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倍增型全聚合物光电探测器及其在光电容积描记传感器上的应用
1
作者 赵兴超 李晓明 +9 位作者 刘明 赵子进 杨凯旋 刘蓬天 张皓岚 李金泰 马晓玲 姚琪 孙艳明 张福俊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我们以宽带隙聚合物聚(3-己基噻吩)(P3HT)为给体,窄带隙聚合物聚{2,2'-((2Z,2'Z)-((12,13-双(2-癸基十四烷基)-6-(2-乙基己基)-4,8-二甲基-6,8,12,13-四氢-4氢-苯并[1,2,3]三唑并噻吩[2'',3'':4',5']... 我们以宽带隙聚合物聚(3-己基噻吩)(P3HT)为给体,窄带隙聚合物聚{2,2'-((2Z,2'Z)-((12,13-双(2-癸基十四烷基)-6-(2-乙基己基)-4,8-二甲基-6,8,12,13-四氢-4氢-苯并[1,2,3]三唑并噻吩[2'',3'':4',5']并吡咯[2',3':4,5]并吡咯[3,2-g]并噻吩[2',3':4,5]并吡咯[3,2-b]并[4,5-e]吲哚-2,10-二基)双(甲烷亚甲基))双(5,5’-3-氧-2,3-二氢-1氢-2,1-二亚基茚))二丙二腈-连-2,5-二噻吩}(PTz-PT)为受体,研制了基于氧化铟锡(ITO)/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有源层/Al结构的倍增型全聚合物光电探测器(PM-APDs)。我们制备了P3HT:PTz-PT质量比为100:1、100:4、100:7和100:10的四种不同比例的二元PM-APDs。在黑暗条件下,由于Al的功函数和P3HT的最高已占据分子轨道(HOMO)之间存在0.8 eV的能级差距,空穴难以从铝电极注入到有源层中。有源层中的PTz-PT含量较低,缺乏连续的电子传输通道,导致有源层的电子传输能力较差。在光照条件下,由于有源层中PTz-PT含量较低,并且P3HT和PTz-PT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相差0.84 eV,光生电子会被孤立的PTz-PT捕获。Al电极附近的受陷电子会引起界面能带弯曲,实现空穴隧穿注入,从而导致外量子效率(EQE)值大于100%。在−8 V偏压下,基于P3HT:PTz-PT(100:4 wt/wt)的最优二元PMAPDs在300–1100 nm的光谱范围内具有超过100%的EQE。PM-APDs的EQE光谱形状取决于铝电极附近的受陷电子分布。通过引入聚合物聚(2-(4,8-双(4-(2-乙基己基)环戊二烯并-1,3-啶-1-基)苯并[1,2-b:4,5-b']二噻吩-2-基)-5,5-二氟-10-(5-(2-己基癸基)噻吩-2-基)-3,7-二甲基-5H-4λ4,5λ4-二吡咯[1,2-c:2',1'-f][1,3,2]二氮杂硼嗪)(PMBBDT)作为第三组分,PMAPDs的EQE光谱形状变得更平坦。我们制备了P3HT:PMBBDT:PTz-PT质量比分别为90:10:4和80:20:4的三元PM-APDs。三元PM-APDs的EQE值在420–600 nm的范围内提高,而在630–870 nm的范围内降低。三元PM-APDs具有更平坦的EQE光谱是由于其在Al电极附近的受陷电子分布更均匀。此外,在连续光照和外加偏压的条件下,三元PMAPDs的稳定性高于最优二元PM-APDs。在−12 V偏压下,最优三元PM-APDs的EQE值在350 nm处为3500%,在550 nm处为1250%,在900 nm处为1500%。在−10 V偏压下,最优三元PM-APDs的比探测度(D*shot)值在520 nm处为3.7×1012 Jones,在850 nm处为1.9×10^(13)Jones。最优三元PM-APDs在−10 V偏压下被白光连续照射170 min后,光电流为初始值的87%。我们利用最优三元PM-APDs搭建了光电容积描记(PPG)传感器并成功地测量了人体心率(HR),测得的HR与人体正常心率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倍增 全聚合物光电探测器 空穴隧穿注入 受陷电子 PPG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双壳结构CdSe/CdS/ZnS纳米晶的合成与发光性质 被引量:11
2
作者 唐爱伟 滕枫 +3 位作者 高银浩 梁春军 徐征 王永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4-238,共5页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单核/双壳结构的CdSe/CdS/ZnS纳米晶。在内核CdSe和外壳ZnS之间的内壳CdS作为晶格匹配调节层,能够很好的改善核/壳界面处的性能,而且,最外层ZnS能够最大程度地使激子受限。用TEM和XPS对纳米晶进行...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单核/双壳结构的CdSe/CdS/ZnS纳米晶。在内核CdSe和外壳ZnS之间的内壳CdS作为晶格匹配调节层,能够很好的改善核/壳界面处的性能,而且,最外层ZnS能够最大程度地使激子受限。用TEM和XPS对纳米晶进行了表征,并且用光致发光光谱和吸收光谱对不同核壳结构的纳米晶的发光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单核/双壳结构的纳米晶具有更加优异的发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双壳 纳米晶 发光特性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BSS信号处理技术的SMS多参量光纤传感系统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强 王智 +2 位作者 黄泽铗 郭凯丽 刘岚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383-3387,共5页
基于单通道盲信号分离技术(Single Channel Blind Source Separation,SCBSS)及单模-多模-单模(Single-mode-Multimode-Single-mode,SMS)光纤结构的模间干涉理论,提出了一种多参量光纤传感技术,实现了振动与应力、振动与温度的同时测量... 基于单通道盲信号分离技术(Single Channel Blind Source Separation,SCBSS)及单模-多模-单模(Single-mode-Multimode-Single-mode,SMS)光纤结构的模间干涉理论,提出了一种多参量光纤传感技术,实现了振动与应力、振动与温度的同时测量。在振动与应力同时测量时,振动频率误差为0.17 Hz,分离出的应力信号与实验操作吻合。在振动与线性降温、自然升温同时测量实验中,振动频率误差均在0.60Hz以内。线性降温时,温度误差在7.13%以内;自然升温时,温度误差在8.03%以内。该方法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精度高,可推广用于其他光纤传感系统,实现多参量同时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单通道盲信号分离 多参量测量 SMS光纤结构 模间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态定(线性响应)-极化连续模型/含时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一种有机发光材料的吸收和发射光谱(英文)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小君 林涛 +4 位作者 蔡新晨 高少伟 杨磊 马睿 张晋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29-1336,共8页
3-(二氰亚甲基)-5,5-二甲基-1-(3-[9-(2-乙基-己基)-咔唑基]-乙烯基)环己烷(DCDHCC)是一种用于光电器件中的有机染料,它具有良好的发光特性.我们使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TD-PBE0,TD-BMK和TD-M06)以及极化连续模型(PCM)计算了该材料在溶剂... 3-(二氰亚甲基)-5,5-二甲基-1-(3-[9-(2-乙基-己基)-咔唑基]-乙烯基)环己烷(DCDHCC)是一种用于光电器件中的有机染料,它具有良好的发光特性.我们使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TD-PBE0,TD-BMK和TD-M06)以及极化连续模型(PCM)计算了该材料在溶剂中的吸收和发射特性.计算中使用了线性响应(LR)、态定(SS)两种溶剂模型和6-31G(d)、6-31+G(d,p)两种基组.计算了DCDHCC在苯、四氢呋喃和丙酮溶剂中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并与实验观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吸收光谱的计算,杂化函数的影响大于基组和溶剂模型,在三种函数中BMK更适于研究DCDHCC的吸收光谱;而对于发射光谱,基组的影响最大,基组通过影响激发态构型从而影响发射光谱,对于激发态构型的优化需要使用6-31+G(d,p)基组.我们希望这些研究能对今后设计类似的发光分子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态定极化连续模型 紫外-可见光谱 全局杂化 线性响应极化连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DCJTB聚合物电化学池(LEC)的发光性质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扬舟 滕枫 +1 位作者 雷月清 侯延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5-428,共4页
通过在聚合物电化学池(LEC)发光器件的发光材料MEH-PPV中掺杂红光染料DCJTB,对LEC器件的发光性质进行研究。基于器件结构为ITO/MEH-PPV+PEO+LiCF3 SO3/Al的薄膜LEC器件,其电致发光峰在570nm左右,通过在MEH-PPV与PEO的混合膜中... 通过在聚合物电化学池(LEC)发光器件的发光材料MEH-PPV中掺杂红光染料DCJTB,对LEC器件的发光性质进行研究。基于器件结构为ITO/MEH-PPV+PEO+LiCF3 SO3/Al的薄膜LEC器件,其电致发光峰在570nm左右,通过在MEH-PPV与PEO的混合膜中掺杂不同比例的红光染料DCJTB,随着掺杂比例的增加,器件的发光峰由570nm向红光波段移动,通过控制DCJTB的掺杂比例制备了发光峰在570-650nm连续变化的LEC电致发光器件。对其分析认为从LEC主体发光聚合物MEH-PPV到染料DCJTB间发生了良好的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 MEH-PPV 红光染料DCJTB 掺杂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层在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邓召儒 杨盛谊 +1 位作者 孟令川 娄志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0-704,共5页
以DCJTB为掺杂剂,以BCP为空穴阻挡层,研究了两种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TO/NPB/BCP/Alq3∶DCJTB/Alq3/Al(结构A)和ITO/NPB/BCP/Alq3/Alq3∶DCJTB/Alq3/Al(结构B)的电致发光光谱.实验结果显示,在结构A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中,绿光的相对... 以DCJTB为掺杂剂,以BCP为空穴阻挡层,研究了两种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TO/NPB/BCP/Alq3∶DCJTB/Alq3/Al(结构A)和ITO/NPB/BCP/Alq3/Alq3∶DCJTB/Alq3/Al(结构B)的电致发光光谱.实验结果显示,在结构A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中,绿光的相对发光强度较弱,增加Alq3层的厚度对绿光的相对发光强度的影响也很小;而在结构B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中,BCP层与掺杂层(Alq3∶DCJTB)之间的Alq3薄层对绿光的相对发光强度影响显著,用很薄的Alq3层就可以得到强的绿光发射.进一步改变器件结构,利用有机超薄层就可以得到稳定的白光器件ITO/NPB(50nm)/BCP(3nm)/Alq3(3nm)/Alq3∶DCJTB(1%(w))(5nm)/Alq3(7nm)/Al.随着电压的增加(14-18V),该器件的色坐标基本保持在(0.33,0.37)处不动;在432mA·cm-2的电流密度下,该器件的发光亮度可达11521cd·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超薄层 空穴阻挡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BLAN∶Yb^(3+),Tm^(3+)双频共激发的上转换发光 被引量:14
7
作者 窦京涛 侯延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88,共4页
首先测量了ZBLAN∶Yb3+,Tm3+分别在980nm和808nm激光激发下的400~600nm波段内的上转换发光光谱,在此基础上研究了980,808nm激光共激发下ZBLAN∶Yb3+,Tm3+的上转换发光特性。在测量过程中,分别改变输入激光功率,测量了上转换发光强度与... 首先测量了ZBLAN∶Yb3+,Tm3+分别在980nm和808nm激光激发下的400~600nm波段内的上转换发光光谱,在此基础上研究了980,808nm激光共激发下ZBLAN∶Yb3+,Tm3+的上转换发光特性。在测量过程中,分别改变输入激光功率,测量了上转换发光强度与泵浦激光输入功率的关系,由此绘制双对数曲线图,对上转换发光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证明980nm激发为三光子过程、808nm激发为双光子过程,而980,808nm激光共同激发为共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BLAN YB TM 上转换 双频共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铽、钆稀土配合物的发光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程宝妹 邓振波 +2 位作者 梁春军 徐登辉 王瑞芬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2-886,共5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铽、钆稀土配合物TbGd(BA)6(bipy)2,把它作为发光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为改善稀土配合物的载流子传输能力并避免其在真空蒸发时的热分解,实验中将铽、钆稀土配合物TbGd(BA)6(bipy)2掺入高分子导电聚合物Poly(...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铽、钆稀土配合物TbGd(BA)6(bipy)2,把它作为发光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为改善稀土配合物的载流子传输能力并避免其在真空蒸发时的热分解,实验中将铽、钆稀土配合物TbGd(BA)6(bipy)2掺入高分子导电聚合物Poly(N-vinycarbazole)(PVK)中,用旋涂的方式制备发光层,并制成电致发光器件。通过测量器件的光致和电致发光光谱,均得到纯正的、明亮的Tb3+离子的绿光发射,四个特征峰分别位于489,545,585,620nm,分别对应着能级5D4→7FJ(J=6,5,4,3)的跃迁。讨论了共混体系的发光特性和能量传递机理。稀土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是由于外部直接激发及PVK到稀土配合物的能量传递。电致发光有两个途径,PVK到稀土配合物的能量传递及载流子的直接俘获。在双层器件中,发光区域随Alq3厚度变化,尤其是在高电压下,激子复合区域移向Alq3一侧。优化后,多层器件在电压为13V时,达到最高亮度183cd/m2,得到明亮的铽的绿色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铽配合物 发光特性 能量传递 稀土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WO_4膜的制备及发光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娄志东 衣兰杰 +2 位作者 滕枫 杨盛谊 徐征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166,共5页
利用一种软化学合成方法——喷雾热解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钨酸镉(CdWO4)发光膜,研究了其结构、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及较低电压下的阴极射线发光特性。由吸收光谱估算出CdWO4膜的禁带宽度约为3.70 eV。当基底温度在350℃以上时,生成的Cd... 利用一种软化学合成方法——喷雾热解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钨酸镉(CdWO4)发光膜,研究了其结构、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及较低电压下的阴极射线发光特性。由吸收光谱估算出CdWO4膜的禁带宽度约为3.70 eV。当基底温度在350℃以上时,生成的CdWO4膜在紫外光及阴极射线激发下发出蓝绿光,其光谱为一宽蓝绿发光带。利用高斯函数进行拟合,发现此发光由3个发光带组成:一个峰值位于495 nm(2.51 eV)的主发光带,另外两个分别位于444 nm(2.80 eV)和545 nm(2.28 eV)的发光带。证实了峰值位于495 nm(2.51 eV)的主发光带和氧空位无关,是由阴离子络合物WO66-的发光引起的。研究了退火温度对CdWO4膜发光特性的影响。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发光亮度和效率增大。样品的亮度随外加电压的增加而增大,没有观察到亮度饱和现象。经600℃下退火的CdWO4膜,在电子束电压为5 kV,电流密度为57μA/cm2的条件下,其阴极射线发光亮度可达420 cd/m2,效率达1.9 lm/W。研究结果表明,CdWO4发光膜有可能用在以玻璃为基底的平板显示器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膜 喷雾热解法 阴极射线发光 亮度和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_2SiO_4∶Re(M=Mg,Ca,Ba;Re=Ce^(3+),Tb^(3+))的发光性能(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大伟 刘红利 +1 位作者 卢鹏志 李鑫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6,共4页
合成了系列M2SiO4∶Re(M=Mg,Ca,Ba;Re=Ce3+,Tb3+)样品,研究了样品在真空紫外区域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从激发谱可以看出:M2SiO4∶Re(M=Mg,Ca,Ba;Re=Ce3+,Tb3+)在147,172nm有很强的吸收带。用Mg,Ca完全取代Ba2SiO4∶Tb3+中的Ba,相对应... 合成了系列M2SiO4∶Re(M=Mg,Ca,Ba;Re=Ce3+,Tb3+)样品,研究了样品在真空紫外区域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从激发谱可以看出:M2SiO4∶Re(M=Mg,Ca,Ba;Re=Ce3+,Tb3+)在147,172nm有很强的吸收带。用Mg,Ca完全取代Ba2SiO4∶Tb3+中的Ba,相对应的晶体的晶格参数逐渐增大,晶场的能量逐渐减少,其激发光谱随着碱土离子半径的增加向长波方向移动。在172nm真空紫外光激发下,观察到M2SiO4∶Re(M=Mg,Ca,Ba;Re=Tb3+和M2SiO4∶Re(M=Mg,Ca,Ba;Re=Ce3+,Tb3+)特征发射;在真空紫外激发下,随着M2SiO4∶Re(M=Mg,Ca,Ba;Re=Ce3+,Tb3+)中Ce3+含量的增加,M2SiO4∶Re的特征发射明显减弱,并分析讨论了相关发光现象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真空紫外 磷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离子掺杂的铝酸锌膜的低压阴极射线发光 被引量:2
11
作者 娄志东 衣兰杰 +2 位作者 滕枫 徐征 杨盛谊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4-300,共7页
在空气中采用喷雾热解法合成了稀土铕(Eu)、铽(Tb)及铥(Tm)掺杂的铝酸锌(ZnAl_2O_4)发光膜,研究了合成条件对其阴极射线发光特性的影响。ZnAl_2O_4:Tb^(31)、ZnAl_2O_4:Tm^(3+)及ZnAl_2O_4:Eu^(31)膜分别发出主峰位于555 nm的绿光、主... 在空气中采用喷雾热解法合成了稀土铕(Eu)、铽(Tb)及铥(Tm)掺杂的铝酸锌(ZnAl_2O_4)发光膜,研究了合成条件对其阴极射线发光特性的影响。ZnAl_2O_4:Tb^(31)、ZnAl_2O_4:Tm^(3+)及ZnAl_2O_4:Eu^(31)膜分别发出主峰位于555 nm的绿光、主峰位于478 nm的蓝光及主峰位于616 nm的红光。上述发光均可在低退火温度(700℃以下)下获得,因此可以使用玻璃作为基底。同时研究了样品发光的色坐标和色纯度,并与标准的红、绿、蓝粉的色品度进行了比较。样品的亮度和效率都随外加电压的增加而增大,没有观察到亮度饱和现象。此外,Eu掺杂的ZnAl_2O_4膜在850℃以上、还原气氛中退火后呈现Eu^(2+)的特征发射——宽的蓝发射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射线发光 喷雾热解法 色坐标和色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周期量子阱结构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效率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海娜 徐征 郑宁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8-193,共6页
研究了几种具有不同周期数的量子阱结构和不同势垒层厚度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特性。器件中的量子阱结构是由tris-(8-hydroxyquinoline)aluminum(Alq3)和2,9-dimethyl-4,7-diphenyl-1,10-phenanthroline(BCP)两种材料制备的。其中Alq3... 研究了几种具有不同周期数的量子阱结构和不同势垒层厚度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特性。器件中的量子阱结构是由tris-(8-hydroxyquinoline)aluminum(Alq3)和2,9-dimethyl-4,7-diphenyl-1,10-phenanthroline(BCP)两种材料制备的。其中Alq3层作为电子的势阱层,BCP层作为电子的势垒层。实验结果表明,两个周期的阱结构器件的电流效率最高,为3.46cd/A,大约是传统三层结构器件的1.6倍。器件电流效率的提高是由于当阱结构周期数增加时,阱结构对载流子的限制作用会增强,这使得势阱层(发光层)中激子的形成几率增大,因此器件效率提高。但是当量子阱周期数太大时,电流效率反而会降低。在实验过程中,还研究了不同势垒层厚度对器件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用适当的阱结构周期数和适当的势垒层厚度,可以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量子阱结构 电致发光 亮度 电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域和长程杂化密度泛函研究推拉结构有机发光分子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小君 王宁 程浩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40-1646,共7页
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具有推拉结构的有机发光材料3-(二氰亚甲基)-5,5-二甲基-1-(4-[9-咔唑基]-苯乙烯基)环己烯(DCDCC)的吸收和荧光光谱,并考虑了溶剂效应.通过与实验光谱的比较,重点评价了包括局域和长程在内的8种交换泛函.结果... 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具有推拉结构的有机发光材料3-(二氰亚甲基)-5,5-二甲基-1-(4-[9-咔唑基]-苯乙烯基)环己烯(DCDCC)的吸收和荧光光谱,并考虑了溶剂效应.通过与实验光谱的比较,重点评价了包括局域和长程在内的8种交换泛函.结果表明泛函的选择对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在密度泛函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包含44%Hartree Fock交换泛函的BMK杂化函数联同连续极化模型和中等大小的基组最适合研究DCDCC分子的光谱性质.此外,尽管DCDCC分子内电荷转移并没有强致发出双荧光,但仍然可以用平面分子内电荷转移和扭转分子内电荷转移模型解释DCDCC激发态的结构.BMK泛函计算的结果表明DCDCC的激发态结构支持平面分子内电荷转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程杂化泛函:局域杂化泛函: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内电荷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DCJTB聚乙烯咔唑的发光性质 被引量:2
14
作者 滕枫 唐爱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7-961,共5页
研究了PVK∶DCJTB体系的发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PVK∶DCJTB薄膜光激发时,PVK和DCJTB之间存在能量传递,DCJTB的浓度从1%增加到2%,能量传递效率明显增强,但仍然不充分。引入Alq3层后的PVK∶DCJTB/Alq3双层薄膜,PVK的发光被有效地抑制了,A... 研究了PVK∶DCJTB体系的发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PVK∶DCJTB薄膜光激发时,PVK和DCJTB之间存在能量传递,DCJTB的浓度从1%增加到2%,能量传递效率明显增强,但仍然不充分。引入Alq3层后的PVK∶DCJTB/Alq3双层薄膜,PVK的发光被有效地抑制了,Alq3明显促进了PVK向DCJTB的能量传递效率,说明Alq3起到了能量传递的"桥梁"作用。而结构为ITO/PVK∶DCJTB/Alq3/LiF(1nm)/Al的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与光致发光光谱明显不同。电致发光时,Alq3层的发光的相对强度比光致发光时大许多,而且发光强度随着驱动电压的增加而增强,说明随电压的增加,有更多的空穴注入到Alq3层,致使载流子在Alq3层的复合几率随电场的增强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传递 有机电致发光 光致发光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酞菁化合物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亮度和效率的影响
15
作者 孔超 徐征 +5 位作者 赵谡玲 张福俊 闫光 张天慧 高利岩 龚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8-92,共5页
以水溶性酞菁铜(CuTcPc)为空穴注入层制备多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TO表面经过CuTcPc溶液修饰,能够提高空穴的注入能力,增加器件的电流密度和亮度。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空穴传输材料的空穴迁移率一般大于电子传输材料的电子迁移率,空... 以水溶性酞菁铜(CuTcPc)为空穴注入层制备多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TO表面经过CuTcPc溶液修饰,能够提高空穴的注入能力,增加器件的电流密度和亮度。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空穴传输材料的空穴迁移率一般大于电子传输材料的电子迁移率,空穴是多数载流子;但是,CuTcPc修饰处理不仅提高了器件的电流密度和亮度,也提高了器件的电流效率。研究结果表明,CuTcPc层不仅提高了器件的空穴注入能力,也影响了电场的分布,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电子的注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酞菁铜 有机电致发光 载流子平衡 电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基CeO_2薄膜的发光特性
16
作者 王申伟 衣立新 +2 位作者 丁甲成 高靖欣 王永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62-766,共5页
利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在p型硅衬底上沉积了200 nm厚的CeO2薄膜样品,将样品置于弱还原气氛中高温退火后,观察到薄膜在385,418 nm以及445 nm左右出现三个明显的发光峰。结合激发光谱、吸收光谱以及XRD分析表明:CeO2薄膜在高温下容易发生失... 利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在p型硅衬底上沉积了200 nm厚的CeO2薄膜样品,将样品置于弱还原气氛中高温退火后,观察到薄膜在385,418 nm以及445 nm左右出现三个明显的发光峰。结合激发光谱、吸收光谱以及XRD分析表明:CeO2薄膜在高温下容易发生失氧反应,出现Ce4+→Ce3+离子转变,Ce3+离子在紫外光的激发下,电子由O2p跃迁到5d能级,再由5d能级向4f能级跃迁,从而产生强烈的蓝紫外发射,而445 nm左右的发光峰则来自于SiO2薄膜的缺陷发光。样品选择9001 200℃不同温度退火,并且在1 200℃下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退火。研究结果显示:在1 200℃下进行2 h的退火,薄膜发光强度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 光致发光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Ba_(1-x)Sr_xO)(1-y)P_2O_5·yB_2O_3∶Eu^(2+)的发光性能(英文)
17
作者 何大伟 刘春棠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7-890,共4页
合成了系列2(Ba1 -xSrxO) (1 -y)P2O5·yB2O3∶Eu2 +样品,研究了样品在长波紫外区域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从激发谱可以看出:2(BaO)(1 -y)P2O5·yB2O3∶Eu2 +在300 ~380 nm附近区域有很强的吸收带,在380 nm紫外光激发下,2(BaO)... 合成了系列2(Ba1 -xSrxO) (1 -y)P2O5·yB2O3∶Eu2 +样品,研究了样品在长波紫外区域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从激发谱可以看出:2(BaO)(1 -y)P2O5·yB2O3∶Eu2 +在300 ~380 nm附近区域有很强的吸收带,在380 nm紫外光激发下,2(BaO)·(1 -y)P2O5·yB2O3∶Eu2 +的发射带位于400 ~430 nm;在2(Ba1 -xSrxO)-(1 -y)P2O5·yB2O3∶Eu2 +的系列样品中,当x>0.2时,随着x的增大,基质晶格在330 ~380 nm吸收带整体向低能方向移动了40 nm;在147 nm激发下的发射谱是主峰值位于478 nm的蓝绿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紫外激发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阶编码格式的全光波长变换技术研究进展
18
作者 吴重庆 王健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共8页
随着高阶编码格式成为高速光通信系统的主流,面向DPSK、QPSK、PM-QPSK以及QAM等新型编码格式的波长变换,成为全光网尤其是波长交换网的关键之一。对面向新型编码格式的波长变换技术进行了回顾,指出:由于四波混频对于编码格式不敏感,所... 随着高阶编码格式成为高速光通信系统的主流,面向DPSK、QPSK、PM-QPSK以及QAM等新型编码格式的波长变换,成为全光网尤其是波长交换网的关键之一。对面向新型编码格式的波长变换技术进行了回顾,指出:由于四波混频对于编码格式不敏感,所以当前此类波长变换清一色的集中于四波混频技术,但其变换效率低下是一个致命的弱点。为了提高变换效率,寻求新的波长变换方案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波长变换 高阶编码格式 全光网 DPSK QPSK PM-QPSK Q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叙瑢: 在中国发光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
19
作者 徐叙瑢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47-1150,共4页
学会决定在我们这里召开战略讨论会,战略讨论会是9月19日、20日两天召开。我非常想去参加会议,但由于身体原因(眼睛看不清楚、说话多了越来越没有力气)不能参加会议,只好通过录像和大家见面。我的发言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这... 学会决定在我们这里召开战略讨论会,战略讨论会是9月19日、20日两天召开。我非常想去参加会议,但由于身体原因(眼睛看不清楚、说话多了越来越没有力气)不能参加会议,只好通过录像和大家见面。我的发言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这次大会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战略性大会,对于发光学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振兴大会,这个会非常及时。主要是有三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我们发光方面的工作队伍非常庞大:根据2013年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统计,有五百人以上接近一千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学 发展战略研讨 身体原因 学术会议 场致发光 千人 光致发光 自然科学进展 邀请报告 学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Se(ZnS)纳米晶与MEH-PPV的共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6
20
作者 殷月红 邓振波 +3 位作者 伦建超 吕昭月 杜海亮 王永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1-175,共5页
采用水相法合成核壳结构ZnSe/ZnS纳米晶,经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证实所制备的样品为立方晶型闪锌矿结构ZnSe/ZnS量子点。按照一定的质量比将ZnSe/ZnS纳米晶和有机聚合物MEH-PPV(poly[2-methoxy-5-(2'-ethyl... 采用水相法合成核壳结构ZnSe/ZnS纳米晶,经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证实所制备的样品为立方晶型闪锌矿结构ZnSe/ZnS量子点。按照一定的质量比将ZnSe/ZnS纳米晶和有机聚合物MEH-PPV(poly[2-methoxy-5-(2'-ethyl hexyloxy-p-phenylenevinylene)])共掺并将其作为发光层,分别制备单层和多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为ITO/MEH-PPV∶ZnSe(ZnS)(50 nm)/Al和ITO/PEDOT∶PSS(70nm)/MEH-PPV∶ZnSe(ZnS)(50 nm)/BCP(15 nm)/Alq3(12 nm)/LiF(0.5 nm)/Al。实验结果表明,多层发光器件的发光特性与单层器件不同,工作电压的增大使其发光峰发生了明显的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e/ZnS 纳米晶 MEH-PPV 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