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台州地区举办第一期水产干部轮训班
- 1
-
-
作者
胡冬清
-
机构
台州地区水产局
-
出处
《海洋渔业》
1987年第1期38-38,共1页
-
文摘
为了提高沿海渔区区乡新干部对渔业经济的认识水平和科学管理能力,浙江省台州地区水产局和地区水产学会从1986年9月15~29日在椒江市农林局培训基地联合举办了全区第一期水产干部轮训班。参加轮训的有该区沿海5个县市渔区的19名区乡干部,其中副乡长6名,平均年龄28岁。
-
关键词
渔区
干部
渔业经济
水产学会
乡长
科学管理
浙江
台州地区
举办
联合
-
分类号
S727.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F3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台州地区试行对虾土池越冬获效
- 2
-
-
作者
王存国
-
机构
浙江省台州地区水产局
-
出处
《水产科技情报》
1987年第4期29-29,共1页
-
文摘
浙江省玉环县对虾育苗厂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室内越冬亲虾的做法,利用土池扩大亲虾越冬面积,为对虾养殖提供了新的经验。
-
关键词
对虾养殖
区试
土池越冬
亲虾
室内越冬
育苗
利用
试行
台州地区
改变
-
分类号
S968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S966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台州沿海虾类资源的合理利用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孙汉梁
徐志新
陈理富
-
机构
台州地区水产局
台州地区水产研究所
-
出处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4-17,共4页
-
文摘
台州地区拖虾作业于1983年兴起,生产船只、产量成倍增加(表1).1987年,拖虾单位达1437个,产量27691吨(分月份产量见表2),占全区海洋捕捞产量的13.02%;产值超1亿元,成为全区第二大捕捞作业;每个拖虾劳力纯收入,一般为4000~5000元,高的达12000元.拖虾作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水产品的加工业,年出口创汇额不断增加.
-
关键词
虾
水产资源
合理利用
台州
-
分类号
S937.3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
-
题名台州试捕东海河豚鱼初获成功
- 4
-
-
作者
陈英贤
陈建国
-
机构
台州地区水产局
-
出处
《海洋渔业》
1987年第6期272-272,共1页
-
文摘
由农牧渔业部和浙江省水产局列题安排在浙江台州的《试捕东海区河豚鱼》课题,经三个月的努力,已取得初步成效,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试捕任务。
-
关键词
台州
农牧渔业
海河
成功
水产
浙江
任务
河豚鱼
东海区
成效
-
分类号
S96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大陈岛裁减渔船、整顿渔场
- 5
-
-
作者
胡冬清
-
机构
台州地区水产局
-
出处
《海洋渔业》
1987年第6期273-273,共1页
-
文摘
浙江省椒江市大陈镇政府坚决贯彻最近国务院办公厅批转农牧渔业部关于渔业问题的两个文件精神,5月下旬召开全镇渔业工作会议,就作业调整、张网休渔、裁减渔船、整顿渔场作了严肃、认真、细致的安排。具体做法:一是宣传政策,二是发动群众,三是民主评议,四是上下结合,五是以点带面,六是分片包干,七是改业挖潜,八是做好工作,九是重新核定,十是限期裁减。
-
关键词
整顿
农牧渔业
渔业工作
大陈岛
核定
渔船
渔场
张网
椒江
宣传
-
分类号
S972
[农业科学—捕捞与储运]
F3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海洋渔业船舶管理的探讨
- 6
-
-
作者
胡冬清
-
机构
台州地区水产局
-
出处
《海洋渔业》
1987年第3期118-119,126,共3页
-
文摘
海洋渔业船舶应是从事海洋渔业生产、水产运销和为渔业生产服务的各种船舶的总称。
-
关键词
海洋渔业
运销
渔业生产
服务
船舶管理
水产
-
分类号
S644.4
[农业科学—蔬菜学]
F326.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发展海岛渔业管窥
- 7
-
-
作者
胡冬清
-
机构
台州地区水产局
-
出处
《海洋渔业》
1987年第5期213-215,共3页
-
文摘
在海岸线长达799.7公里的台州沿海,分布着330个植被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其中42个海岛有常人居住,约9千多户,4万余人。沿海共73个乡,91万人口,其中水产重点乡22个(水产品年产量达3000吨以上的沿海乡);披山、鸡山、海山、龙门、黄琅、大陈、头门,七个是海岛乡、镇,以渔、农为主。
-
关键词
渔业
发展战略
产量
中国
经济效益
台州市
-
分类号
F326.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综合利用虾塘是巩固和发展养虾业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1
- 8
-
-
作者
王存国
-
机构
浙江省台州地区水产局
-
出处
《水产科技情报》
1991年第4期122-123,共2页
-
文摘
浙江省台州地区的对虾养殖业发展很快。但前几年由于虾病蔓延、连续遭受台风袭击等原因,养虾业出现滑坡现象。为了巩固和发展养虾事业,根据本地区的虾塘条件,提出了“以虾为主,虾贝同养,综合利用,立体养殖”的设想。经过二年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989年全区虾塘综合利用面积占51.7%,至1990年扩大到78.4%。
-
关键词
虾塘
虾
贝
混养
-
分类号
S955.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