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杏仁苷提取工艺及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4
1
作者 王彬辉 章文红 +3 位作者 张晓芬 夏修远 洪伟勇 胡利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2期381-384,共4页
苦杏仁苷提取方法多样,包括水提法、醇提法、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法、超声波法和微波法,具免疫调节、抗纤维化、抗溃疡、抗肿瘤、抗脑缺血、抗氧化、止咳和镇痛等药理作用。对近年来苦杏仁苷的提取工艺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苦... 苦杏仁苷提取方法多样,包括水提法、醇提法、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法、超声波法和微波法,具免疫调节、抗纤维化、抗溃疡、抗肿瘤、抗脑缺血、抗氧化、止咳和镇痛等药理作用。对近年来苦杏仁苷的提取工艺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苦杏仁苷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杏仁苷 提取工艺 药理作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的药理及剂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彬辉 章文红 +3 位作者 张晓芬 王石健 吴敏 杨赛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5期1102-1105,共4页
目的:介绍姜黄素药理及剂型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近几年有关其药理及剂型的研究报道,进行总结。结果:姜黄素具有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微生物、抗抑郁、抗纤维化等药理作用,主要涉及固体分散体、脂质体、微球与微囊、经皮给药、肺... 目的:介绍姜黄素药理及剂型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近几年有关其药理及剂型的研究报道,进行总结。结果:姜黄素具有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微生物、抗抑郁、抗纤维化等药理作用,主要涉及固体分散体、脂质体、微球与微囊、经皮给药、肺部给药等剂型。结论:姜黄素药理及剂型研究广泛,具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药理 剂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造粒法制备姜黄素微丸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彬辉 章文红 +3 位作者 张晓芬 叶晓莉 王金明 杨赛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6期1430-1432,共3页
目的:制备姜黄素微丸。方法采用离心造粒以粉末层积法制备姜黄素微丸,以微丸粒度分布、休止角、堆密度和脆碎度等为指标,考察处方及工艺因素对微丸性能的影响。结果:最优处方与工艺参数:5%HPMC(5cps)水溶液为黏合剂,主机转速1... 目的:制备姜黄素微丸。方法采用离心造粒以粉末层积法制备姜黄素微丸,以微丸粒度分布、休止角、堆密度和脆碎度等为指标,考察处方及工艺因素对微丸性能的影响。结果:最优处方与工艺参数:5%HPMC(5cps)水溶液为黏合剂,主机转速120r/min,喷浆转速15r/min,喷气压力0.3MPa,喷枪距微丸10cm,供粉速度8~10r/min。结论:制备的姜黄素微丸表面光滑,圆整度高,18~24目姜黄素微丸收率92.6%,30min时体外溶出率大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微丸 离心造粒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并发症及防治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开宇 王广涛 +2 位作者 罗永康 金杭煌 蔡志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9月~2008年8月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12例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尿崩症11例,8例在术后1个月内恢复正常,2例在术后...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9月~2008年8月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12例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尿崩症11例,8例在术后1个月内恢复正常,2例在术后半年内恢复正常,1例术后2年存在轻度尿崩症;电解质紊乱9例,出院时均纠正;脑脊液鼻漏1例,内镜下经蝶手术修补后治愈;脑膜炎2例,经内科对症处理治愈;垂体功能低下1例,激素替代治疗后好转;鼻中隔穿孔2例,未经特殊处理;鞍内形成小血肿1例,2周后CT复查血肿自行吸收消失。12例随访4~60个月,(32±7)月,1例术后2年仍存在轻度尿崩症,1例术后3年存在垂体功能低下,其余10例均正常。结论扎实的解剖知识、娴熟的显微操作、严密的术后观察、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经蝶手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池波 梁勇 +2 位作者 潘春琴 王海宝 牟思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63-1766,共4页
筛选并鉴定了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采用蛋白芯片及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对正常人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术前血清分别进行检测,共发现了44个差异蛋白,其中21个上调,23... 筛选并鉴定了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采用蛋白芯片及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对正常人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术前血清分别进行检测,共发现了44个差异蛋白,其中21个上调,23个下调.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其中表达差异最明显的蛋白,并进行质谱鉴定.通过蛋白功能结果分析表明,这些蛋白的差异表达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的发生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和PTEN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旭林 王红梅 +2 位作者 金晓燕 牟永华 梁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4163-4166,共4页
目的分析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PTE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6001/6002两步法检测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切除标本和2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p-AKT和PTEN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分析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PTE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6001/6002两步法检测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切除标本和2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p-AKT和PTEN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AKT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TE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临床TNM分期、有无浆膜浸润、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癌组织中p-AKT和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肿瘤直径的患者,癌组织中二者的阳性表达率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p-AKT与PTE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325,P<0.05)。结论 p-AKT和PTEN蛋白的表达改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形成有一定关系;二者表达状况的检测对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磷酸化蛋白激酶B PTEN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黄颗粒剂Ⅱ号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MMP-2 MMP-9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晋广 杨志波 欧阳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7期1509-1510,共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竹黄颗粒剂Ⅱ号对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理。方法:3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竹黄颗粒剂Ⅱ号治疗组(竹黄组)19例与银屑灵冲剂治疗组(银屑组)17例,分别于治疗前、后ELISA检测血清中MMP-... 目的:本研究旨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竹黄颗粒剂Ⅱ号对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理。方法:3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竹黄颗粒剂Ⅱ号治疗组(竹黄组)19例与银屑灵冲剂治疗组(银屑组)17例,分别于治疗前、后ELISA检测血清中MMP-2和MMP-9水平,并以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后血清中MMP-2、MMP-9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竹黄组效果优于银屑组(P<0.01)。结论:竹黄颗粒剂Ⅱ号能显著降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MMP-2、MMP-9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竹黄颗粒剂Ⅱ号 MMP-2 MM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麻杏薏甘汤提取物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被引量:3
8
作者 章文红 王彬辉 +2 位作者 张晓芬 吴敏 王石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1期2550-2551,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麻杏薏甘汤提取物中苦杏仁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Ultimate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1∶89);流速:1.0mL·min-1;波长:210nm;柱温:25℃。结果:苦杏仁苷浓度在1.0~80.0μg·...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麻杏薏甘汤提取物中苦杏仁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Ultimate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1∶89);流速:1.0mL·min-1;波长:210nm;柱温:25℃。结果:苦杏仁苷浓度在1.0~80.0μg·mL-1(r=1.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89%(RSD=0.90%)。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为麻杏薏甘汤提取物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薏甘汤 苦杏仁苷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晓芬 杨赛成 +2 位作者 王彬辉 王石健 王金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8期924-927,共4页
目的:评价我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1年9~12月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3种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各120例,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360例病历中,预防用抗菌药物75.8%,其中有预防用... 目的:评价我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1年9~12月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3种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各120例,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360例病历中,预防用抗菌药物75.8%,其中有预防用药指征31.9%;预防用药时机合理71.4%;溶媒体积以250 mL为主。结论:我院3种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存在预防用药指征低、溶媒体积偏大等问题,应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必要干预措施,促进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类切口 抗菌药物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耳道不同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比较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武兵 蔡志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0-622,共3页
20世纪60年代美国House引进显微外科技术,开创了以听神经瘤切除术为代表的耳神经显微外科。此后,各国耳科专家在此基础上又衍生了多种进入内耳道、桥小脑角、岩尖和斜坡等难以到达的颅底深部手术入路。彻底切除内耳道肿瘤,完整保留和恢... 20世纪60年代美国House引进显微外科技术,开创了以听神经瘤切除术为代表的耳神经显微外科。此后,各国耳科专家在此基础上又衍生了多种进入内耳道、桥小脑角、岩尖和斜坡等难以到达的颅底深部手术入路。彻底切除内耳道肿瘤,完整保留和恢复面神经甚至耳蜗神经功能是此类手术治疗的理想结果[1]。但目前内耳道手术肿瘤全切率及术中面神经解剖及功能保留率不尽理想,仍是耳神经外科领域所面临的难题,其影响因素包括肿瘤的大小,肿瘤与面神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道底 手术入路 听神经瘤 面神经解剖 显微外科技术 桥小脑角 显微解剖 耳蜗神经 耳神经外科 全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术后肠麻痹小鼠肠系膜传入神经电活动的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志荣 余良英 +4 位作者 曹明华 冯佳燕 林旭红 冯雅静 李永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09-1413,共5页
目的:通过观测早期术后肠麻痹小鼠肠系膜传入神经电活动的变化,探讨早期术后肠麻痹的发生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通过经典小肠操作方法建立术后肠麻痹和假手术对照组的模型。术后3 h,进行离体细胞外多元肠系膜传入神经电活动的记录(n=6... 目的:通过观测早期术后肠麻痹小鼠肠系膜传入神经电活动的变化,探讨早期术后肠麻痹的发生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通过经典小肠操作方法建立术后肠麻痹和假手术对照组的模型。术后3 h,进行离体细胞外多元肠系膜传入神经电活动的记录(n=6)。结果:术后肠麻痹时小鼠离体小肠收缩的振幅明显减少(P<0.05)。假手术对照组浆膜外给予5-羟色胺(5-HT)刺激,肠系膜传入神经电位活动明显高于术后肠麻痹组;在低压力扩张(肠腔压力为10-20 mmHg和20-30 mmHg)时,假手术对照组小肠传入神经放电明显高于术后肠麻痹组。结论:早期术后肠麻痹时肠道运动明显受抑,小肠肠系膜传入神经对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后者可能参与早期术后肠麻痹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肠麻痹 肠系膜传入神经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低糖肠内营养制剂对ICU机械通气病人营养及肺部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细江 陈杰 +1 位作者 王昌明 赵展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6-220,共5页
目的:观察高脂低糖肠内营养制剂对ICU机械通气病人的营养以及肺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71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高能低糖肠内营养制剂和通用型肠内营养配方制剂,观察病人治疗前后前白蛋白、白蛋白、血气分析、IgG、CD4... 目的:观察高脂低糖肠内营养制剂对ICU机械通气病人的营养以及肺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71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高能低糖肠内营养制剂和通用型肠内营养配方制剂,观察病人治疗前后前白蛋白、白蛋白、血气分析、IgG、CD4、CD4/CD8、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结果:经过营养支持治疗,两组前白蛋白、白蛋白均明显改善,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两组血气分析、IgG、CD4、CD4/CD8、营养费用、机械通气时间等均明显改善,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高脂低糖肠内营养制剂可以改善ICU机械通气病人的营养状态和肺部功能,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节约医疗费用,是一种理想的肠内营养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高脂低糖 肠内营养 肺部功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 被引量:18
13
作者 潘红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7期504-505,共2页
目的总结超早期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经验。方法2001年3月~2005年2月,我科对33例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6h内超早期手术,采用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不放引流,... 目的总结超早期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经验。方法2001年3月~2005年2月,我科对33例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6h内超早期手术,采用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不放引流,术后严格控制高血压。结果术后CT复查血肿清除彻底。术后肺炎2例。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随访3个月,良好23例,中残10例。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清除血肿彻底,并发症和致残率低,恢复功能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 外侧裂入路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ELDI-TOF-MS技术结合WCX纳米磁珠筛选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的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邢人伟 牟永华 刘池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1期2486-2488,共3页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筛选胆囊癌患者外周血清中生物标记蛋白,初步探讨其对胆囊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对45例胆囊癌患者及50例对照者(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清蛋白质进行...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筛选胆囊癌患者外周血清中生物标记蛋白,初步探讨其对胆囊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对45例胆囊癌患者及50例对照者(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清蛋白质进行检测,应用蛋白质芯片软件对蛋白质谱进行分析,建立诊断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胆囊癌患者外周血清蛋白质表达谱与对照组相比,(5913Da,6181Da,13752Da)3个蛋白质荷比峰(M/Z)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灵敏度为86.7%,特异性为93.3%,这3个蛋白质峰数据建立蛋白质谱模型,用样本进行盲法测试。其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90%。结论:应用SELDI-TOF-MS技术可有效筛选胆囊癌患者血清中特异性蛋白标记物,为胆囊癌患者的诊断提供了一条可靠的高灵敏度及特异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胆囊癌 生物标记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腺瘤E-钙黏素和β-连环素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周开宇 王广涛 +1 位作者 金杭煌 杨伯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1期2337-2339,共3页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钙黏素和β-连环素在人类侵袭性、非侵袭性及复发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相关关系,为进一步了解人类垂体腺瘤的生物学行为提供依据。方法:对56例垂体腺瘤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以单克隆抗体...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钙黏素和β-连环素在人类侵袭性、非侵袭性及复发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相关关系,为进一步了解人类垂体腺瘤的生物学行为提供依据。方法:对56例垂体腺瘤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以单克隆抗体直接检测E-钙黏素、β-连环素的表达。按染色强度和阳性范围评估免疫组化结果,分析黏附分子表达程度与垂体腺瘤有无侵袭性及术后复发的相关关系。结果:E-钙黏素在侵袭性、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之间阳性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2.36,P<0.05),β-连环素在侵袭性、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之间阳性表达程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uc=2.41,P<0.05)。在术后复发、未复发垂体腺瘤中,E-钙黏素阳性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2.42,P<0.05),β-连环素阳性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2.14,P<0.05)。结论:E-钙黏素、β-连环素的低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相关;E-钙黏素、β-连环素较低表达的垂体腺瘤,术后更易出现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侵袭性 肿瘤复发 E-钙黏素 Β-连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7通过EGFR/PI3K/Akt通路抑制鼻咽癌5-8F细胞增殖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栋勋 黄栋栋 +2 位作者 金巧智 陈武兵 蔡志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07-1812,共6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微小RNA(microRNA-7,miRNA-7)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5-8F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及其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 目的:探讨过表达微小RNA(microRNA-7,miRNA-7)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5-8F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及其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也称Akt)通路的关联情况。方法:利用脂质体试剂Lipofectamine 2000将miRNA-7模拟物转染入人鼻咽癌5-8F细胞中;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中miRNA-7的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转染后细胞克隆能力变化情况;real-time PCR法检测EGFR/PI3K/Akt通路各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GFR/PI3K/AKT通路各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转染miRNA-7模拟物组细胞中的miRNA-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关序列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5-8F细胞转染miRNA-7模拟物后,细胞增殖和平板克隆能力均呈明显下降(P<0.01);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转染组的5-8F细胞中EGFR/PI3K/Akt通路中各主要成员的mRNA及相应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过表达miRNA-7可以显著降低鼻咽癌5-8F细胞中EGFR/PI3K/Akt通路各主要成员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而显著抑制其增殖和平板克隆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EGFR/PI3K/Akt通路 鼻咽肿瘤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调试及效果评估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江波 陶宝鸿 +2 位作者 蔡志毅 郑皓 丁巍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60-1162,共3页
目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调试方法探讨及效果评估。方法在对6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进行为期2年的调试过程中,应用主观心理物理测试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ESRT)、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等客观检测方法进... 目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调试方法探讨及效果评估。方法在对6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进行为期2年的调试过程中,应用主观心理物理测试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ESRT)、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等客观检测方法进行调试。结果 6例患者均获得较满意的结果。结论我们可应用ECAP、ESRT、EABR等客观检测方法对儿童人工耳蜗术后进行调试,结合主观心理物理测试,获得较为准确的客观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调试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白芍药对不同比例配伍对芍药苷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陈永财 钱江辉 +2 位作者 王彬辉 沙先谊 翁金月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1237-1243,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苷,考察桂枝-白芍药对不同比例配伍水煎液灌胃给予大鼠后芍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给予桂枝-白芍药对不同比例配伍水煎液(给药剂量:以芍药苷50 mg...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苷,考察桂枝-白芍药对不同比例配伍水煎液灌胃给予大鼠后芍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给予桂枝-白芍药对不同比例配伍水煎液(给药剂量:以芍药苷50 mg/kg计算),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采血。采用甲醇沉淀蛋白的方法处理血浆样品,以华法林为内标,应用HPLC-MS/MS测定芍药苷血药浓度,分析计算芍药苷大鼠体内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血浆样品HPLC-MS/MS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要求。桂枝-白芍药对不同比例配伍水煎液大鼠灌胃给药后,配伍比例为1∶1时芍药苷的药时曲线中呈现较快的药物吸收趋势。单芍组的Cmax、AUC(0-t)、AUC(0-∞)与其他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比例配伍的桂枝-白芍药对(1∶1、1∶2、5∶3)的芍药苷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302.61%、155.56%、245.45%。各组的达峰时间虽未见明显变化,但各组生物半衰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白芍药对不同比例配伍对芍药苷体内药动学有明显的影响。本实验从药动学角度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古方用药针对不同病症药物不同用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 白芍 配伍 药动学 芍药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沁彦 伍慧慧 +2 位作者 梁津逍 徐锦叶 梁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22-1426,共5页
目的:探讨小泛素相关修饰因子4(SUMO4)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PTC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SUMO4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对比研究SUMO4蛋白表达与PTC及其临床病... 目的:探讨小泛素相关修饰因子4(SUMO4)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PTC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SUMO4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对比研究SUMO4蛋白表达与PTC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UMO4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在PTC中均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结论:SUMO4在PTC的高表达提示其在PTC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能与PTC发病的分子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泛素相关修饰因子4 甲状腺乳头状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研究
20
作者 王伟 储洪娟 蔡仙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5期1088-1090,共3页
目的:探讨抗凋亡蛋白Survivin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性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Survivi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作为判断预后因子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20例不... 目的:探讨抗凋亡蛋白Survivin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性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Survivi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作为判断预后因子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20例不典型增生性子宫内膜、33例子宫内膜腺癌及2例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癌(UPSC)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Survivin蛋白在不典型增生的子宫内膜、子宫内膜腺癌及UPSC阳性表达率很高,分别为70.0%、87.5%及100%,三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均高于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率10.0%(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Survivin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0.05),但与肌层浸润无明显关系。结论:Survivin可能通过抑制凋亡和促进增殖两方面的作用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其过度表达提示预后不良,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判断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SURVIVIN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