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结合相对香气活性值探究不同摊青温度对古丈毛尖绿茶香气物质的影响
1
作者
陈诗怡
胡维霞
朱海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52-360,共9页
为探究摊青工艺中温度对古丈毛尖绿茶品质的影响,该研究分别设定摊青工艺中的温度(25、35、45℃)制作出T25(CK)、T35、T45茶样,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
为探究摊青工艺中温度对古丈毛尖绿茶品质的影响,该研究分别设定摊青工艺中的温度(25、35、45℃)制作出T25(CK)、T35、T45茶样,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相对香气活性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和感官审评的方法对古丈毛尖进行探究。结果表明,T35感官品质最佳,采用HS-SPME-GC-MS共鉴定出130种挥发性化合物。基于ROAV>1的筛选原则,分别在、T25(CK)、T35和T45中鉴定出33、32、33种关键香气化合物,其中变量重要性投影值>1的化合物共有11个,包括香豆素、正戊醇、柏木醇、2-乙基己醇、癸醛、苯甲醇、芳樟醇氧化物I、茉莉酸甲酯、正辛醛、香叶醛、乙酸乙酯,被认为是不同摊青温度处理制成的古丈毛尖绿茶香气关键差异化合物。该研究为古丈毛尖绿茶加工工艺优化、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古丈毛尖
摊青温度
香气物质
HS-SPME-GC-MS
RO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温度热风萎凋对红茶萎凋叶及成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张湘琳
凌智辉
+4 位作者
胡维霞
向春辉
崔俪丹
许伟
肖文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3-492,共10页
以湘西古丈县茶树群体品种夏季一芽二叶茶鲜叶为原料,在传统红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用热风萎凋工艺替代传统室内自然萎凋工艺,从感官品质、滋味品质成分和香气品质成分3个方面,研究分析了35℃、45℃、55℃、65℃4种热风萎凋工艺对夏秋红...
以湘西古丈县茶树群体品种夏季一芽二叶茶鲜叶为原料,在传统红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用热风萎凋工艺替代传统室内自然萎凋工艺,从感官品质、滋味品质成分和香气品质成分3个方面,研究分析了35℃、45℃、55℃、65℃4种热风萎凋工艺对夏秋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5℃传统室内自然萎凋的红茶相比,采用45℃热风萎凋工艺制作的成茶综合感官品质较好,干茶色泽乌褐较润,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醇厚较爽,有甜香;其茶多酚、没食子酸、EGCG、茶黄素、茶红素含量,以及茶黄素和茶红素总量与茶褐素含量的比值(TFRB)均显著升高(P<0.05),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香气品质成分种类增加,其中醇类香气品质成分占比最高,为70.47%,且醇类、酮类和酯类香气品质成分相对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吡咯类、醛类香气物质显著降低(P<0.05),检测出反-3-己烯醇、2,3-二氢-2,2,6-三甲基苯甲醛、α-紫罗兰酮等具有花果香气品质的香气成分。研究表明,采用适当温度的热风萎凋有利于提高红茶品质,可应用于提高夏秋季红茶品质的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加工
热风萎凋
感官品质
生化成分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结合相对香气活性值探究不同摊青温度对古丈毛尖绿茶香气物质的影响
1
作者
陈诗怡
胡维霞
朱海燕
机构
湖南农
业
大学园艺学院
湖南农
业
大学
茶
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古丈县古阳河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52-360,共9页
基金
湖南千亿茶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项目(2021NK1020-3)。
文摘
为探究摊青工艺中温度对古丈毛尖绿茶品质的影响,该研究分别设定摊青工艺中的温度(25、35、45℃)制作出T25(CK)、T35、T45茶样,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相对香气活性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和感官审评的方法对古丈毛尖进行探究。结果表明,T35感官品质最佳,采用HS-SPME-GC-MS共鉴定出130种挥发性化合物。基于ROAV>1的筛选原则,分别在、T25(CK)、T35和T45中鉴定出33、32、33种关键香气化合物,其中变量重要性投影值>1的化合物共有11个,包括香豆素、正戊醇、柏木醇、2-乙基己醇、癸醛、苯甲醇、芳樟醇氧化物I、茉莉酸甲酯、正辛醛、香叶醛、乙酸乙酯,被认为是不同摊青温度处理制成的古丈毛尖绿茶香气关键差异化合物。该研究为古丈毛尖绿茶加工工艺优化、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绿茶
古丈毛尖
摊青温度
香气物质
HS-SPME-GC-MS
ROAV
Keywords
green tea
Guzhang Maojian green tea
spreading and withering temperature
aroma substances
HS-SPME-GC-MS
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
分类号
TS272.7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温度热风萎凋对红茶萎凋叶及成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张湘琳
凌智辉
胡维霞
向春辉
崔俪丹
许伟
肖文军
机构
湖南农
业
大学
茶
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古丈县古阳河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农
业
大学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3-492,共10页
基金
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600805)
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2021NK1020)。
文摘
以湘西古丈县茶树群体品种夏季一芽二叶茶鲜叶为原料,在传统红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用热风萎凋工艺替代传统室内自然萎凋工艺,从感官品质、滋味品质成分和香气品质成分3个方面,研究分析了35℃、45℃、55℃、65℃4种热风萎凋工艺对夏秋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5℃传统室内自然萎凋的红茶相比,采用45℃热风萎凋工艺制作的成茶综合感官品质较好,干茶色泽乌褐较润,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醇厚较爽,有甜香;其茶多酚、没食子酸、EGCG、茶黄素、茶红素含量,以及茶黄素和茶红素总量与茶褐素含量的比值(TFRB)均显著升高(P<0.05),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香气品质成分种类增加,其中醇类香气品质成分占比最高,为70.47%,且醇类、酮类和酯类香气品质成分相对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吡咯类、醛类香气物质显著降低(P<0.05),检测出反-3-己烯醇、2,3-二氢-2,2,6-三甲基苯甲醛、α-紫罗兰酮等具有花果香气品质的香气成分。研究表明,采用适当温度的热风萎凋有利于提高红茶品质,可应用于提高夏秋季红茶品质的生产实践。
关键词
红茶加工
热风萎凋
感官品质
生化成分
香气成分
Keywords
black tea processing
hot air withering
sensory quality
biochemical components
aroma components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结合相对香气活性值探究不同摊青温度对古丈毛尖绿茶香气物质的影响
陈诗怡
胡维霞
朱海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温度热风萎凋对红茶萎凋叶及成茶品质的影响
张湘琳
凌智辉
胡维霞
向春辉
崔俪丹
许伟
肖文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