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颈部肿瘤休眠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晓磊 梁新华 汤亚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2-98,共7页
癌症术后患者在数年甚至数十年后可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现象,近来被人们定义为肿瘤的休眠。尽管有很多文献已报道相关内容,但肿瘤休眠及微小残留病的生物学和发病机制仍然不清。目前,肿瘤休眠的机制大致包括3种:血管生成性休眠、免... 癌症术后患者在数年甚至数十年后可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现象,近来被人们定义为肿瘤的休眠。尽管有很多文献已报道相关内容,但肿瘤休眠及微小残留病的生物学和发病机制仍然不清。目前,肿瘤休眠的机制大致包括3种:血管生成性休眠、免疫性休眠及肿瘤细胞的休眠。本文主要讨论调控肿瘤休眠的潜在机制,重点探讨播散肿瘤细胞(DTC)及其与周围微环境的相互作用。此外,对残留肿瘤细胞的再激活机制进行了阐述,如头颈部肿瘤模型中淋巴结内的肿瘤细胞的再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休眠 播散肿瘤细胞 头颈部肿瘤 缺氧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