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颌骨喙突骨折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申龙朵 唐尤超 汤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7-670,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下颌骨喙突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创伤与整形外科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7例下颌骨喙突骨折患者,其中11例进行保守治疗,26例进行手术复位内固定。通过开口度及疼痛度作为指标来分析治... 目的回顾性研究下颌骨喙突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创伤与整形外科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7例下颌骨喙突骨折患者,其中11例进行保守治疗,26例进行手术复位内固定。通过开口度及疼痛度作为指标来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37例喙突骨折占全部下颌骨骨折的3.18%,平均年龄38.05岁;两种治疗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最大开口度有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 d、治疗后1 d和4周、治疗后4周与6个月相比变化不明显,其他时间相比都有明显变化。结论对颞肌内、线性、无移位的喙突骨折建议采取保守治疗,对骨折移位较大、影响张口、伴有面中份或面下份骨折的患者建议采取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喙突骨折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张口受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调节因子6基因致病的Van der Woude综合征的家系调查和遗传特点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杜新雅 李晓宇 +2 位作者 武斌 谢春 田卫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3-627,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Van der Woude综合征(VWS)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先证者法收集14个VWS家系并进行口腔专科检查、家系调查及基因突变分析,分析不同VWS家系个体或同一家系不同个体的临床表型,绘制家系图谱,明确遗传方式及致病基因,... 目的探讨中国人Van der Woude综合征(VWS)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先证者法收集14个VWS家系并进行口腔专科检查、家系调查及基因突变分析,分析不同VWS家系个体或同一家系不同个体的临床表型,绘制家系图谱,明确遗传方式及致病基因,计算表型分布频率和表型基因频率。结果 VWS家系基本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患者多数表现为典型的VWS,致病基因为干扰素调节因子6(IRF6)。VWS表型分布频率为:唇瘘91.9%,唇腭裂73.0%,牙畸形8.1%。不同家系个体和同一家系的不同个体临床表型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收集的家系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表现度变异大。中国人群VWS致病基因为IRF6,为Ⅰ型V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N der Woude综合征 临床表型 唇腭裂 干扰素调节因子6 遗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