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州市某沿江地块土壤污染修复效果评估
1
作者 解帅 陈达 何威威 《绿色科技》 2024年第8期214-218,共5页
台州市某沿江地块污染物种类涉及危险废物、一般固体废物和砷污染土壤,经修复后开展土壤污染修复效果评估。通过对地块土壤治理与修复工程的文件审核、现场勘察、现场采样和检测分析等,进行地块修复效果评估,主要判断是否达到评估标准... 台州市某沿江地块污染物种类涉及危险废物、一般固体废物和砷污染土壤,经修复后开展土壤污染修复效果评估。通过对地块土壤治理与修复工程的文件审核、现场勘察、现场采样和检测分析等,进行地块修复效果评估,主要判断是否达到评估标准。评估工作内容包括核查修复范围是否与修复技术方案中规定的修复范围一致,地块中清挖基坑、原位异地修复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砷)是否达到修复技术方案中所规定的修复目标值。同时关注修复后污染土壤回填、回填区表层覆土和复绿是否符合要求,并考察完成修复后地块内的二次污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果评估 土壤和地下水 地块修复 布点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州不同功能区秋季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汪辉 王振宇 +6 位作者 杨紫莹 曹明阳 包王镇 刘明 罗德耀 冯嘉颖 王在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16-1421,共6页
于2020年秋季对台州不同功能区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在线监测,分析了VOCs浓度水平和组成特征;利用O_(3)生成潜势(OFP)评估了VOCs对O_(3)污染的影响;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解析VOCs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台州5个监测站... 于2020年秋季对台州不同功能区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在线监测,分析了VOCs浓度水平和组成特征;利用O_(3)生成潜势(OFP)评估了VOCs对O_(3)污染的影响;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解析VOCs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台州5个监测站点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体积分数日均值在30.0×10^(-9)~52.9×10^(-9),均以烷烃和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为主;VOCs来源主要包括机动车尾气源、工业排放源、燃烧源、油品挥发源、溶剂使用源和植物源,其对VOCs的贡献率分别为27.42%、19.37%、17.36%、17.25%、11.18%、7.41%,其中城区和郊区机动车尾气源的贡献最大,而工业园区则是工业排放源贡献最大;对OFP贡献最大的源类是溶剂使用源(贡献率31.12%),其次是工业排放源、机动车尾气源、油品挥发源、燃烧源,贡献率分别为20.69%、16.37%、15.70%、10.99%,植物源对OFP贡献率最低,仅为5.13%。台州城区和郊区需重点关注溶剂使用源管控,工业园区则需重点关注工业排放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州 秋季 挥发性有机物 源解析 O_(3)生成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城市群“三生”空间发展评价及驱动机制研究
3
作者 张自英 郏禹聪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78-81,87,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城镇化中“三生”空间不同发展水平及驱动机制,为浙江省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三生”空间内涵和实际资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浙江省城市群“三生”功能进行定量识别评价与驱动机制研究。[结果]2003... [目的]研究新型城镇化中“三生”空间不同发展水平及驱动机制,为浙江省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三生”空间内涵和实际资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浙江省城市群“三生”功能进行定量识别评价与驱动机制研究。[结果]2003—2022年浙江省城市群“三生”空间的评价值逐年增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整体上都是逐年升高。总体上看,生产空间增长最快,生活空间增长最慢。2003—2022年城市群新型城镇化水平整体上逐年提高,协调指数从2003年的滞后发展水平为主到2022年较高级发展水平为主,“三生”空间发展逐渐优化。2003—2022年浙江省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由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影响大演变到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有较大影响,并且影响指标和驱动效应是逐年增强的。[结论]“三生”空间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程度变大,且驱动效应变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新型城镇化 协调指数 驱动机制 浙江省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A-BiLSTM模型的地表水水质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章佩丽 赵文雅 +1 位作者 许旭敏 包鑫磊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333,345,共12页
为准确评估监测条件有限的平原河网小流域河水水质演变趋势,预知水质变化情况,利用浙江省台州市南官河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的水质监测数据,基于贝叶斯优化算法(Bayesi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BOA)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direc... 为准确评估监测条件有限的平原河网小流域河水水质演变趋势,预知水质变化情况,利用浙江省台州市南官河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的水质监测数据,基于贝叶斯优化算法(Bayesi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BOA)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建立了地表水水质预测模型。利用箱线图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挖掘水质的时空分布规律,划定中间河段4个站点为重点研究区域,NH3—N和TP为治理重点。通过BOA和双向信息传递机制优化LSTM超参数和模型结构,结果显示,用BOA-BiLSTM模型预测,未来4 h NH_(3)—N浓度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分别为0.2132,0.3689,0.3327和0.3740;未来4 h TP浓度的RMSE分别为0.0246,0.0321,0.0422和0.0334。二者较基准LSTM模型的预测结果分别提升了15.8%,10.6%,10.6%,17.1%和22.6%,3.6%,14.8%,11.8%。以磨石桥NH_(3)—N浓度为例,对比了时序预测与加入上下游数据后的多变量预测结果,发现时序预测对监测参数较少的平原河网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和更高的预测精度。同时结合研究区域现场勘查和地块分类情况,指出生活源、污水收集及处理设施不完善、雨污合流应为整治重点。当监测参数有限时,本文模型有助于提升对水质异常的监管水平,为环境执法、水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预测 平原河网 贝叶斯优化算法 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现场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化企业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效果评估
5
作者 陈建成 何威威 柯琪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8期137-141,145,共6页
依据绿色发展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需开展医药化工行业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为了解企业废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某医化企业进行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的主动核查和效果评估工作,通过实地调研和人员访谈,分析废水产生、收集、... 依据绿色发展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需开展医药化工行业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为了解企业废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某医化企业进行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的主动核查和效果评估工作,通过实地调研和人员访谈,分析废水产生、收集、处理工艺和处理流程等情况,科学设置12个采样点位,采集废水样品24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企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行良好,设计处理能力为2100t/d;废水收集严格遵循标准;废水预处理阶段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12.2%、59.5%、70.3%、32.4%,基本合格;一期和二期废水生化处理阶段根据设施不同,对主要污染因子的去除率为1.5%~96.9%,各项污染因子指标均能达到排放标准;每吨废水处理成本为16.64元,较为合理。该废水站处理设施处理能力合格,未来应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持续运行和维护,以确保废水处理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废水处理设施 废水处理能力 效果评估 医化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