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水诗意象与浙东唐诗之路旅游文创产品的耦合共生设计研究
1
作者 单日 柯胜海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6,共9页
目的 基于文旅融合的时代要求,面向浙东唐诗之路双重文化身份,探索山水诗意象和浙东唐诗之路旅游文创产品的耦合共生设计策略。方法 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辨析山水诗与浙东唐诗之路的互证关系;其次选用比较研究法,分析山水诗意象与浙东... 目的 基于文旅融合的时代要求,面向浙东唐诗之路双重文化身份,探索山水诗意象和浙东唐诗之路旅游文创产品的耦合共生设计策略。方法 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辨析山水诗与浙东唐诗之路的互证关系;其次选用比较研究法,分析山水诗意象与浙东唐诗之路旅游文创产品的符号耦合性;最后采用设计实证法,以天台山为个案,建构山水诗意象在浙东唐诗之路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共生路径。结果 通过互证关系、符号耦合、设计共生三个维度,建构了山水诗意象和浙东唐诗之路旅游文创产品的耦合共生设计策略。结论 文旅融合的实质是双向赋能,山水诗意象和浙东唐诗之路旅游文创产品的耦合共生研究,将对浙东唐诗之路山水诗文化的设计传播和旅游产品业态的丰富,产生双向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诗意象 浙东唐诗之路旅游文创产品 互证关系 符号耦合 设计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海岛金豆苗栽培技术及景观设计
2
作者 史庆丰 侯佳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7期116-118,共3页
金豆苗适合作为绿化植物用于园林景观中的植栽、绿篱建设、地被覆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和实用功能。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绿化的重视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金豆苗在城市绿化、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近几年,浙江海岛一带推... 金豆苗适合作为绿化植物用于园林景观中的植栽、绿篱建设、地被覆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和实用功能。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绿化的重视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金豆苗在城市绿化、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近几年,浙江海岛一带推广金豆苗栽培种植,创新其栽培技术,促进了金豆苗在园林绿化和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豆苗 栽培技术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越峰作品
3
作者 冯越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I0004-I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网络背景下设计产业价值共创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林霜 黄若涵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21-327,331,共8页
目的设计产业价值网模式为设计产业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明确设计产业价值网的内涵、要素和运行特征,为研究和实践设计产业价值挖掘和拓展提供理论参考;探索设计产业价值网的共创机制,为设计驱动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互利共赢提供有... 目的设计产业价值网模式为设计产业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明确设计产业价值网的内涵、要素和运行特征,为研究和实践设计产业价值挖掘和拓展提供理论参考;探索设计产业价值网的共创机制,为设计驱动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互利共赢提供有效思路。方法从经济学价值网的视角出发,剖析和总结不同时期设计价值的形成与发展模式,厘清设计产业价值网形成的内外价值网络结构和主体构成要素,并分析各要素在价值网内部参与价值创造的具体任务,总结设计产业价值网的运行特征,进而探索设计产业价值共创机制。结论设计产业从价值链向价值网演进是智能互联时代的必然趋势,价值共创是设计产业价值网发展的最终目标。群智设计、平台赋能和资源整合的运行特征决定了设计产业价值网群智创新、交互反馈和价值创造的共创机制,调节和保证了内外部价值网络中多要素、多节点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实现多方资源共享和价值共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网 价值共创 设计产业 平台 群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广告背景音乐的艺术特色分析——评《食品广告策划》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学旗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6-236,共1页
从古至今,食物在人类生命发展历程中一直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食物"一直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核心资料。在历史的演变中,勤劳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出独特的饮食文化,并将饮食文化渗透至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古至今,食物在人类生命发展历程中一直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食物"一直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核心资料。在历史的演变中,勤劳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出独特的饮食文化,并将饮食文化渗透至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丰富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早在先秦时期,古人便已经深知食物形态之美、色泽之美、香味之美,将食物的美与道德经学、服饰音乐、宗教信仰等相联系起来,并逐渐演绎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跨领域文化思想交流,最后便仿若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食品广告 背景音乐 广告策划 道德经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人类生产生活 不可忽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东锣鼓与地方戏曲共生关系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1,共5页
浙东锣鼓广泛存在于礼俗仪式场域和民间演艺活动,在其发展过程中,与浙东地方戏曲、民间音乐相互依存,形成了自成一派的地方风格,成为江南礼俗音乐的活态遗存,也是传统吹打乐的代表性乐种。浙东锣鼓与戏曲曲牌同名同曲、同名异曲、异名... 浙东锣鼓广泛存在于礼俗仪式场域和民间演艺活动,在其发展过程中,与浙东地方戏曲、民间音乐相互依存,形成了自成一派的地方风格,成为江南礼俗音乐的活态遗存,也是传统吹打乐的代表性乐种。浙东锣鼓与戏曲曲牌同名同曲、同名异曲、异名同曲的情况十分普遍。浙东锣鼓与地方戏曲共生互动,是其生存之道,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锣鼓 地方戏曲 共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证经补史到民俗吉纹:晚清民国时期浙东家具金石纹饰研究
7
作者 孙宇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19,共6页
晚清民国时期,浙东台州、绍兴等地的传统家具受金石学艺术化的影响,出现了大量的金石纹样,成为家具装饰的重要母题。本文通过对实物遗存的梳理和典型图像的筛选,从民俗学和艺术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浙东传统家具金石纹饰的应用范式、文... 晚清民国时期,浙东台州、绍兴等地的传统家具受金石学艺术化的影响,出现了大量的金石纹样,成为家具装饰的重要母题。本文通过对实物遗存的梳理和典型图像的筛选,从民俗学和艺术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浙东传统家具金石纹饰的应用范式、文化内涵和民俗演变。从“证经补史”到“民俗吉纹”,浙东传统家具金石图像的文化交融和图式创新,不仅丰富了传统家具的装饰艺术,还为当下的文化传承和设计创新提供了宝贵素材和方法借鉴,对于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经补史 民俗吉纹 图像学 民俗艺术 传统图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与音乐史研究之关系——以《点石斋画报》晚清音乐生活场景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俊 田可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8-77,166,共11页
《点石斋画报》是晚清最具影响力的画报,其大量音乐图像不仅生动展现了民间器乐、歌舞、戏曲、曲艺等晚清中国音乐文化,还涉及军乐、钢琴、小提琴、机械乐器等外国音乐文化,体现了礼乐变化、西乐东渐等晚清音乐文化的历史转型。但是,视... 《点石斋画报》是晚清最具影响力的画报,其大量音乐图像不仅生动展现了民间器乐、歌舞、戏曲、曲艺等晚清中国音乐文化,还涉及军乐、钢琴、小提琴、机械乐器等外国音乐文化,体现了礼乐变化、西乐东渐等晚清音乐文化的历史转型。但是,视觉音乐图像不能简单等同于真实的音乐历史,音乐史研究一定要结合其他史料,来做音乐史实的最终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石斋画报 音乐图像 晚清音乐文化 音乐史研究 史实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音乐表演类综艺节目的创新策略——以《幻乐之城》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孔春恒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66-67,共2页
《幻乐之城》是国内首档沉浸式音乐表演类综艺节目,其独创唱演结合的制作模式,让节目嘉宾与幻乐导演组成拍档,对音乐进行创意设计和剧情式呈现,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让受众获得全新的视听体验,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 沉浸式 音乐表演类节目 创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青瓷器型的摆线之美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瑛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74,共5页
宋代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文化背景熏陶着时人的审美观,形成了“韵”美学范畴。青瓷堪称宋韵之典范,本文以摆线设计的数学依据为切入点,并以经典器型为例,探讨宋代青瓷器型的摆线之美。研究结果表明:宋代青瓷的摆线轮廓与仿生造型融合,... 宋代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文化背景熏陶着时人的审美观,形成了“韵”美学范畴。青瓷堪称宋韵之典范,本文以摆线设计的数学依据为切入点,并以经典器型为例,探讨宋代青瓷器型的摆线之美。研究结果表明:宋代青瓷的摆线轮廓与仿生造型融合,表现出形体、空间、材质的节奏美,表达青瓷平淡、含蓄、自然和典雅的审美意境。可谓,形而下的摆线之美,却潜藏着形而上之“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青瓷 摆线 造型 节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物候在低成本定时拍摄相机监测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想 马立军 +1 位作者 李颖池 陈峰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8-127,共10页
为研究森林物候的差异性,以地面凋落叶为参考,使用3种类型数码相机(美国Stardot生产的NetCam、日本尼康生产的Coolpix和中国猎科生产的Ltl-5610)评估颜色指数时间序列和物候期与凋落叶的差异;评估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模式设置(晴天、阴天... 为研究森林物候的差异性,以地面凋落叶为参考,使用3种类型数码相机(美国Stardot生产的NetCam、日本尼康生产的Coolpix和中国猎科生产的Ltl-5610)评估颜色指数时间序列和物候期与凋落叶的差异;评估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模式设置(晴天、阴天、自动)对采集图像的颜色指数和物候期提取的影响;对比设置为固定(或晴天)白平衡模式的NetCam、Coolpix和Ltl-5610之间以及Ltl-5610与华为智能手机之间观测冠层物候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3种相机的绿度指数均与凋落叶季节动态显著相关,且相机与凋落叶估计的物候期没有显著差异;但红度指数不能表征凋落叶动态,其估计的变色高峰日比凋落叶的凋落高峰日晚6~31 d;2)同一台华为智能手机在不同白平衡模式下的绿度指数估计的秋季物候期(叶衰老开始(start of fall,SOF)、落叶高峰(middle of fall,MOF)、落叶结束(end of fall,EOF))差异不显著,但固定或晴天模式估计值的不确定性更低;3)3种数码相机间绿度指数季节变化基本一致,6个关键物候期(展叶开始(start of spring,SOS)、展叶高峰(middle of spring,MOS)、展叶结束(peak of spring,POS)、SOF、MOF和EOF)和2种生长季长度(MOS-MOF和SOS-EOF)普遍差异不显著。MOS和MOF最为稳定,适合用于定义生长季的开始和结束。此研究结果证明低成本国产定时拍摄相机绿度指数监测森林物候的可行性,有助于实现更大覆盖面的物候联网观测,但使用红度指数表征秋季物候需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机类型 白平衡 颜色指数 定时拍摄相机 联网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琴乐之“意趣”及其历史形成 被引量:1
12
作者 臧卓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2-128,共7页
从陈拙提出“调弄之趣”,到徐上瀛从不同角度论述琴乐之“趣”,意趣在古琴演奏美学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意趣说”的形成与明清文人崇尚自然性情的美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意趣是审美主体自然性情的美感体验,是真善美的统一。在审美... 从陈拙提出“调弄之趣”,到徐上瀛从不同角度论述琴乐之“趣”,意趣在古琴演奏美学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意趣说”的形成与明清文人崇尚自然性情的美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意趣是审美主体自然性情的美感体验,是真善美的统一。在审美主体“情”的支配下,不同的琴乐之趣相互碰撞、融合,变化无穷。意趣的生成不仅是音乐形式美和内容美高度统一的结果,也与审美主体性情、品德的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意趣说”的形成丰富了琴乐之“意”的内涵,填补了音响呈现与意境生成之间的空白,令琴人“由艺臻道”的思路更加清晰顺畅。同时,它对明清琴乐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遏制了滥制琴歌的风气,推动了古琴流派的繁荣,促进了技法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趣 自然性情 音响呈现 意境 演奏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礼俗仪式场域的浙东锣鼓及其表现形态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7-172,185,共7页
浙东锣鼓是中国传统吹打乐的代表性乐种之一,它依附于民间礼俗仪式场域,是仪式行为的音声表达。在浙东一带,凡岁时节庆、庙会社火、婚丧仪礼、祭祖祈神、开渔谢洋等民间礼俗活动皆离不开锣鼓。浙东锣鼓之所以生生不息流传至今,是因为它... 浙东锣鼓是中国传统吹打乐的代表性乐种之一,它依附于民间礼俗仪式场域,是仪式行为的音声表达。在浙东一带,凡岁时节庆、庙会社火、婚丧仪礼、祭祖祈神、开渔谢洋等民间礼俗活动皆离不开锣鼓。浙东锣鼓之所以生生不息流传至今,是因为它具有礼俗文化基质和礼俗仪式功能,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民众在礼俗仪式音乐中,获得了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本土文化身份的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浙东锣鼓 礼俗仪式:表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秸秆人造板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东洋 杨煜 +1 位作者 陈峰 夏兴华 《山东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106-112,105,共8页
本文从界面胶合机理、无胶胶合机理、秸秆预处理方面对高效利用秸秆材料、改善秸秆人造板物理和机械性能、环保性能、生产效率进行综述。同时,对秸秆人造板在家具、室内装饰和建筑等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并对秸秆人造板在制备、研... 本文从界面胶合机理、无胶胶合机理、秸秆预处理方面对高效利用秸秆材料、改善秸秆人造板物理和机械性能、环保性能、生产效率进行综述。同时,对秸秆人造板在家具、室内装饰和建筑等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并对秸秆人造板在制备、研究及推广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以期对我国环保型秸秆人造板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人造板 界面胶合机理 无胶胶合机理 秸秆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对3D打印用杨木粉-马来酸酐接枝弹性体共混改性PLA线材工艺优化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戴旭阳 陈峰 +2 位作者 杨雪 李文杰 杨煜 《林业科技》 2021年第6期44-48,共5页
以杨木粉、聚乳酸(PLA)颗粒和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热塑弹性体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杨木粉-弹性体共混改性PLA线材的挤出工艺进行优化。以杨木粉粒径、木粉含量、挤出温度、挤出速度为自变量影响因子,以最大弯曲应力、弹性模量、拉伸... 以杨木粉、聚乳酸(PLA)颗粒和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热塑弹性体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杨木粉-弹性体共混改性PLA线材的挤出工艺进行优化。以杨木粉粒径、木粉含量、挤出温度、挤出速度为自变量影响因子,以最大弯曲应力、弹性模量、拉伸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为考察对象,考察工艺条件对3D打印用杨木粉和POE-g-MAH共混改性PL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杨木粉的粒径为200目、杨木粉的含量为10%、拉丝温度为150℃、拉丝速度40 r/min,经过单因素试验验证,正交试验直观分析与单因素试验结果趋势一致。表明正交试验分析可用于杨木粉-弹性体共混改性PLA线材工艺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法 木粉 聚乳酸 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热塑弹性体 最优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50—1750年法国乐派的审美范式形成探析——以弗朗索瓦·库普兰为例
16
作者 郑晓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56,共6页
法国音乐文化之于欧洲艺术史可谓特立独行,自17世纪巴洛克时代起,法国音乐学派便通过对古典艺术理念的继承与革新,探求与追寻可以代表法兰西民族特色的艺术表达方式。在以库普兰为代表的法国羽管键琴家们的不断尝试中,形成了以舞曲组曲... 法国音乐文化之于欧洲艺术史可谓特立独行,自17世纪巴洛克时代起,法国音乐学派便通过对古典艺术理念的继承与革新,探求与追寻可以代表法兰西民族特色的艺术表达方式。在以库普兰为代表的法国羽管键琴家们的不断尝试中,形成了以舞曲组曲为主要载体,体现创新性和声语言、多变节奏织体以及丰富情感表达的音乐文本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琉特琴文化、宫廷声乐传统、艺术喜剧创作理念及文学崇拜情结,构成了早期法国音乐的基本审美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音乐 审美 库普兰 巴洛克 民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琴音乐之“淡美”
17
作者 臧卓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8-124,共7页
“淡”是古琴音乐美学中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老子的“道之出口,淡兮其无味”视“淡”为至味,并将其提升到“道”的高度。随着时代的发展,“淡”的审美内涵从“无味之淡”拓展到“有味之淡”,最终形成融通儒道的“淡和”观。在“淡美”... “淡”是古琴音乐美学中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老子的“道之出口,淡兮其无味”视“淡”为至味,并将其提升到“道”的高度。随着时代的发展,“淡”的审美内涵从“无味之淡”拓展到“有味之淡”,最终形成融通儒道的“淡和”观。在“淡美”思想的影响下,古琴音乐的审美实践不仅要求外部环境的淡静,还要求审美主体从淡泊之本性出发,构建淡而有味、气韵生动的琴乐音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 有味之淡 淡泊 性情 气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