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素-壳聚糖神经导管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神经电生理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谭学新 马丽 +2 位作者 李波 王哲 刘纯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目的探讨丝素-壳聚糖混合膜用于面神经缺损修复的可能。方法成年雄性日本大耳白兔20只,切断双侧面神经颊支,制成10mm的兔面神经颊支缺损模型。将丝素-壳聚糖混合膜制作成神经导管,用来修复兔右侧面神经缺损,作为实验组;左侧用翻转自体... 目的探讨丝素-壳聚糖混合膜用于面神经缺损修复的可能。方法成年雄性日本大耳白兔20只,切断双侧面神经颊支,制成10mm的兔面神经颊支缺损模型。将丝素-壳聚糖混合膜制作成神经导管,用来修复兔右侧面神经缺损,作为实验组;左侧用翻转自体神经修复,作为对照组。术后2,4,6,8周显微镜下观察面神经修复段的解剖形态,术后4,6,8周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随时间推移,兔面神经缺损成功再生。结论丝素-壳聚糖神经导管可有效促进兔面神经缺损修复并引导神经再生。神经电生理检查可有效地反映神经缺损修复的功能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缺损 神经再生 神经导管 丝素-壳聚糖混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下入路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的临床解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谭学新 李波 +1 位作者 刘纯义 马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0-851,共2页
目的探讨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的颌下入路解离方法,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年尸体(男女不限)15具(30侧),模拟颌下入路,显露颌下三角区;分别用三种不同的解剖分离方法来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结果方法一:无法直视面神经下颌缘支,... 目的探讨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的颌下入路解离方法,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年尸体(男女不限)15具(30侧),模拟颌下入路,显露颌下三角区;分别用三种不同的解剖分离方法来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结果方法一:无法直视面神经下颌缘支,仅在颌下腺表面可以分离;方法二与方法三均可直视下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但以方法三最为可靠、安全。结论在颈阔肌浅面掀起皮瓣,在下颌骨下缘1.5~2.0cm以下切开颈阔肌,在颈阔肌深面逐层解剖显露面神经下颌缘支的方法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临床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磨牙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杜昌连 朱友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2-24,共3页
通过连续无选择收集上、下颌第三磨牙304个,测量了其全长、冠长和根长、冠周径和咬合面中央南深等值.结果显示:上颌第三磨牙有上颌磨牙之共同特征;下颌第三磨牙则有下颌磨牙之共同特征.故在牙移植术中,当磨牙缺失后,上、下颌... 通过连续无选择收集上、下颌第三磨牙304个,测量了其全长、冠长和根长、冠周径和咬合面中央南深等值.结果显示:上颌第三磨牙有上颌磨牙之共同特征;下颌第三磨牙则有下颌磨牙之共同特征.故在牙移植术中,当磨牙缺失后,上、下颌第三磨牙是同牙列之自体牙移植的理想牙源.在牙冠与牙根形态的关系上,显示出如下特点:牙冠周径越大,牙根分叉越多;咬合面牙失数增多,其牙根形态越复杂;牙冠之通常径相改变时,根的形态亦发生变化。这些均可供拔除该牙时,参考其手术之难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磨牙 解剖学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室温硫化硅橡胶制作口腔医学教学印模 被引量:2
4
作者 顾红晖 陈关福 叶学红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41-42,共2页
在口腔医学教学中,印模是制作石膏模型的重要步骤之一。作者在硅橡胶材料的基础上,配制了适合制作实验教学模型的106室温硫化硅橡胶印模材料。该材料在反应中生成硅橡胶弹性印模,可长期反复用以复制石膏模型。此印模材料比较理想,... 在口腔医学教学中,印模是制作石膏模型的重要步骤之一。作者在硅橡胶材料的基础上,配制了适合制作实验教学模型的106室温硫化硅橡胶印模材料。该材料在反应中生成硅橡胶弹性印模,可长期反复用以复制石膏模型。此印模材料比较理想,具有安全、一定稠度和流动性、可塑性和良好弹性的特点,可制作出具有足够强度、表面光滑、易脱模、准确性与稳定性好的模型,工序简便,可长久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印模技术 弹性聚硅酮 口腔医学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外肌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陈传俊 皮昕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翼外肌是咀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状态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颞下颌关节和下颌运动。因而近三十年来成为国内外有关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然而国内外对该肌的研究主要局限在机能学方面的探讨。
关键词 翼外肌 解剖 颞下颌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AC3-Nrf2信号通路对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髁突软骨细胞脂肪化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师瑜倩 成娟丽 张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0-487,共8页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核转录因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大鼠颞下颌关节(TMJ)骨关节炎(OA)髁突软骨细胞脂肪化的影响。方法:60只6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10组(n=6),分别为对照组,单侧前牙反(UAC)刺激组,UAC伴HDAC3抑制...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核转录因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大鼠颞下颌关节(TMJ)骨关节炎(OA)髁突软骨细胞脂肪化的影响。方法:60只6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10组(n=6),分别为对照组,单侧前牙反(UAC)刺激组,UAC伴HDAC3抑制剂RGFP966注射组(UAC+RGFP966组)以及UAC伴Nrf2激动剂Bardoxolone注射组(UAC+Bardoxolone组),分别于实验开始后4、8、12周处死动物,取TMJ髁突软骨进行HDAC3、Nrf2和软骨细胞脂肪化标志分子脂联素(Adipone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相比于同期对照组,UAC组大鼠TMJ髁突软骨退变明显,HDAC3、Adiponectin阳性细胞率均显著增加(P<0.05),而Nrf2阳性细胞率显著减少(P<0.05);与同期UAC组相比,注射RGFP966和Bardoxolone药物后,大鼠TMJ髁突软骨中HDAC3、Adiponectin阳性细胞率显著减少(P<0.05),Nrf2阳性细胞率显著增多(P<0.05),软骨退变程度显著减轻。结论:UAC刺激通过HDAC3-Nrf2信号通路促进TMJ OA髁突软骨细胞脂肪化,局部药物注射干预HDAC3-Nrf2信号可抑制TMJ OA髁突软骨细胞脂肪化及软骨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炎 HDAC3-Nrf2信号通路 软骨细胞 脂肪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中软骨异常钙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志华(综述) 张勉(审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8-573,共6页
软骨异常钙化是骨关节炎的重要特征。颞下颌关节是骨关节炎好发部位之一,以软骨损害为主要表现,可导致关节疼痛、畸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该文回顾了骨关节炎,特别是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软骨异常钙化的表现、钙盐沉积... 软骨异常钙化是骨关节炎的重要特征。颞下颌关节是骨关节炎好发部位之一,以软骨损害为主要表现,可导致关节疼痛、畸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该文回顾了骨关节炎,特别是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软骨异常钙化的表现、钙盐沉积主要晶体类型和影响以及可能发生机制等方面,重点总结了当前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软骨异常钙化的研究进展,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颞下颌关节 钙化 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DCA对实验性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退变软骨的治疗作用
8
作者 霍婉秋 张勉 +2 位作者 刘倩 王冬梅 王美青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目的:探究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 OA)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6只6周龄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单侧前牙反组(UAC)、UAC伴TCDCA注射组(UAC+TCDCA)。在UAC组和UAC+TCDCA全部大鼠中均建立UAC模型,分... 目的:探究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 OA)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6只6周龄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单侧前牙反组(UAC)、UAC伴TCDCA注射组(UAC+TCDCA)。在UAC组和UAC+TCDCA全部大鼠中均建立UAC模型,分别在实验开始后8、12周(对照组、UAC组、UAC+TCDCA组)取材(n=6),作TMJ组织形态学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YP7A1、BAAT、TGR5在组织细胞中的表达。结果:(1)UAC组与对照组相比,在髁突软骨中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数量减少,软骨基质减少,厚度变薄;TCDCA注射组与同龄UAC组相比,细胞排列、软骨基质以及软骨厚度均有所改善(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时间点髁突软骨中TCDCA特异性受体TGR5和合成的关键酶CYP7A1、BAAT阳性的细胞主要分布于前肥大层和肥大层,UAC组阳性细胞个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TCDCA对TMJ OA退变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鹅去氧胆酸 咬合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疼痛症状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秦海燕 王美青 袁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疼痛的疗效。方法:TMD疼痛患者61例,急性组28例(男11例,女17例);慢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记录治疗前后疼痛指数,双侧颞肌前束(temporal anterior,TA)和咬肌(m assetermusc le,MM)牙... 目的:探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疼痛的疗效。方法:TMD疼痛患者61例,急性组28例(男11例,女17例);慢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记录治疗前后疼痛指数,双侧颞肌前束(temporal anterior,TA)和咬肌(m assetermusc le,MM)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电位及最大紧咬时咬合接触情况。结果:(1)2组治疗后1月疼痛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疼痛强度差值及显效率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治疗后无论是急性组还是慢性组TA及MM最大紧咬电位症状侧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非症状侧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3)治疗后急性组TA和MM肌电不对称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肌电不对称指数TA慢性组明显高于急性组(P<0.05),而MM无明显差异(P>0.05)。(4)2组治疗前后左、右两侧咬合接触点数、以及咬合接触不对称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可以明显缓解TMD疼痛,但对急、慢性疼痛的缓解程度无明显差异。其机制可能与肌功能活动情况易于得到明显改善等生理学基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稳定型咬合板 肌电 咬合接触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相关蛋白对鼠胚髁突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控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来奎 江宏兵 +2 位作者 殷新民 李晓箐 易新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相关蛋白(PTHrP)对鼠胚髁突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分离培养鼠胚髁突软骨细胞的基础上,观察PTHrP对其软骨结节形成、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等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加入浓度分别为0.01nmol/L、0.1nmol/L、1n...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相关蛋白(PTHrP)对鼠胚髁突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分离培养鼠胚髁突软骨细胞的基础上,观察PTHrP对其软骨结节形成、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等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加入浓度分别为0.01nmol/L、0.1nmol/L、1nmol/L、10nmol/L的PTHrP后,0.01nmol/L组与对照组相比,形成的软骨结节数量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软骨结节数量从0.1nmol/L组开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LP活性在0.1—10nmol/L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阻断其受体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软骨结节形成的数目明显减少(P<0.05),而对其ALP活性的影响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THrP通过其受体具有促进髁突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其调控机制与其在生长板软骨细胞及下颌膜内成骨中的作用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相关蛋白 甲状旁腺相关蛋白受体 髁突 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与Ⅱ型胶原在人胚髁突软骨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跃蓉 庞磊 刘忠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6-529,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Ⅱ型胶原在人胚髁突软骨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苏木精-伊红(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Rα、ERβ和Ⅱ型胶原在人胚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各层的表达。结果Ⅱ型胶原主要表达于髁突软骨的过渡层及肥大层。ERα...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Ⅱ型胶原在人胚髁突软骨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苏木精-伊红(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Rα、ERβ和Ⅱ型胶原在人胚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各层的表达。结果Ⅱ型胶原主要表达于髁突软骨的过渡层及肥大层。ERα主要表达于髁突软骨的过渡层及肥大层,均匀分布于细胞内;ERβ集中表达于肥大层,且以细胞核内分布为主。纤维层及增殖层未见Ⅱ型胶原和ER表达,钙化软骨层有少量表达。结论 ER与Ⅱ型胶原在髁突软骨中分布一致,雌激素可选择性地结合不同亚型的ER,从而调节髁突软骨细胞分泌Ⅱ型胶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软骨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人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磨牙症患者磨损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易新竹 罗丽 罗宗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5-47,共3页
夜磨牙症是指夜间入睡后,咀嚼肌产生不自主的收缩,使上下牙齿发生磨动的现象。夜磨牙症对人体可产生各种有害影响,其中最直接的损害是引起牙体组织的非生理性损耗即验磨损。验磨损的主要表现有牙尖磨平、牙冠变短、修复性牙本质或髓腔... 夜磨牙症是指夜间入睡后,咀嚼肌产生不自主的收缩,使上下牙齿发生磨动的现象。夜磨牙症对人体可产生各种有害影响,其中最直接的损害是引起牙体组织的非生理性损耗即验磨损。验磨损的主要表现有牙尖磨平、牙冠变短、修复性牙本质或髓腔暴露、面下1/3明显缩短及发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等。由夜磨牙所致(牙合)磨损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 磨牙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有关骨学测量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涂玲 彭润桃 +1 位作者 刘良奎 罗远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为了给临床医师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和简便的计算公式。方法:用卡尺和测下颌骨器测量了38个成人下颌骨的16个项目。结果:①由下颌第一磨牙颊沟的颊缘水平伸至对侧下颌小舌后缘间距离为8.29±... 目的:为了给临床医师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和简便的计算公式。方法:用卡尺和测下颌骨器测量了38个成人下颌骨的16个项目。结果:①由下颌第一磨牙颊沟的颊缘水平伸至对侧下颌小舌后缘间距离为8.29±0.41cm;由下颌角至下颌小舌上缘最后点间距离为3.10±0.44cm。②预测进针深度的回归方程口外麻醉的进针深度:X6=0.559±0.288X3+0.464X4口内麻醉的进针深度:X8=2.419+0.406X1+0.670X4。还对下颌孔在下颌支内面的位置进行了指数计算和数据定位。结论:文章提供的参考数据和方法,可使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定点更为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下牙槽神经 阻滞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咬合接触点测量中灰度图象的定标和误差校正 被引量:3
14
作者 齐春 钱宗才 +1 位作者 陈一怀 王惠芸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7-199,共3页
讨论了用硅橡胶记录咬合接触并用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来定量测量咬合特性过程中图象灰度值与硅橡胶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对影响测量结果的系统误差进行了校正。实验表明,定标曲线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
关键词 咬合接触 硅橡胶 图象处理 灰度值 定标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第3磨牙隆鼻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杜昌连 朱有家 陈为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2-223,共2页
目的:为隆鼻术鼻模寻找新的组织源。方法:(1)20只成年兔作自体门齿额鼻部异位移植实验;(2)临床拔除80例完整第3磨牙作鼻模形态设计研究。结果:作自体牙异位移植的动物创口均一期愈合,移植的牙齿未见有吸收和破碎等组织排斥现象;第3... 目的:为隆鼻术鼻模寻找新的组织源。方法:(1)20只成年兔作自体门齿额鼻部异位移植实验;(2)临床拔除80例完整第3磨牙作鼻模形态设计研究。结果:作自体牙异位移植的动物创口均一期愈合,移植的牙齿未见有吸收和破碎等组织排斥现象;第3磨牙不论单根还是双根形态,均可剖塑呈所需要的鼻模形态。结论:自体第3磨牙作为隆鼻术鼻模的新组织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鼻术 第3磨牙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与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反后咀嚼肌肌电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冷军 段银钟 +2 位作者 张俊华 王乐文 李永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6-348,共3页
目的 :检查对比分析成人骨性反牙合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矫治前后的主要咀嚼肌肌电 ,揭示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矫治后咀嚼肌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 :2 0名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治疗的成人骨性反牙合患者 ,利用肌电图仪测试治疗前后咬肌、颞肌... 目的 :检查对比分析成人骨性反牙合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矫治前后的主要咀嚼肌肌电 ,揭示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矫治后咀嚼肌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 :2 0名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治疗的成人骨性反牙合患者 ,利用肌电图仪测试治疗前后咬肌、颞肌前束、二腹肌前腹在功能活动中肌电变化。结果 :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矫治对咬肌、颞肌前束、二腹肌前腹的功能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对咬肌的功能影响最明显。结论 :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治疗成人骨性反牙合 ,咀嚼肌的异常肌张力多数得到纠正 ,但咀嚼肌的功能未能得到满意的恢复 ,咀嚼肌的功能恢复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抛记术 咀嚼肌 正畸治疗 正颌手术 骨性反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唾液中氧化应激状态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靖 张玉玮 李雪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期465-467,共3页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唾液中氧化应激(OS)状态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30名TMD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并将其分为焦虑抑郁组(A组)和非焦虑抑郁组(B组),1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C...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唾液中氧化应激(OS)状态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30名TMD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并将其分为焦虑抑郁组(A组)和非焦虑抑郁组(B组),1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C组)。采用TBA法和ELISA试剂盒分别对受试者唾液中丙二醛(MDA)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进行测定。结果:A组HAD评分高于B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MDA和8-OHdG水平明显高于B组及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DA和8-OHdG均与焦虑抑郁得分呈明显正相关。结论:TMD患者存在氧化损伤,伴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抗氧化酶防御能力进一步减弱,提示氧化应激指标可能与TMD症状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警示临床重视早期TMD患者,预防进展到重度疼痛和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氧化应激 8-羟基脱氧鸟苷 丙二醛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压力对髁突软骨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军利 王美青 +2 位作者 张旻 黄晓峰 刘洪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88-590,共3页
目的:观察静压力对髁突软骨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取24只6日龄乳鼠双侧髁突软骨,体外培养3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00 kPa加压4 h组、300 kPa加压4 h组和300 kPa加压12 h组,施加相应静压力,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加压后髁突软骨组织的变化... 目的:观察静压力对髁突软骨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取24只6日龄乳鼠双侧髁突软骨,体外培养3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00 kPa加压4 h组、300 kPa加压4 h组和300 kPa加压12 h组,施加相应静压力,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加压后髁突软骨组织的变化。结果:与100 kPa加压4 h组相比,300 kPa加压4h和12 h后,下列变化依次更加明显:髁突软骨细胞内粗面内质网发达,核仁明显,胞周基质结构清晰,胶原纤维和蛋白多糖颗粒增加。结论:300 kPa以下、12 h作用时间内的静压力能够增强髁突软骨细胞基质合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 软骨 透射电镜 静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恒牙组织形态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波 高洁 刘冬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观察年轻恒牙形态的超微结构特点,并分析年轻恒牙牙体硬组织结构特点与龋患关系。方法取临床因正畸治疗需要而拔除的根尖孔尚未完全闭合的恒前磨牙作为标本,应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年轻恒牙釉质表面、髓腔内侧壁牙本质及根尖区... 目的观察年轻恒牙形态的超微结构特点,并分析年轻恒牙牙体硬组织结构特点与龋患关系。方法取临床因正畸治疗需要而拔除的根尖孔尚未完全闭合的恒前磨牙作为标本,应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年轻恒牙釉质表面、髓腔内侧壁牙本质及根尖区牙骨质的超微结构形态。结果电镜下年轻恒牙的釉质表面为多孔状,牙本质小管密集,横断面呈圆形,成牙本质细胞较多。结论年轻恒牙的组织形态超微结构特点是龋病易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牙 超微结构 成牙本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舌下神经压榨伤后p38MAPK的活化及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促神经再生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范丽苑 涂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9-483,共5页
目的检测舌下神经压榨损伤前后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干预后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探讨p38MAPK在大鼠舌下神经损伤及干预后的作用和NGF对大鼠舌下神经损伤后神经修复再生的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实验对照组(NS组... 目的检测舌下神经压榨损伤前后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干预后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探讨p38MAPK在大鼠舌下神经损伤及干预后的作用和NGF对大鼠舌下神经损伤后神经修复再生的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实验对照组(NS组)和NGF治疗组(NGF组),动物存活时间分别为1、3、5、7和14 d。分别于各时间点取脑干做免疫组化测定及Nissl染色,取神经干做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舌下神经压榨损伤后,舌下神经核内磷酸化p38MAPK免疫阳性神经元数目和染色深度均增加(P<0.05)。NGF干预后舌下神经核内磷酸化p38MAPK免疫阳性神经元数目和染色深度均明显减少(P<0.05)。Nissl染色显示,术后7、14 d NGF组损伤侧舌下神经核内运动神经元存活率明显高于NS组。透射电镜观察NGF组神经干形态优于NS组。结论大鼠舌下神经压榨损伤后受损神经元p38MAPK的活性增强;外源性NGF能抑制大鼠舌下神经压榨损伤引起的舌下神经核运动神经元p38MAPK的激活;大鼠舌下神经压榨损伤后外源性NGF具有保护受损的舌下神经元及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舌下神经 压榨损伤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