业化”“集约化”和“科技赋能”为核心的“三化”管理策略,并通过对管理平台的建设与优化,将重点放在数据安全性上,从而达到对档案信息价值的集约利用。此外,充分利用现代化前沿信息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强化档案工作的核心驱动力,提高档案工作效率,以进一步推动“一院多区”大型公立医院档案工作向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公立医院 “一院多区”模式 档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的医院精细化管理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黄丽丽 胡微微 +1 位作者 王斌梁 陈晓宇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57,共4页
目的:构建和实践医院精细化管理模型,提升医院运营水平和管理效率。方法:以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为视角对医院精细化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将复杂的精细化实践活动简化成明晰的系统结构,以精细化改进项目为抓手,通过品管圈、现场... 目的:构建和实践医院精细化管理模型,提升医院运营水平和管理效率。方法:以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为视角对医院精细化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将复杂的精细化实践活动简化成明晰的系统结构,以精细化改进项目为抓手,通过品管圈、现场管理“6S”、灾害脆弱性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以及根本原因分析等精细化管理工具的应用,贯穿沟通协调、技术协调和实践协调的人理协调关系,从强调事实、强调效率以及强调效果3方面强化医院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结果:形成了由院部领导-职能部门主任-内辅员-成员组成的精细化管理项目组织架构,有效提升了医院服务能力、职能部门服务保障能力和科室运营管理效能。结论:WSR系统方法论为我国医院精细化管理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R系统方法论 医院管理 精细化管理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基层医院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金云龙 王志敏 +9 位作者 王鹏 王俊 王利民 金友雨 戴加勇 吴日圣 潘公华 陈伟庆 裘银虹 吴俊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5期386-391,共6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性缺血性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院内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就诊于台州地区9家基层医院4.5 h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资...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性缺血性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院内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就诊于台州地区9家基层医院4.5 h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资料,统计院内延迟时间(门-针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以及各控制因素的平均时间,根据DNT平均值及DNT是否超过60 min进行分组,并分析影响DNT的相关因素。结果共入组28例患者,平均DNT为(79.50±26.97)min。DNT≤79.50 min组相较于DNT〉79.50 min组,到院至卒中团队接诊时间(P=0.007)、到院至谈话时间(P〈0.001)、到院至到达病房时间(P〈0.001)、到院至得到化验结果时间(P〈0.001)以及完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至用药时间较短(P〈0.001),高血压病(P=0.049)、高脂血症(P=0.007)及心房颤动病史(P=0.022)比例较小,收缩压相对较低(P=0.021)。比较DNT≤60 min及DNT〉60 min组,前者到院至出发行CT检查时间(P=0.025)、到院至完成CT时间(P=0.001)、到院至谈话时间(P〈0.001)、到院至到达病房时间(P〈0.001)、到院至得到化验结果时间(P=0.009)以及完成CT至用药时间较短(P〈0.001),血糖水平相对较低(P=0.001),糖尿病(P=0.001)及高脂血症病史(P=0.030)比例较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到院至完成CT检查时间[比值比(odds ratio,OR)0.95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917~0.992,P=0.005)]、到院至谈话时间(OR 0.501,95%CI 0.320~0.781,P=0.003)、到院至到达病房时间(OR 0.925,95%CI 0.886~0.970,P=0.010)以及完成CT至用药时间(OR 0.796,95%CI 0.620~0.982,P=0.005)、到院至得到化验结果时间(OR 0.496,95%CI 0.312~0.804,P=0.037)的延长、血糖的升高(OR 0.610,95%CI 0.281~0.969,P=0.017)是DNT≤60 min的阻碍因素。结论基层医院到院至完成CT检查时间、到院至谈话时间、到院至到达病房时间、到院至得到化验结果时间、完成CT至用药时间以及血糖是影响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DNT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到院到用药时间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综合医院中层干部绩效考核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学荣 余青梅 《中国医院》 2010年第8期37-39,共3页
通过对某三级综合性医院2008年中层干部绩效考核结果及指标的分析研究,探讨公立综合性医院中层干部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提出绩效考核中考核指标选择及设计应注意科学性、细化考核指标、考核实施应加强规范性、考核结果的处理不可忽视、... 通过对某三级综合性医院2008年中层干部绩效考核结果及指标的分析研究,探讨公立综合性医院中层干部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提出绩效考核中考核指标选择及设计应注意科学性、细化考核指标、考核实施应加强规范性、考核结果的处理不可忽视、360度测评是增强考核准确性的有益补充等方面的改进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中层干部 绩效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时间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张聪聪 楼敏 +10 位作者 陈智才 陈红芳 徐冬娟 王志敏 胡海芳 吴承龙 张晓玲 马小董 王亚仙 胡海涛 浙江省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临床行为干预研究协作组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0-266,共7页
目的:比较医院内卒中与医院外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差异以及医院内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浙江省71家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30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医院内卒中(101例)... 目的:比较医院内卒中与医院外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差异以及医院内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浙江省71家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30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医院内卒中(101例)与医院外卒中(2949例)患者溶栓治疗各时间点的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医院内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3个月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医院内卒中患者比医院外卒中患者的入院至影像时间长[53.5(32.0,79.8)min vs 20.0(14.0,28.0)min, P < 0.01]、影像至溶栓时间长[47.5(27.3,64.0)min vs 36.0(24.0,53.0)min, P <0.01]、入院至溶栓时间长[99.0(70.5,140.5)min vs 55.0(41.0,74.0)min, P < 0.01 ]。在医院内卒中患者中,高级卒中中心比初级卒中中心入院至影像时间更长[59.5(44.5,83.3)min vs 37.5 (16.5,63.5)min, P < 0.01 ],入院至溶栓时间更长[110.0(77.0,145.0)min vs 88.0(53.8,124.3)min, P < 0.05],但影像至溶栓时间更短[36.5(23.8,60.3)min vs 53.5(34.3,64.8)min, P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 = 0.934,95 % CI: 0.882~ 0.989, P <0.05)和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OR = 0.912,95 % CI: 0.855~0.973, P <0.01)是医院内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3个月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与医院外卒中相比,医院内卒中存在一定延误,未来需要建立更加流畅的医院内卒中溶栓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人 卒中/影像诊断 卒中/治疗 脑缺血/治疗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应用 血栓溶解疗法 时间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信息系统与新农合接口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蔡林茜 杨宇光 +2 位作者 叶德楚 王英超 王英 《卫生经济研究》 2012年第9期39-40,共2页
2009年1月,我院信息系统经部分改造,初步实现与县市区新农合平台的连接。通过几年的运行、磨合,已实现大部分农村病人医疗费用的刷卡报销,但是由于政策差异、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原因,仍有相当一部分来院就诊的新农合病人不能进行实... 2009年1月,我院信息系统经部分改造,初步实现与县市区新农合平台的连接。通过几年的运行、磨合,已实现大部分农村病人医疗费用的刷卡报销,但是由于政策差异、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原因,仍有相当一部分来院就诊的新农合病人不能进行实时电脑结算,给参合人员和工作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 接口 2009年 医疗费用 农村病人 技术支持 工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医院护理科研因素调查及对策 被引量:12
8
作者 何贤君 泮霞云 张智敏 《护理研究》 2002年第6期333-334,共2页
为提高医院在职护士护理科研能力,对医院护理科研的管理及护士对护理科研的认识、有关知识的需求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影响医院护理科研的因素,为推动医院护理科研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护理科研 影响因素 医院护理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结合蛋白、总胆红素和白细胞计数联合预测严重创伤合并脓毒症的效能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何黎 伍莹 +5 位作者 季晓珍 甘榜佳 唐劲涛 张琴琴 应健智 许永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92-1299,共8页
目的:评价肝素结合蛋白(HBP)联合脏器功能指标对严重创伤合并脓毒症患者预警诊断和预后预测效能评价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9月期间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的多发伤并完成HBP检测患者184例,根据SEPSIS... 目的:评价肝素结合蛋白(HBP)联合脏器功能指标对严重创伤合并脓毒症患者预警诊断和预后预测效能评价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9月期间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的多发伤并完成HBP检测患者184例,根据SEPSIS 3.0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n=89)和非脓毒症组(n=95),追踪患者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n=43)和非死亡组(n=141)。连续测定患者HBP水平,比较两组HBP峰值差异,评估其诊断脓毒症的效力,以HBP峰值的中位数为界值进一步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相关性,评估HBP单独及联合总胆红素(TBil)及白细胞(WBC)评估预后的效力。结果:(1)脓毒症组(n=89)与非脓毒症组(n=95)HBP的峰值(71.7±68.6 vs 52.5±56.1)无显著差异(P=0.051)。(2)184例患者中HBP峰值与WBC计数呈正相关(r=0.244,P<0.01),与TBil水平呈正相关(r=0.241,P<0.01)。(3)TBil水平、WBC计数及PCT水平独立诊断脓毒症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618、0.631和0.718,三者联合AUC为0.684,诊断敏感度为60.7%,特异度为71.6%(P<0.05)。(4)死亡预后相关分析显示:高HBP水平组患者死亡率要显著高于低水平组(30.4%vs 16.3%,P<0.05);WBC计数值也是死亡组显著高于非死亡组(17.5±6.9 vs 12.8±4.7,P<0.01),尤其合并脓毒症者,该值有显著差异(P<0.01)。HBP峰值、TBil水平、WBC计数、SOFA评分及APACHE-II评分对预测脓毒症死亡预后的AUC分别是:0.618、0.603、0.719、0.823及0.811,HBP联合TBil及WBC评估脓毒症预后的AUC为0.750,评估的敏感度为74.4%,特异度为74.5%(P<0.05)。(5)三者联合评估在预测脓毒症预后效力上与人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P、TBil及WBC三者联合用于评估多发伤患者发生脓毒症风险的预测效力较高,对于合并脓毒症的外伤患者死亡风险预测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结合蛋白 脓毒症 严重创伤 总胆红素 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应对医疗差错的主动沟通解决模式及伦理启示
10
作者 张卫中 张丹婷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3-46,62,共5页
美国的主动沟通解决模式要求临床医师和医疗机构向患者主动揭露差错并道歉,充分沟通并共同面对由此引发的各种后果,及时提供赔偿和心理社会支持,最后致力于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相对于防御性医疗,该模式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利、遵循不伤害... 美国的主动沟通解决模式要求临床医师和医疗机构向患者主动揭露差错并道歉,充分沟通并共同面对由此引发的各种后果,及时提供赔偿和心理社会支持,最后致力于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相对于防御性医疗,该模式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利、遵循不伤害的医学原则、发扬了医生的职业道德和促进医患关系的发展。该模式的成功应用提示医学伦理委员会应积极参与日常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医务人员应终身学习医学伦理学知识,医疗机构应加强伦理委员会的建设并建立以临床伦理学为导向的医疗质量安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差错 主动沟通解决模式 医学伦理学 医疗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6
11
作者 陶晓晓 彭飞飞 +5 位作者 黄阳萍 陈捷 王俊 王新量 王志敏 胡美铃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组在标准化治疗基础上联合尼莫地...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组在标准化治疗基础上联合尼莫地平片和丁苯酞软胶囊。神经心理学评估采用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分别在基线、治疗后1、3个月进行。在基线时完善血液学及头颅MRI检查,1、3个月时再次完善血液学检查,以评估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MMSE和MoCA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4.17±0.61)分vs(2.31±0.72)分,P=0.021;(3.23±0.71)分vs(1.24±0.93)分,P=0.029]。治疗组治疗3个月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注意力及延迟记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力及延迟记忆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注意力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可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尼莫地平 痴呆 血管性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大鼠中性粒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表达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周华斐 王昕昕 +6 位作者 童夏生 李绍波 王恩智 阮正英 叶辉 金小红 郭海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870-873,共4页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哮喘大鼠血中性粒细胞(PMN)中的表达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探讨血PMN中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哮喘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哮喘组、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对血PM...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哮喘大鼠血中性粒细胞(PMN)中的表达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探讨血PMN中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哮喘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哮喘组、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对血PMN进行分离纯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MMP-9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TIMP-1的蛋白浓度。结果:哮喘组(0.196±0.011,OD值)和地塞米松治疗组(0.135±0.008,OD值)中MMP-9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100±0.010,OD值)(P<0.01),地塞米松治疗组MMP-9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哮喘组(P<0.01)。哮喘组[(34.96±4.54)ng/mL]血清TIMP-1的表达水平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6.14±3.43)ng/mL]和地塞米松治疗组[(29.89±3.43)ng/mL](均P<0.01),地塞米松治疗组TIMP-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MMP-9与TIMP-1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n=29,r=0.741,P<0.01)。结论:PMN能合成MMP-9,且哮喘时其合成水平增加。PMN可能部分通过MMP-9起作用来参与哮喘的炎症过程,其合成功能可以被地塞米松所抑制。MMP-9及其抑制物TIMP-1共同参与哮喘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中性粒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免疫细胞化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颗粒口服治疗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应小明 叶辉 +5 位作者 陈爱菊 张国华 张婷 任应鹏 卢华萍 张卫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3期617-618,共2页
目的:探讨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口服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足月新生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黄疸水平将其分为对照组(12.9 mg/dL≤总胆红素TBL<20 mg/dL,60例)及实验组(TBL≥20 mg/dL,n=60),均采取光疗联合茵... 目的:探讨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口服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足月新生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黄疸水平将其分为对照组(12.9 mg/dL≤总胆红素TBL<20 mg/dL,60例)及实验组(TBL≥20 mg/dL,n=60),均采取光疗联合茵栀黄口服退黄治疗;每隔24 h对血中的胆红素水平进行测定,直到达到目标安全胆红素水平(TBL≤20 mg/dL)。并于入院48 h内及黄疸治疗结束1个月后对两组患儿分别进行头颅MRI检查;于黄疸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BAEP检查。结果:本治疗方法在两组患儿中均可以很快降低总胆红素水平,且各时间点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退黄时间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可以治疗神经系统损害的程度,其有效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具有良好的退黄疗效并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损害,与治疗轻症组比较,具有非劣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 茵栀黄口服液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EGFR、p53及RARβ在口腔鳞癌化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评价 被引量:15
14
作者 邱嘉旋 魏军水 +1 位作者 朱声荣 曹钟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PF方案(DDP+5-Fu)新辅助化疗前后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GFR、p53及RARβ表达状况,评价新辅助化疗PF方案对口腔鳞癌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F方案新辅助化疗前后20例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 目的:通过检测PF方案(DDP+5-Fu)新辅助化疗前后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GFR、p53及RARβ表达状况,评价新辅助化疗PF方案对口腔鳞癌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F方案新辅助化疗前后20例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GFR、p53及RARβ的表达状况。结果:新辅助化疗前后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GFR、p53及RARβ表达变化显著,Ki-67、EGFR、p53分别由化疗前的75.0%、45.0%、40.0%降到化疗后的35.0%、15.0%、10.0%;RARβ由化疗前25.0%升至化疗后60.0%,P<0.05。EGFR、RARβ在新辅助化疗前后两组等级资料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后,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表达明显减少,表明PF新辅助化疗能有效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活性;下调EGFR、抑制p53基因突变及上调RARβ表达是其作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新辅助化疗 KI-6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P53 维甲酸受体-β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海马COX-2和5-LO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青 牛祥雨 +5 位作者 金国飞 詹妮娜 俞忆曦 马传花 徐晨凯 刘素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24-2227,I0020,共5页
目的:观察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海马组织环氧酶-2(COX-2)和5-脂氧合酶(5-LOX)表达,探讨姜黄素对癫痫大鼠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动物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癫痫组,丙戊酸钠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癫痫模型采用氯... 目的:观察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海马组织环氧酶-2(COX-2)和5-脂氧合酶(5-LOX)表达,探讨姜黄素对癫痫大鼠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动物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癫痫组,丙戊酸钠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癫痫模型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SE后各治疗组分别予丙戊酸钠口服溶液(140 mg/kg)、低剂量姜黄素(100 mg/kg)及高剂量姜黄素(300 mg/kg)腹腔注射,大鼠癫痫造模后24 h和72 h取海马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COX-2和5-LOX 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tn Blot)检测海马组织COX-2和5-LOX蛋白的表达。结果:癫痫组海马神经元脱失和损伤明显,丙戊酸钠组和姜黄素治疗组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癫痫组海马组织COX-2和5-LOX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癫痫72 h组5-LOX除外),差异显著(P<0.05);与癫痫组比较,姜黄素治疗组海马组织COX-2和5-LOX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显著(P<0.05),且姜黄素高剂量组上述指标下降幅度大于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治疗可降低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COX-2和5-LOX mRNA及蛋白表达,可能通过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COX-2和5-LOX表达来减轻癫痫发作脑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姜黄素 COX-2 5-LOX 大鼠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舒地尔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倪连松 顾玲佳 高倩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8-813,共6页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HK-2细胞分别加入葡萄糖5.5mmol·L^-1、葡萄糖5.5mmol·L^-1+甘露醇54.5mmol·L^-1、葡萄糖60mmol·L^-1(高糖)以及...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HK-2细胞分别加入葡萄糖5.5mmol·L^-1、葡萄糖5.5mmol·L^-1+甘露醇54.5mmol·L^-1、葡萄糖60mmol·L^-1(高糖)以及葡萄糖60mmol·L^-1+法舒地尔5,10和20ummol·L^-1。免疫共沉淀法检测葡萄糖60mmol·L^-1作用0—24h后磷酸化肌球蛋白磷酸酶目标亚单位1-苏氨酸696(p—MYPTl一Thr696)和P—MYPTl.Thr853的表达,以评估Rho相关的卷曲螺旋形成的蛋白激酶(ROCK)的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表达;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钙黏素、波形蛋白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表达。结果与未加高糖刺激前比较,高糖培养3h后,细胞p—MYPTl-Thr696表达明显增加.积分吸光度(IA)值由1.08±0.09增加到2.4±0.09(P〈0.01);与未加高糖刺激前比较,高糖培养7h后,细胞P—MYPT1-Th旧53表达明显增加,IA值由0.57±0.01增加到1.45±0.14(P〈0.01),表明高糖能导致HK-2细胞ROCK分子活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葡萄糖60mmol·L。组HK-2细胞培养72h后E·钙黏素表达减少(P〈0.01),oc—SMA、波形蛋白和CTGF表达增多(P〈0.01);葡萄糖5.5mmol·L^-1+甘露醇54.5mmol·L一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与葡萄糖60mmol·L^-1组相比,葡萄糖60mmol·L^-1+法舒地尔5,10和20umol·L^-1组E-钙黏素表达增多(P〈0.01),a—SMA、波形蛋白和CTGF表达减少(P〈0.01),且法舒地尔20ummol·L^-1组改变更为明显,法舒地尔3个浓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法舒地尔能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可能部分通过减少CTGF的表达而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舒地尔 肾小管 上皮细胞 转分化 高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柔比星治疗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卢红阳 陈莉莉 +1 位作者 蔡菊芬 马胜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44-549,共6页
盐酸氨柔比星是日本住友制药株式会社开发全合成的蒽环霉素类抗恶性肿瘤药物,于2002年在日本注册并上市,被批准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及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治疗,本文就氨柔比星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盐酸氨柔比星 治疗 抗恶性肿瘤药物 株式会社 CELL LUNG 全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D2和Toll样受体1在哮喘大鼠中的表达及布地奈德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志刚 叶斌 +5 位作者 童夏生 亢晓冬 叶辉 王恩智 陈豪 陈琪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37-642,共6页
目的:观察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NOD2)和Toll样受体1(TLR1)在哮喘大鼠中的表达及布地奈德对其的影响,探讨模式识别受体在哮喘炎症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哮喘模型,随机分成哮喘组、对照组和布地奈德组,免疫组织化学法... 目的:观察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NOD2)和Toll样受体1(TLR1)在哮喘大鼠中的表达及布地奈德对其的影响,探讨模式识别受体在哮喘炎症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哮喘模型,随机分成哮喘组、对照组和布地奈德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NOD2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血中性粒细胞(NEU)TLR1的表达。结果:哮喘组(0.148±0.009,OD值)肺组织NOD2的光密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0.157±0.006,OD值)(P<0.05);布地奈德组(0.149±0.008,OD值)肺组织NOD2的光密度值分别与哮喘组、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哮喘组和布地奈德组(分别为74.07±6.26和78.54±4.65,OD值)NEU TLR1的平均荧光强度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84.37±4.96,OD值)(分别为P<0.01、P<0.05);布地奈德组NEU TLR1的平均荧光强度与哮喘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R1与NOD2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n=2 6,r=0.780,P<0.01)。结论:哮喘大鼠NOD2和TLR1的表达水平下降,布地奈德可能对NOD2和TLR1的上调作用较弱,模式识别受体可能参与了哮喘的炎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 TOLL样受体 模式识别受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规抗癫痫治疗与老年癫痫患者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郑娴 王志敏 +6 位作者 陈金莹 彭霜霜 陶晓晓 金云龙 辛花平 肖雨 叶佳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795-798,共4页
目的观察抗癫痫药物规范化治疗后,老年患者抑郁状态的变化。方法选择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初诊或未曾规范化治疗的≥65岁的癫痫患者45例,男性19例,女性26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 目的观察抗癫痫药物规范化治疗后,老年患者抑郁状态的变化。方法选择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初诊或未曾规范化治疗的≥65岁的癫痫患者45例,男性19例,女性26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根据HAMD评分分为抑郁组14例,非抑郁组31例,患者进行规范化抗癫痫治疗,随访2年,再次评定HAMD评分,并收集相关资料。结果抑郁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21.14±3.66)分vs(12.19±3.00)分]及癫痫发作频率[(2.39±0.96)次/月vs(1.39±0.68)次/月]均明显高于非抑郁组(P=0.00)。2年正规用药后,抑郁组HAMD评分高于非抑郁组[(18.00±3.26)分vs(12.09±2.68)分,P=0.00],2组癫痫发作频率无显著差异[(0.05±0.12)次/月vs(0.07±0.18)次/月,P=0.73],抑郁组8例HAMD评分下降为正常(P〈0.05),6例仍抑郁患者HAMD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但无明显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HAMD评分及治疗前癫痫发作频率与抑郁改善呈正相关(r=0.77、0.55,P=0.00)。结论正规抗癫痫治疗能良好控制癫痫发作情况,并明显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帮助恢复社会功能。治疗前癫痫发作越频繁,抑郁程度越重患者改善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惊厥药 癫痫 发作 抑郁 发病率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漏的防治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伟 章志坚 +2 位作者 梁卫东 王荣国 丁如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15-,817,共2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加双吻合器技术(DST)加管腔内旁路术(IB)进行低位保肛手术后吻合口漏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肛肠外科行TME加DST加IB保肛手术的7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切缘病...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加双吻合器技术(DST)加管腔内旁路术(IB)进行低位保肛手术后吻合口漏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肛肠外科行TME加DST加IB保肛手术的7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切缘病理检查均未见癌细胞浸润,无吻合口漏及手术死亡。随访57例(81.4%),随访时间9~55个月,平均30个月。盆腔复发3例(4.3%),腹腔广泛转移1例(1.4%),肝脏转移5例(7.1%),吻合口局部复发1例〔1.4%,术后3个月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Miles)术,术后吻合口愈合良好〕。结论TME加DST加IB能够为低位直肠癌患者提供更多的保肛机会,使用得当可有效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吻合口漏 全直肠系膜切除 管腔内旁路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