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临床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侯伟 金茜 +3 位作者 于盈 杨亦德 邱济海 谢红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8-621,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征与病理相关性。方法:对11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检测血清HBV-DNA水平、HBV血清标记物、血清ALT水平、血清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及Ⅳ型胶原)。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征与病理相关性。方法:对11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检测血清HBV-DNA水平、HBV血清标记物、血清ALT水平、血清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及Ⅳ型胶原)。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织病理与年龄、血清HBV-DNA水平、血清ALT水平、纤维化血清标志物的关系。结果:11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脏病理改变,其中G2及以上占75.4%,S2及以上47.4%;以ALT水平进行分层分析发现ALT水平与纤维化分期及炎症程度分级无关(χ2=5.236,P>0.05;χ2=3.993,P>0.05);血清HBV-DNA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肝脏纤维化及炎症无关(F=2.139,P>0.05;F=1.776,P>0.05);以不同年龄组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年龄与纤维化分期及炎症程度有关,随着年龄增加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加重(χ2=30.862,P<0.01;χ2=21.167;P<0.05);随肝脏病理炎症及纤维化进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PCllI、ⅣC水平逐步升高,以HA、ⅣC敏感性最高。结论:年龄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相关,血清纤维化标志物是反映肝脏病理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病理学 血清学指标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3例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吴丽花 王素云 +1 位作者 蒋丽娟 陈华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38-1739,共2页
目的:探讨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的隔离和防护、护理、液体管理、出院指导。方法:通过对3例患者周密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和预防感染和出血等措施的实施,促进了疾病的转归。结果:3例患者均未出现护理并发症及感染和出血现象,... 目的:探讨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的隔离和防护、护理、液体管理、出院指导。方法:通过对3例患者周密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和预防感染和出血等措施的实施,促进了疾病的转归。结果:3例患者均未出现护理并发症及感染和出血现象,最后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验指标恢复正常,顺利出院。结论:通过对3例病患的规范化的护理,促进了疾病康复,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也总结了经验,提高了护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血小板减少 肾功能损害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燕飞 朱坚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6-768,F0003,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问题之一,全球约3.5亿慢性HBV携带者,每年大约有60万人死于急性、慢性HBV感染[1]。我国慢性HBV感染者主要来自围产期和婴幼儿时期的感染,由于免疫系统不健全,多数发展为慢性感染,是引起肝硬...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问题之一,全球约3.5亿慢性HBV携带者,每年大约有60万人死于急性、慢性HBV感染[1]。我国慢性HBV感染者主要来自围产期和婴幼儿时期的感染,由于免疫系统不健全,多数发展为慢性感染,是引起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2]。HBV感染后,机体通过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杀死或抑制感染细胞内的病毒复制,控制HBV感染[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淋巴细胞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复制 携带者 特异性配体 信号通路 免疫反应 树突状细胞 固有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TLRs信号通路与乙肝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汤永志 朱坚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2-286,共5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20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其中3.5亿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是构成全球疾病死...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20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其中3.5亿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是构成全球疾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感染 树突状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信号通路 TLRS 世界卫生组织 HBV感染 健康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3在慢性HBV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余真君 朱坚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7-270,274,共5页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病毒性感染,全球约有20亿人口有血清学证据证实现症或既往感染HBV,其中约3.5亿人口罹患慢性HBV感染[1,2];慢性HBV感染可致慢性肝病,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密切相...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病毒性感染,全球约有20亿人口有血清学证据证实现症或既往感染HBV,其中约3.5亿人口罹患慢性HBV感染[1,2];慢性HBV感染可致慢性肝病,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在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HBV感染位居首位,在导致死亡的病因中位列第10(78.6万/年)[3],基于这些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作用 TIM-3 细胞内免疫 全球疾病负担 慢性肝病 病毒性感染 既往感染 免疫功能障碍 免疫反应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汪志军 汤永志 +3 位作者 燕飞 陈景丹 刘均艳 赵海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66-1168,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76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保肝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3片/次,每天3次,连用6周,其他治...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76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保肝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3片/次,每天3次,连用6周,其他治疗同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血浆内毒素及肠道通透性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肝功能(ALT、AST、TB)和内毒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同时两组患者血浆二胺氧化酶和D-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可明显降低肝硬化患者的肠黏膜通透性,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从而降低血浆内毒素的水平,改善肝功能,具有辅助治疗肝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肝功能 内毒素 肠黏膜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的2年疗效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华忠 林希 余彤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肝硬化失代偿 乙型肝炎病毒 拉米夫定治疗 疗效观察 乙型肝炎肝硬化 失代偿患者 乙肝病毒 反复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症肝炎致严重不良反应2例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素云 金桂仙 +1 位作者 冯江 林巧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4047-4048,共2页
病例1患者男,65岁,农民。因乏力、腹胀、纳差、尿黄1周,拟诊为“病毒性肝炎,戊型,急性黄疸型”人院。无药物过敏史。人院时神志清,精神软,皮肤巩膜黄染明显,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无异常,腹软,肝右肋下3cm,质软,有触痛,肝区... 病例1患者男,65岁,农民。因乏力、腹胀、纳差、尿黄1周,拟诊为“病毒性肝炎,戊型,急性黄疸型”人院。无药物过敏史。人院时神志清,精神软,皮肤巩膜黄染明显,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无异常,腹软,肝右肋下3cm,质软,有触痛,肝区有叩击痛。血化验:A坍2170U/L,AST1762U/L,TB180μmol/L,DB129.1μmol/L,IB50.9μmol/L,HEV-IgM(+),PT14.9s,血常规正常,尿常规:尿胆红素(++),尿胆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肝炎 促肝细胞生长素 严重不良反应 治疗 病毒性肝炎 急性黄疸型 药物过敏史 巩膜黄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七内金散对四氯化碳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谢红东 侯伟 +3 位作者 杨亦德 于盈 王凤玲 毛娟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8期1913-1915,I0011,I0012,共5页
目的:观察参七内金散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参七内金散组。以CCl4皮下注射造模,首次注射100%CCl45 mL/kg体重,之后40%CCl4–橄榄油溶液3 mL/kg皮下注射,2次/周,连续注射6周。... 目的:观察参七内金散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参七内金散组。以CCl4皮下注射造模,首次注射100%CCl45 mL/kg体重,之后40%CCl4–橄榄油溶液3 mL/kg皮下注射,2次/周,连续注射6周。造模成功后以0.8 g/kg的参七内金散灌胃模型大鼠共2周,正常组与模型对照组则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共2周。以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以HE、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炎症与纤维化病理。免疫印迹及免疫组化检测α-SMA的表达,观察肝星状细胞活化;连续切片,依次TUNEL染色与α-SMA免疫组化双染色,观察肝星状细胞凋亡。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大鼠肝组织可见大量肝组织脂肪变性及胶原病理沉积,并可见纤维间隔形成;参七内金散显著能改善模型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与胶原病理沉积,降低肝组织Hyp含量。正常大鼠仅表达少量α-SMA,主要分布于血管壁,未见凋亡星状细胞;模型组大鼠可见大量α-SMA表达,可见少量凋亡星状细胞;与模型组比较参七内金散组肝组织α-SMA表达显著减少(P≤0.01),但凋亡肝星状细胞显著增多。结论:参七内金散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促进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凋亡是参七内金散抗肝纤维化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七内金散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一例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危重型患者炎症反应动态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胜 李丹萍 +5 位作者 陈华忠 郑丹 周益萍 陈葆国 石卫武 林荣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0-226,共7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危重型患者炎症反应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首例COVID-19危重型患者的流行病学史、诊疗经过和患者预后。患者于入院第2天开始采用甲泼尼龙80 mg治疗,其后适时调整剂...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危重型患者炎症反应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首例COVID-19危重型患者的流行病学史、诊疗经过和患者预后。患者于入院第2天开始采用甲泼尼龙80 mg治疗,其后适时调整剂量,累计使用13 d。动态监测激素治疗前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CD4^+T、CD8^+T、NK细胞、B细胞)和淋巴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α、γ干扰素)变化情况。结果:入院第1天,患者外周血CD3+T、CD4^+T、CD8^+T、NK细胞数较正常值范围明显降低;随着病情改善,CD3^+T、CD8^+T和CD4^+T细胞数量逐渐恢复,呈线性增长趋势(线性拟合方程:Y=18.59X+109.4,P<0.05)。入院第2天,患者IL-6、IL-10显著高于正常值,γ干扰素处于正常高值,随后迅速降低;IL-2、IL-4、TNF-α均在正常值范围。入院第6、7天,患者IL-6、IL-10首次降至正常值范围。入院第18天,患者痰液病毒核酸检测首次阴性,粪便病毒核酸检测仍为阳性;入院第20天,患者痰液和粪便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入院第34天,患者痊愈出院,出院时肌力评分44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90分。结论:缺少有效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COVID-19危重型患者早期使用合适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能够迅速减轻炎症反应程度、改善临床症状,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T细胞数量,须及时调整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糖皮质激素类 危重病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致分裂样精神障碍反应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素云 邵辉 +2 位作者 陈晶 林巧燕 陈华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32-1932,共1页
患者女,57岁,因“乏力3年.再发2周”于2010年12月7日以“慢性中度乙型病毒性肝炎”收住病房。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纳差,查肝功能异常,在当地医院予“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护肝抗病毒治疗后好转,定期复查肝功能无明... 患者女,57岁,因“乏力3年.再发2周”于2010年12月7日以“慢性中度乙型病毒性肝炎”收住病房。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纳差,查肝功能异常,在当地医院予“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护肝抗病毒治疗后好转,定期复查肝功能无明显异常。半年前查肝功能正常、HBV—DNA低于检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样精神障碍 雷贝拉唑钠 肠溶胶囊 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功能异常 反应 抗病毒治疗 阿德福韦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华忠 张剑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肝硬化 拉米夫定 肝纤维化 乙型肝炎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联合小檗碱通过诱导DNA损伤和ROS依赖性凋亡抑制肺癌细胞A549的生长 被引量:10
13
作者 毛娟娟 程伟松 +2 位作者 杨亦德 金茜 汪佳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44-851,共8页
目的探究顺铂联合小檗碱(berberine,BBR)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及抗肺癌机制。方法MTT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BBR、BBR联合不同浓度的顺铂对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设置溶剂组、顺铂组、小檗碱组和顺铂+小檗碱组,细胞集落实验检... 目的探究顺铂联合小檗碱(berberine,BBR)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及抗肺癌机制。方法MTT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BBR、BBR联合不同浓度的顺铂对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设置溶剂组、顺铂组、小檗碱组和顺铂+小檗碱组,细胞集落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流式细胞术实验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cleaved-caspase-3及γH2AX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实验检测DNA损伤;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预处理后,流式细胞术实验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ROS水平和Bcl-2、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BBR及BBR联合顺铂浓度依赖性抑制A549细胞生长(P<0.05);相对对照组和单药组,联合组抑制细胞集落形成,促进细胞凋亡,抑制Bcl-2和提高cleaved-caspase-3表达,诱导DNA损伤及提高ROS水平(P<0.05)。联用NAC后,凋亡率降低,Bcl-2和cleaved-caspase-3表达分别提高和降低(P<0.05)。结论顺铂联合BBR抑制A549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DNA损伤和ROS介导Bcl-2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小檗碱 A549细胞 凋亡 DNA损伤 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48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伟梯 陈晓烨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期205-206,共2页
目的观察抗生素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疗效。方法 96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保肝、营养支持、利尿等综合治疗。同时给予哌拉西林4.0 g,b id;... 目的观察抗生素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疗效。方法 96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保肝、营养支持、利尿等综合治疗。同时给予哌拉西林4.0 g,b id;对青霉素过敏者选用第3代头孢菌素。疗程1~2周。治疗组联用双岐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每次4粒,tid,po,共21 d。结果治疗组感染控制总有效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2.9%)(P〈0.01)。结论抗生素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肝硬化并发SBP较单用抗生素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微生态制剂 肝硬化 腹膜炎 自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脏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凤玲 金茜 +1 位作者 于盈 侯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150-3152,共3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脏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素组。D-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大黄素组于造模后12 h开始腹腔注射大黄素10 mg/kg,每天2次...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脏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素组。D-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大黄素组于造模后12 h开始腹腔注射大黄素10 mg/kg,每天2次。模型组及大黄素组分别在造模后24、72、120和168 h,随机各取6只,门静脉血测肝功能,肝组织10%甲醛液固定,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检测PCNA。结果 :造模后24 h,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值明显升高,分别为(335.3±101.7)U/L和(625.2±124.3)U/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9.5±3.1)U/L和(78.5±4.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46和7.327,均P<0.01),以72 h为著。造模后72 h,大黄素组血清ALT、AST分别为(136.8±56.2)U/L和(185.5±78.7)U/L,显著低于模型组的(769.0±124.4)U/L和(1 203.7±223.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424和3.958,均P<0.01)。造模后24 h,模型组PCNA为0.103±0.017,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054±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5.575,P<0.01),72 h达高峰,为0.141±0.092,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大黄素组24 h PCNA的表达为0.165±0.031,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0.274,P<0.01),72、120 h大黄素组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7.758和4.591,均P<0.01)。结论:大黄素能显著提高肝功能衰竭大鼠肝脏PCNA的表达,其对肝功能的改善作用,可能与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急性 大黄素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引发双相甲状腺炎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文新 杨丽 +1 位作者 张剑波 陈华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95-1295,共1页
患者女,31岁,反复乏力、纳差、肝功能异常一年.经一般护肝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于2007年8月来本院就诊。既往无遗传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体查未见阳性体征。化验:ALT395U/L,AST333U/L,白蛋白、Tbil正常,基线TSH水平正常。
关键词 护肝治疗 聚乙二醇干扰素 慢性乙型肝炎 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双相 引发 肝功能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文新 杨丽 +1 位作者 张剑波 陈华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2046-204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戊型肝炎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31例老年戊型肝炎患者和31例非老年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生化检查结果、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35例戊型肝炎患者中,老年患者占23%,冬春季节多发,老年戊型肝炎患者... 目的:探讨老年戊型肝炎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31例老年戊型肝炎患者和31例非老年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生化检查结果、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35例戊型肝炎患者中,老年患者占23%,冬春季节多发,老年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重,高黄疸与低蛋白血症发生率高,重症肝炎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老年戊型肝炎患者为老年肝病常见病因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必要措施积极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戊型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白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侯伟 涂文辉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12期966-967,共2页
目的 :调查台州地区引起肺部感染的肺炎克雷白杆菌 (KP)耐药性及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菌株的发生趋势。方法 :以VITEK AMA分析系统收集台州市立医院 2 0 0 0~ 2 0 0 3年引起肺部感染的KP共 5 3 1株 ,用GNS 12 0药敏卡检测其对... 目的 :调查台州地区引起肺部感染的肺炎克雷白杆菌 (KP)耐药性及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菌株的发生趋势。方法 :以VITEK AMA分析系统收集台州市立医院 2 0 0 0~ 2 0 0 3年引起肺部感染的KP共 5 3 1株 ,用GNS 12 0药敏卡检测其对 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4a来引起肺部感染的KP对氨曲南、头孢匹肟、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增高 ,而对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复方磺胺甲唑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较小 ,所有菌株对亚胺培南敏感。 2 0 0 0~ 2 0 0 3年 4a间产ESBLs的KP检出率分别为3 2 .5 3 % ,41.3 5 % ,63 .0 3 % ,68.72 %。有逐年递增趋势 (χ2 =42 .65 8,P <0 .0 1)。结论 :本地区近 4a来引起肺部感染的KP对氨曲南、头孢匹肟、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等耐药率明显增高 ,产ESBLs的KP逐年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白杆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乾刚 赵海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24-426,共3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1例患者随机分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27例),干扰素α-2b(34例)两组,观察各组的ALT、HBV DNA、HBeAg、抗HBe及肝纤维化指标,包括Ⅲ型前胶原U(P...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1例患者随机分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27例),干扰素α-2b(34例)两组,观察各组的ALT、HBV DNA、HBeAg、抗HBe及肝纤维化指标,包括Ⅲ型前胶原U(PCⅢ)、Ⅳ型胶原(CⅣ)、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及随访6个月时PegIFNα-2a组的HBV DNA滴度的变化及转阴率、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及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均明显高于干扰素组(P<0.05),不良反应相似。结论PegIFNα-2a是治疗CHB的有效方法,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聚乙醇化干扰素α-2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产士应对梅毒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及防护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小燕 卢爱金 曹海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2期66-66,72,共2页
梅毒是一种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全身性、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是我国乙类管理的传染病。随着近年来性传播性疾病的不断增加,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助产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经常会接触... 梅毒是一种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全身性、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是我国乙类管理的传染病。随着近年来性传播性疾病的不断增加,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助产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经常会接触到含有梅毒螺旋体的产妇血液及体液,职业暴露时有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产士 梅毒 防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