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建筑木构件开裂机制、评估与加固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周海宾 韩旭 +2 位作者 黄磊 王卫滨 王双永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2,共10页
开裂作为古建筑木构件最常见的残损类型之一,影响木构件的长期服役性能,是古建筑稳定性与安全性评估的重要考查内容。本文从古建筑木构件开裂情况、原因、影响,评估方法及修复加固等方面,系统梳理古建筑木构件开裂残损相关研究成果。分... 开裂作为古建筑木构件最常见的残损类型之一,影响木构件的长期服役性能,是古建筑稳定性与安全性评估的重要考查内容。本文从古建筑木构件开裂情况、原因、影响,评估方法及修复加固等方面,系统梳理古建筑木构件开裂残损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发现我国古建筑木构件开裂的主要原因为木材干缩与受力破坏,主要类型为纵向开裂,开裂可降低木构件力学性能,也可为其他不利因素作用于木构件提供条件。目前主要通过实际试验与数值模拟评估开裂对木构件性能的影响,利用金属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与高分子树脂材料对开裂木构件进行修复加固。然而,由于古建筑的特殊性与木材变异性,仍需进一步探索木构件的不同尺度开裂机制,开发适用于古建筑开裂木构件的检测、评估与加固方法,建立科学系统性的古建筑保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木构件 木材开裂机制 修复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古建筑木构件开裂类型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韩旭 周海宾 +2 位作者 黄磊 王双永 王卫滨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木构件开裂是木结构古建筑中主要残损类型之一,影响古建筑安全性能。为研究古建筑木构件的开裂类型与特征,通过现场勘查对我国华北地区8处木结构古建筑的关键木构件开裂情况进行检测,获得古建筑木构件开裂残损的类型与形态、数量、尺寸... 木构件开裂是木结构古建筑中主要残损类型之一,影响古建筑安全性能。为研究古建筑木构件的开裂类型与特征,通过现场勘查对我国华北地区8处木结构古建筑的关键木构件开裂情况进行检测,获得古建筑木构件开裂残损的类型与形态、数量、尺寸等特征,并与自然干燥的现代材开裂情况进行比较,观察木材裂缝长时间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古建筑木构件开裂率约85%,裂缝按其形态与开裂原因可分为干缩裂缝与受力裂缝,干缩裂缝为主要类型;多数干缩裂缝开裂深度未至髓心,比例为78.16%;木构件干缩开裂特征受其形态影响,自然干燥现代材与古建筑木材开裂特征相同,达到平衡含水率后开裂特征基本不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古建筑 开裂木构件 现场勘查 类型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古建筑木材虫害防治的晋东南地区寺庙建筑园林树木配置原则探讨
3
作者 黄琳芮 王卫滨 +2 位作者 周海宾 周宇 邓昊 《木材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4期50-58,共9页
晋东南地区是我国木结构古建筑宝库,其古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仅宋、金时期的木结构古建筑占全国的75%以上。虫害是古建筑木材的主要威胁之一,寺庙园林古建筑木材虫害和树木配置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基于晋东南地区乃至全国古建筑... 晋东南地区是我国木结构古建筑宝库,其古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仅宋、金时期的木结构古建筑占全国的75%以上。虫害是古建筑木材的主要威胁之一,寺庙园林古建筑木材虫害和树木配置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基于晋东南地区乃至全国古建筑木材害虫危害的相关文献,结合晋东南地区古建筑木材虫害和园林树木勘察实例,系统分析该地区寺庙建筑特征、园林树木配置模式及主要虫害类型。晋东南地区古建筑木材的四类害虫,即天牛(Cerambycidae),木蜂(Xylocopinae),鞘翅目(Coleoptera)蠹虫包括粉蠹科(Lyctidae)、长蠹科(Bostrychidae)、窃蠹科(Anobiidae)等和白蚁(Termitidae),其中蠹虫危害最普遍(100%),木蜂次之(92%)。在归纳梳理害虫危害和寄主树木的基础上,针对古建筑木材虫害防治提出寺庙园林树木配置原则,即“抗虫性-文化性-生态性”三元协同的树木配置原则:避免配制易诱发虫害的高风险树种,如特定易感阔叶树种及吸引木蜂的开花植物;优先选择兼具宗教文化象征和潜在抗虫或驱虫功能的树种;统筹考虑树木生态功能、古树保护及空间布局等因素。结合实践不断优化寺庙园林树木配置方案,对于完善古建筑虫害综合防治体系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古建筑 虫害 树木配置 寺庙园林 晋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奉国寺彩绘泥塑木骨架生物病害研究
4
作者 柏柯 马星霞 +2 位作者 马琳燕 刘东博 傅鹏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辽宁义县奉国寺的彩绘泥塑群中多尊泥塑发生倾斜,初步勘察为木骨架糟朽导致。为确认木骨架糟朽原因,经过现场勘察,采集糟朽木骨架木材、进行树种鉴定、微生物分离和甲虫尸体鉴定。结果显示:两彩绘泥塑木骨架样品分别为硬木松(Pinus sp.... 辽宁义县奉国寺的彩绘泥塑群中多尊泥塑发生倾斜,初步勘察为木骨架糟朽导致。为确认木骨架糟朽原因,经过现场勘察,采集糟朽木骨架木材、进行树种鉴定、微生物分离和甲虫尸体鉴定。结果显示:两彩绘泥塑木骨架样品分别为硬木松(Pinus sp.)和杨木(Populus sp.);真菌多样性测序结果表明子囊菌门霉菌为优势真菌,从糟朽木材中分离到一株曲霉(Aspergillus sp.),未见其他腐朽菌;虫体经鉴定为鞘翅目象甲科、窃蠹科、皮蠹科和拟步甲科昆虫。辽宁位于木材腐朽危害中等风险区域(D2),分析认为木骨架糟朽的原因主要为窃蠹和象甲科害虫危害导致,根据甲虫的侵染途径和生长特性,推断木骨架木材在应用之初或者维修替换的新木材未进行预处理,没有杀灭虫卵导致虫卵孵化为幼虫,底部被蠹虫幼虫蛀空导致倾斜。经进一步对奉国寺建筑木构件勘察发现部分柱、梁等构件也出现直径3 mm左右蠹虫羽化孔,说明彩绘泥塑所处的古建筑木构也存在类似的虫害。本研究揭示了窃蠹和象科甲虫对彩绘泥塑的破坏影响,说明了彩绘泥塑木骨架与古建筑木构件在加工使用前进行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性,为彩绘泥塑的生物病害预防和维修工程中木材防虫害预处理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绘泥塑 木骨架 古建筑木构件 生物病害 预防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树木年轮实例分割及信息检测方法
5
作者 王品博 王雨晨 +1 位作者 王双永 周海宾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8,共12页
在气候学、生态学、考古学等诸多领域,树木年轮蕴含的环境变迁与历史演替信息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为解决传统年轮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低、易受人为因素干扰等问题,研究提出DCW-YOLOv8年轮实例分割模型,运用可扩张残差(Dilation-wise R... 在气候学、生态学、考古学等诸多领域,树木年轮蕴含的环境变迁与历史演替信息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为解决传统年轮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低、易受人为因素干扰等问题,研究提出DCW-YOLOv8年轮实例分割模型,运用可扩张残差(Dilation-wise Residual,DWR)注意力模块、轻量级通用上采样算子(Content-Aware ReAssembly of Features,CARAFE)、动态非单调聚焦机制边界框损失函数(Weighted Interpolation of Sequential Evidence for Intersection over Union,Wise-IoU)组合改进,并设计一种依据模型掩码获取年轮数量与宽度信息的检测方法。消融试验和前沿模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DCWYOLOv8模型掩码平均精度mAP@0.50、mAP@0.50∶0.95提升,达到86.4%、53.6%,优于同类算法;注意力可视化比较结果表明,DCW-YOLOv8对年轮特征注意力更强;年轮信息检测结果表明,年轮数量检测准确率达到86.2%,年轮宽度检测误差在±0.5 mm范围内的占70%,总体平均误差为0.295 mm。研究提出的DCW-YOLOv8模型为年轮自动化检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深度学习 实例分割 年轮宽度 年轮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