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镇肝熄风汤与补阳还五汤对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瀛 高慧娟 +2 位作者 樊留博 毛利军 陈丹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5期469-470,共2页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与补阳还五汤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将101例早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加运动疗法、功能电刺激,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镇肝熄风汤,对照组加服补阳还五汤,疗程为1个月...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与补阳还五汤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将101例早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加运动疗法、功能电刺激,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镇肝熄风汤,对照组加服补阳还五汤,疗程为1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镇肝熄风汤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疗效优于补阳还五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肝熄风汤 补阳还五汤 脑卒中 康复 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跟腱挛缩症43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宋小青 叶佐荣 陈丹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368-2369,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康复训练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跟腱挛缩的疗效,以总结经验提高临床对跟腱挛缩症的治愈率。方法: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采用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对43例跟腱挛缩患者进行治疗,治疗2~6个疗程,每个疗程10d,平均治疗3个疗程。... 目的:通过观察康复训练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跟腱挛缩的疗效,以总结经验提高临床对跟腱挛缩症的治愈率。方法: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采用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对43例跟腱挛缩患者进行治疗,治疗2~6个疗程,每个疗程10d,平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随诊5个月~1年,平均为8个月,显效25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体优良率90.7%。结论: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跟腱挛缩安全可靠,愈后复发率低,疗效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 挛缩 熏蒸 中药疗法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每日治疗时间安排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利中 朱靖 樊留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10-710,共1页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住院治疗 临床研究 时间安排 早期康复 CT/MRI 肝肾功能不全 GCS评分 首次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逍遥散联合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瀛 朱海勇 +1 位作者 高慧娟 樊留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6期501-502,共2页
目的观察逍遥散联合百忧解辅以心理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方法将85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百忧解配合心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逍遥散。治疗前后采... 目的观察逍遥散联合百忧解辅以心理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方法将85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百忧解配合心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逍遥散。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Barthel指数(MBI)、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对患者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AMD评分和S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逍遥散联合百忧解并配以心理疗法治疗PSD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而且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逍遥散 百忧解 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茆红霞 金灵青 刘双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60-564,共5页
目的:探讨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联合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0.5g/次,3次/天)联合参... 目的:探讨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联合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0.5g/次,3次/天)联合参麦注射液(每次每膝5 m L,每周注射1次)治疗,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自评量表(WOMAC)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对照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7、IL-18浓度水平明显下降,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浓度水平明显上升;联合组患者血清IL-17、IL-18浓度水平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TGF-β、IGF-1、FGF-2浓度水平上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17、IL-18浓度水平和提高TGF-β、IGF-1、FGF-2浓度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硫酸氨基葡萄糖 参麦注射液 临床疗效 血清相关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尿管球囊扩张法治疗环咽肌失弛缓引起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纪红 茆红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7-359,共3页
摄食吞咽障碍在康复科较为常见,其中由环咽肌失弛缓导致的吞咽障碍逐渐被认识。由于环咽肌失弛缓导致食物进入食管困难,出现食物停留在口咽部,返流,甚至误咽等情况。环咽肌失弛缓导致的吞咽障碍治疗,国内报道较少,且对常规治疗(包括间... 摄食吞咽障碍在康复科较为常见,其中由环咽肌失弛缓导致的吞咽障碍逐渐被认识。由于环咽肌失弛缓导致食物进入食管困难,出现食物停留在口咽部,返流,甚至误咽等情况。环咽肌失弛缓导致的吞咽障碍治疗,国内报道较少,且对常规治疗(包括间接训练及直接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我们对3例环咽肌失弛缓引起的吞咽障碍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食吞咽障碍 治疗方法 环咽肌 球囊扩张法 疗效观察 导尿管 常规治疗 康复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对大鼠脊髓损伤中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臣健 陈春晓 +1 位作者 徐涛 汤呈宣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39-748,共10页
目的:探究阿魏酸钠(SF)对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中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内研究采用压迫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n=12),Sham组不损伤脊髓,SCI+SF组按100mg/kg/d的剂量连续腹腔注射SF给药7d,SCI组给... 目的:探究阿魏酸钠(SF)对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中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内研究采用压迫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n=12),Sham组不损伤脊髓,SCI+SF组按100mg/kg/d的剂量连续腹腔注射SF给药7d,SCI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溶液,术后第3天提取脊髓组织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NLRP3和激活效应蛋白pro-caspase-1、P20、IL-1β以及自噬蛋白P62、LC3Ⅱ的表达,并对脊髓样本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LRP3变化,术后第7天对脊髓样本进行Nissl染色检测神经元存活情况。体外实验中对大鼠小胶质细胞(正常培养为对照组)采用LPS诱导NLRP3表达(LPS组),加入自噬阻断剂氯喹(CQ)(CQ组及LPS+CQ组)检测NLRP3激活效应以及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TSB)活性,验证自噬与溶酶体功能对NLRP3激活的影响,再通过SF干预(LPS+CQ+SF组)带来的分子水平变化探讨其中的机制。结果:与Sham组相比,SCI组NLRP3表达升高并被激活,pro-caspase-1降解减少,活性产物P20、IL-1β增多,且自噬蛋白p62、LC3Ⅱ均在较高水平(P<0.05);与SCI组比较,SCI+SF组NLRP3数量减少,激活减弱,P62、LC3Ⅱ水平下降(P<0.05),Nissl染色显示前角神经元存活情况改善(P<0.05)。与之相似,体外实验中,相比对照组,LPS组细胞NLRP3的表达上升(P<0.05),但激活不显著,而LPS+CQ组NLRP3的水平更高,激活明显,pro-caspase-1降解,活性产物P20、IL-1β增多,此外,P62、LC3Ⅱ的水平异常升高,CTSB活性下降(P<0.05),而相比LPS+CQ组,LPS+CQ+SF组中P62、LC3Ⅱ的水平出现同步下降,CTSB活性增强(P<0.05),自噬流恢复。结论:阿魏酸钠通过保护自噬和溶酶体的功能,能够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产生和激活,从而减轻SCI大鼠神经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阿魏酸钠 NLRP3炎性小体 自噬 溶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屈滨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力和代谢的影响
8
作者 陈丽璇 张红 +3 位作者 王小华 段锋祺 周兆 刘革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5-610,共6页
目的:研究克拉屈滨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生长及分泌活性的影响,探讨克拉屈滨通过抑制内皮细胞活力发挥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4~1μmol/L)克拉屈滨对内皮细胞活力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 目的:研究克拉屈滨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生长及分泌活性的影响,探讨克拉屈滨通过抑制内皮细胞活力发挥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4~1μmol/L)克拉屈滨对内皮细胞活力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水平;Gries法检测上清液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结果:克拉屈滨作用48 h对细胞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约为3.644μmol/L,随药物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抑制作用增强。克拉屈滨作用48 h后,细胞周期被明显阻滞在S期,0.4μmol/L时S期细胞约43.74%,1μmol/L时S期细胞约77.23%。克拉屈滨处理后,各组内皮细胞的凋亡率没有显著差异。克拉屈滨处理后,caspase-3与Bax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21水平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增高,而p53水平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降低(P<0.05)。克拉屈滨处理后,上清液中TGF-β1和TNF-α水平升高,VEGF含量减少(P<0.05)。克拉屈滨处理后,上清液中NO含量减少(P<0.05)。结论:克拉屈滨能明显抑制内皮细胞EA.hy926的活力,其主要机制与细胞周期阻滞有关。同时克拉屈滨能促进内皮细胞EA.hy926分泌TNF-α和TGF-β1,抑制其分泌VEGF和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屈滨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