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汇集团科技创新管理的成功经验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宏杰 祝春红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51,共5页
双汇集团通过实行企校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建立高标准的研究开发基地、引进和培育高素质的科技队伍等多种方式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与此同时双汇集团还在科技创新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可贵经验。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技管理 双汇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干香肠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牛爽 乔发东 +4 位作者 徐静 金志雄 张春晖 李红伟 马长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104,共4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结合气谱 /质谱联用仪 ,以壬烷作为内标 ,对发酵干香肠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共鉴定出 74种成分 ,总含量为 2 9 2 9μg等量壬烷 /g干基 ,主要由萜类、醛类、烷烃类、酮类、苯酚类、醇类、酸类和酯...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结合气谱 /质谱联用仪 ,以壬烷作为内标 ,对发酵干香肠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共鉴定出 74种成分 ,总含量为 2 9 2 9μg等量壬烷 /g干基 ,主要由萜类、醛类、烷烃类、酮类、苯酚类、醇类、酸类和酯类等组成 ,其中萜类和醛类是主要成分 ,分别来自添加的黑胡椒和脂类的分解与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萜类 挥发性成分 质谱联用 含量 脂类 等量 内标 醛类 发酵 酮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复合发酵剂加工发酵干香肠过程中的理化及微生物特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金志雄 徐静 +3 位作者 牛爽 马长伟 程文新 王巧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5-48,共4页
本文揭示了发酵干香肠生产过程中水分活度、pH值、酸价、过氧化物值、蛋白水解指数等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添加发酵剂的产品比自然发酵产品的pH值、水分活度、水分含量下降得更快,蛋白水解指数更大,风味更好,并明... 本文揭示了发酵干香肠生产过程中水分活度、pH值、酸价、过氧化物值、蛋白水解指数等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添加发酵剂的产品比自然发酵产品的pH值、水分活度、水分含量下降得更快,蛋白水解指数更大,风味更好,并明显抑制杂菌的生长;但两类产品最终具有相同的乳酸菌数、酸价和过氧化物值。这说明在发酵干香肠的加工过程中,产品pH值、水分含量、水分活度、蛋白水解程度等受发酵剂种类的影响,而脂肪氧化程度与发酵剂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剂 香肠 水分活度 蛋白水解 酸价 风味 自然发酵 微生物特性 品比 水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制品中食用合成色素的含量 被引量:30
4
作者 王红梅 郭伟 +1 位作者 王继鹏 周明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6-108,共3页
为建立一种简便并可同时测定肉制品中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和日落黄的方法,肉制品经脱脂、乙醇+氨水(v/v)=70+30超声波振荡提取,过滤,采用HPLC系统以20mmol/L乙酸铵和甲醇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变波长下检测,外标法峰面积定量... 为建立一种简便并可同时测定肉制品中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和日落黄的方法,肉制品经脱脂、乙醇+氨水(v/v)=70+30超声波振荡提取,过滤,采用HPLC系统以20mmol/L乙酸铵和甲醇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变波长下检测,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结果表明,4种食用合成色素回收率为91.5%~99.3%,相对标准偏差<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 食用合成色素 高效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同时检测小麦中三种镰刀菌毒素 被引量:26
5
作者 梁颖 刘邻渭 张春晖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0-162,共3页
研究了小麦面粉中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雪腐镰刀菌烯醇三种镰刀菌毒素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检测的方法。小麦样品中的毒素提取液经Mycosep 226多功能净化柱净化后,以反相C18柱为色谱柱,甲醇、0.1%乙酸铵水溶液梯度... 研究了小麦面粉中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雪腐镰刀菌烯醇三种镰刀菌毒素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检测的方法。小麦样品中的毒素提取液经Mycosep 226多功能净化柱净化后,以反相C18柱为色谱柱,甲醇、0.1%乙酸铵水溶液梯度洗脱为流动相,大气压化学电离离子源电离后质谱检测。该方法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雪腐镰刀菌烯醇标准溶液的提取离子峰面积与标品浓度分别在3~4500ng/mL、8~5000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标实验中三种毒素平均回收率在70.9%~93.7%之间,检出限分别为5、10、12ng/g,RSD均小于10%,具有很好的精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 小麦 玉米赤霉烯酮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雪腐镰刀菌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醋特征香气成分分析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魏永义 焦驼文 +2 位作者 崔广 张莉 李超敏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9-101,共3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醋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得到了65种香气成分,主要成分为醇、酯、酸、醛、酮和杂环类化合物;根据风味贡献率理论,初步确定了8种香气成分为醋的特征香气。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GC-MS联用 特征香气 风味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火腿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过程及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赵改名 柳艳霞 +3 位作者 田玮 张春晖 高晓平 王玉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0-125,共6页
以60只杂交猪后腿为原料,按照传统工艺加工金华火腿,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和气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离、鉴定技术,研究了金华火腿股二头肌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形成变化规律。从6个不同加工时期的样品中共鉴定出191种物质,包括43... 以60只杂交猪后腿为原料,按照传统工艺加工金华火腿,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和气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离、鉴定技术,研究了金华火腿股二头肌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形成变化规律。从6个不同加工时期的样品中共鉴定出191种物质,包括43种烃、31种醛、24种酮、21种酯、19种醇、17种羧酸、16种杂环化合物、5种内酯、5种含氯化合物、4种含硫化合物、2种酚、2种酸酐、1种酰胺和1种醚。其中醛类、醇类、烃类、酮类、酸类和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但各类风味物质的化合物种类和含量的变化规律各不相同。随着加工进行,肌肉中的挥发性化合物种类逐渐增多,但化合物总含量以晒腿结束和成熟中期最高。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外干腌火腿相比,金华火腿成品中羧酸、支链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及杂环化合物种类和含量较多,可能是金华火腿的风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火腿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风味物质类型 风味形成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猪肉分割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赵光辉 李苗云 +6 位作者 王玉芬 谢华 赵改名 王会娟 冯坤 崔艳飞 黄现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7-91,共5页
对冷却猪肉在分割过程中的主要接触物、分割肉本身的微生物污染和增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割过程中分割线上主要接触物的微生物数量随生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传送带的微生物数量1h内达到1.89~2.48 lg(CFU/cm2),4h达到2.63~3.18lg... 对冷却猪肉在分割过程中的主要接触物、分割肉本身的微生物污染和增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割过程中分割线上主要接触物的微生物数量随生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传送带的微生物数量1h内达到1.89~2.48 lg(CFU/cm2),4h达到2.63~3.18lg(CFU/cm2);工人手、刀具、电锯和案板0.5h内微生物数量达到1.42~2.36 lg(CFU/cm2),2h达到1.84~3.08lg(CFU/cm2);初始冷却猪肉的微生物主要集中在胴体表层,在分割和精修过程中,冷却猪肉与污染物的接触,造成二次污染,不同部位分割冷却猪肉的微生物数量也不同,表面微生物数量在2.56~3.68 lg(CFU/cm2)之间,肉中微生物数量在3.18~3.97 lg(CFU/g)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猪肉 分割 微生物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熏煮香肠的贮藏特性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白艳红 毛多斌 +3 位作者 王玉芬 赵电波 蒋爱民 杨公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58,62,共4页
对低温熏煮香肠在7℃贮藏条件下的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样品感官变化陆续表现为“空皮”、“出水、出油”和“胀袋”等腐败特征,同时伴有酸味、臭味等异味产生。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样品pH下降;T... 对低温熏煮香肠在7℃贮藏条件下的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样品感官变化陆续表现为“空皮”、“出水、出油”和“胀袋”等腐败特征,同时伴有酸味、臭味等异味产生。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样品pH下降;TVB-N值先上升,后下降;TBARS值先上升,后下降;腐败微生物菌群的细菌总数消长规律为贮藏初期细菌总数缓慢上升,随后急剧上升,然后趋于稳定,最后下降。表明腐败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致腐是影响低温熏煮香肠产品质量和货架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肉制品 熏煮香肠 贮藏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渣中芦丁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娜 潘治利 +2 位作者 谢新华 邢伟伟 艾志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85-188,共4页
考察不同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对红枣渣中芦丁提取的影响,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40(m/V)、乙醇体积分数69%、浸提时间8.5h、浸提温度70℃的条件下芦丁提取量最大,为155.46mg/100g。
关键词 红枣渣 提取工艺 芦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肉制品加工过程卫生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白艳红 赵电波 +3 位作者 毛多斌 王玉芬 蒋爱民 杨公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86,共4页
以低温熏煮香肠为例研究了低温肉制品加工全程的环境、设备、人员等的卫生状况,对加工原料、辅料以及各加工工序后的半成品、成品的细菌总数进行了跟踪测定,分析了加工全程的微生物消涨规律和污染来源,确定了卫生和质量控制环节,根据HA... 以低温熏煮香肠为例研究了低温肉制品加工全程的环境、设备、人员等的卫生状况,对加工原料、辅料以及各加工工序后的半成品、成品的细菌总数进行了跟踪测定,分析了加工全程的微生物消涨规律和污染来源,确定了卫生和质量控制环节,根据HACCP体系全程质量控制原则对关键控制点指出了预防和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肉制品 食品安全 微生物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对西式蒸煮火腿质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周明超 张春晖 郭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3-146,共4页
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和焦磷酸钠3种磷酸盐对西式蒸煮火腿TPA特性(硬度、弹性、咀嚼性、凝聚性、回复性)的影响变化规律:随着磷酸盐添加量的增加,TPA特性(凝聚性除外)优化。3种磷酸盐对西式火腿质构影响的大小顺序:... 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和焦磷酸钠3种磷酸盐对西式蒸煮火腿TPA特性(硬度、弹性、咀嚼性、凝聚性、回复性)的影响变化规律:随着磷酸盐添加量的增加,TPA特性(凝聚性除外)优化。3种磷酸盐对西式火腿质构影响的大小顺序:焦磷酸钠>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通过感官评定与机械测试TPA特性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感官评定和TPA特性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 西式蒸煮火腿 质构 TPA 感观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工艺金华火腿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改名 柳艳霞 +3 位作者 高晓平 郭世良 李欢 张秋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52-154,共3页
通过跟踪金华火腿的现代化工艺生产过程,选取原料腿、预腌结束、腌制结束、风干中期、风干结束、成熟前期(成熟1)、成熟中期(成熟2)、成熟结束(成熟3)和后熟结束9个工艺点对金华火腿股二头肌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肌肉... 通过跟踪金华火腿的现代化工艺生产过程,选取原料腿、预腌结束、腌制结束、风干中期、风干结束、成熟前期(成熟1)、成熟中期(成熟2)、成熟结束(成熟3)和后熟结束9个工艺点对金华火腿股二头肌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肌肉中的游离氨基酸(FAA)含量都随金华火腿加工进程逐渐升高;成熟过程中升高最快。FAA总量比腌制前提高5倍左右,多数FAA浓度为腌制前的10倍,含量较高的FAA有Glu、Leu、Ala、Arg等,增加比例较大的有Glu、Thr、Val、Ile和Pro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火腿 现代工艺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检测冷却肉中的3种致病菌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艳君 张春晖 +1 位作者 王玉芬 吴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114,共4页
分别针对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suissubs.choleraesuis,S)编码DNA结合蛋白的基因hns、大肠O157:H7(Escherichia coliO157:H7,E)编码外膜蛋白紧密素的基因eaeA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溶血素O基因Hly... 分别针对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suissubs.choleraesuis,S)编码DNA结合蛋白的基因hns、大肠O157:H7(Escherichia coliO157:H7,E)编码外膜蛋白紧密素的基因eaeA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溶血素O基因Hly设计3对引物,建立同步检测肉制品中3中致病菌的多重PCR方法。通过对多重PCR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分析,对多重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此方法简便、快速,可使混菌检测灵敏度达到103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致病菌 冷却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酶解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许雄 柳艳霞 +3 位作者 赵改名 孙伟强 张春晖 蔡根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81-284,共4页
为了进行猪骨肉的综合利用,本实验以猪骨为原料,研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水解效果以及最适蛋白酶的酶解温度、pH、酶用量、料液比和酶解时间对骨肉蛋白水解度和总氮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胰蛋白酶为最佳骨肉水解酶,胰... 为了进行猪骨肉的综合利用,本实验以猪骨为原料,研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水解效果以及最适蛋白酶的酶解温度、pH、酶用量、料液比和酶解时间对骨肉蛋白水解度和总氮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胰蛋白酶为最佳骨肉水解酶,胰蛋白酶水解猪骨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时间为5h、酶解温度60℃、pH8、酶用量5000U/g原料、料液比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 胰蛋白酶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腿对金华火腿腌制及产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改名 张秋会 +4 位作者 柳艳霞 张春晖 黄素君 周黎明 高晓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4-47,共4页
采用传统工艺和新工艺加工金华火腿,研究了原料腿重量、鲜冻状态、皮下脂肪厚度对金华火腿腌制过程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腿重影响腌制用盐量、加工各阶段后的失重率、后熟后的产品质量;皮下脂肪厚度影响腌制进程和腌制失重率... 采用传统工艺和新工艺加工金华火腿,研究了原料腿重量、鲜冻状态、皮下脂肪厚度对金华火腿腌制过程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腿重影响腌制用盐量、加工各阶段后的失重率、后熟后的产品质量;皮下脂肪厚度影响腌制进程和腌制失重率;冻腿可以作为金华火腿加工的原料腿,但产品加工质量略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火腿 原料腿 品质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石墨薄膜的场致电子发射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会中 张兰 +3 位作者 张俊杰 杜云海 姚宁 张兵临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44-248,共5页
利用脉冲激光烧蚀技术在硅衬底上制备了类石墨薄膜,以该薄膜为阴极进行了场致电子发射实验。当在阴阳极之间加电场后,两极之间出现了放电现象。放电之后,类石墨薄膜的阈值电场大大降低了。当电场为20V/μm时,该薄膜的发射点密度可以达到... 利用脉冲激光烧蚀技术在硅衬底上制备了类石墨薄膜,以该薄膜为阴极进行了场致电子发射实验。当在阴阳极之间加电场后,两极之间出现了放电现象。放电之后,类石墨薄膜的阈值电场大大降低了。当电场为20V/μm时,该薄膜的发射点密度可以达到106/cm2。利用Raman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谱对薄膜的表面形貌和微结构进行了测试。薄膜中的类石墨微结构对该薄膜的场致电子发射特性起了促进作用。场致电子发射实验显示类石墨薄膜作为冷阴极电子材料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致电子发射 类石墨薄膜 聚酰亚胺 激光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香肠中硝基呋喃代谢物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静 彭新然 +3 位作者 王向军 张慧 黄海 臧勇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58-860,共3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串联质谱联用法应用于香肠中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测定。试样在稀盐酸溶液中同时加入一定量的衍生试剂邻硝基苯甲醛后,在37℃放置过夜使其中与蛋白质结合的硝基呋喃代谢物水解并衍生化。将此溶液的酸度调节至pH7.0~7.5...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串联质谱联用法应用于香肠中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测定。试样在稀盐酸溶液中同时加入一定量的衍生试剂邻硝基苯甲醛后,在37℃放置过夜使其中与蛋白质结合的硝基呋喃代谢物水解并衍生化。将此溶液的酸度调节至pH7.0~7.5后,以3000r·min^-1的转速离心10min,分出上层清液,用乙酸乙酯萃取。所得萃取液用作HPLC-MS/MS测定。在电喷雾正离子条件下,用多离子反应监测模式,以外标法对萃取液中对经衍生化后的各硝基呋喃代谢物进行定量。在0.5~10μg·kg^-1范围内进行标准加入回收试验,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的回收率在77.3%~90.7%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测得方法的检出限(S/N-3)为:0.10μg·kg^-1对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及呋喃西林的代谢物和0.20μg·kg^-1对呋喃妥因代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 代谢物 硝基呋喃 香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生物活性功能及蒜粉微胶囊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瑜 罗飞 许时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10-613,共4页
大蒜是一种很重要的功能性食品资源之一,本文综述了大蒜的生物活性功能、生物活性成分,并对蒜粉的微胶囊化方法、微胶囊化壁材选择、微胶囊化壁材溶剂选择以及微胶囊化工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蒜 生物活性 微胶囊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对菊花脑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永敢 刁静雯 +6 位作者 代建华 石晓 郁志芳 魏永义 豆康宁 李超敏 郭明月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33-236,共4页
研究了0.50%、0.10%、0.05%三种不同浓度的植酸处理对采后菊花脑的影响。结果显示,0.10%植酸处理的菊花脑在10℃下贮藏12d,黄花率和失重率分别为19.55%和8.99%,低于0.05%植酸处理的29.15%和11.35%,更低于对照;0.50%植酸处理的菊花脑出... 研究了0.50%、0.10%、0.05%三种不同浓度的植酸处理对采后菊花脑的影响。结果显示,0.10%植酸处理的菊花脑在10℃下贮藏12d,黄花率和失重率分别为19.55%和8.99%,低于0.05%植酸处理的29.15%和11.35%,更低于对照;0.50%植酸处理的菊花脑出现轻微的灼烧症状;0.10%植酸处理的菊花脑的各项指标均优于0.05%和0.50%。植酸对于菊花脑的保鲜作用尤以在贮藏后期更为突出(迟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脑 植酸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