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台山红岭种子园湿地松基因资源引入效果分析 |
赵奋成
黄永达
廖树森
张应中
黄永权
李宪政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
2
|
湿地松种子园球果害虫——微红梢斑螟的研究 |
徐家雄
陈泽藩
杨肇兴
李徐益
蔡选光
黄德根
罗区富
黄逾天
司徒荣贵
|
《广东林业科技》
|
1992 |
8
|
|
|
3
|
湿地松改良种子园部分无性系的早期遗传评价 |
赵奋成
李宪政
黄永达
张应中
黄永权
钟岁英
李福明
|
《广东林业科技》
|
2001 |
6
|
|
|
4
|
湿地松改良种子园无性系的遗传评价及新一轮育种亲本选择 |
邓乐平
黄婷
王哲
吴惠姗
李晓华
廖仿炎
李义良
郭文冰
赵奋成
|
《林业与环境科学》
|
2020 |
10
|
|
|
5
|
台风“天鸽”对湿加松无性系种子园的影响 |
林昌明
车晓亮
李福明
黄婷
司徒文斗
李义良
郭文冰
|
《林业与环境科学》
|
2020 |
2
|
|
|
6
|
基于SLAF-seq技术的湿加松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
王哲
邓乐平
龙永彬
谢威
曾明
欧阳曦
郭文冰
李义良
|
《林业与环境科学》
|
2025 |
0 |
|
|
7
|
湿加松针叶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总量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的建立 |
曾韦珊
黄林旺
吕欣欣
毛积鹏
冯志恒
刘天颐
黄少伟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
8
|
湿加松16种黄酮总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 |
司徒荣贵
钟岁英
叶威方
司徒文斗
毛积鹏
|
《林业与环境科学》
|
2021 |
3
|
|
|
9
|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湿加松针叶黄芪苷含量的预测模型 |
彭冠明
吕欣欣
毛积鹏
欧惠玲
谢诺
李福明
|
《林业与环境科学》
|
2022 |
1
|
|
|
10
|
种实害虫为害湿地松2年生球果后种子损失率的研究 |
徐家雄
司徒荣贵
|
《广东林业科技》
|
1994 |
2
|
|
|
11
|
台山市植被覆盖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地形响应研究 |
张超
刘扬晶
黄炬峰
丁山
桂来庭
张家阳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
2021 |
1
|
|
|
12
|
ArcGIS在林业遥感监测中的应用与效益分析 |
叶威方
张智霖
陈绮娜
|
《江西农业》
|
2024 |
0 |
|
|
13
|
基于针刺仪测定技术的湿地松木材密度间接选择效果 |
赵奋成
郭文冰
钟岁英
邓乐平
吴惠姗
林昌明
廖仿炎
谭志强
李义良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9
|
|
|
14
|
湿地松与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的杂交效果分析 |
赵奋成
李宪政
张应中
李福明
刘宏杰
蔡坚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6
|
|
|
15
|
湿加松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
李义良
赵奋成
吴惠姗
张应中
李福明
钟岁英
李宪政
蔡坚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
|
16
|
湿地松及其杂种的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 |
胡继文
郭文冰
邓乐平
钟岁英
王为民
赵奋成
黄婷
吴惠姗
李义良
廖仿炎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
17
|
湿地松×加勒比松F_1杂种的扦插苗与实生苗早期生长比较 |
赵奋成
张应中
李福明
钟岁英
刘宏杰
黄永权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3
|
|
|
18
|
湿地松×加勒比松杂种松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
张应中
赵奋成
钟岁英
李福明
王华南
刘宏杰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8
|
|
|
19
|
湿地松自由授粉家系松脂产量性状和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
赵奋成
郭文冰
林昌明
钟岁英
吴惠姗
李义良
范伟军
廖仿炎
邓乐平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
20
|
湿地松半双列子代遗传分析 |
赵奋成
张应中
李宪政
李福明
何木晋
黄永权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