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峰县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实践措施及建议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叶茂 罗敏 +2 位作者 阳初辉 刘欢超 谢振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9期181-182,共2页
总结分析了5年来双峰县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实践经验和主要成效,并针对现实中的困难,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 专业化统防统治 实践措施 成效 困难 建议 湖南双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县稻瘟病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娟 罗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4期130-131,共2页
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在全国稻区普遍发生。本文从品种、气候、栽培管理、防治力度等方面总结了稻瘟病流行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对策,以期为今后防治稻瘟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瘟病 流行原因 防治对策 湖南双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县水田耕作制度改革与粮食生产的发展
3
作者 朱乾怀 《作物研究》 1992年第S2期61-64,67,共5页
双峰县位于湘中丘陵,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县共有耕地61.9万亩,其中水田50.8万亩,水稻及水田旱粮占粮食总产的95%以上。建国以来,全县水田耕作制度相继进行了一熟到两熟、两熟到三熟、冬泡到冬种等一系列的重大改革,每一次重... 双峰县位于湘中丘陵,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县共有耕地61.9万亩,其中水田50.8万亩,水稻及水田旱粮占粮食总产的95%以上。建国以来,全县水田耕作制度相继进行了一熟到两熟、两熟到三熟、冬泡到冬种等一系列的重大改革,每一次重大改革的完成,都使粮食产量步上一级新的台阶。1991年,全县粮食总产已达到50.51万吨,为1949年的5.9倍,全县46.83万亩双季稻田,平均亩产1020.9kg,成为全国12个成建制吨粮县之一。回顾40年来的农业生产实践,我们深深认识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水田耕作 双峰县 绿肥 三熟制 粮食生产 冬泡 耕作制度改革 大小麦 晚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0年代推广水稻小苗带土移栽新技术的调查研究——湖南省、双峰县的实践分析
4
作者 徐迪新 徐翔 《古今农业》 2017年第3期8-18,共11页
1969年浙江省首创水稻小苗带土移栽新技术,又称场坪育秧,是将水稻三叶期以内的小苗带土移栽到本田的方法,具有旱育、密播、短龄、带土、浅插的特点。这种方法能有效地防止烂秧,节省种子、肥料、农药和专用秧田。小苗一般比大苗增产1-2成... 1969年浙江省首创水稻小苗带土移栽新技术,又称场坪育秧,是将水稻三叶期以内的小苗带土移栽到本田的方法,具有旱育、密播、短龄、带土、浅插的特点。这种方法能有效地防止烂秧,节省种子、肥料、农药和专用秧田。小苗一般比大苗增产1-2成。1970年,湖南省推广早稻小苗带土栽104万亩,1971年扩大到613万亩,1972年高达1 848万亩,以后逐年减少。实践中,早稻密播旱育,寒流中发生青枯死苗严重,难以控制短秧龄及时移栽,产量有增有减,总的成效不大。1973年以后,小苗热迅速降温。作者根据自身实践,认为小苗带土移栽技术在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不是一项可行的实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70年代 水稻 推广 小苗带土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县将打造新能源农机工业企业
5
作者 彭牡 徐翔 《湖南农业》 2016年第3期33-33,共1页
湖南五丰机械有限公司是双峰县农机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2015年2月,企业积极改制,进行股东重组,与湖南大学合作,提出发展新能源电动农机的新思路,并决定把发展新能源电动农机作为企业的转型升级产品。通过对电动车的开发、生产,... 湖南五丰机械有限公司是双峰县农机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2015年2月,企业积极改制,进行股东重组,与湖南大学合作,提出发展新能源电动农机的新思路,并决定把发展新能源电动农机作为企业的转型升级产品。通过对电动车的开发、生产,让公司掌握电动机具的生产、技术、人员、管理等相关条件,为电动农机产品的成熟奠定基础。该公司计划用2年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产业 工业企业 新能源 双峰县 湖南大学 电动车 龙头企业 升级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双峰县名优茶的思考
6
作者 唐咸瑞 伍咏秋 康冬前 《茶叶通讯》 2009年第2期49-50,共2页
双峰县茶园面积历史上一度达4900hm^2,曾是全国100个年产茶5万担以上的基地县之一,红茶生产有过一段鼎盛时期,茶叶在全县农业生产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该县农业三大优势产业之一,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重大贡献。为... 双峰县茶园面积历史上一度达4900hm^2,曾是全国100个年产茶5万担以上的基地县之一,红茶生产有过一段鼎盛时期,茶叶在全县农业生产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该县农业三大优势产业之一,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加快双峰县域经济发展步伐,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推进农业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一项根本举措来抓。茶叶是双峰农业生产的重要项目,开发和发展当地有特色的名优茶,对于振兴双峰农业经济,发展高效、创汇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县 名优茶 农业生产 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脱贫致富 县域经济发展 茶园面积 优势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县无公害茶园发展的技术措施
7
作者 康冬前 唐咸瑞 《茶叶通讯》 2008年第2期26-27,29,共3页
通过对园地选择、规划、茶苗移栽,土壤、水、肥管理,病虫防治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的探索,为双峰县无公害茶园发展探明了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关键词 无公害 茶园 探索 双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县农技推广中心机制创新浅析
8
作者 罗敏 王晓娟 +2 位作者 谢振宇 刘欢超 赵银燕 《农技服务》 2018年第1期114-115,共2页
介绍了双峰县基层农技推广中心机制创新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以期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技推广 机制建设 双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稻田耕作制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被引量:4
9
作者 戴治平 龚述明 杨科祥 《作物研究》 2002年第2期81-82,共2页
针对双峰县稻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该县特点 ,提出了全县耕作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推广模式和具体对策。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益 稻田 耕作制度改革 双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娄底市农业环境现状及农业环保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文钦 龚述明 《作物研究》 2001年第4期45-47,共3页
根据近几年调查研究的初步结果 ,分析了娄底市农业环境资源及质量方面存在的资源减少、退化 ,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农产品品质下降等主要问题 ,提出了农业环保依法行政等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农业环境资源 娄底市 现状 基本农田建设 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与《湖南农业》情谊深
11
作者 贺启邦 《湖南农业》 2012年第5期21-21,共1页
姓名伍华清,男,61岁。住址双峰县青树坪镇共同村金家组。最初订阅《湖南农业》时间2003年。种养规模及效益承包水田5336平方米,租包水田3335平方:年产稻谷1.2万公斤;种植油菜3335平方米,年产菜籽600余公斤;种植玉米2000平方米,年... 姓名伍华清,男,61岁。住址双峰县青树坪镇共同村金家组。最初订阅《湖南农业》时间2003年。种养规模及效益承包水田5336平方米,租包水田3335平方:年产稻谷1.2万公斤;种植油菜3335平方米,年产菜籽600余公斤;种植玉米2000平方米,年产900公斤;承包鱼塘1口(面积2668平方米),年产鱼4000公斤;年出栏生猪50余头,子猪200余头;年养鸡50余只,鸭20余只;年总收入20余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农业》 平方 双峰县 水田 承包 种植 鱼塘 生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草和空心莲子草分布与区域减灾策略 被引量:17
12
作者 周忠实 郭建英 +12 位作者 李保平 孟玲 傅建炜 陈红松 马明勇 史梦竹 李敏 郭薇 罗敏 郑兴汶 郑海燕 罗源华 万方浩 《生物安全学报》 2011年第4期263-266,共4页
当今世界,生物入侵已成为与各国政治、经济、生态与文化紧密相关的热点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不断加剧。生物入侵给全世界带来的经济损失占全球GDP的1.5%。因此,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减灾策略 全球经济一体化 豚草 生物入侵 外来有害生物 经济损失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辣椒软罐头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谭兴和 刘绍其 +1 位作者 邓选超 谭敬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研究了辣椒原料的含水量、食盐、明矾的添加量与咸辣椒的色泽、香味、滋味和组织形态的关系 ,建立了咸辣椒品质与辣椒含水量、食盐与明矾添加量变化关系的数学模型 ,得到了适宜的工艺参数 。
关键词 咸辣椒 软罐头 加工工艺 品质 食盐 明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晚稻的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竹松 彭晚桂 +1 位作者 汤海涛 张一杨 《湖南农业科学》 2002年第5期30-32,共3页
研究表明 :稻草覆盖免耕与稻草翻压比较 ,水温降低 3~ 5℃、泥温降低 1~ 3℃ ,有利于晚稻返青和分蘖 ;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和活性还原物质含量分别低 15 6 %和 13 0 %;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高 ;土壤释放甲烷量小 ,增产 4 6 %。与无草... 研究表明 :稻草覆盖免耕与稻草翻压比较 ,水温降低 3~ 5℃、泥温降低 1~ 3℃ ,有利于晚稻返青和分蘖 ;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和活性还原物质含量分别低 15 6 %和 13 0 %;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高 ;土壤释放甲烷量小 ,增产 4 6 %。与无草耕耙和无草免耕比较 ,除稻草覆盖免耕甲烷释放量较高外 ,其他则表现出相似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覆盖 免耕栽培 晚稻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有机茶开发现状与主要技术措施及展望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思求 谭济才 +1 位作者 赵叶茂 李立志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3期100-102,105,共4页
分析了湖南省发展有机茶的必要性和有机茶开发的现状,总结了湖南生产有机茶的关键技术:一是优化茶园生态环境,保证鲜叶原料来自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保持茶园可持续生产;三是推广病虫害的生态调控技术,防治好茶... 分析了湖南省发展有机茶的必要性和有机茶开发的现状,总结了湖南生产有机茶的关键技术:一是优化茶园生态环境,保证鲜叶原料来自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保持茶园可持续生产;三是推广病虫害的生态调控技术,防治好茶园病虫害,保证茶叶高产优质;四是建立有机茶质量管理体系,防止有机茶第二次污染。提出湖南省有较多适合有机茶发展的生态条件,但要做到既要积极创造条件,也要慎重发展,以利准确定位,克服盲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茶 开发现状 技术措施 展望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菜试管苗工厂化生产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迪新 王曼丽 +4 位作者 宋仁德 胡秋英 谢满玉 曾华省 彭金明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0-14,共5页
关键词 黄花菜 育苗 工厂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0年代早、中稻品种作“倒种春”栽培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迪新 徐翔 《古今农业》 2013年第3期1-14,共14页
"倒种春"是指将当年收获的早稻种作晚稻栽培的一种方式,源自一项古老的传统技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前期,双季稻推广"两迟当家"和"早矮晚粳"品种安排模式,以农垦58为主的迟熟晚粳占了晚稻总面积... "倒种春"是指将当年收获的早稻种作晚稻栽培的一种方式,源自一项古老的传统技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前期,双季稻推广"两迟当家"和"早矮晚粳"品种安排模式,以农垦58为主的迟熟晚粳占了晚稻总面积的70%以上,而发展三熟制需要一批早熟的晚籼品种。于是,人们想到利用早籼作连晚栽培这个方法,使得"倒种春"一度兴起,占据晚稻总面积的20%以上,成为农垦58的最佳搭配品种。作者以自身的实践和有关资料,系统阐述倒种春探源、生长特性、栽培技术和增产效果等,作为一篇史料,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十年代 水稻 倒种春 栽培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早稻“三高一少”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龚述明 戴治平 刘东林 《作物研究》 2002年第1期11-13,共3页
1999~ 2 0 0 0年以提高优质早稻成穗率、结实率、整精米率、减少农药污染为研究内容 ,选用中优早 81、香两优 6 8为材料 ,运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 ,开展了育秧方式、基本苗、施氮量、收割时期、农药防治方法等栽培试验。结合近几年优质... 1999~ 2 0 0 0年以提高优质早稻成穗率、结实率、整精米率、减少农药污染为研究内容 ,选用中优早 81、香两优 6 8为材料 ,运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 ,开展了育秧方式、基本苗、施氮量、收割时期、农药防治方法等栽培试验。结合近几年优质早稻开发种植实践经验 ,对优质早稻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 ,形成了优质早稻“三高一少”调优保优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即优质早稻每公顷产量 6 0 0 0~ 75 0 0 kg的关键技术指标。在双峰县普遍推广应用 ,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早稻 栽培技术 调优保优栽培技术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与追溯制度建设——基于娄底市中心城区“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建设的调查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彩霞 罗素娥 袁盛清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113-116,共4页
介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与追溯制度,以及娄底市中心城区"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的产地准出与追溯制度建情况,指出了娄底市中心城区"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制度体系不全、产地准出和质量追... 介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与追溯制度,以及娄底市中心城区"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的产地准出与追溯制度建情况,指出了娄底市中心城区"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制度体系不全、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成本较高等问题,并提出了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逐步建立健全管控制度体系和对实施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的利益主体实行补贴等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与追溯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安全 产地准出 追溯制度 保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中叶南方稻区“籼改粳”与“农垦58”推广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迪新 徐翔 李长青 《古今农业》 2016年第1期1-17,共17页
1954年在南方稻区开始实施单季改双季、间作改连作、籼稻改粳稻的"三改"方针,作为增产粮食的重大措施,其中的籼稻改粳稻,在20多年里几经起伏。1957年从日本引进的晚粳良种"农垦58",对提高产量起到了显著作用,在南... 1954年在南方稻区开始实施单季改双季、间作改连作、籼稻改粳稻的"三改"方针,作为增产粮食的重大措施,其中的籼稻改粳稻,在20多年里几经起伏。1957年从日本引进的晚粳良种"农垦58",对提高产量起到了显著作用,在南方稻区作双季晚稻或一季晚稻累计种植面积9466万hm^2,成为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叶 南方稻区 籼改粳 农垦5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