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表面原位还原银纳米簇电化学发光传感界面的构建与分子识别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博东
潘美辰
卓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519-3525,共7页
通过牛血清蛋白(BSA)对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O_2 NPs)表面进行氨基、巯基功能化,随后以BSA同时作为模板和还原剂,原位生成银纳米簇(Ag NCs),获得显著增强阴极电化学发光(ECL)信号的Ag NCs-SiO_(2) NPs复合纳米材料.结果表明,当测试溶液...
通过牛血清蛋白(BSA)对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O_2 NPs)表面进行氨基、巯基功能化,随后以BSA同时作为模板和还原剂,原位生成银纳米簇(Ag NCs),获得显著增强阴极电化学发光(ECL)信号的Ag NCs-SiO_(2) NPs复合纳米材料.结果表明,当测试溶液中含有L-半胱氨酸(L-Cys)时,其与传感界面上的Ag NCs发生共价结合作用,从而猝灭其ECL信号.基于该原理,构建了"开-关"型ECL信号响应模式的L-Cys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检测L-Cys的浓度范围为50 nmol/L~50μmol/L,最低检测限达到13.7 nmol/L,能够实现L-Cys的高灵敏及特异性分析,有望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银纳米簇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生物传感器
L-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晶诱导增强的电化学发光9,10-二苯基蒽-苝微晶构建高效尿酸传感器
被引量:
1
2
作者
廖妮
张捷源
+4 位作者
黄梓阳
赵晏汐
柴雅琴
袁若
卓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89-1995,共7页
采用表面活性剂辅助自组装方法,制得非共平面分子9,10-二苯基蒽(DPA)与平面型分子苝(Pe)形成的具有共晶诱导增强效应的电化学发光(ECL)新材料.DPA的引入不仅可以有效降低Pe分子因π-π作用聚集引起的聚集诱导猝灭(ACQ)效应,导致Pe分子的...
采用表面活性剂辅助自组装方法,制得非共平面分子9,10-二苯基蒽(DPA)与平面型分子苝(Pe)形成的具有共晶诱导增强效应的电化学发光(ECL)新材料.DPA的引入不仅可以有效降低Pe分子因π-π作用聚集引起的聚集诱导猝灭(ACQ)效应,导致Pe分子的ECL发射从二聚体或多聚体激发态(^1Pe^2*)转变为单体激发态(^1Pe*);还发挥了供体分子的作用,为受体分子Pe提供了有效的能量传递,进一步增强了ECL响应.将该共晶发光材料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构建了新型ECL尿酸传感器,其对尿酸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1μmol/L^5.0 mmol/L,检出限为4.0 nmol/L,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晶诱导增强电化学发光
9
10-二苯基蒽
苝
尿酸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PDRN)材料制备及其生物医药研究进展
3
作者
田梦
孙雯
+1 位作者
闫培生
马兴毅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1,共14页
生物材料是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关键要素之一,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PDRN)是一类DNA衍生物,由于其具有组织修复、抗炎、促进伤口愈合、刺激血管生成、抗缺血损伤等多种药理活性,被广泛用于新的疗法和技术,以及开发人工生物替代系统等,用于...
生物材料是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关键要素之一,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PDRN)是一类DNA衍生物,由于其具有组织修复、抗炎、促进伤口愈合、刺激血管生成、抗缺血损伤等多种药理活性,被广泛用于新的疗法和技术,以及开发人工生物替代系统等,用于支持、修复或替换受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等方面。本文综述了PDRN及其类似物的制备、生物医学应用、分子作用机制、载药体系等内容,且对PDRN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潜能进行了探讨,为研究者们开发基于PDRN的新型技术与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RN
分子机制
生物医学
药物负载与释放
PDRN/PN类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亲水性可控棉线有效分离苏丹I和罗丹明B
4
作者
熊静
李亚丹
+6 位作者
伍亮
肖刚
王鑫
梁莉萍
乔琰
鲁志松
余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0166-20175,共10页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非食用色素因价格低廉、着色能力强而被非法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健康。苏丹I和罗丹明B是食品加工中最常被滥用的两种典型非食用有机着色剂,进入人体后会在相应酶的作用下产...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非食用色素因价格低廉、着色能力强而被非法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健康。苏丹I和罗丹明B是食品加工中最常被滥用的两种典型非食用有机着色剂,进入人体后会在相应酶的作用下产生致癌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用于违禁色素分离检测的主要方法,但该方法所需仪器昂贵,专业程度高且操作繁琐,限制了其在色素鉴定中的应用。棉线作为一种低成本固定相已被用于有机色素的色谱分离,但是对于其亲疏水性在色素分离中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也未见将该系统直接用于色素分离收集的报道。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等离子体可控预处理的方式实现对棉线亲疏水性能的调控,并进一步探究了棉线亲疏水性在棉线基色谱分离和收集过程中的作用。在等离子体处理过程中,调整了棉线的缠绕方式、等离子体功率和暴露时间,并通过扫描电镜、接触角测试和线上液体流动实验对棉线内部结构以及棉线亲疏水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并不影响棉线的加捻结构和纤维间空隙大小;棉线以“之”字形悬空缠绕在支架上可增大暴露面积,从而获得更高的亲水性能;棉线的亲水性高度依赖于等离子处理时间和仪器功率,在10.15 W的等离子机中处理8 min被证明是最佳处理参数,可使棉线具有最高的亲水性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棉线的含氧基团显著增多,这可能是棉线亲水性提高的原因。以乙醇/水溶液为展开剂,探究了棉线亲水性对色素分离的影响,发现棉线亲水性提高可以显著增强色素的分离效果。色素与棉线的结合力以及流动相在棉线上的流动能力可能是色素分离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在色素分离收集实验中,分别以乙醇/水溶液和甲酸/甲醇溶液作为展开剂对罗丹明B和苏丹I进行分离收集,并对不同阶段的洗脱液进行了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在乙醇/水溶液体系中,两种色素虽然可先后通过棉线固定相,但在苏丹I洗脱液中仍然含有微量的罗丹明B;而在甲酸/甲醇溶液体系中,两种色素可以更有效地分离,且分离速度更快。综上,本研究揭示了亲水性在线基色谱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开发了一种简便、低廉和易于操作的线基色素分离方法,并将其用于非食用色素苏丹I和罗丹明B的有效分离和收集。本研究有望为高性能线基色谱分离系统的设计和构建提供理论指导,并进一步拓展线基流控分离方法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线
色谱法
亲水性
微流体
色素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表面原位还原银纳米簇电化学发光传感界面的构建与分子识别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博东
潘美辰
卓颖
机构
发光
分析与
分子
传
感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西南大学
)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519-352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2022408)
重庆市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批准号:CQYC201905067)资助。
文摘
通过牛血清蛋白(BSA)对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O_2 NPs)表面进行氨基、巯基功能化,随后以BSA同时作为模板和还原剂,原位生成银纳米簇(Ag NCs),获得显著增强阴极电化学发光(ECL)信号的Ag NCs-SiO_(2) NPs复合纳米材料.结果表明,当测试溶液中含有L-半胱氨酸(L-Cys)时,其与传感界面上的Ag NCs发生共价结合作用,从而猝灭其ECL信号.基于该原理,构建了"开-关"型ECL信号响应模式的L-Cys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检测L-Cys的浓度范围为50 nmol/L~50μmol/L,最低检测限达到13.7 nmol/L,能够实现L-Cys的高灵敏及特异性分析,有望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银纳米簇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生物传感器
L-半胱氨酸
Keywords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Silver nanoclusters
Silica nanoparticles
Biosensor
L-Cysteine
分类号
O657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晶诱导增强的电化学发光9,10-二苯基蒽-苝微晶构建高效尿酸传感器
被引量:
1
2
作者
廖妮
张捷源
黄梓阳
赵晏汐
柴雅琴
袁若
卓颖
机构
发光
分析与
分子
传
感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西南大学
)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89-199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1675130)
重庆市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批准号:CQYC201905067)资助.
文摘
采用表面活性剂辅助自组装方法,制得非共平面分子9,10-二苯基蒽(DPA)与平面型分子苝(Pe)形成的具有共晶诱导增强效应的电化学发光(ECL)新材料.DPA的引入不仅可以有效降低Pe分子因π-π作用聚集引起的聚集诱导猝灭(ACQ)效应,导致Pe分子的ECL发射从二聚体或多聚体激发态(^1Pe^2*)转变为单体激发态(^1Pe*);还发挥了供体分子的作用,为受体分子Pe提供了有效的能量传递,进一步增强了ECL响应.将该共晶发光材料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构建了新型ECL尿酸传感器,其对尿酸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1μmol/L^5.0 mmol/L,检出限为4.0 nmol/L,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共晶诱导增强电化学发光
9
10-二苯基蒽
苝
尿酸
传感器
Keywords
co-Crystal enhance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9,10-Diphenylanthracene
Perylene
Uric acid
Sensor
分类号
O657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PDRN)材料制备及其生物医药研究进展
3
作者
田梦
孙雯
闫培生
马兴毅
机构
哈尔滨工业
大学
山东省循证医学研究院
哈尔滨工业
大学
(威海)
哈尔滨工业
大学
(深圳)
胞芯国际
发光
分析与
分子
传
感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西南大学
)
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1,共14页
基金
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JCYJ20210324132815037,GXWD20220818171934001)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2A1515220158)
+9 种基金
广东省教育厅项目(2021KQNCX276,2022ZDZX206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No.HIT.OCEF.2022040)
深圳市国际合作研究项目(GJHZ20220913143010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2371059,82302346)
珠江人才计划(2021QN02Y12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M621664)
钱江人才计划(QJD2002017)
泰山产业领军人才(TSCY202006001)
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22HWYQ097)
山东省生化分析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BA2302)。
文摘
生物材料是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关键要素之一,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PDRN)是一类DNA衍生物,由于其具有组织修复、抗炎、促进伤口愈合、刺激血管生成、抗缺血损伤等多种药理活性,被广泛用于新的疗法和技术,以及开发人工生物替代系统等,用于支持、修复或替换受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等方面。本文综述了PDRN及其类似物的制备、生物医学应用、分子作用机制、载药体系等内容,且对PDRN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潜能进行了探讨,为研究者们开发基于PDRN的新型技术与产品提供参考。
关键词
PDRN
分子机制
生物医学
药物负载与释放
PDRN/PN类似物
Keywords
PDRN
molecular mechanisms
biomedicine
drug carrier and release
PDRN/PN analogues
分类号
R-1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亲水性可控棉线有效分离苏丹I和罗丹明B
4
作者
熊静
李亚丹
伍亮
肖刚
王鑫
梁莉萍
乔琰
鲁志松
余玲
机构
发光
分析与
分子
传
感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西南大学
)
西南大学
材料与能源学院
西南大学
食品科学学院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0166-20175,共10页
基金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Chongqi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cstc2019jcyj-msxmX0314)
Innovation Tea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Chongqing (CXQT20005)
Chongq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Micro-Nano Biomedical Materials and Devices
文摘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非食用色素因价格低廉、着色能力强而被非法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健康。苏丹I和罗丹明B是食品加工中最常被滥用的两种典型非食用有机着色剂,进入人体后会在相应酶的作用下产生致癌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用于违禁色素分离检测的主要方法,但该方法所需仪器昂贵,专业程度高且操作繁琐,限制了其在色素鉴定中的应用。棉线作为一种低成本固定相已被用于有机色素的色谱分离,但是对于其亲疏水性在色素分离中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也未见将该系统直接用于色素分离收集的报道。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等离子体可控预处理的方式实现对棉线亲疏水性能的调控,并进一步探究了棉线亲疏水性在棉线基色谱分离和收集过程中的作用。在等离子体处理过程中,调整了棉线的缠绕方式、等离子体功率和暴露时间,并通过扫描电镜、接触角测试和线上液体流动实验对棉线内部结构以及棉线亲疏水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并不影响棉线的加捻结构和纤维间空隙大小;棉线以“之”字形悬空缠绕在支架上可增大暴露面积,从而获得更高的亲水性能;棉线的亲水性高度依赖于等离子处理时间和仪器功率,在10.15 W的等离子机中处理8 min被证明是最佳处理参数,可使棉线具有最高的亲水性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棉线的含氧基团显著增多,这可能是棉线亲水性提高的原因。以乙醇/水溶液为展开剂,探究了棉线亲水性对色素分离的影响,发现棉线亲水性提高可以显著增强色素的分离效果。色素与棉线的结合力以及流动相在棉线上的流动能力可能是色素分离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在色素分离收集实验中,分别以乙醇/水溶液和甲酸/甲醇溶液作为展开剂对罗丹明B和苏丹I进行分离收集,并对不同阶段的洗脱液进行了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在乙醇/水溶液体系中,两种色素虽然可先后通过棉线固定相,但在苏丹I洗脱液中仍然含有微量的罗丹明B;而在甲酸/甲醇溶液体系中,两种色素可以更有效地分离,且分离速度更快。综上,本研究揭示了亲水性在线基色谱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开发了一种简便、低廉和易于操作的线基色素分离方法,并将其用于非食用色素苏丹I和罗丹明B的有效分离和收集。本研究有望为高性能线基色谱分离系统的设计和构建提供理论指导,并进一步拓展线基流控分离方法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
棉线
色谱法
亲水性
微流体
色素分离
Keywords
cotton thread
chromatography
hydrophilicity
microfluidics
pigment separation
分类号
TS11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表面原位还原银纳米簇电化学发光传感界面的构建与分子识别
王博东
潘美辰
卓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共晶诱导增强的电化学发光9,10-二苯基蒽-苝微晶构建高效尿酸传感器
廖妮
张捷源
黄梓阳
赵晏汐
柴雅琴
袁若
卓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PDRN)材料制备及其生物医药研究进展
田梦
孙雯
闫培生
马兴毅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亲水性可控棉线有效分离苏丹I和罗丹明B
熊静
李亚丹
伍亮
肖刚
王鑫
梁莉萍
乔琰
鲁志松
余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