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柑橘果实矿质元素、活性物质含量特征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伟清 林媚 +4 位作者 平新亮 王伟 冯先橘 姚周麟 王天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92-1603,共12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柑橘品种矿质元素、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性能的分析,筛选高营养价值的柑橘资源。【方法】以13个柑橘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果实的8种矿质元素、总黄酮、总酚含量及3种抗氧化性能指标,采用相关性、PCA及热图聚类分析等... 【目的】通过对不同柑橘品种矿质元素、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性能的分析,筛选高营养价值的柑橘资源。【方法】以13个柑橘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果实的8种矿质元素、总黄酮、总酚含量及3种抗氧化性能指标,采用相关性、PCA及热图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果实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果肉和果皮中8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10%~41.26%和15.62%~46.23%,平均含量在果肉中从高到低为K>Ca>P>Mg>Na>Fe>Mn>Zn,果皮中排序为K>Ca>P>Mg>Na>Mn>Fe>Zn。柑橘是高K低Na水果,其中Ca、Mn在果皮中的含量高于果肉,而P相反。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以酸橙最高,茶枝柑次高。采用抗氧化能力综合评价法得到排名前3的柑橘品种依次为酸橙、高橙、塔罗科血橙。通过PCA分析,得到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7.939%。【结论】柑橘矿质元素分布存在空间特异性,不同品种酚类物质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以酸橙、青瓯柑、媛小春和塔罗科血橙的矿质元素、活性物质含量较高。研究结果为柑橘优良品种的筛选、培育及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矿质元素 活性物质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柑橘碎叶病的发生、分布及其病原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
作者 鹿连明 刘顺民 +4 位作者 安宝聚 杜丹超 胡秀荣 蒲占湑 吕佳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69-1280,共12页
【目的】明确柑橘碎叶病在浙江省的发生、分布情况及其病原物种群的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探索柑橘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的起源和演化。【方法】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柑橘产区开展调查和抽样检测,测定202个CTLV分离物外... 【目的】明确柑橘碎叶病在浙江省的发生、分布情况及其病原物种群的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探索柑橘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的起源和演化。【方法】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柑橘产区开展调查和抽样检测,测定202个CTLV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并进行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柑橘碎叶病在浙江省柑橘产区发生普遍,11个地级市中10个有检出,951份样品中有311份为阳性,阳性率为32.70%。阳性率在不同地区间和不同寄主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以绍兴市和宁波市较高,分别为57.14%和55.91%;杭州市和湖州市较低,为6.52%和0.00%。在检测的43个品种(品系)中,以佛手和枸头橙最高,达100.00%;以枳壳、柠檬、脆蜜金柑和金橘最低,为0.00%。CTLV各分离物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外壳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相似率分别为87.70%~100.00%和91.60%~100.00%。基于外壳蛋白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来自浙江8个地级市20个寄主品种的111个CTLV分离物明显地分为2个大的分支,其分支与地理来源和寄主品种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柑橘碎叶病在浙江柑橘产区发生普遍,且广泛危害不同的柑橘品种(品系),其病原物种群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其分化与地理隔离和寄主品种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CTLV的起源、系统演化和致病性分化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揭示了规范化品种引进和苗木调运程序是预防该病害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碎叶病 发生 分布 检测 外壳蛋白基因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椪柑籽油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曹雪丹 吕霞敏 +4 位作者 杨华夏 陈双阳 李艺 李佳 方修贵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8-136,共9页
本研究以椪柑籽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压榨及亚临界丁烷萃取工艺,得到椪柑籽油最佳提取条件,并对所得椪柑籽油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压榨法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热时间2 min、微波功率900 W和喷水比例2.10%,出油率达到27.12%;亚临... 本研究以椪柑籽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压榨及亚临界丁烷萃取工艺,得到椪柑籽油最佳提取条件,并对所得椪柑籽油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压榨法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热时间2 min、微波功率900 W和喷水比例2.10%,出油率达到27.12%;亚临界丁烷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次数4次、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43 min,出油率达到10.02%。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亚临界椪柑籽油中橙皮苷含量(49.60μg/g)和柚皮苷含量(30.07μg/g)分别高于压榨椪柑籽油中橙皮苷含量(17.29μg/g)和柚皮苷含量(28.30μg/g)。当样品质量浓度为50 mg/mL,亚临界椪柑籽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1.81%,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48.66%,总抗氧化能力为0.123 mmol/L。压榨椪柑籽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24.34%,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15.11%,总抗氧化能力为0.102 mmol/L。因此,亚临界椪柑籽油比压榨椪柑籽油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椪柑籽油 亚临界流体萃取 响应面 类黄酮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木虱若虫龄期形态学快速鉴定新指标筛选及对指标体系的优化
4
作者 窦园婧 丁鹏 +7 位作者 严翔 夏长秀 王珊珊 郑薇薇 李晓雪 黄振东 张宏宇 张振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5年第4期611-619,共9页
为了快速准确区分重大柑橘害虫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若虫的龄期,对7个形态学指标及其比值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7个形态学指标在不同龄期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4龄与3龄间差异较大(46.42%~143.82%),5龄与4龄间差异较小(3.84%~15.8... 为了快速准确区分重大柑橘害虫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若虫的龄期,对7个形态学指标及其比值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7个形态学指标在不同龄期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4龄与3龄间差异较大(46.42%~143.82%),5龄与4龄间差异较小(3.84%~15.81%)。体长、体宽数据在同龄期内相对稳定,且在5龄与4龄间差异显著。触角黑色占比在1~5龄分别为0、(40.35±3.02)%、(70.93±3.30)%、(88.94±2.87)%、(97.17±2.05)%,变异系数分别为0、7.5%、4.7%、3.2%、2.1%,表明该指标在同龄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且随着龄期的增长而显著增大,其中5龄比4龄增大9.25%。由于触角黑色占比具有数据稳定、龄期间差异显著且便于观察鉴定等优点,因此建议将其作为若虫龄期快速鉴定的新形态学指标,并据此更新了柑橘木虱若虫龄期形态学快速鉴定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病 柑橘木虱 若虫龄期 快速形态鉴定 形态学指标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孢蜡蚧菌ZJLP09可湿性粉剂的研制及对柑橘木虱的防效
5
作者 鹿连明 杜丹超 +5 位作者 苏光浪 刘顺民 吴仁超 瞿思民 安宝聚 陈国庆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5年第4期796-807,共12页
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 ZJLP09对柑橘木虱具有强致病性,为进一步提升该菌株在柑橘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研究从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方面对载体和助剂进行了筛选,明确了刀孢蜡蚧菌ZJLP09可湿性粉剂的配方:10%菌株ZJLP09分生... 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 ZJLP09对柑橘木虱具有强致病性,为进一步提升该菌株在柑橘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研究从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方面对载体和助剂进行了筛选,明确了刀孢蜡蚧菌ZJLP09可湿性粉剂的配方:10%菌株ZJLP09分生孢子粉、1%润湿剂W-2002、1%分散剂Dispwet WP-410、0.3%紫外保护剂抗坏血酸、0.1%孢子萌发促进剂氯化钙、0.05%粘着剂黄原胶、87.55%载体凹凸棒土。所研制的可湿性粉剂的质量指标符合相关生防菌制剂的行业标准,以1.0×10^(8)个孢子/mL浓度处理5 d,制剂在室内条件下对柑橘木虱的校正死亡率可达92.50%,在田间大棚条件下也达80.55%。相较纯孢子悬浮液,刀孢蜡蚧菌ZJLP09可湿性粉剂对柑橘木虱的致死效果显著提升,有望用于柑橘木虱的生物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孢蜡蚧菌 可湿性粉剂 柑橘木虱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