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实时监测射频腔内闭合联合点式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被引量:16
1
作者 金冲 冯一浮 +3 位作者 肖春莹 江浩 莫经刚 李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8-530,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实时监测射频腔内闭合联合点式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7年10月利用术中超声检测下Closure Fast射频腔内消融联合点式抽剥治疗大隐静脉曲张40例(67条患肢)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67条患肢... 目的评价超声实时监测射频腔内闭合联合点式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7年10月利用术中超声检测下Closure Fast射频腔内消融联合点式抽剥治疗大隐静脉曲张40例(67条患肢)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67条患肢)均手术成功,仅2例术后需要使用止痛药物。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皮肤灼伤等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膝关节内侧皮肤感觉减退,1个月后恢复正常。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6个月,无复发。结论超声实时监测射频腔内闭合结合点式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美观,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射频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杨晓平 卜建国 蔡秀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9期912-914,共3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间长短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0例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手术时间长短分为A组(〈1h)和B组(≥1h),每组20例。围手术期测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间长短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0例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手术时间长短分为A组(〈1h)和B组(≥1h),每组20例。围手术期测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醇浓度,并观察术后体温、疼痛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最高体温A组低于B组[(37.1±0.4)℃VS(37.5±0.7)℃,t=-2.219,P=0.033]。术后疼痛评分A组低于B组[中位数2(2—4)VS4(3—6),,=3.806,P=0.021];血IL-6、CRP、ACTH和皮质醇两组手术后均明显升高(P〈0.05),且B组升高比A组明显。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延长增强了机体术后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手术时间 机体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9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金冲 张启瑜 +2 位作者 莫经刚 潘学峰 蒋祖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1期3796-3796,共1页
经过近30年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目前已成为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手术”。“四孔法”为LC的经典手术操作方式。近年来随着腹腔镜的普及.术者的手术技巧不断提高.在一些医院“三孔法”正逐... 经过近30年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目前已成为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手术”。“四孔法”为LC的经典手术操作方式。近年来随着腹腔镜的普及.术者的手术技巧不断提高.在一些医院“三孔法”正逐渐代替“四孔法”成为LC的首选操作方式。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常规采用“三孔法”施行LC,已完成960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三孔法 临床分析 手术操作方式 胆囊良性疾病 手术技巧 四孔法 金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措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庄旭升 莫经刚 杨晓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6例术后发现的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管损伤在术后24 h内发现者13例,术后24 h^3 d发现者3例。术中胆囊床处理不够严密造成迷走胆管瘘6例;胆囊管过...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6例术后发现的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管损伤在术后24 h内发现者13例,术后24 h^3 d发现者3例。术中胆囊床处理不够严密造成迷走胆管瘘6例;胆囊管过短,术中过度牵拉误将胆总管当成胆囊管予以离断1例;急性或亚急性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的嵌顿等病理因素致胆囊三角粘连严重、胆总管水肿易脆,造成胆总管不同程度的损伤6例;胆囊床较粗变异致胆管损伤2例;术后粗短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致胆漏1例。通过穿刺引流、腹腔镜探查或开腹手术等处理方法,行单纯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6例,行腹腔镜下缝扎小胆管和胆囊管3例,行腹腔镜下单纯胆总管缝合修补3例,开腹行胆管修补加T管引流2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本组无围术期死亡者。9例获随访,其中2例偶有胆管炎症状,经非手术治疗后能控制。随访患者未出现胆管狭窄引起的梗阻性黄疸等并发症。结论对于病理因素引起粘连水肿明显或解剖变异因素引起的危险胆囊,术中规范、仔细耐心的操作是预防胆道损伤的关键。术后发现的胆瘘,根据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处理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疾病 腹腔镜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1静滴+逆向体外反搏治疗末梢动脉闭塞的临床康复研究
5
作者 莫经刚 王明华 +1 位作者 张桂芳 张蕉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40-342,共3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静滴 +逆向体外反搏治疗末梢动脉闭塞的疗效及机理。方法 :患者分为A、B二组 ,A组单纯以 10 0mgPGE1静滴 ,B组在 10 0mgPGE1静滴后区加用逆向体外反搏 ,A、B组均 2周为一疗程 ,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最终总体改善度...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静滴 +逆向体外反搏治疗末梢动脉闭塞的疗效及机理。方法 :患者分为A、B二组 ,A组单纯以 10 0mgPGE1静滴 ,B组在 10 0mgPGE1静滴后区加用逆向体外反搏 ,A、B组均 2周为一疗程 ,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最终总体改善度B组优于A组 (P <0 .0 1) ,另外通过X线血管造影比较及指尖容积脉波可看出B组效果优于A组 ,比较联合应用组 (B组 )静息痛改善情况 ,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GE1静滴后加用逆向体外反搏比单纯PGE1静滴效果明显 ,确能使缺血的肢体得到显著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体外反博 动脉闭塞 治疗 康复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热敷脐部及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医对症治疗对恢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何斌 丁晓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190-1192,共3页
目的:分析中药热敷脐部及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医对症治疗对恢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本院于2008年7月—2012年7月间住院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确诊,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接受常... 目的:分析中药热敷脐部及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医对症治疗对恢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本院于2008年7月—2012年7月间住院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确诊,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及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各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腹胀相关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有效恢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胃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中药热敷 中药保留灌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