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相法合成高效锂离子筛及其性能研究
1
作者 彭珊 石瑀 +3 位作者 章佳豪 王乾坤 谢洪珍 许晓阳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3,共9页
针对钛系锂离子筛在实际应用中锂吸附容量低、吸附速率慢和吸附剂稳定性差等问题,本文以碳酸锂、二氧化钛、乙酸锂为原料,采用改进高温固相法合成锂离子筛,对合成后的锂离子筛前驱体的表观形貌、晶相组成等进行了表征,并以国内某盐湖卤... 针对钛系锂离子筛在实际应用中锂吸附容量低、吸附速率慢和吸附剂稳定性差等问题,本文以碳酸锂、二氧化钛、乙酸锂为原料,采用改进高温固相法合成锂离子筛,对合成后的锂离子筛前驱体的表观形貌、晶相组成等进行了表征,并以国内某盐湖卤水为原料,开展锂离子筛性能测试,着重考察了锂离子筛的杂质离子选择性、循环吸附性能及钛溶损原因,得到以下主要结论。锂离子筛前驱体较优制备工艺条件为合成煅烧温度699℃、■比值0.45、煅烧时间24 h,■比值0.2:1,此时锂离子筛对卤水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27.42 mg/g;经多次循环吸附-解吸试验后,锂离子筛工作吸附量为8 mg/g(市面吸附剂30 min吸附量均为6 mg/g左右),Li^(+)解吸率约85%;杂质离子选择性较好,Li/Na=4.5、Li/K=25、Li/Mg=13、Li/Ca=40,杂质离子分离系数排序为α_(Li/K)>α_(Li/Mg)>α_(Li/Na)>α_(Li/Ca);锂离子筛中钛的溶出属于偏钛酸锂结构性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筛 吸附容量 吸附剂稳定性 吸附速率 助熔剂 离子选择性 溶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浸渣处理工艺研究
2
作者 陈晨 王俊娥 +3 位作者 匡晨 董凯伟 薛祥 吴星琳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3,共9页
为了优化钼冶炼二次氨浸渣处理工艺,提高生产效益,本文考察了常压氢氧化钠+碳酸钠浸出、氧压碳酸钠浸出、低温加压氢氧化钠+碳酸钠浸出三种方案处理氨浸渣的浸出效果及经济效益,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氨浸渣中钼形态主要为6.73%的氧化钼、0... 为了优化钼冶炼二次氨浸渣处理工艺,提高生产效益,本文考察了常压氢氧化钠+碳酸钠浸出、氧压碳酸钠浸出、低温加压氢氧化钠+碳酸钠浸出三种方案处理氨浸渣的浸出效果及经济效益,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氨浸渣中钼形态主要为6.73%的氧化钼、0.67%的钼酸盐、0.36%的硫化钼,采用氧压浸出可以缩短浸出时间,提高钼浸出率;三种方案在优化工艺条件下的钼浸出率分别为91.70%、97.22%、94.21%,渣含钼分别为0.89%、0.265%、0.60%,氧压碳酸钠浸出方案指标最优;该方案的优化工艺参数为碳酸钠50 g/L、液固比L/S=4、温度210℃、氧压0.5 MPa、搅拌浸出时间1 h,此条件下,处理1 t氨浸渣运行成本为1 441元,利润为3.73万元,可以弥补与其他两种方案对比的设备投资成本差额。氧压碳酸钠浸出方案具有钼回收率高、药剂消耗少、浸出杂质低和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为含钼氨浸渣处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冶炼 氨浸渣 常压氢氧化钠+碳酸钠浸出 低温加压氢氧化钠+碳酸钠浸出 氧压碳酸钠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体系除氟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3
作者 涂宾 衷水平 +2 位作者 陈杭 迟晓鹏 饶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3-110,共8页
随着二次锌资源的利用,湿法炼锌系统中氟的去除越发受到重视。分析了湿法炼锌系统中氟的来源及危害,主要论述了针铁矿法、沉淀法、萃取法、离子交换法及吸附法等5种除氟工艺,特别指出吸附法除氟率高、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或二次污染... 随着二次锌资源的利用,湿法炼锌系统中氟的去除越发受到重视。分析了湿法炼锌系统中氟的来源及危害,主要论述了针铁矿法、沉淀法、萃取法、离子交换法及吸附法等5种除氟工艺,特别指出吸附法除氟率高、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或二次污染小的特点,在湿法炼锌系统应用前景广阔;结合活性氧化铝、铝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吸附剂、天然矿物、活性炭等吸附剂的研究现状及吸附机理,提出了湿法炼锌体系中所用除氟吸附剂的要求:较高的吸附容量、氟的强选择性、耐酸性、锌的低损失率。研究结果为后续湿法炼锌除氟吸附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氟 湿法炼锌 吸附剂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锌浸出渣中回收银的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杜涛 衷水平 +1 位作者 钟文 吴星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7-214,共8页
综述了从锌浸出渣中回收银的工艺与研究现状,简述了各方法的原理以及银的最新回收技术。浸出渣中银的赋存状态、银含量高低、物料处理的难易程度不同,锌浸出渣中银回收的方法也不同,主要包括:浮选法、浸出法、火法、选冶联合法及溶剂冶... 综述了从锌浸出渣中回收银的工艺与研究现状,简述了各方法的原理以及银的最新回收技术。浸出渣中银的赋存状态、银含量高低、物料处理的难易程度不同,锌浸出渣中银回收的方法也不同,主要包括:浮选法、浸出法、火法、选冶联合法及溶剂冶金与微生物浸出等新兴技术。浮选法因低成本、工艺简单的优势广泛应用于选矿行业;浸出法是先利用氰化物、氯盐、硫代硫酸盐等药剂,将锌浸出渣中的金、银等贵金属溶解,再通过离子交换、锌粉置换或活性炭吸附等方法回收;由于浸出渣中银大多被铁钒包裹,难以直接浮选或直接浸出回收浸出渣中的银,需转变银的赋存状态,对浸出渣进行预处理,主要有酸性焙烧、还原焙烧、酸性浸出、碱性转化等方法。火法的原理是利用浸出渣中金属的沸点差异进行有价金属的分离,火法成本高,污染严重,不利于环保,难以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趋势。溶剂冶金是指利用有机溶剂、离子液体、共晶溶剂(DESs)、无机溶剂等非水溶剂从锌渣中提取有价金属的过程;微生物浸出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溶浸矿石中有价金属的绿色环保技术;溶剂冶金与微生物浸出虽有着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此类技术仍不太成熟,应加大其研究力度。单一的冶金或选矿方法虽然各有优势,但存在成本高、作业环境差,不利于环保、金属回收率不理想等问题,指出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改进设备和优化工艺更为实际,例如,提高设备热利用效率、抗腐蚀能力、自动化程度等;对银赋存状态十分复杂的浸出渣,优化选冶联合法的工艺是一种行之可效的方法。此外,加大溶剂冶金与微生物浸出方面的研究,训化适宜于浸出渣有价金属回收的专属菌种,与化学浸出和浮选组成联合流程,以期能高效、低成本、绿色环保地达到较好的回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冶炼渣 选冶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铜矿生物堆浸过程中的覆堆技术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范道焱 林海彬 +3 位作者 伍赠玲 刘春龙 陈庆根 蓝碧波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共6页
对紫金山低品位铜矿生物堆浸过程中的覆堆技术进行研究,包括覆堆经济效益对比、封堆的技术方案与过程预算分析、以及根据现场情况采用不同封堆材料进行封堆试验,提出了三层堆浸后进行封堆,在现场周边黄土缺乏的情况下,采用改性后的萃余... 对紫金山低品位铜矿生物堆浸过程中的覆堆技术进行研究,包括覆堆经济效益对比、封堆的技术方案与过程预算分析、以及根据现场情况采用不同封堆材料进行封堆试验,提出了三层堆浸后进行封堆,在现场周边黄土缺乏的情况下,采用改性后的萃余液开路的中和渣作为封堆材料,配合土工膜的技术方案进行封堆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硫化铜矿 生物堆浸 覆堆技术 封堆 改性中和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磨技术在铜金精矿湿法综合回收铜金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文波 董常平 +1 位作者 陈庆根 李晓伟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5期67-70,共4页
对于某矿山浮选产出的铜金精矿,由于铜的影响及黄铜矿和黄铁矿等物质对金的包裹作用的影响,直接氰化浸出的金、铜回收率均很低,虽然采用火法工艺处理该类精矿可较好地解决金、铜回收率低的问题,但是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重点对铜金精矿... 对于某矿山浮选产出的铜金精矿,由于铜的影响及黄铜矿和黄铁矿等物质对金的包裹作用的影响,直接氰化浸出的金、铜回收率均很低,虽然采用火法工艺处理该类精矿可较好地解决金、铜回收率低的问题,但是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重点对铜金精矿超细磨—热压浸出—萃取—电积提取铜、浸出渣硫代硫酸钠法提取金和煤油溶解回收单质硫的综合回收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综合回收工艺之后,铜、金和单质硫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5%、98%和99%,具有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率高且对环境污染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磨技术 热压浸出 湿法冶金 铜金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矿山废水生物矿化源头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钟萍丽 伍赠玲 +1 位作者 季常青 肖琴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9-294,共6页
介绍了常用酸性矿山废水源头控制技术,对比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介绍了生物矿化法的原理、矿化条件、影响因素、作用等。生物成矿技术通过对铁和硫酸根离子稳定化处理,实现酸铁源头控制,对矿山废水实现绿色治理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矿山 酸性废水 源头控制 生物矿化 黄钾铁矾 施氏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在矿坑含铜废水资源化中的应用及优化 被引量:11
8
作者 季常青 黄怀国 +1 位作者 张卿 陈启斌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5期102-105,共4页
传统的含重金属废水大多采用碱药剂中和工艺进行处理,该方法普遍存在处理成本较高,有价资源难以回收等问题。介绍了膜技术在处理矿山含铜酸性废水中的工业化应用情况,针对紫金山某金铜矿含铜酸性矿山废水,采用"初沉池混凝沉降—纤... 传统的含重金属废水大多采用碱药剂中和工艺进行处理,该方法普遍存在处理成本较高,有价资源难以回收等问题。介绍了膜技术在处理矿山含铜酸性废水中的工业化应用情况,针对紫金山某金铜矿含铜酸性矿山废水,采用"初沉池混凝沉降—纤维束过滤—超滤—反渗透—产水回用—浓水回收铜"工艺进行处理。针对原有工艺存在的预处理不达标、膜通量低和膜污染较严重等问题,对操作流程和预处理流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系统运行稳定,膜组件更换周期大大延长,运行成本进一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技术 酸性矿山废水 资源化 零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氰浸金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37
9
作者 钟俊 《黄金科学技术》 2011年第6期57-61,共5页
由于氰化物具有剧毒性,故采用氰化法处理含金矿石时,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同时,对于复杂金矿石的氰化浸金效果差的问题,许多学者试图研究更理想且能够替代氰化提金的非氰浸出剂。非氰浸金法具有无毒性或毒性比氰化物小、浸出速度快和... 由于氰化物具有剧毒性,故采用氰化法处理含金矿石时,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同时,对于复杂金矿石的氰化浸金效果差的问题,许多学者试图研究更理想且能够替代氰化提金的非氰浸出剂。非氰浸金法具有无毒性或毒性比氰化物小、浸出速度快和对某些杂质的适应性强等优点,使得该方法备受青睐。阐述了非氰浸金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了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多硫化物和石硫合剂法、卤素及其化合物法,以及各方法的浸金工艺和优缺点,提倡开发更有效的无毒非氰浸金工艺,实现高效、环保且适合工业生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氰浸金技术 硫脲法 硫代硫酸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冶炼污酸废水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冰冰 季常青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9-182,共4页
采用萃取+膜耦合工艺对有色锌冶炼过程产生的污酸废水进行处理。采用4级逆流连续萃取,当有机相组分为25%(体积分数)N235、75%(体积分数)异辛醇,相比为1∶1时,污酸中氯的去除率>98.3%,氟去除率>84.5%。萃取处理后,料液可返回至污... 采用萃取+膜耦合工艺对有色锌冶炼过程产生的污酸废水进行处理。采用4级逆流连续萃取,当有机相组分为25%(体积分数)N235、75%(体积分数)异辛醇,相比为1∶1时,污酸中氯的去除率>98.3%,氟去除率>84.5%。萃取处理后,料液可返回至污酸净化系统循环使用,降低对补充水的需求量。萃取有机负载相经氢氧化钠反萃解吸后循环使用。在反萃液中加入氯化钙,以氟化钙的形式除氟并资源化回收利用;在滤液中先后加入碳酸钠和离子交换树脂,实现钙、镁和重金属离子的深度去除;料液达到双极膜电渗析进料要求后,由双极膜电解技术将精制反萃解吸液转化成混酸和液碱,产生的碱液可用作有机负载相的解吸剂,混酸(盐酸和硫酸混合物)通过纳滤膜实现盐酸和硫酸的分离。回收的稀盐酸可用于软化树脂解吸,硫酸液加入石灰制备石膏产品。与传统的直接中和工艺相比,该工艺的药剂成本低、废液资源化利用水平高,可减少外购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酸 萃取 冶炼废水 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相中砷的形态分析及相关修复技术研究
11
作者 季常青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3期111-115,共5页
在矿山有色和贵金属资源开发过程中,大量的伴生矿物砷被开采而裸露于地表,增加了对周围水体及土壤环境污染的风险。为充分了解水体中砷的存在形态与具体除砷工艺选择的关系,在结合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含砷废水中溶液p H值、氧化还... 在矿山有色和贵金属资源开发过程中,大量的伴生矿物砷被开采而裸露于地表,增加了对周围水体及土壤环境污染的风险。为充分了解水体中砷的存在形态与具体除砷工艺选择的关系,在结合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含砷废水中溶液p H值、氧化还原电位(Eh)、共存阴阳离子和溶解性有机物等各种影响因素对砷的存在形态的影响,总结了化学法、物理法及生态修复等各种除砷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矿山实际选冶过程中产生的含砷废水的处理情况进行了说明,以期为其他工业生产中含砷废水的无害化处理和修复技术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废水 环境污染 存在形态 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质高砷硫化物包裹多重难处理金矿热压氧化-氰化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海彬 郭金溢 +3 位作者 谢洪珍 王乾坤 李有辉 邱耀兴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118,共8页
对某碳质高砷硫化物包裹多重难处理金矿进行了以热压氧化—氰化为主体工艺的试验。结果表明:原矿全硫浮选—浮选精矿常规热压氧化—氰化金浸出率仅76.2%,采取了氧化渣脱碳、原矿预脱炭及硫砷分选等措施,均难以提高金回收率。热压氧化渣... 对某碳质高砷硫化物包裹多重难处理金矿进行了以热压氧化—氰化为主体工艺的试验。结果表明:原矿全硫浮选—浮选精矿常规热压氧化—氰化金浸出率仅76.2%,采取了氧化渣脱碳、原矿预脱炭及硫砷分选等措施,均难以提高金回收率。热压氧化渣采用中温焙烧预处理再氰化,可较彻底地消除有机碳的影响,金浸出率达到94.7%,且焙烧过程有害组分砷几乎不会进入气相,焙烧-氰化渣与热压氧化液中和渣混合后的毒性浸出结果满足一般固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 难处理金矿 热压氧化 焙烧 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铜冶炼渣浮选回收铜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海祥 吴维新 +2 位作者 岳涛 陈杭 梁治安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59,67,共4页
对某含铜2.70%的铜冶炼渣进行了浮选回收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浮选过程中添加硫化钠作为调整剂,并采用中矿集中再选后尾矿分级的工艺流程,可减少一段扫选,降低中矿含泥量,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20.59%、回收率91.75%的铜精矿,综合尾... 对某含铜2.70%的铜冶炼渣进行了浮选回收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浮选过程中添加硫化钠作为调整剂,并采用中矿集中再选后尾矿分级的工艺流程,可减少一段扫选,降低中矿含泥量,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20.59%、回收率91.75%的铜精矿,综合尾矿铜品位降至0.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浮选 中矿处理 分级 铜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氯酸钠溶解度测试与结晶行为
14
作者 范诗梦 高尚 +1 位作者 王亮 刘够生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36,共5页
采用质量法测定313.15—338.15 K(40—65℃)高氯酸钠的水溶解度并绘制溶解度曲线,使用Apelblat方程、多项式方程和Van′t Hoff方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拟合。采用激光法测量高氯酸钠溶液的超溶解度并计算介稳区宽度,考察温度、搅拌速... 采用质量法测定313.15—338.15 K(40—65℃)高氯酸钠的水溶解度并绘制溶解度曲线,使用Apelblat方程、多项式方程和Van′t Hoff方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拟合。采用激光法测量高氯酸钠溶液的超溶解度并计算介稳区宽度,考察温度、搅拌速率和降温速率对介稳区宽度、晶体形貌等高氯酸钠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氯酸钠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Apelblat方程对高氯酸钠溶解度的关联性最优。升温、高搅拌速率、低降温速率会使高氯酸溶液介稳区宽度变窄。在起始温度40—65℃下,搅拌速率250 r/min、降温速率0.3 K/min时,可获得晶型完整的高氯酸钠晶体。这可为解决高氯酸钠工业结晶过程中晶体易聚集、晶型不稳定等问题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酸钠 结晶 溶解度 超溶解度 介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某低品位铜金矿选矿工艺优化及尾矿综合回收铁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魏转花 岳涛 +1 位作者 纪婉颖 黄裕卿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110,共7页
蒙古某低品位铜金矿原矿含金0.20 g/t、铜0.24%、硫1.80%、磁性铁1.70%。铜矿物主要是黄铜矿,微量斑铜矿及铜蓝,其他硫化物主要是黄铁矿,磁性矿物主要是磁铁矿和赤铁矿,可综合回收。针对该矿石中目标矿物含量低、嵌布粒度细的特点,采用... 蒙古某低品位铜金矿原矿含金0.20 g/t、铜0.24%、硫1.80%、磁性铁1.70%。铜矿物主要是黄铜矿,微量斑铜矿及铜蓝,其他硫化物主要是黄铁矿,磁性矿物主要是磁铁矿和赤铁矿,可综合回收。针对该矿石中目标矿物含量低、嵌布粒度细的特点,采用“铜硫混合浮选-混合浮选精矿再磨-铜硫分离-混合浮选尾矿磁选回收铁”磁浮联合工艺流程,闭路试验可获得铜金混合精矿品位Cu 20.30%、Au 11.44 g/t,回收率Cu 86.00%、Au 69.40%;铁精矿铁品位65.34%,铁回收率23.80%,磁性铁回收率91.70%的试验指标。与原生产工艺相比,在显著提高铜金精矿品位的同时,综合回收了浮选尾矿中的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 铜金矿 铜硫分离 综合回收铁 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复杂铅锌矿锌精矿降碳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治安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3,77,共4页
针对某复杂铅锌矿选矿所得锌精矿含碳量高的问题,进行了锌精矿降碳试验。采用可溶性淀粉为碳抑制剂,闭路试验获得了锌品位48.71%、含碳0.86%、锌回收率90.28%的锌精矿;与原工艺指标相比,在提高锌精矿品位及回收率的同时,碳含量降至1%以... 针对某复杂铅锌矿选矿所得锌精矿含碳量高的问题,进行了锌精矿降碳试验。采用可溶性淀粉为碳抑制剂,闭路试验获得了锌品位48.71%、含碳0.86%、锌回收率90.28%的锌精矿;与原工艺指标相比,在提高锌精矿品位及回收率的同时,碳含量降至1%以下,降碳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抑制剂 锌精矿 淀粉 浮选 降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硅锌精矿焙烧过程中硅的控制及热平衡计算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恒星 陈杭 +4 位作者 陈芬 陈期生 应宗波 吴星琳 王俊娥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6,共6页
针对高硅锌精矿焙烧过程中焙砂可溶硅高、沸腾炉易结块、浸出固液分离困难等问题,以现场生产焙烧工艺参数为基础,研究了低温和高温焙烧对焙砂中可溶硅含量的影响,并基于MatCal软件对沸腾炉焙烧工艺进行热平衡计算。结果表明:在焙烧条件... 针对高硅锌精矿焙烧过程中焙砂可溶硅高、沸腾炉易结块、浸出固液分离困难等问题,以现场生产焙烧工艺参数为基础,研究了低温和高温焙烧对焙砂中可溶硅含量的影响,并基于MatCal软件对沸腾炉焙烧工艺进行热平衡计算。结果表明:在焙烧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随着硫化锌精矿焙烧温度的增加,焙砂中的可溶硅也增加。当焙砂中可溶硅高于3.18%会出现浓密机上清液跑混、低浸浓密底流矿浆过滤困难、净液中除杂钴偏高等问题。经MatCal模拟计算后,理论消耗空气50361.328 m 3/h,低温焙烧的平均风量47102.8 m 3/h,高温焙烧平均风量48005.7 m 3/h,实际的焙烧中平均风量偏低,需要增加沸腾炉的风料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锌精矿 沸腾炉 焙烧 热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锂云母精矿浸出液萃取法提锂研究
18
作者 匡晨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8-53,共6页
以铁锂云母矿石经焙烧—水浸获得水浸液为研究对象,明晰了溶液中钙、镁离子对萃取过程中两相分离的影响,考察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用量、水油相比对钙镁脱除效果及脱杂浸出液中锂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锂云母矿石浸出液分别加入锂当... 以铁锂云母矿石经焙烧—水浸获得水浸液为研究对象,明晰了溶液中钙、镁离子对萃取过程中两相分离的影响,考察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用量、水油相比对钙镁脱除效果及脱杂浸出液中锂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锂云母矿石浸出液分别加入锂当量100%和镁摩尔量4倍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在常温下反应1 h后,液固分离获得脱杂浸出液,钙、镁脱除率分别为>99.9%和82.53%;脱杂浸出液采用实验室改性后的M54-100-Cyanex923-磺化煤油萃取体系在O/A=1.5下模拟三级逆流萃取,Li、Na萃取率分别为90.85%和0.04%,载锂有机相在O/A=25下采用5.5 mol/L HCl模拟三级逆流反萃,Li的反萃率>99.9%,富锂反萃液中锂含量在26 g/L左右,一步实现锂的提纯和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锂云母 杂质脱除 两相分离 串级萃取-反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还原贫化铜熔渣试验研究
19
作者 甘文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96,共9页
铜渣火法贫化技术的实质是在高温铜渣中加入硫铁矿或碳质还原剂,使渣中的磁性铁还原成FeO,铜则以铜锍的形式聚集,最终实现铜从渣相中分离。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是碳质还原剂的优选物料,本研究以铁硅橄榄石型熔渣为原料,通过单因... 铜渣火法贫化技术的实质是在高温铜渣中加入硫铁矿或碳质还原剂,使渣中的磁性铁还原成FeO,铜则以铜锍的形式聚集,最终实现铜从渣相中分离。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是碳质还原剂的优选物料,本研究以铁硅橄榄石型熔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对比了生物质和煤粉分别还原铜渣的效果,并考察了生物质配比、氧化钙配比、二氧化硅配比、还原温度、还原时间等不同冶炼条件对渣中铜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还原温度1310℃、保温时间120 min、生物质配比1%、氧化钙配比0.5%、二氧化硅配比0.5%、硫铁矿配比1%的较优试验条件下,渣上层铜含量从1.49%降低至0.42%,达到了煤粉直接还原贫化铜渣的效果。从环境效益角度分析,生物质较煤粉更适合作为铜渣贫化的碳质还原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熔渣 还原贫化 碳质还原剂 铜回收 生物质 煤粉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矿浮选体系中金属离子对石英浮选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欧乐明 黄思捷 朱阳戈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7-411,共5页
基于硫化矿物浮选过程中,尽管硫化矿物与石英的可浮性差异很大,但二氧化硅仍是硫化矿精矿中含量最高的杂质组分,是影响硫化矿物精矿质量的主要因素,对硫化矿物浮选体系中常见金属离子存在条件下戊基黄药浮选石英的行为规律进行了研究。... 基于硫化矿物浮选过程中,尽管硫化矿物与石英的可浮性差异很大,但二氧化硅仍是硫化矿精矿中含量最高的杂质组分,是影响硫化矿物精矿质量的主要因素,对硫化矿物浮选体系中常见金属离子存在条件下戊基黄药浮选石英的行为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导致硫化矿精矿中石英含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硫化矿浮选体系中存在的某些金属对石英具有活化浮选作用;Fe3+,Pb2+和Cu2+在合适的pH区间可以活化石英的浮选,而Ca2+,Mg2+和Fe2+对其可浮性没有明显影响;在浮选体系中,Fe3+,Pb2+,Cu2+,Ca2+,Mg2+和Fe2+这6种金属离子均可在石英表面吸附,但只有Fe3+,Pb2+和Cu2+作用后的石英表面可以吸附戊基钾黄药,从而活化石英浮选;溶液化学计算表明:金属离子的羟基络合物和氢氧化物是离子起活化作用的有效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 戊基黄药 浮选 活化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