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自适应最大相关性数字图像插值算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建辉 王博亮 +1 位作者 徐中佑 张砚臣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5-358,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多方向最大相关性的数字图像插值算法.数字图像插值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图像细节模糊和边缘锯齿化,同时在处理视频信号时要求有较低复杂度以满足实时信号处理.针对以上问题和要求,本文根据图像空域内邻近像素点多个...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多方向最大相关性的数字图像插值算法.数字图像插值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图像细节模糊和边缘锯齿化,同时在处理视频信号时要求有较低复杂度以满足实时信号处理.针对以上问题和要求,本文根据图像空域内邻近像素点多个方向的内容相关性和几何相似性,得到一种基于图像最大相关性的自适应优化插值算法.该算法能有效解决插值后图像的锯齿效应及边缘模糊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插值后的图像信噪比性能明显优于双线性方法,插值倍率较小时接近两次立方法,随着插值倍率增大性能也优于两次立方法,且计算量不大,经适当改进后可以用于实时视频信号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插值算法 相关性 视频信号处理 实时信号处理 基于图像 双线性方法 图像信噪比 自适应优化 低复杂度 图像细节 插值过程 数字图像 计算量 有效解 相似性 像素点 多方向 立方 性能 倍率 锯齿 接近 邻近 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持图像细节的局部自适应去噪滤波器新方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许卫全 张新楼 +1 位作者 徐中佑 张砚臣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1-194,共4页
去噪算法在现代图像处理应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图像去噪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图像的模糊。本文提出了一种对彩色图像细节保持较好的局部自适应的去噪算法--基于个数判断噪声的前提下结合线性插值、非线性插值(这里主要指中值滤波)... 去噪算法在现代图像处理应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图像去噪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图像的模糊。本文提出了一种对彩色图像细节保持较好的局部自适应的去噪算法--基于个数判断噪声的前提下结合线性插值、非线性插值(这里主要指中值滤波)滤波对噪声图像进行处理,得到较理想的效果。和领域平均法、倒数梯度加权法、纯线性插值法、纯中值滤波法等相比较,其效果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细节 自适应 局部 滤波器 去噪算法 非线性插值 线性插值法 中值滤波法 图像处理 图像去噪 个数判断 噪声图像 行处理 平均法 加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多视点视频编码优化算法 被引量:5
3
作者 杨中华 戴声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461-2464,共4页
分析研究了多视点视频编码中的TZSearch算法的性能与不足,并针对平行摄像机采集的多视点视频序列,提出一种新的多视点视频编码优化算法。主要从搜索模型选取、搜索策略、自适应阈值设置三个方面进行算法优化,以减少算法计算复杂度。在... 分析研究了多视点视频编码中的TZSearch算法的性能与不足,并针对平行摄像机采集的多视点视频序列,提出一种新的多视点视频编码优化算法。主要从搜索模型选取、搜索策略、自适应阈值设置三个方面进行算法优化,以减少算法计算复杂度。在多视点视频软件测试平台——JMVC4.0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保证重建视频质量在容忍度内,同时编码开销可控的前提下,优化算法与原始算法相比,算法平均编码时间减少75%左右,大大提高了编码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摄像机 搜索模型 搜索策略 计算复杂度 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图像处理实现硬件调节 被引量:2
4
作者 赖耀霖 张新楼 +1 位作者 徐中佑 张砚臣 《电子测量技术》 2004年第5期47-48,50,共3页
文中对图像亮度、对比度、色度和色相调节的几种软件实现的方法进行研究及计算机的仿真分析,提出在用集成电路来实现时所采用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硬件 计算机 软件实现 图像亮度 对比度 仿真分析 集成电路 色度 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RS网络上MMS业务的实现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砚臣 徐中佑 梁昌洪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15期34-38,共5页
MMS是运行于GPRS承载网络之上的一个高层应用。而GPRS是在GSM Phase2 +阶段实现的内容,是对GSM网络的一个升级,把分组交换网络引入到了传统GSM的电路交换网络中,从而实现了宽带的移动数据通信。由于GPRS数据交换采用的是IP包交换的方式... MMS是运行于GPRS承载网络之上的一个高层应用。而GPRS是在GSM Phase2 +阶段实现的内容,是对GSM网络的一个升级,把分组交换网络引入到了传统GSM的电路交换网络中,从而实现了宽带的移动数据通信。由于GPRS数据交换采用的是IP包交换的方式,从而把Internet网络从固定网延伸到了移动网,极大地改进了Internet网络的通讯接入方式,做到了随时随地都可以接入Internet网络。主要讨论无线终端接入GPRS网络以及MMS消息的具体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RSGSM INTERNET TCP/IP UDP 分组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