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跨海段盾构滚刀磨损与更换预测 被引量:5
1
作者 许黎明 杨延栋 +2 位作者 周建军 陈馈 蔡光远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79-1384,共6页
对盾构法施工跨海隧道,有效降低由于滚刀磨损所带来的作业风险并有计划地进行滚刀更换十分重要,针对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跨海段地质条件,基于理论预测模型和实验预测模型对几类岩石条件下滚刀的换刀距离进行了预测。通过分析刀具更换工法... 对盾构法施工跨海隧道,有效降低由于滚刀磨损所带来的作业风险并有计划地进行滚刀更换十分重要,针对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跨海段地质条件,基于理论预测模型和实验预测模型对几类岩石条件下滚刀的换刀距离进行了预测。通过分析刀具更换工法的适应性,提出对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跨海段换刀位置与换刀工法的建议:1)淤泥段采用切削类刀具,换刀方式采用常压开舱换刀,换刀位置在1#联络通道附近;2)全强风化低压段采用盘形滚刀,换刀方式以带压进舱换刀为主,在该掘进段需要换刀4次,其中第3次在大兔屿1#中间风井处更换,其余3次均在海底更换;3)全强风化高压段采用盘形滚刀,在该掘进段需要换刀4次,换刀方式以饱和气体带压进舱换刀为主;4)中微风化硬岩段采用盘形滚刀,在该掘进段需要换刀3次,换刀方式以减压限排换刀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隧道 滚刀磨损 磨损预测 滚刀更换 换刀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跨海段盾构滚刀磨损预测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育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82-187,共6页
为有效控制海底隧道盾构刀具更换风险,提高盾构施工效率,针对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跨海段复杂地层,通过开展不同类型岩石的缩尺滚刀磨损试验和岩石磨蚀性试验,揭示滚刀材料磨损速率与岩石磨蚀性指标CAI值呈幂指数关系,建立通过测定拟建工... 为有效控制海底隧道盾构刀具更换风险,提高盾构施工效率,针对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跨海段复杂地层,通过开展不同类型岩石的缩尺滚刀磨损试验和岩石磨蚀性试验,揭示滚刀材料磨损速率与岩石磨蚀性指标CAI值呈幂指数关系,建立通过测定拟建工程岩样CAI值预测工程刀具消耗的方法。利用建立的预测方法,对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中微风化花岗岩地层的滚刀批量换刀距离进行预测,得到该地层下边滚刀的批量换刀距离为50 m,正滚刀的批量换刀距离为215 m;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滚刀更换位置与换刀工法建议,为该工程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隧道 轨道交通 盾构 滚刀磨损 磨损预测 换刀距离 换刀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某区间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东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9-114,共6页
依托厦门轨道交通吕厝站—城市广场站区间盾构隧道工程,针对典型风化花岗岩地层盾构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问题,采用现场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地表横向、纵向变形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典型风化花岗岩地层盾构隧道... 依托厦门轨道交通吕厝站—城市广场站区间盾构隧道工程,针对典型风化花岗岩地层盾构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问题,采用现场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地表横向、纵向变形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典型风化花岗岩地层盾构隧道施工的主要横向影响范围大致为轴线两侧20 m内,沉降槽宽度参数约为0.55;纵向影响范围大致分布在刀盘前方5~10 m至盾尾后方20~30 m的范围内;此外,典型风化花岗岩地层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均值约为-15.0 mm,地层损失率约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盾构隧道施工 地表变形特征 现场监测 风化花岗岩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试运营
4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I0008-I0008,共1页
2017年12月31日,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厦门从此迈入轨道交通时代。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全长约30.3 km,共设置24座车站,其中地下站23座,高架站1座。全线设高崎停车场1处,厦门北车辆段及综合基地1处,主变电所2座(火炬园、董任... 2017年12月31日,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厦门从此迈入轨道交通时代。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全长约30.3 km,共设置24座车站,其中地下站23座,高架站1座。全线设高崎停车场1处,厦门北车辆段及综合基地1处,主变电所2座(火炬园、董任),控制中心1座。1号线始于镇海路站,途径文园路、嘉禾路出岛,在高集海堤和集杏海堤探出地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试运营 厦门 控制中心 停车场 车辆段 变电所 海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城市轨道交通特殊区段车地综合通信方案研究
5
作者 叶敬贤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8期27-31,共5页
针对厦门市轨道交通3、4、8号线线路特点,对3、4、8号线共通道区段和4、8号线共轨区段的车地综合通信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共通道区段的6个车地无线通信组网方案和4、8号线接轨车站的车地无线通信方案,以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地铁 车地无线通信 共通道区段 共轨区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试车线设计思路及资源共享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董俊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17,共3页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试车线的功能及其设计要求和设计思路。在信号系统均选用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车辆选型和编组以及列车运行时速均一致的前提下,对试车线资源共享方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信号系统厂家相同和厂家不同两...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试车线的功能及其设计要求和设计思路。在信号系统均选用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车辆选型和编组以及列车运行时速均一致的前提下,对试车线资源共享方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信号系统厂家相同和厂家不同两种情况下,其资源共享方案都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试车线设计 资源共享 信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非接触网专业挂地线类施工作业组织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翟恭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2-144,共3页
非接触网专业的人员在线路维修时,其部分作业需组织接触网停电并挂地线。梳理了这类作业不同组织方式的作业流程,结合作业主体及作业组织方式列举了不同的作业方案。详细分析了各方案的优缺点,并从安全性、效率和经济性等方面对各方案... 非接触网专业的人员在线路维修时,其部分作业需组织接触网停电并挂地线。梳理了这类作业不同组织方式的作业流程,结合作业主体及作业组织方式列举了不同的作业方案。详细分析了各方案的优缺点,并从安全性、效率和经济性等方面对各方案进行了对比。最后,对线路运营初期和逐步成熟时期的施工方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接触网 挂地线 作业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规模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三层架构自动售检票系统设计方案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瑞宗 陆鑫 林忠山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6-198,203,共4页
分析了采用五层架构的自动售检票(AFC)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适用于中小规模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三层架构AFC系统设计方案。介绍了三层架构AFC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对比分析了三层架构与五层架构AFC系统的技... 分析了采用五层架构的自动售检票(AFC)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适用于中小规模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三层架构AFC系统设计方案。介绍了三层架构AFC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对比分析了三层架构与五层架构AFC系统的技术性能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采用三层架构方案,在大幅提升AFC系统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能够很好地平衡交易速度和交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自动售检票系统 系统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筹备模式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展晓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08期46-48,共3页
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筹备是为了使新建线路顺利投入运营,在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对运营各项业务进行的前期筹划和准备工作。新建线路运营筹备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的一项重点工作。在总结国内行业经验的基础上,对新建城市轨道交通运... 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筹备是为了使新建线路顺利投入运营,在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对运营各项业务进行的前期筹划和准备工作。新建线路运营筹备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的一项重点工作。在总结国内行业经验的基础上,对新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筹备模式进行探讨,并从人员筹备、运营参与建设和建章立制三个方面,介绍了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的运营筹备工作,以期为其他城市的新建轨道交通线路运营筹备工作提供一种思路和工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厦门地铁1号线 运营筹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轨道交通城市的投融资方案选择——基于城市经营管理的视角 被引量:2
10
作者 江瑞源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43,共4页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财务特征,从城市经营管理的角度,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初创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投融资目标,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发展阶段的投融资选择方案,有效保障建设资金和运营补亏等资金需...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财务特征,从城市经营管理的角度,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初创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投融资目标,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发展阶段的投融资选择方案,有效保障建设资金和运营补亏等资金需求;并进一步提出提高项目综合收益、将外部效益内部化、构建项目可持续发展机制等若干建议,为新建城市轨道交通长远谋划和统筹部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投融资 城市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地铁1号线路况信息系统实施案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建文 王孟强 鲍志刚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5-108,共4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实时路况信息对于地铁行车组织、客运管理等运营组织有着重要的意义。介绍厦门地铁1号线路况信息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利用LTE技术实时获取运行车辆状态信息并实时上传至本线综合监控系统,通过综合监控系统互联自动售检...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实时路况信息对于地铁行车组织、客运管理等运营组织有着重要的意义。介绍厦门地铁1号线路况信息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利用LTE技术实时获取运行车辆状态信息并实时上传至本线综合监控系统,通过综合监控系统互联自动售检票系统获取客流统计信息,利用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处理功能获取车站内部客流拥挤状态,并在控制中心中央级综合监控系统对各子系统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和展示,为调度人员提供实时的线路运营状态信息,用以辅助决策,诸如运能匹配和客流引导等运营组织行为,并向乘客实时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实时路况信息,提高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实时路况信息 综合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花岗岩残积土物理力学指标关联性定量表征初探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林坪 孔令伟 +1 位作者 徐超 杨爱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75-180,共6页
厦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的颗分试验表明其粒度呈"两头多,中间少"的特征,级配较独特。孔隙比等物性指标与压缩模量等设计中常用指标定量关联性不强,离散性大且没有明显规律。结合厦门地铁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通过粒间状态参量、级... 厦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的颗分试验表明其粒度呈"两头多,中间少"的特征,级配较独特。孔隙比等物性指标与压缩模量等设计中常用指标定量关联性不强,离散性大且没有明显规律。结合厦门地铁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通过粒间状态参量、级配控制模式确定所研究土体的关键物理状态参量,分析该参量与岩土工程设计中常用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引入Thevanayagam提出的粒间孔隙比作为参变量,压缩模量随粒间孔隙比的增大而减小,建立了估计残积砾质黏性土、残积砂质黏性土压缩模量的经验公式。级配控制模式下的特征粒径比可以作为估计花岗岩残积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关键参变量,黏聚力随特征粒径比的增大而增大,内摩擦角随特征粒径比的增大而减小,且线性相关性较好。文中建立的预测花岗岩残积土压缩模量、抗剪强度指标经验公式,可供厦门地区工程设计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残积土 关键参变量 粒间孔隙比 粗细比 特征粒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花岗岩风化层的地震扁铲侧胀(SDMT)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晓坚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5-831,共7页
花岗岩风化土属于一种区域性特殊土,易扰动,其力学指标的确定多采用原位测试手段。通过对厦门地铁轨道交通1号线3个站点的典型花岗岩风化层开展地震扁铲侧胀试验,系统评价该类土的原位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厦门花岗岩残积土土质分类为粉... 花岗岩风化土属于一种区域性特殊土,易扰动,其力学指标的确定多采用原位测试手段。通过对厦门地铁轨道交通1号线3个站点的典型花岗岩风化层开展地震扁铲侧胀试验,系统评价该类土的原位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厦门花岗岩残积土土质分类为粉土-砂性土,具有似超固结特性,计算OCR值普遍大于1,排水特性属于部分排水类型;花岗岩残积土的力学性质指标对风化程度特别敏感,随埋深增加,风化程度逐渐减弱,土质分类由粉土向砂性土转化,土体水平应力减小,强度与刚度增加,剪切波速值逐渐增大,似超固结特性逐渐减弱,排水特性逐渐从非排水型向排水型过渡;利用剪切波速和土类指数ID可以较好地对花岗岩风化土进行土质分类。地震扁铲侧胀试验(SDMT)作为一种新型改进原位测试手段,试验结果能较好反映花岗岩风化层物理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与较广泛的适用性。论文研究结果对厦门地区花岗岩风化土地基的优化设计具有直接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风化层 残积土 原位试验 地震扁铲侧胀 剪切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地铁隧道变形控制指标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东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0-95,共6页
依托厦门风化花岗岩地层的盾构隧道工程,以土体参数的空间变异性为切入点,针对当前隧道变形控制指标体系存在的针对性不足、科学性不够及适用性不强等问题,结合现场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基于随机场理论的可靠度分析,提出了厦门轨道交通... 依托厦门风化花岗岩地层的盾构隧道工程,以土体参数的空间变异性为切入点,针对当前隧道变形控制指标体系存在的针对性不足、科学性不够及适用性不强等问题,结合现场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基于随机场理论的可靠度分析,提出了厦门轨道交通隧道工程变形控制指标的综合确定方法。结果表明:厦门典型风化花岗岩地层中,盾构隧道施工引起最大地表沉降的统计平均值为-13.50 mm,监测数据的95%分位数约为-32.42 mm;根据可靠度分析,最大地表沉降服从标准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形式,随机计算所得最大地表沉降的95%分位数为-35.43 mm。从安全角度出发,建议将-35.0 mm作为厦门典型风化花岗岩地层盾构隧道施工地表沉降的控制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变形 地表沉降 控制指标体系 随机场理论 随机可靠度分析 厦门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复合地层条件下的盾构机选型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世佳 赵国旭 刘典基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0-73,共4页
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穿越地层十分复杂,具有典型的复合地层特点。结合沿海等城市复合地层中盾构施工的经验教训,针对厦门典型的地质条件,对盾构机刀盘、刀具对地层适应性进行分析,并对盾构机主要渣土改良系统、注浆系统、开仓作业系统提... 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穿越地层十分复杂,具有典型的复合地层特点。结合沿海等城市复合地层中盾构施工的经验教训,针对厦门典型的地质条件,对盾构机刀盘、刀具对地层适应性进行分析,并对盾构机主要渣土改良系统、注浆系统、开仓作业系统提出建议和意见,可为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相关标段盾构施工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层 孤石 上软下硬 盾构机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翔安大断面浅埋软土隧道CRD法开挖变形控制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灵强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9-62,共4页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为富水、软弱地层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施工采用CRD法,CRD1部开挖引起变形约占总变形量的50%,采用CRD1-CRD3-CRD2-CRD4开挖顺序更有利于拱顶下沉总量控制,提出以拱顶下沉量为主要控制指标,控制基准值为200 mm;对于异常...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为富水、软弱地层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施工采用CRD法,CRD1部开挖引起变形约占总变形量的50%,采用CRD1-CRD3-CRD2-CRD4开挖顺序更有利于拱顶下沉总量控制,提出以拱顶下沉量为主要控制指标,控制基准值为200 mm;对于异常变形问题,提出采用调整导坑开挖顺序、分阶段控制变形、优化工法配套参数和支护参数,使超限变形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施工月均进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地层 大断面隧道CRD法 变形特性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地区含盐地层冻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苏文德 周建军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1,共5页
在海底地层中进行冻结法施工时,海水浸渍使地层中的含盐量增加,从而影响到形成冻土帷幕的物理力学性质。为了获得海底含盐地层的冻土物理力学参数,针对厦门地区地铁建设中涉及的含盐地层,从施工现场采集了原装土样,在试验室中完成了原... 在海底地层中进行冻结法施工时,海水浸渍使地层中的含盐量增加,从而影响到形成冻土帷幕的物理力学性质。为了获得海底含盐地层的冻土物理力学参数,针对厦门地区地铁建设中涉及的含盐地层,从施工现场采集了原装土样,在试验室中完成了原状土及重塑土冻结后的物理力学参数测试,获得了不同地层的单轴抗压强度值。试验结果表明,重塑土样和原状土样的试验过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强度值相差不大。同时,砂性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大的弹性模量,而黏性土的单轴抗压强度相对较低,并呈现出明显的峰值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盐地层 人工冻土 物理力学性能 单轴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地铁2号线再生能馈装置稳压试验分析
18
作者 林家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6-59,共4页
以厦门地铁2号线为研究对象,模拟不同制动模式、不同初速度下的列车制动场景,验证再生能馈装置对接触网网压稳定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再生能馈装置可与车辆制动配合以有效稳定接触网电压,使电能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关键词 地铁 再生能馈装置 接触网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盾构施工地层变形预测及数值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邱明明 杨果林 +1 位作者 姜安龙 申权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7-387,共11页
以某城市地铁在建盾构隧道为研究对象,借助数值仿真建立了三维盾构施工有限差分计算模型,给出了盾构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三维地层损失预测方法,并对盾构施工地层竖向变形及水平变形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隧道横向地层变形接近&q... 以某城市地铁在建盾构隧道为研究对象,借助数值仿真建立了三维盾构施工有限差分计算模型,给出了盾构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三维地层损失预测方法,并对盾构施工地层竖向变形及水平变形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隧道横向地层变形接近"V"形分布,形成的地表沉降槽宽度约为6倍隧道直径;盾构前方土体产生隆起,开挖面后方表现为沉降,沿盾构掘进方向近似呈倒"S"形,并在开挖面前后3倍直径以外逐渐趋于稳定;地层水平变形左右两侧反对称,距隧道中心约1倍直径处地层水平变形值最大,6倍直径以外地层水平变形基本不受施工影响;随着埋深的增加,地层水平变形值减小,隧道拱腰上下一定范围土体向洞外移动.所得结论对城市地铁盾构隧道设计与施工变形控制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地铁 盾构施工 土体损失 预测模型 地层变形 三维数值试验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触探参数自相关距离确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郭林坪 孔令伟 +1 位作者 徐超 杨爱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71-276,共6页
在岩土工程可靠性分析中,土性参数空间变异性的分析至关重要,其中土体的固有变异性可以通过随机场理论获取方差折减函数和自相关距离值进行分析。基于天津临港静力触探试验(CPT)得到的锥尖阻力,对波动函数法确定自相关距离过程中所遇到... 在岩土工程可靠性分析中,土性参数空间变异性的分析至关重要,其中土体的固有变异性可以通过随机场理论获取方差折减函数和自相关距离值进行分析。基于天津临港静力触探试验(CPT)得到的锥尖阻力,对波动函数法确定自相关距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了去趋势化方法、取样间距、取样范围等影响自相关距离的因素。结合空间递推平均法的改进方法,首次对应用波动函数法确定自相关距离时出现的多个峰值的选择开展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所分析场地的地层静力触探数据而言,应选取波动函数曲线中第一个峰值作为该土层的自相关距离值。通过去趋势化后的随机分量统计特性及对应自相关距离计算结果的对比发现,去趋势化方法要依实际情况而定,并不是所有情况都可以使用线性去趋势化方法,建议最高选用二次非线性拟合结果对原始数据去趋势化;当取样范围较大,即触探孔数量较多时自相关距离随取样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分析还表明,对于同样的样本间距,随着触探孔数量的增加,自相关距离是逐渐减小的,但这种差距随着取样间距的增大而逐渐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相关距离 波动函数法 去趋势化 取样间距 取样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