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晓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4-75,共2页
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给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自媒体的个体化、去中心化及信息多元化,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自媒体的互动参与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中的单向输出模式受到严峻挑... 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给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自媒体的个体化、去中心化及信息多元化,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自媒体的互动参与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中的单向输出模式受到严峻挑战;自媒体信息的流动性和碎片化对传统宏大叙事的解释框架造成了冲击。因此,在自媒体视域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引导大学生主动选择;创设每个个体都能参与践行的方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释宣传中的现代性和高度性;在自媒体平台构建尽可能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 培育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意义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彭陈 杜世雄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7-22,共6页
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本质体现,还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特征,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实践指向。现实意义层面,新时代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推进中... 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本质体现,还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特征,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实践指向。现实意义层面,新时代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题中应有之义。价值耦合层面,二者在价值主体、价值属性、价值目标、价值功能等维度高度契合。实现路径层面,要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性引领作用、注重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化提升、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性参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性构建,为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筑牢思想基础、提供优质资源、激发内生动力和健全运行机制,扎实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治理 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走出去”的机遇与新路径 被引量:4
3
作者 郑静玉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45-48,共4页
高等教育"走出去"就是指我国向国外提供高等教育服务、输出高等教育资源。"一带一路"建设为高等教育"走出去"提供了重大机遇,应当从更高的战略角度认识高等教育"走出去"的重要性,增加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走出去"就是指我国向国外提供高等教育服务、输出高等教育资源。"一带一路"建设为高等教育"走出去"提供了重大机遇,应当从更高的战略角度认识高等教育"走出去"的重要性,增加高等教育"走出去"的自信,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主要方向,做好高等教育"走出去"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走出去"应当有新思路、新方向和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等教育 教育资源 教育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25
4
作者 林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70,74,共3页
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新工科建设正成为教育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适应新工科发展需要、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是新时代地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新要求。改革创新的具体举措有:适应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需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 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新工科建设正成为教育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适应新工科发展需要、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是新时代地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新要求。改革创新的具体举措有:适应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需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适应新工科课程体系重构的需要,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适应工程教育改革新需要,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适应新工科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需要,拓展思政课实践平台。新工科建设强调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地方高校可通过新工科专业思政课改革与创新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全校思政课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地方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 改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匠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4
5
作者 林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0-21,30,共3页
工匠精神是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其传承和发展契合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需要。将工匠精神有机融入高校师德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工匠精神教育活动,建立科学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推进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引导教师树立专业... 工匠精神是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其传承和发展契合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需要。将工匠精神有机融入高校师德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工匠精神教育活动,建立科学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推进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引导教师树立专业、专注、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职业理念,对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职业精神 高校 师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现状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何军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6-58,共3页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通过对厦门市高校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出大学生在文化认识、文化认同、文化比较、文化反思和文化创新方面的现状,提出应加强传统文化知识教育,...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通过对厦门市高校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出大学生在文化认识、文化认同、文化比较、文化反思和文化创新方面的现状,提出应加强传统文化知识教育,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积极开展文化领域的社会实践,加强文化自觉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现状调查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阮辉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0,共3页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帮助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互联网已然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面临着互联网教育资源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带来的教学环境深刻变化的挑...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帮助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互联网已然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面临着互联网教育资源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带来的教学环境深刻变化的挑战。该课程应当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通过翻转课堂构建学习共同体,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采用“问题探索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将互联网资源真正纳入课程之中服务于教学,同时需要教师重新思考自身的角色定位,成为教学的引导者、监督者和评价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学习共同体 教师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策略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何凡 《昌吉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1-14,共4页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政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更多变化和不确定性,因此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措施新办法就显得尤为紧迫。本文从传承和创新入手对新时代如何做好大学...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政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更多变化和不确定性,因此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措施新办法就显得尤为紧迫。本文从传承和创新入手对新时代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为今后更好的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策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