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世界原始创世神话的创造类型与文化底蕴 |
杨丽娟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
2
|
陈孚诗歌论 |
何方形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
3
|
语丝作家群:地域色彩与文化定位 |
王嘉良
罗华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
4
|
《批评的剖析》与文学的文化批评的建构 |
杨丽娟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
5
|
文学语言陌生化的审美特征 |
田文强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6
|
|
|
6
|
天台桃源意象与古代小说戏曲中的性描写 |
张天星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2
|
|
|
7
|
从神圣观照世俗——对但丁《神曲》“两重性”的另一种理解 |
蒋承勇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2 |
6
|
|
|
8
|
戴复古诗学思想述评 |
何方形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
9
|
语文美感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
郑友霄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
10
|
文人的书香情结——“神仙考验”母题与“红袖添香”意象别解 |
王正
|
《浙江学刊》
CSSCI
|
2004 |
1
|
|
|
11
|
论约翰·巴斯《敦亚佐德》对《一千零一夜》的戏仿与重述 |
孙靖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12
|
宋代浙东文派的散文史价值与文章学贡献 |
李建军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13
|
“新的美学原则”的当代学理性 |
张艺声
|
《东南学术》
|
2004 |
1
|
|
|
14
|
关于成人函授学历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
郑友霄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
15
|
论杜甫早期诗歌的审美情趣 |
何方形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6 |
1
|
|
|
16
|
《战国纵横家书》书牍文学性刍论 |
龙建春
|
《江淮论坛》
|
2002 |
1
|
|
|
17
|
《战国纵横家书》理性美刍论 |
龙建春
|
《江淮论坛》
CSSCI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