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孢克洛致视物模糊1例
1
作者 蔡志琴 周福永 王枳人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39,共2页
患儿,男,7岁,因支气管炎给予头孢克洛颗粒0.2 g,tid,口服3 h后出现视物模糊,及时停用,对症治疗后未发生严重不良后果,预后良好。该例不良反应临床罕见,建议在使用头孢克洛颗粒等抗菌药物时关注患者是否有视力改变、色弱等相关不适,并及... 患儿,男,7岁,因支气管炎给予头孢克洛颗粒0.2 g,tid,口服3 h后出现视物模糊,及时停用,对症治疗后未发生严重不良后果,预后良好。该例不良反应临床罕见,建议在使用头孢克洛颗粒等抗菌药物时关注患者是否有视力改变、色弱等相关不适,并及时向临床反馈不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洛 视物模糊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大鼠中性粒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表达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华斐 王昕昕 +6 位作者 童夏生 李绍波 王恩智 阮正英 叶辉 金小红 郭海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870-873,共4页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哮喘大鼠血中性粒细胞(PMN)中的表达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探讨血PMN中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哮喘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哮喘组、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对血PM...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哮喘大鼠血中性粒细胞(PMN)中的表达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探讨血PMN中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哮喘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哮喘组、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对血PMN进行分离纯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MMP-9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TIMP-1的蛋白浓度。结果:哮喘组(0.196±0.011,OD值)和地塞米松治疗组(0.135±0.008,OD值)中MMP-9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100±0.010,OD值)(P<0.01),地塞米松治疗组MMP-9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哮喘组(P<0.01)。哮喘组[(34.96±4.54)ng/mL]血清TIMP-1的表达水平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6.14±3.43)ng/mL]和地塞米松治疗组[(29.89±3.43)ng/mL](均P<0.01),地塞米松治疗组TIMP-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MMP-9与TIMP-1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n=29,r=0.741,P<0.01)。结论:PMN能合成MMP-9,且哮喘时其合成水平增加。PMN可能部分通过MMP-9起作用来参与哮喘的炎症过程,其合成功能可以被地塞米松所抑制。MMP-9及其抑制物TIMP-1共同参与哮喘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中性粒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免疫细胞化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1
3
作者 邵雪华 陈姬雅 +1 位作者 周炜 陈丽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8期68-70,73,共4页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台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2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腋静脉穿刺留置针输...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台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2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腋静脉穿刺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头皮及四肢浅静脉穿刺留置针输液,比较两组留置针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平均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生堵塞3例、液体外渗3例、静脉炎1例、脱管2例、折管2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4%,高于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置针保留时间为(5.52±1.21)d,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腋静脉留置针的效果优于头皮及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腋静脉 静脉留置针 输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脑利钠肽在重症手足口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晟 程海英 +2 位作者 蔡海芳 潜丽俊 蓝菊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9-599,共1页
血清脑利钠肽(BNP)主要由心室产生和分泌,心室负荷和室壁张力增加将刺激其分泌,测定血清BNP水平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指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近期研究表明,在有心衰症状的患者中,血清BNP水平作为心力衰竭诊断的一个指标,... 血清脑利钠肽(BNP)主要由心室产生和分泌,心室负荷和室壁张力增加将刺激其分泌,测定血清BNP水平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指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近期研究表明,在有心衰症状的患者中,血清BNP水平作为心力衰竭诊断的一个指标,优于心房利钠肽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在成人心力衰竭的研究较成熟,但儿科鲜有报道。为探讨血清BNP与手足口病(HFMD)患儿病情关系,本文拟回顾性分析HFMD患儿入院时血清BNP及动态变化与病情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脑利钠肽 血清 临床价值 左心室射血分数 重症 心力衰竭 病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男童骨密度变化与骨代谢指标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9
5
作者 黄邀 傅君芬 +4 位作者 李筠 梁黎 王春林 李乐飞 董文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男童骨密度变化与骨代谢生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以了解肥胖男童骨代谢异常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定量骨密度超声仪测定70例7~14岁不同体质指数(BMI≥23)的肥胖男童及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男童的桡...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男童骨密度变化与骨代谢生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以了解肥胖男童骨代谢异常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定量骨密度超声仪测定70例7~14岁不同体质指数(BMI≥23)的肥胖男童及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男童的桡骨远端的超声传播速度(SOS),对其骨骼矿物质密度(BMD)进行评价。并对其空腹血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血糖(FBG)、胰岛素(FINS)、骨钙素(OC)、甲状旁腺素(PTH)进行监测。用稳态模式(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FBG×FINS/22.5)、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IS=20×FINS/(FBG-3.5)]。结果BMI≥25的肥胖男童BMD、O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FBG、FINS、HOMA-IR、DTH、ALP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双变量相关分析,BMD分别与BMI、FINS及HOMA-IR呈负相关(r=-0.50,rs=-0.58、-0.60,P均<0.01),与OC呈正相关(r=0.63,P<0.01)。结论严重肥胖男童存在明显的骨代谢异常,且与肥胖程度、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儿童 骨代谢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川崎病患儿高凝状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英姿 汪祝萍 +1 位作者 程海英 林蕴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79-979,982,共2页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的血液呈高凝状态,其程度常与血管炎病变的严重性和活动性相平行,常影响疾病的预后,预防和治疗高凝状态是治疗川崎病的重要措施。低分子肝素钙有强大的抗凝作用,近年来用于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的血液呈高凝状态,其程度常与血管炎病变的严重性和活动性相平行,常影响疾病的预后,预防和治疗高凝状态是治疗川崎病的重要措施。低分子肝素钙有强大的抗凝作用,近年来用于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等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研究观察78例川崎病患儿应用低分子肝素钙(LMWH)治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 辅助治疗 疗效分析 高凝状态 川崎病 患儿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抗凝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外周血T辅助细胞1/2细胞因子水平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姜丽娇 卢美萍 +3 位作者 郭莉 吴建强 邹丽霞 徐益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1-286,共6页
目的:分析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患儿外周血T辅助细胞1/2(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特点,了解相关病理机制,以期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5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活动期非SOJIA患儿4... 目的:分析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患儿外周血T辅助细胞1/2(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特点,了解相关病理机制,以期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5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活动期非SOJIA患儿41例(非SOJIA组,n=41)的临床资料,其中多关节炎型11例,少关节炎型10例,附着点炎型2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儿血清IL-2、IL-4、IL-6、IL.10、TNF-α和γ干扰素水平,并与同期85例活动期SOJIA患儿及202名健康体检儿童(正常对照组,n=202)比较,同时分析非SOJIA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SOJIA组患儿血清IL-2、IL-6、γ干扰素升高(2.9pg/mL与2.6pg/mL,9.9pg/mL与6.4pg/mL,6.3pg/mL与5.1pg/mL,均P〈0.05),而TNF—α、IL-10降低(2.7pg/mL与3.9pg/mL,2.9pg/mL与7.1pg/mL,均P〈0.01);与SOJIA组比较,非SOJIA组IL-6、IL-10降低(9.9pg/mL与33.5pg/mL,2.9pg/mL与4.1pg/mL,均P〈0.01),IL-4、1干扰素升高(3.1pg/mL与2.3pg/mL,6.3pg/mL与4.4pg/mL,均P〈0.05)。同时非SOJIA组附着点炎型、多关节炎型患儿血清IL-6水平高于少关节炎型(12.7pg/mL、11.0pg/mL与4.2pg/mL,均P〈0.05);附着点炎型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与超敏CRP呈正相关。结论:非SOJIA患儿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且Th1细胞占优势,血清IL-6可能参与非SOJIA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幼年型类风湿/病理生理学 Th1细胞/免疫学 Th2细胞/免疫学 干扰素Ⅱ型/血液 细胞因子类/血液 肿瘤坏死因子α/血液 白细胞介素类/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低体重、极低体重儿鼻饲母乳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阮桂英 汪祝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94-795,共2页
我们采用鼻饲母乳对早产儿低体重、极低体重儿进行营养支持,方法简单,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早产儿 极低体重儿 鼻饲母乳 临床应用 低体重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于胎龄儿血生化营养指标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丽珍 卢洪萍 王昕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92-894,共3页
关键词 小于胎龄儿 生化指标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妥泰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梁国安 姚桂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192-4193,共2页
目的:探讨妥泰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T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TS的69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妥泰治疗,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治疗,用药6个月后对比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1%,对照组为87.9%,两... 目的:探讨妥泰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T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TS的69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妥泰治疗,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治疗,用药6个月后对比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1%,对照组为87.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中、重度副作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妥泰和氟哌啶醇治疗TS疗效相同,但妥泰较氟哌啶醇副作用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啶醇 托吡酯 多发性抽动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美芸 潘素娇 阮晓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917-918,共2页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 ,A组 31例为黄芪注射液治疗组 ,B组 30例为对照组 ,两组均治疗 2周 ,治疗开始前及治疗后记录患儿体征、心肌酶谱、心电图变化。结果...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 ,A组 31例为黄芪注射液治疗组 ,B组 30例为对照组 ,两组均治疗 2周 ,治疗开始前及治疗后记录患儿体征、心肌酶谱、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间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儿童 病毒性心肌炎 疗效观察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对新生大鼠肺组织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应燕芬 胡小娅 +5 位作者 梁园 林锦 吴海山 蔡晓红 林振浪 陈尚勤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7-233,共7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否参与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EHP)影响肺组织形态发育的过程。方法 SD新生大鼠于出生后第1天开始分别ip给予DEHP 10,100和750 mg.kg-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否参与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EHP)影响肺组织形态发育的过程。方法 SD新生大鼠于出生后第1天开始分别ip给予DEHP 10,100和750 mg.kg-1,每天1次。每组1/2大鼠持续染毒14 d,剩余1/2大鼠持续染毒21 d。染毒结束后第2天处死大鼠,取新鲜肺组织,提取总RNA,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MP-9,TIMP-1和TGF-β1mRNA的表达;其余部分石蜡包埋,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形态观察,或者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MP-9,TIMP-1和TGF-β1蛋白表达。结果 DEHP染毒14 d,与溶剂对照组比较,DEHP 100和750 mg.kg-1组新生大鼠肺泡发育受抑制,肺间质比例增大(P<0.05);DEHP10,100和750 mg.kg-1组MMP-9和TGF-β1mRNA表达随着DEHP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r=0.979,P<0.01;r=0.990,P<0.01),MMP-9和TGF-β1蛋白表达亦随着DEHP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r=0.770,P<0.01;r=0.959,P<0.01);TIMP-1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r=0.904,P<0.01;r=0.795,P<0.01)。DEHP染毒21 d,DEHP 10,100和750 mg.kg-1组肺间质比例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MMP-9和TGF-β1mRNA表达随着DEHP染毒剂量的增加而下降(r=0.879,P<0.01;r=0.904,P<0.01),MMP-9和TGF-β1蛋白表达亦随着DEHP染毒剂量的增加而下降(r=0.935,P<0.01;r=0.819,P<0.01);TIMP-1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r=0.819,P<0.01;r=0.619,P<0.01)。结论 DEHP通过影响肺组织MMP-9,TIMP-1和TGF-β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影响新生大鼠肺组织形态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及其配体mRNA在哮喘大鼠中性粒细胞上的表达及布地奈德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小红 应亚萍 +6 位作者 陈存国 陈玲玲 李绍波 卢洪萍 朱希聪 陈丽丽 朱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8期876-881,共6页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对哮喘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上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及其配体(GITRL)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哮喘组、布地奈德干预组,取外周血进行中性粒细胞的分离提纯,采...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对哮喘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上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及其配体(GITRL)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哮喘组、布地奈德干预组,取外周血进行中性粒细胞的分离提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GITR/GITRL mRNA在中性粒细胞上的表达。结果:哮喘组中性粒细胞上的GITR/GITRL mRNA的表达水平(△CT分别为3.10±0.23,13.48±2.40)显著高于对照组(△CT分别为5.16±0.70,15.79±1.27)及布地奈德干预组(△CT分别为4.83±0.93,15.63±1.73)(均P<0.05);而布地奈德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组的GITR/GITRL mRNA表达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2=0.669,P<0.01)。结论:中性粒细胞可能通过GITR/GITRL信号通路参与哮喘的气道炎症过程,布地奈德可能通过下调中性粒细胞上的GITR/GITRL的表达从而减轻哮喘气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配体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与儿童偏头痛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波 李海波 +3 位作者 吴惠兰 卢洪华 刘江涛 黄圆圆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51-1053,共3页
目的研究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儿童偏头痛的关系。方法采用ABC-ELISA法检测偏头痛组、偏头痛病情控制组及健康对照组儿童可溶性P-选择素的水平、经颅多普勒(TCD)和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并进行P-选择素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儿童偏头痛的关系。方法采用ABC-ELISA法检测偏头痛组、偏头痛病情控制组及健康对照组儿童可溶性P-选择素的水平、经颅多普勒(TCD)和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并进行P-选择素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偏头痛组患儿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病情控制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067,P<0.05);病情控制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D检测显示偏头痛组患儿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病情控制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8,P<0.05);血常规检查显示偏头痛组血小板计数高于病情控制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2,P<0.05);病情控制组患儿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降至正常,脑血管痉挛及血小板数升高的发生率均降至正常水平。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r=0.996,P<0.01)。结论儿童偏头痛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增高,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增高。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可作为儿童偏头痛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血小板活化 可溶性P-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质量管理模式防范氧驱动雾化吸入连接管脱落的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丽丽 陈玲娇 赵雪频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22期54-55,共2页
氧驱动雾化是以高压氧气作为动力的喷射式雾化吸入方法,其连接雾化器与流量表的氧气导管存在脱管危险,易惊吓到患儿,脱落管道反弹可致意外伤害的发生。我科采用“1+3”管理模式对雾化连接管脱管问题进行质量改进,即发现一个问题后... 氧驱动雾化是以高压氧气作为动力的喷射式雾化吸入方法,其连接雾化器与流量表的氧气导管存在脱管危险,易惊吓到患儿,脱落管道反弹可致意外伤害的发生。我科采用“1+3”管理模式对雾化连接管脱管问题进行质量改进,即发现一个问题后,寻找一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一套整改方案、在一群人中贯彻实施,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此“1+3”质量管理模式在消除雾化治疗安全隐患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 连接管 脱落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2在大鼠哮喘中性粒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华斐 罗冬娇 +3 位作者 童夏生 郭海渊 阮正英 叶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8期883-887,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哮喘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2(NAP-2)蛋白在中性粒细胞(NEU)上的表达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探讨NEU参与哮喘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哮喘模型,随机分成哮喘组、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分离纯化血NEU,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观察大鼠哮喘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2(NAP-2)蛋白在中性粒细胞(NEU)上的表达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探讨NEU参与哮喘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哮喘模型,随机分成哮喘组、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分离纯化血NEU,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支气管和血NEU中NAP-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哮喘组NEUNAP-2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0.198±0.016)显著高于对照组值(0.079±0.015)(P<0.01);地塞米松治疗组的NEUNAP-2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0.135±0.021)显著低于哮喘组且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组支气管NAP-2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0.226±0.050)显著高于对照组值(0.140±0.012)(P<0.01);地塞米松治疗组的支气管NAP-2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0.175±0.028)显著低于哮喘组且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NEUNAP-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NEU计数呈显著正相关(n=29,r=0.334,P<0.05)。结论:哮喘大鼠NEUNAP-2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加,NEU可能通过NAP-2参与哮喘发病的炎症过程;地塞米松部分通过抑制NEUNAP-2的表达从而减轻气道炎症,NAP-2可能与NEU在肺组织中聚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2 免疫组织化学 中性粒细胞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性瘫痪的临床与CT表现:附54例报告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昕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1-101,共1页
我院从1993年1月~1996年5月门诊及病房收治脑性瘫痪54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男40例,女14倒。年龄:<6个月3例,~1岁21例,~2岁16例,~3岁7例,~5岁6例,>5岁1例。围产期因素:早产17例。
关键词 脑性瘫痪 临床 CT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β基因新型突变(A279T)致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瑾 黄晓东 +2 位作者 林蕴 王剑 沈春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09-611,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RTH)的临床特点及甲状腺激素受体β(TRβ)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例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采用目标外显子捕获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所进行的相关基因筛查和对可疑位点进行Sanger测...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RTH)的临床特点及甲状腺激素受体β(TRβ)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例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采用目标外显子捕获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所进行的相关基因筛查和对可疑位点进行Sanger测序的检测结果。结果先证者,男,12岁。临床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偶有心悸,甲状腺无肿大。实验室检查示游离三碘甲状腺原酸、游离甲状腺素升高,促甲状腺激素正常。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及其父亲THRB第835位点碱基鸟嘌呤突变为腺嘌呤,为新型杂合突变;其母亲该位点正常。该突变导致第279位氨基酸由丙氨酸变为苏氨酸,根据ACMG指南为致病性变异。结论基因检测有助RTHβ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抵抗 甲状腺激素受体β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儿童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蕴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临床分析 儿童 抗病毒治疗 上升趋势 年发病率 早期诊断 预后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胺灌肠液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20
作者 杜有功 胡大平 +1 位作者 陈赛贞 李学信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制备乙酰胺灌肠液,并观察用于抢救氟乙酰胺中毒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用乙酰胺和水杨酸钠制备灌肠液,制定暂行质量标准,并用于治疗氟乙酰胺中毒患儿40例。结果治疗氟乙酰胺中毒患儿40例,完全治愈34例,遗有癫2例,痴呆、偏瘫2例,死亡... 目的制备乙酰胺灌肠液,并观察用于抢救氟乙酰胺中毒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用乙酰胺和水杨酸钠制备灌肠液,制定暂行质量标准,并用于治疗氟乙酰胺中毒患儿40例。结果治疗氟乙酰胺中毒患儿40例,完全治愈34例,遗有癫2例,痴呆、偏瘫2例,死亡2例。疗效优于肌内注射乙酰胺注射液。结论采用该拟订处方制备乙酰胺灌肠液治疗氟乙酰胺中毒,比肌内注射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胺濯肠液 氟乙酰胺 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