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多参数协同自适应方法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杰 程静 +1 位作者 王维庆 黄瓷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74-85,共12页
应用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VSG)技术的光储系统在并网运行工况发生改变时,VSG输出功率和频率会发生较大波动。为了减缓功率-频率振荡,提出一种多参数协同自适应控制策略,该策略能有效抑制系统波动。首先根据VS... 应用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VSG)技术的光储系统在并网运行工况发生改变时,VSG输出功率和频率会发生较大波动。为了减缓功率-频率振荡,提出一种多参数协同自适应控制策略,该策略能有效抑制系统波动。首先根据VSG小信号模型,推导出系统满足相角稳定裕度条件下虚拟惯量J和阻尼系数D的取值范围。其次考虑到有功下垂系数Kf会改变系统功率-频率特性的敏感程度,设计了包含J、D、Kf的三参数协同自适应变化函数,为实现阻尼系数在第二阶段缓慢减小和第四阶段进一步增大,引入了频率差值积分项。然后,为进一步验证此方法在系统受大扰动时的适用性,在小信号分析的基础上进行VSG暂态稳定性分析。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的仿真模型中针对不同工况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无论在大扰动还是小扰动工况,采用改进后的方法都能够很好地增强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小信号模型 虚拟惯量 阻尼系数 下垂系数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固态变压器交流端口柔性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程静 赵振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8-147,共10页
固态变压器(solid state transformer, SST)能实现传统电力变压器的变压、隔离作用,还可实现灵活的电能调控作用,但不具备传统同步发电机的机械特性及同步运行机制。当分布式电源经SST接入电网时,由于其出力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将对上级... 固态变压器(solid state transformer, SST)能实现传统电力变压器的变压、隔离作用,还可实现灵活的电能调控作用,但不具备传统同步发电机的机械特性及同步运行机制。当分布式电源经SST接入电网时,由于其出力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将对上级电网造成冲击,导致电网电压/频率波动。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SST交流端口控制策略。首先,建立模块化多电平型输入级和同步发电机等效模型,将虚拟同步发电机原理融入输入级控制策略,以提高SST并网端口的电能质量、惯性及阻尼特性,并使其具备参与电网调频、调压能力。其次,提出储能装置辅助调频控制,保障SST参与一次调频时低压系统负载功率消耗平衡。最后,确立了输出级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以提高低压交流端口负荷功率响应特性,实现SST对上级电网的友好性。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SST拓扑结构及其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固态变压器 分布式电源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源荷多重不确定性的含氢综合能源系统三阶段随机鲁棒日前优化
3
作者 李亮 袁至 李骥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99-3208,I0048-I0052,共15页
为解决含氢综合能源系统(hydrogen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HIES)在源荷出力和场景概率多重不确定性下难以兼顾鲁棒性和经济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场景概率的分布鲁棒和两阶段鲁棒结合的三阶段四层随机鲁棒优化方法。首先,充分考虑... 为解决含氢综合能源系统(hydrogen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HIES)在源荷出力和场景概率多重不确定性下难以兼顾鲁棒性和经济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场景概率的分布鲁棒和两阶段鲁棒结合的三阶段四层随机鲁棒优化方法。首先,充分考虑系统运行的灵活性、低碳性,建立HIES,并引入碳捕集机组和阶梯式碳交易保证系统低碳运行;其次,用鲁棒优化法和随机规划中的场景法分别处理源荷出力不确定和场景概率不确定,建立min-max-max-min三阶段四层优化模型。采用变量交替迭代的列与约束生成算法求解得到最优鲁棒调度结果以及最恶劣场景概率分布。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兼顾了经济性和鲁棒性,并且系统具有较强的新能源消纳能力,保证了HIES系统的低碳、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氢综合能源系统 低碳性 源荷出力不确定性 源荷场景概率不确定性 随机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与TKEO的故障识别与定位方法研究
4
作者 王海龙 何山 +1 位作者 胡帅 王维庆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7-187,共11页
在含有储能的光伏制氢系统中,故障类型的准确识别及精确定位对其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短距离直流输电系统故障识别与定位精准度低、快速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 WT)和Teager-Kaiser能量算子(Teag... 在含有储能的光伏制氢系统中,故障类型的准确识别及精确定位对其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短距离直流输电系统故障识别与定位精准度低、快速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 WT)和Teager-Kaiser能量算子(Teager-Kaiserenergyoperator, TKEO)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对故障信号进行小波变换,使用软阈值进行去噪并重构信号。提取并分析每个小波分解层的特征信息,根据高低频分解层能量的比值判定故障类型。其次采用TKEO法提取出经小波分解后的瞬时能量谱,精确标定首个波头到达直流线路两端的采样点。然后采用双端测距法精确求解出故障距离。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光伏直流制氢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故障类型的识别和定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故障识别 Teager-Kaiser能量算子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分配原则的发电侧共享储能容量规划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杨帆 王维庆 +2 位作者 程静 赵海岭 李笑竹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1-102,共12页
针对风电集群联合共享储能系统的协调控制和收益分配问题,提出基于预测误差分配原则的运行控制策略。首先,设计共享储能商业运行模式,建立储能变寿命与充放电模型。考虑政策补贴和季节性温度对储能定价和容量配置影响,建立多风场时空相... 针对风电集群联合共享储能系统的协调控制和收益分配问题,提出基于预测误差分配原则的运行控制策略。首先,设计共享储能商业运行模式,建立储能变寿命与充放电模型。考虑政策补贴和季节性温度对储能定价和容量配置影响,建立多风场时空相关特性的风群联合大容量共享储能参与能量/调频市场的容量规划模型。通过所提策略计算风储联合系统的最优储能容量配置,分析季节性风况对储能配置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无储能购电补贴时,所提商业模式也能获得稳定盈利,并同时满足风电集群并网要求,控制弃风率在5%以内。基于误差分配的方法能够平衡各风电场收益,考虑季节性温度使储能实际收益提升约3.6%。同时夏冬季储能配置呈现双反比现象,所提方法为发电侧共享储能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集群 共享储能 调频 变寿命模型 季节性风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并充串放电变换的新型直流风电机组及其控制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海洋 李战龙 +4 位作者 王海云 冯其塔 艾斯卡尔 郭锐 刘香苹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7-1497,I0034,I0035,I0036,共14页
直流风电机组(DC wind turbine,DCWT)作为全直流风力发电系统的关键基础设备,其高效的拓扑结构和稳定的控制策略对于全直流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为解决目前DCWT电能变换环节过多造成的效率较低、自启动控制难度高以及故... 直流风电机组(DC wind turbine,DCWT)作为全直流风力发电系统的关键基础设备,其高效的拓扑结构和稳定的控制策略对于全直流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为解决目前DCWT电能变换环节过多造成的效率较低、自启动控制难度高以及故障穿越时对辅助电路依赖造成的可靠性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并充串放电变换的新型直流风电机组的拓扑结构。基于该拓扑中所采用的新型直流变换器中半桥桥臂与全桥桥臂在低压侧并联、高压侧串联的动态连接方式的特点,设计了该DCWT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控制策略;并分析了DCWT在损耗、自启动、直流故障处理等方面的运行特性。通过对比计算,验证了所提新型DCWT拓扑在通过减少电能变换环节,可有效提高能量传输效率;另通过PSCAD/EMTDC搭建了基于新型DCWT的并联型全直流发电系统仿真模型,经风电系统内DCWT在稳态、动态等正常运行工况以及故障DCWT动态切入切出、直流短路等故障运行工况下的仿真,验证了该新型DCWT在具有可行性的前提下,具备较低控制难度的自启动方式以及高可靠性的故障穿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直流风电机组 新型直流变换器 拓扑结构 控制策略 自启动 故障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LE参数辨识ARMAX模型的电力系统节点惯量评估
7
作者 赵伟 武家辉 +1 位作者 买力哈巴 李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9-49,共11页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持续上升,电力系统的惯量水平显著下降,对系统频率稳定性构成了新的挑战。为有效评估风电并网情况下电力系统节点惯量的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受控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with exogenous variable...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持续上升,电力系统的惯量水平显著下降,对系统频率稳定性构成了新的挑战。为有效评估风电并网情况下电力系统节点惯量的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受控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with exogenous variable,ARMAX)模型的改进最大似然估计(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MLE)参数辨识方法对系统机组直接相连节点进行惯量评估。首先,构建ARMAX模型对发电机组直接相连节点的动态特性进行建模,并利用改进MLE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以评估与机组直接相连的节点惯量。然后,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对发电机组节点惯量进行分区,计算得到系统区域惯量和中心频率,并进一步对非发电机组节点频率进行自适应多项式拟合计算,得到其系统节点惯量。最后,搭建IEEE39含风力发电机组节点系统,绘制热力图直观展示电力系统节点和区域的惯量分布,验证了所提改进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有助于精准识别系统中不同节点的动态响应特性,为风电并网系统的分析和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似然 参数辨识 节点惯量 惯量分区 多项式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池储能系统的综合自适应一次调频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梁继业 袁至 +1 位作者 王维庆 李骥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22-2334,共13页
由于传统的电池储能系统控制策略抑制电网频率恶化效果较差,进而限制了电池储能系统参与一次调频时的性能。因此,该文提出基于电池储能系统的综合自适应一次调频策略。首先,为了减少电网频率偏差,将趋势控制策略和惯性与下垂控制策略相... 由于传统的电池储能系统控制策略抑制电网频率恶化效果较差,进而限制了电池储能系统参与一次调频时的性能。因此,该文提出基于电池储能系统的综合自适应一次调频策略。首先,为了减少电网频率偏差,将趋势控制策略和惯性与下垂控制策略相结合,抑制电网频率恶化;其次,自适应控制储能系统出力系数,趋势系数随着电网频率加速度自适应变化,惯性系数随着电网频率变化率自适应变化,下垂系数随着电网频率偏差自适应变化,提高储能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再次,为了防止储能电池过充过放,提高荷电状态(SOC)估算精度,提出多元自适应估算SOC方法,减少SOC估算误差;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该研究成果可为储能系统参与一次调频方面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调频 惯性与下垂控制策略 趋势控制策略 自适应 荷电状态(SOC)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风电制氧的富氧燃煤电厂低碳能源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文伟 王维庆 +2 位作者 樊小朝 史瑞静 程志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83,共14页
为提高风电消纳能力,降低燃煤电厂碳排放水平,提出了一种利用风电制氧的富氧燃煤电厂低碳能源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首先,考虑到源荷双侧的不确定性及相关性,采用基于改进轮廓系数的有序聚类算法与含D(CH(+))评价指标的K-means聚类算... 为提高风电消纳能力,降低燃煤电厂碳排放水平,提出了一种利用风电制氧的富氧燃煤电厂低碳能源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首先,考虑到源荷双侧的不确定性及相关性,采用基于改进轮廓系数的有序聚类算法与含D(CH(+))评价指标的K-means聚类算法的典型场景生成法获得源荷典型场景。在此基础上,以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了基于源荷典型场景的利用风电制氧的富氧燃煤电厂低碳能源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模型。最后,以西北某地区全年源荷数据为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典型场景生成法能使系统容量配置结果合理化,引入富氧燃烧技术的同时考虑售卖多余液氧可有效降低系统总成本及碳排放量,提高风电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消纳 场景生成 优化配置 富氧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非均匀脱冰跳跃高度与弧垂变化影响
10
作者 张浩 董新胜 +2 位作者 何山 曾东 曹壮壮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47,共9页
冰区架空输电导线上的非同期覆冰脱落会减小本档导线-地线、导线-导线、导线-大地的绝缘间隙,可能引发闪络跳闸、杆塔倒塌等事故,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参照实际220 kV输电线路,建立了四档两分裂导线有限元模型,研究分析档距、覆冰厚度... 冰区架空输电导线上的非同期覆冰脱落会减小本档导线-地线、导线-导线、导线-大地的绝缘间隙,可能引发闪络跳闸、杆塔倒塌等事故,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参照实际220 kV输电线路,建立了四档两分裂导线有限元模型,研究分析档距、覆冰厚度、高差以及不同脱冰方式等因素对覆冰导线脱冰档冰跳高度和相邻档弧垂反向位移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覆冰厚度对脱冰档冰跳高度的影响最为显著,而不同脱冰方式之间的差距也较为明显;线路高差对弧垂反向位移影响较大,且随着高差的增大,导线沿水平方向的偏移增大,两相邻档中点弧垂反向位移变化成反比,在高差达到100 m时,其变化速度更为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匀脱冰 数值模拟 脱冰跳跃 导线弧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并网系统的宽频振荡机理分析与抑制 被引量:21
11
作者 程静 苏乐 岳雷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3,共13页
电力系统振荡失稳严重威胁其安全稳定运行,在“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的推动下,风电并网使新型电力系统的振荡稳定性问题加剧。综合考虑传动系统、风机变换器、锁相环、串联补偿等电力系统各部分,建立了双馈风电并网系统的精确化综合模... 电力系统振荡失稳严重威胁其安全稳定运行,在“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的推动下,风电并网使新型电力系统的振荡稳定性问题加剧。综合考虑传动系统、风机变换器、锁相环、串联补偿等电力系统各部分,建立了双馈风电并网系统的精确化综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模式分析法分析系统振荡模式与参与因子关系特性,确定引发系统振荡模式的强相关状态变量和主导因素,探究双馈风电并网电力系统的宽频振荡机理,并寻找振荡抑制方法。与传统模型相对比,并在Matlab软件平台进行仿真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及机理分析方法以更多的状态变量表征了更丰富的振荡模式信息,更详尽地解释了系统宽频振荡机理,并能有效消除振荡,提高系统阻尼,提升系统稳定性,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电力系统宽频振荡检测和抑制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振荡 机理分析 综合模型 模式分析 电力系统 双馈风电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含氢混合储能系统自保温的风电波动平抑策略
12
作者 王俊猛 谢丽蓉 +1 位作者 邹岳琳 卞一帆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47,共8页
针对风电大规模并网引起的功率波动问题,提出一种计及含氢混合储能系统自保温的风电波动平抑策略。首先,通过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确定并网功率和混合储能作用功率;其次,充分考虑氢储能运行特性,通过回收系统余热... 针对风电大规模并网引起的功率波动问题,提出一种计及含氢混合储能系统自保温的风电波动平抑策略。首先,通过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确定并网功率和混合储能作用功率;其次,充分考虑氢储能运行特性,通过回收系统余热并结合弃风制热,构建混合储能系统自保温模型,制定混合储能协调运行能量管理策略。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年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模型。最后,以新疆某50MW风电场为算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储能 混合储能系统 风电波动平抑 能量管理策略 余热保温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运行场景与富氧燃烧捕集技术的低碳能源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朝蓬 王海云 +2 位作者 王维庆 武家辉 朱庆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15-129,共15页
针对光热(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CSP)电站利用率低、风电场弃风率高以及传统燃气机组碳排放水平较高且受“以热定电”的运行限制等问题,引入富氧燃烧捕集技术对传统机组进行改造,配置含热回收的CSP电站实现热电解耦,耦合高温固体... 针对光热(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CSP)电站利用率低、风电场弃风率高以及传统燃气机组碳排放水平较高且受“以热定电”的运行限制等问题,引入富氧燃烧捕集技术对传统机组进行改造,配置含热回收的CSP电站实现热电解耦,耦合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等能量转化设备,构建了电-热-氢低碳能源系统及其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首先,考虑到风电出力和光照强度的不确定性以及与电负荷之间的时序相关性,建立了基于两阶段时空聚类的多运行场景提取模型。其次,在基于概率的多运行场景基础上,通过条件风险价值(conditional value at risk,CVaR)理论度量因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低碳能源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模型。最后,通过算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负荷需求情况下,可降低年碳排放量和弃风率,提高CSP电站利用率,并为不同风险偏好的决策者面对系统容量优化配置问题时提供了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运行场景 富氧燃烧捕集 CVAR 容量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值分析和多目标决策法的CCHP-PV-Wind系统综合性能评估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钱嘉欣 武家辉 +2 位作者 姚磊 萨妮耶·麦合木提 张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0-139,共10页
为充分利用丰富的新能源,满足用户多样化能源的需求,可采用含新能源的系统实现冷热电联供。当新能源作为电源或辅助冷热源时,可减少环境压力,但多种能源形式会导致不确定性、能源利用率低且成本升高,需要新的方法对含新能源的冷热电联供... 为充分利用丰富的新能源,满足用户多样化能源的需求,可采用含新能源的系统实现冷热电联供。当新能源作为电源或辅助冷热源时,可减少环境压力,但多种能源形式会导致不确定性、能源利用率低且成本升高,需要新的方法对含新能源的冷热电联供(CCHP-PV-Wind)系统的优劣进行评估。提出采用基于模糊层次分析(Fuzzy-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uzzy-AHP)和反熵权法(Anti-Entropy Weights,AEW)的多目标决策法(Multi-objective decision-making,MODM),建立指标体系并计算权重。同时引入能值指标来描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并利用Copula理论中的Kendall秩相关系数(Kendall’t)处理CCHP和CCHP-PV-Wind系统相关性问题。最后,选取我国西部某城市建筑为研究对象,结合能值理论对CCHP和CCHP-PV-Wind两种系统进行综合评估与分析,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新能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HP-PV-Wind 模糊层次分析法 能值分析 多目标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配电网中考虑条件风险价值的智能软开关的规划方法 被引量:30
15
作者 王杰 王维庆 +2 位作者 王海云 武家辉 王帅飞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1,共11页
针对高比例可再生分布式能源的接入造成主动配电网运行电压越限和支路过载问题,提出了计及网络重构基于条件风险价值理论(conditional value-at-risk,CVaR)的智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SOP)三层规划模型。首先,为了模拟分布电源出力... 针对高比例可再生分布式能源的接入造成主动配电网运行电压越限和支路过载问题,提出了计及网络重构基于条件风险价值理论(conditional value-at-risk,CVaR)的智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SOP)三层规划模型。首先,为了模拟分布电源出力不确定性,建立了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最优场景。其次,上层模型兼顾了综合成本最小化、安全风险最小化两个目标以确定SOP位置与容量;中层模型以每个场景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进行网络重构;下层运行优化模型中考虑了有载调压变压器、投切电容器组、需求响应以及SOP功率传输多种主动调节措施。为了降低模型求解复杂度,采用基于灰靶决策技术的LDBAS算法和二阶锥优化的混合方法进行求解。最后,以修改的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为例,对提出的规划模型进行了验证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智能软开关 条件风险价值(CVaR) 容量规划 灰靶决策技术 LDBA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越限风险的主动配电网中DG、SOP与ESS的两阶段协调规划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杰 王维庆 +2 位作者 王海云 王帅飞 杜金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71-82,共12页
双碳和新型配电系统构建目标下优化多种灵活型资源位置与容量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技术路线。为此,兼顾规划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提出一种考虑越限风险的主动配电网中可再生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vation,DG)、智能软开关(soft open... 双碳和新型配电系统构建目标下优化多种灵活型资源位置与容量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技术路线。为此,兼顾规划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提出一种考虑越限风险的主动配电网中可再生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vation,DG)、智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 SOP)、储能(energy storage, ESS)的两阶段协调规划方法。阶段1以综合成本与越限风险最小为目标优化DG、SOP与ESS的位置和容量。阶段2属于联合SOP、网络重构、有载调压变压器、电容器组、需求响应和储能多种调节手段的多目标运行优化。同时,以基于灰靶决策技术的LDBAS算法和二阶锥优化的混合方法为规划优化的求解工具。在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上仿真,测试结果证明了所提两阶段协调规划模型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增强灵活性、降低运行安全风险及经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越限风险 智能软开关 协调规划 分布式能源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光伏预测误差兼顾平抑波动的双层储能运行策略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阳 谢丽蓉 +2 位作者 马兰 安冬 卢浩鹏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9,共10页
为满足新能源发电并网要求、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针对间歇性新能源发电的不确定性及波动性给电网设备稳定运行带来的安全问题,文中提出一种以补偿预测误差和平抑并网功率波动为目标的双层规划模型。首先,构建容量与误差满足率特性曲... 为满足新能源发电并网要求、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针对间歇性新能源发电的不确定性及波动性给电网设备稳定运行带来的安全问题,文中提出一种以补偿预测误差和平抑并网功率波动为目标的双层规划模型。首先,构建容量与误差满足率特性曲线得出最优储能容量,提高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其次,上层规划模型以预测误差最小为目标,建立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分配策略,并考虑储能电池循环寿命,设置非必要补偿值以避免其过充过放;下层规划模型以并网波动率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补偿后的光伏出力进行超前滚动优化控制,实现对光伏出力波动的平滑。最后,以上述模型为基础建立模型评估指标函数,以新疆某21 MW光伏电站为例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发电 补偿预测误差 平抑功率波动 双层规划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评估指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交易背景下基于LGPG-P2G的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 被引量:12
18
作者 冯帅 袁至 +1 位作者 王维庆 何山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7-167,共11页
优化传统微电网的容量配置对其经济性的提升效果有限。为进一步提升经济性,文中在传统微电网的基础上耦合垃圾填埋气发电(landfill gas power generation,LGPG)和电转气(power to gas,P2G),提出一种基于LGPG-P2G的微电网模型。首先,综... 优化传统微电网的容量配置对其经济性的提升效果有限。为进一步提升经济性,文中在传统微电网的基础上耦合垃圾填埋气发电(landfill gas power generation,LGPG)和电转气(power to gas,P2G),提出一种基于LGPG-P2G的微电网模型。首先,综合考虑碳交易和资金的时间价值对容量优化配置的影响,引入全生命周期理论和经济学中的净现值分析法;然后,以全生命周期的收益最大为目标,利用变异粒子群算法求解4种场景下的微电网容量最优配置,并使用Cplex求解传统微电网模型和所提微电网模型容量最优配置下的最优调度方案。结果表明在碳交易背景下基于LGPG-P2G的微电网模型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垃圾填埋气发电(LGPG) 电转气(P2G) 碳交易 净现值分析法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捕集与CVaR的电力系统低碳经济调度 被引量:16
19
作者 寇洋 武家辉 +2 位作者 张华 杨健 江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1-140,共10页
碳捕集电厂能够实现高碳火电的低碳化,是降低碳排放的有效举措之一。伴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增加,且风电出力具有间歇性等特点,给电力系统带来巨大的调峰压力。通过综合灵活运行碳捕集电厂中的溶液存储设备进行“能量时移”,以解决系统... 碳捕集电厂能够实现高碳火电的低碳化,是降低碳排放的有效举措之一。伴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增加,且风电出力具有间歇性等特点,给电力系统带来巨大的调峰压力。通过综合灵活运行碳捕集电厂中的溶液存储设备进行“能量时移”,以解决系统接入大规模风电所造成的调峰问题。同时考虑到风电的随机性会增加调度运行中的风险,引入金融风险管理方法中的条件风险价值(conditional value-at-risk,CVaR)对调度运行中的风险成本进行度量,以系统运行经济性最高为目标,建立计及CVaR含碳捕集电厂与风电电力系统的综合低碳优化调度模型。通过仿真算例证明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在有效降低系统的碳排放与运行风险的同时保证系统经济性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碳捕集电厂 风电 CVAR 低碳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会约束的考虑N–1安全约束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沙强益 王维庆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7-156,共10页
为了解决公共储能在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输电网中选址定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会约束的虑及N–1安全约束的公共储能规划方法,用于计算公共储能的安装地点、额定容量和功率配置,在确保输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提升输电网的经济效益和... 为了解决公共储能在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输电网中选址定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会约束的虑及N–1安全约束的公共储能规划方法,用于计算公共储能的安装地点、额定容量和功率配置,在确保输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提升输电网的经济效益和新能源消纳比例。该方法综合考虑常规电厂、可再生能源电站和储能投资者三方利益,以输电网发电成本、弃风光惩罚最小和储能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在考虑常规发电机组开、停状态和出力约束的同时考虑储能的充、放电状态及充、放电功率约束,在考虑输电网正常状态下安全约束的同时考虑输电网N–1状态下的安全约束。针对发输电可靠性测试系统IEEE RTS–96建立了仿真算例,以典型日负荷、风电和光伏预测出力数据作为依据,利用改进广义Benders分解法进行求解,并使用灵敏度分析法对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储能优化方案可有效消除N–1故障时的支路潮流越限,能够保证输电网N–1状态下的安全运行,相较于不考虑N–1网络安全约束,本文方法所得优化结果虽然经济性略有降低,但是在线机组最大容量、负载率均衡度等安全指标均得到明显提高,提升了储能整合后输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所得储能规划方案实现了确保输电网N–1安全性的经济性最优,可用于指导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储能规划,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优化 机会约束 机组组合 N-1安全约束 Benders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