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润感化合物微胶囊的制备及缓释性能研究
1
作者 汪然 李鲁 +3 位作者 李春来 石康中 赵影 胡杨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95-700,共6页
为增强卷烟甜润感风味,提高产品感官品质。以β-环糊精为壁材,将19种甜润感化合物制备为微胶囊。表征包埋后微胶囊理化性质,将其添加到卷烟滤嘴中,分析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包埋后微胶囊颗粒体积和表面积较β-环糊精均减小,晶体结构由笼... 为增强卷烟甜润感风味,提高产品感官品质。以β-环糊精为壁材,将19种甜润感化合物制备为微胶囊。表征包埋后微胶囊理化性质,将其添加到卷烟滤嘴中,分析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包埋后微胶囊颗粒体积和表面积较β-环糊精均减小,晶体结构由笼型转变为层型。热重分析显示,两个失重阶段的质量损失分别从11.12%和81.13%降至8.77%和78.45%,较纯化合物热重损失显著降低。释放行为研究显示,在40~80℃范围内,化合物释放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加。常温下贮藏7 d,大多数甜润感化合物香气保留率超过75%。综上,微胶囊能够提高甜润感化合物贮藏稳定性,并且表现出温度-释放率正相关的数学关系。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新型宜人卷烟产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甜润感化合物 缓释性能 Β-环糊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连续纤维模型的滤棒成型机捕丝器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邵宝鑫 武星 +4 位作者 刘熹 马群 杜硒 刘久逸 孙松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0-38,共9页
【目的】指导滤棒成型机捕丝器的工艺参数调节,提升卷烟滤棒产品质量。【方法】基于捕丝器中纤维运动特性,使用Fluent软件连续纤维模型进行纤维简化,利用动量源项传递实现纤维与流场间的耦合,摆脱了纤维与流场双向耦合的规模限制,实现... 【目的】指导滤棒成型机捕丝器的工艺参数调节,提升卷烟滤棒产品质量。【方法】基于捕丝器中纤维运动特性,使用Fluent软件连续纤维模型进行纤维简化,利用动量源项传递实现纤维与流场间的耦合,摆脱了纤维与流场双向耦合的规模限制,实现了包含大量纤维的捕丝器流场模拟。通过引入总牵引力与牵引力均匀性指标,研究了不同压缩空气进气压力与垫片厚度对ZL26A型滤棒成型机捕丝器丝束牵引状态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1)结合连续纤维模型的耦合模拟方法可以有效反映丝束对捕丝器内流场的影响与丝束的牵引状态;(2)在保证丝束牵引力满足滤棒正常填充的情况下,使用较薄垫片厚度与较高进气压力可以提升捕丝器牵引均匀性,提高丝束牵引质量;(3)实验中使用总厚度较薄的0.56 mm垫片配合0.3 MPa较高进气压力下生产出的滤棒,其吸阻标准偏差值与变异系数较参数改进前分别下降21.5%与21.7%,滤棒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棒成型机 捕丝器 数值模拟 连续纤维模型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水溶性高分子对加热非燃烧型香烟过滤嘴棒的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劲 张健 +3 位作者 陈鹏鹏 毛昌杰 石康中 周顺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8-223,共6页
为了降低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在抽吸过程中香烟对人体的危害,选用3种水溶性高分子材料,采用浸渍与冷冻干燥技术对加热非燃烧型香烟过滤嘴棒进行了改性.在二醋酸纤维丝束过滤嘴棒上负载了不同质量浓度的海藻酸钠(SA)、聚乙烯醇(PVA)和... 为了降低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在抽吸过程中香烟对人体的危害,选用3种水溶性高分子材料,采用浸渍与冷冻干燥技术对加热非燃烧型香烟过滤嘴棒进行了改性.在二醋酸纤维丝束过滤嘴棒上负载了不同质量浓度的海藻酸钠(SA)、聚乙烯醇(PVA)和聚乙二醇(PEG),通过对改性过滤嘴棒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以及对抽吸阻力、CO含量、烟碱含量、总粒相物含量和焦油截留率进行测定,定量评价了过滤嘴棒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经PEG-2改性后的过滤嘴棒,在未显著增加抽吸阻力的同时,烟气中焦油含量降低了18.3%,总粒相物含量降低了15.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嘴棒 加热非燃烧型香烟 水溶性高分子 二醋酸纤维丝束 抽吸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机基座螺栓断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国法 余瑾 +2 位作者 裴义林 杨兵 晁悠扬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7-258,262,共3页
采用断口形貌、金相检验、硬度测定和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某型号风机基座螺栓断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螺栓的断裂为单向弯曲疲劳断裂。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在配合螺母下第一道螺栓螺纹处存在缩松且该处应力集中明显,成为裂纹源,在振动... 采用断口形貌、金相检验、硬度测定和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某型号风机基座螺栓断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螺栓的断裂为单向弯曲疲劳断裂。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在配合螺母下第一道螺栓螺纹处存在缩松且该处应力集中明显,成为裂纹源,在振动循环弯曲应力的作用下裂纹扩展直至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 断裂 疲劳断裂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