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脑CT灌注联合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用于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1
作者 王敏可 王甜甜 +2 位作者 黄金标 林优优 谢继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519,共5页
目的 观察全脑CT灌注(CTP)动脉期图像联合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AIIR)用于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对50例AIS行全脑CTP与CT血管造影(CTA),之后分别行AIIR(CTP-AIIR组)及混合迭代重建(HIR,CTP-HIR组)并提取CTP动... 目的 观察全脑CT灌注(CTP)动脉期图像联合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AIIR)用于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对50例AIS行全脑CTP与CT血管造影(CTA),之后分别行AIIR(CTP-AIIR组)及混合迭代重建(HIR,CTP-HIR组)并提取CTP动脉期CTA图像;对常规CTA行HIR(CTA-HIR组)。以5分法对各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基底动脉干、颈内动脉海绵状段、大脑中动脉M1段及脑实质噪声,计算3支动脉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参考标准,评估CTP及CTA定位责任血管的准确性。结果 CTP-AIIR组噪声、血管边缘锐利度、小血管可见性和整体可诊断性4项主观评分均显著高于,3支动脉及脑实质噪声均低于,而SNR、CNR均高于CTP-HIR和CTA-HIR组(P均<0.017)。基于CTP-AIIR组与CTA-HIR组判断责任血管的准确率均为96.00%(48/50),与基于CTP-HIR组(44/50,8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2)。结论 全脑CTP动脉期图像结合AIIR评估AIS可获得与常规CTA相当的图像质量及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的介入性热化疗:最佳灌注温度的探讨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家兴 樊树峰 +5 位作者 郑家平 叶强 汝复明 奚顺法 童乾纲 顾伟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450-452,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癌经肝动脉行介入性热化疗的最佳灌注温度。方法 实验猪 8头 ,按不同灌注温度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2头 ,分别灌注 4 5、5 0、5 5和 6 0°C(导管流出温度 )的生理盐水。术后 14d将实验猪处死 ,取出肝脏进行病理检查。同... 目的 探讨肝癌经肝动脉行介入性热化疗的最佳灌注温度。方法 实验猪 8头 ,按不同灌注温度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2头 ,分别灌注 4 5、5 0、5 5和 6 0°C(导管流出温度 )的生理盐水。术后 14d将实验猪处死 ,取出肝脏进行病理检查。同时观察热灌注前后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和一般情况的变化。评价热灌注的适宜温度。临床上选取肝癌 35例 ,采用温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将 80cm 5F导管超选至肿瘤的供血动脉内 ,先灌注 6 0~ 6 5°C ,导管流出温度 (4 7.5 5± 0 .4 4 )°C ,化疗药液。再用 6 0~ 6 5°C化疗药碘油乳剂栓塞。定期随访 ,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猪肝动脉热灌注显示 ,出导管温度 >5 0°C热灌注导致肝功能明显受损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不良反应 ;其中 6 0°C组 ,热灌注区见大片状热凝固坏死 ,5 5°C组热灌注区可见点灶、斑片状的热凝固坏死。≤ 5 0°C对肝功能和机体影响不明显 ,热灌注区未见明显异常的病理改变。临床上以 (4 7.5 5± 0 .4 4 )°C进行介入性热化疗治疗肝癌 ,近期随访肿瘤的生长率为 - (0 .35± 0 .32 ) ,有效率 (PR +CR)为 79.2 % ;0 .5、1和 1.5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 (35例 )、80 % (2 8例 )和 6 0 % (2 1例 )。不良反应与文献报道的常规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性热化疗 灌注温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出血引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忠学 周锦红 +4 位作者 孙松 季文斌 陆文彬 黄金标 刘玲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486-488,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出血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及导管超选择插管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并栓塞治疗16例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患者,同时应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治疗。结果中晚期妊...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出血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及导管超选择插管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并栓塞治疗16例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患者,同时应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治疗。结果中晚期妊娠子宫动脉明显增粗增长,分支明显增多增粗卷曲,与妊娠月龄成正比,胎盘血供丰富。15例术后平均4.5h胎儿及其附属组织娩出,无产后出血。1例孕26周中央型前置胎盘因引产失败(合并瘢痕子宫,有宫颈性难产史),栓塞术后6d行剖宫取胎术,术中出血约100ml。术后平均32.4d恢复月经。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出血引产疗效可靠,保留生育功能,有促进引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 中晚期妊娠 前置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经导管栓塞治疗2例 被引量:7
4
作者 徐新建 吴娟 +2 位作者 朱芮 季文斌 樊树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77-879,共3页
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uterine artery pseudoaneurysm,UAP)是罕见的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现报道2例经导管成功栓塞治疗UAP,并作简要讨论。 临床资料 例1:患者61岁,因“阴道流血15d,腹痛1d”收入院,33年前曾因“宫外孕”行“右... 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uterine artery pseudoaneurysm,UAP)是罕见的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现报道2例经导管成功栓塞治疗UAP,并作简要讨论。 临床资料 例1:患者61岁,因“阴道流血15d,腹痛1d”收入院,33年前曾因“宫外孕”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绝经年龄5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 假性动脉瘤 产后出血 经导管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法在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季文斌 王卫珍 +8 位作者 陈进 王官良 付信 吴娟 徐新建 朱芮 陈一二 杨松 徐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3-514,共2页
肝血管瘤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良性肿瘤,以成年人多见,好发于女性[1-2],病变较小(直径小于4cm)的患者多无明显症状,病变较大者可出现定位不明确的上腹部不适或肝血管瘤破裂致腹腔出血。肝血管瘤的传统治疗方法多为手术切除,但对于多发... 肝血管瘤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良性肿瘤,以成年人多见,好发于女性[1-2],病变较小(直径小于4cm)的患者多无明显症状,病变较大者可出现定位不明确的上腹部不适或肝血管瘤破裂致腹腔出血。肝血管瘤的传统治疗方法多为手术切除,但对于多发、弥漫生长以及肝门受累者,有发生大出血的危险,给手术带来一定难度[3-4]。随着对肝血管瘤组织结构特点的深入了解,肝动脉介入栓塞逐渐成为其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COM打印服务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樊树峰 曹武强 +4 位作者 黄金标 陈伟 林海涛 丁建荣 厉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471-473,共3页
目的:探讨DICOM打印服务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通过构建DICOM打印服务器,实现对整个胶片打印过程的监控、记录和管理,观察其经济社会效益。结果:与应用前相比,DICOM打印服务器应用后,胶片用量下降,报告发放加快、差错减少,医学... 目的:探讨DICOM打印服务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通过构建DICOM打印服务器,实现对整个胶片打印过程的监控、记录和管理,观察其经济社会效益。结果:与应用前相比,DICOM打印服务器应用后,胶片用量下降,报告发放加快、差错减少,医学影像信息的使用效率提高,推进了临床放射质控与管理工作。结论:DICOM打印服务器有助于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S DICOM 打印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正常宫颈与宫颈癌表观弥散系数 被引量:23
7
作者 米玉成 龚向阳 +3 位作者 王浩初 樊树峰 陈邦文 何海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42-1744,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是否可有效地定量区分正常宫颈、正常宫颈腔分泌物和宫颈癌。方法对经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的34例宫颈癌患者及21名正常健康女性行常规MR及DWI,比较正常宫颈、正常宫颈腔分泌物和宫颈癌的ADC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是否可有效地定量区分正常宫颈、正常宫颈腔分泌物和宫颈癌。方法对经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的34例宫颈癌患者及21名正常健康女性行常规MR及DWI,比较正常宫颈、正常宫颈腔分泌物和宫颈癌的ADC值。结果正常宫颈DWI表现为内、中、外带三层结构,平均ADC值分别为(1.41±0.26)×10-3mm2/s、(1.38±0.32)×10-3mm2/s、(1.40±0.16)×10-3mm2/s;正常宫颈腔分泌物平均ADC值为(1.45±0.27)×10-3mm2/s;宫颈癌平均ADC值为(1.05±0.14)×10-3mm2/s,宫颈癌平均ADC值明显小于宫颈各层及宫颈腔分泌物平均ADC值(P<0.05),宫颈内、中、外带及宫颈腔分泌物平均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DC值可有效地定量区分宫颈癌与正常宫颈、宫颈腔分泌物,但无法有效区分正常宫颈三层结构及宫颈分泌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弥散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温80温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汝复明 樊树峰 +5 位作者 奚顺法 童乾纲 叶强 张家兴 郑家平 顾伟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 探讨吐温 80温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转移性肝癌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转移性肝癌 32例 ,分为吐温 80温热灌注化疗栓塞组 (15例 ,治疗组 )和常规化疗栓塞组 (17例 ,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加温至 6 2°C的吐温 80、化疗药液和碘油... 目的 探讨吐温 80温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转移性肝癌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转移性肝癌 32例 ,分为吐温 80温热灌注化疗栓塞组 (15例 ,治疗组 )和常规化疗栓塞组 (17例 ,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加温至 6 2°C的吐温 80、化疗药液和碘油进行化疗栓塞。对照组在室温下用常规化疗栓塞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肿瘤生长率 (- 0 .4 1± 0 .2 5 )小于对照组 (- 0 .12± 0 .4 5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近期有效率于治疗组为 6 0 % ,对照组为 4 1/2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治疗组中 ,不良反应轻度 3例(2 0 % ) ,中度 8例 (5 3.3% ) ,重度 4例 (2 6 .7% ) ;对照组中轻度 4例 (2 3.5 % ) ,中度 10例 (5 8.8% ) ,重度3例 (17.7% ) ,两者差异亦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经导管肝动脉的吐温 80温热灌注化疗栓塞 ,是治疗转移性肝癌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温80温热灌注化疗栓塞术 转移性肝癌 肿瘤细胞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3
9
作者 陆文彬 孙松 +2 位作者 李忠学 张道春 鲍兰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45-246,共2页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介入治疗 临床过程 保守治疗 药物灌注 动脉导管 急腹症 病死率 S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跟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0
作者 汪军峰 梁筱燕 +1 位作者 李欠云 樊树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3198-3199,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重建及三维重组技术在跟骨骨折的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X线平片或临床检查怀疑或确诊跟骨骨折的106例病人,对其中97例患者118足跟骨关节行16层螺旋CT扫描并行三维重组观察,由4组放射科医师分别对不同...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重建及三维重组技术在跟骨骨折的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X线平片或临床检查怀疑或确诊跟骨骨折的106例病人,对其中97例患者118足跟骨关节行16层螺旋CT扫描并行三维重组观察,由4组放射科医师分别对不同重建层厚及三维重组图像进行分析,在Sanders分型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外科治疗的需要,对跟骨骨折进行CT三维分型。结果:(1)4组医师应用0.625mm层厚共显示骨折线221条;1.25、2.5、5.0mm层厚图像骨折线显示率分别为98.6%(218/221)、70.1%(155/221)、53.8%(119/221)。(2)轴位薄层(层厚1.25mm)骨折线检出率98.6%(218/221),MPR骨折线检出率100%(221/221),MIP骨折线检出率84.2%(186/221),VR骨折线检出率88.2%(195/221)。(3)118足跟骨关节外骨折21足;关节内骨折97足,SandersⅠ型17足,Ⅱ型29足,Ⅲ型36足,Ⅳ型15足。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重建对跟骨骨折的诊断、分型具有重要价值,三维重组对手术治疗计划的制定和预后评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跟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过敏患者磁共振钆对比剂过敏性休克致死一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陆军媛 樊树锋 +1 位作者 刘春蛾 朱华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35-835,共1页
钆螯合物是磁共振增强检查最常用的对比剂,由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碘对比剂,有专家建议对有碘过敏史需要增强检查的患者,使用钆对比剂行磁共振增强检查[1]。笔者遇到1例有碘过敏史患者,
关键词 碘对比剂 钆螯合物 磁共振 碘过敏 过敏性休克 患者 不良反应发生率 致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欣 米玉成 +4 位作者 樊树峰 耿才正 丁建荣 王冬女 鄢广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4期1609-1611,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患者113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表现,并按Mink和Fischer方法进行分级。结果:113个膝关节中Ⅰ级损伤15个,Ⅱ级损伤29个,Ⅲ级损伤69个(经关节镜证实),其中14个为盘状半月...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患者113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表现,并按Mink和Fischer方法进行分级。结果:113个膝关节中Ⅰ级损伤15个,Ⅱ级损伤29个,Ⅲ级损伤69个(经关节镜证实),其中14个为盘状半月板。结论:MRI对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及临床意义,可以清晰地显示半月板的形态和位置及其信号的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是目前诊断半月板损伤最好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 胫骨 磁共振成像 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HE关键影像集成模型PACS工作站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汪军峰 樊树峰 +2 位作者 丁建荣 林海涛 黄金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5-457,共3页
关键词 影像工作站 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 临床应用 PACS IHE 模型 集成 医学数字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子痫脑病的CT和MRI表现 被引量:7
14
作者 季文斌 鄢广平 +1 位作者 吴海鸰 高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分析产前子痫患者脑病的MR及CT特点以及MRI表现的病理基础。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产前子痫患者头颅MRI/CT影像资料。结果:病灶主要分布在两侧大脑半球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对称性分布。可同时累及基底节区、脑干及小脑。CT表现为... 目的:分析产前子痫患者脑病的MR及CT特点以及MRI表现的病理基础。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产前子痫患者头颅MRI/CT影像资料。结果:病灶主要分布在两侧大脑半球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对称性分布。可同时累及基底节区、脑干及小脑。CT表现为片状低密度影,病变面积大者脑池、脑裂、脑沟明显变窄。MRI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DWI为等信号或略低信号,ADC升高。结论:产前子痫患者脑病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能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子痫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及CT诊断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海鸰 鄢广平 +2 位作者 袁鸿绯 王冬女 于景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及CT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4例。4例均行MRI扫描,其中2例并行CT扫描。结果:4例血管外皮细胞瘤分别位于前、中颅窝、右侧桥小脑角区及...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及CT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4例。4例均行MRI扫描,其中2例并行CT扫描。结果:4例血管外皮细胞瘤分别位于前、中颅窝、右侧桥小脑角区及右顶部各1例,均呈明显分叶状。T1WI示肿瘤呈高或等、低混杂信号,T2WI示肿瘤呈等或等、高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示肿瘤实性部分高度增强,其中4例肿瘤周边均可见不同程度水肿带,3例见流空血管影,1例肿块内见坏死囊变灶、1例邻近颅骨骨质破坏,1例见幕上轻度脑积水。CT平扫示肿瘤呈高密度,未见瘤内钙化、邻近颅骨骨质增生及脑膜尾征等脑膜瘤常见征象。结论:MRI及CT表现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作用,最终诊断依靠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 MRI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放线菌病3例CT表现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官良 季文斌 何海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8-640,共3页
目的:探讨和总结肺放线菌病的CT表现以提高影像医师和临床医师对肺放线菌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本院3例分别经外科手术、支气管镜检确诊为肺放线菌病病例,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病灶均位于右肺,上叶前段1例... 目的:探讨和总结肺放线菌病的CT表现以提高影像医师和临床医师对肺放线菌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本院3例分别经外科手术、支气管镜检确诊为肺放线菌病病例,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病灶均位于右肺,上叶前段1例,中叶外侧段1例,中叶内侧段1例。病灶均位于肺外周带胸膜下。影像学表现上,病变表现为单发肿块、斑片影,可伴邻近胸膜改变。结论:肺放线菌病影像学CT表现特异性相对较少,且类似肺炎、肺脓肿、肺结核或肺癌等,误诊率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放线菌病 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显示胆囊罗-阿窦的影像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冬女 汪军峰 +1 位作者 朱华勇 肖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40-1242,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显示胆囊罗-阿窦(RAS)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特征。方法:45例胆囊腺肌增生症(GBA)患者,术前均行MRCP检查,常规采用单次激发FSE(SS-FSE)重T2WI序列和稳态采集快速成像(FIESTA)序列行冠状面扫描。将45例患...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显示胆囊罗-阿窦(RAS)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特征。方法:45例胆囊腺肌增生症(GBA)患者,术前均行MRCP检查,常规采用单次激发FSE(SS-FSE)重T2WI序列和稳态采集快速成像(FIESTA)序列行冠状面扫描。将45例患者的MRCP表现和病理学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罗-阿窦的影像学特征及其病理基础。结果:45例中MRCP显示胆囊壁局限性变形、增厚43例,弥漫性增厚2例;增厚的胆囊壁内均见多个小囊状憩室样结构环状排列呈典型的"花环征",其内呈高信号。术后病理诊断为GBA并慢性胆囊炎45例,其中35例合并胆囊结石;罗-阿窦的病理表现为肌层内异位腺体,周围有增生的平滑肌组织环绕或伴神经纤维增生性改变。结论:MRCP可清晰显示GBA伴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壁罗-阿窦的形态特征,正确选择敏感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仔细观察罗-阿窦形态特征是GBA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罗-阿窦 胆囊腺肌增生症 慢性胆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化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18
作者 王冬女 杨爱春 鲍兰芳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6期480-481,共2页
目的:探讨钙化灶的形态特征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乳腺钙化灶在X线中的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恶性病变67例,良性病变31例。多量成簇细沙样、小叉状、小棒状钙化灶62例,粗大颗粒状18例,... 目的:探讨钙化灶的形态特征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乳腺钙化灶在X线中的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恶性病变67例,良性病变31例。多量成簇细沙样、小叉状、小棒状钙化灶62例,粗大颗粒状18例,少量成簇细沙样11例,散在细沙样4例,大块状3例。结论:多量成簇细沙样、小叉状、小棒状钙化灶是乳腺恶性病变的佐证,粗大颗粒状、大块状、散在细沙样钙化灶是良性病变的佐证,少量成簇细沙样钙化则需综合考虑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钙化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脑病的常规核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现 被引量:5
19
作者 鄢广平 吴海鸰 高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49-251,共3页
目的:研究子痫脑病的常规核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讨论其MRI表现的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子痫患者临床及头颅MRI影像资料。结果:病灶主要分布在两侧大脑半球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对称性分布。可同时累及基... 目的:研究子痫脑病的常规核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讨论其MRI表现的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子痫患者临床及头颅MRI影像资料。结果:病灶主要分布在两侧大脑半球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对称性分布。可同时累及基底节区、脑干及小脑。MRI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DWI为等信号或略低信号,表现扩散系数值升高。结论:子痫患者脑病MRI表现,特别是DWI图像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能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 脑疾病 磁共振成像 DW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致痫病变的CT和MRI征象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沈剑敏 耿道颖 沈天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87-92,共6页
目的:探讨症状性癫痫影像学定位、定性诊断。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资料齐全的病例80例,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最小者1岁,最大者65岁,平均23岁。CT检查采用常规平扫和增强检查,造影剂采用碘海醇50~100ml。MR检查采用常规SE序列,横断面T... 目的:探讨症状性癫痫影像学定位、定性诊断。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资料齐全的病例80例,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最小者1岁,最大者65岁,平均23岁。CT检查采用常规平扫和增强检查,造影剂采用碘海醇50~100ml。MR检查采用常规SE序列,横断面T_1W和T_2W成像,矢状面T_1W成像,必要时加扫冠状面T_1W、质子加权成像;增强检查造影剂采用磁显葡胺0.1ml/kg。结果:肿瘤性病变组45例包括星形细胞瘤22例,少枝胶质瘤8例,节细胞胶质瘤6例,混和型细胞瘤5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ET)4例;血管性病变组15例包括海绵状血管瘤10例,动静脉畸形5例;脑软化组10例包括脑外伤后5例,脑梗死后3例和放疗后2例;先天发育畸形组10例包括脑裂畸形伴灰质异位4例,胼胝体发育不全2例,脑白质发育不良和穿通畸形各2例。并与病理对照对各种病变的CT、MRI特征进行了分析。结论:CT、MR成像对各种脑致痫病变的定位、定性价值很大,而MR成像对某些特定部位和微小病灶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症状性癫痫 影像学 造影剂 脑神经元 脑功能障碍 原发性 继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