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改性纳米SiO_2填充PLA/PBAT复合体系结晶与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周志斌
刘跃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11-1418,共8页
通过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改性纳米二氧化硅(SiO_2)复合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旋转流变仪等仪器,对其结晶性能、流变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改性纳米S...
通过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改性纳米二氧化硅(SiO_2)复合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旋转流变仪等仪器,对其结晶性能、流变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改性纳米SiO_2填充量的增加,复合体系的熔融结晶温度(Tc)和熔融温度(Tm)逐渐降低,结晶度由26.81%增加到32.89%。对添加改性纳米SiO_2前后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将线性流变学测试的结果与非线性流变学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考察Cox-merz关系式是否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结晶
流变特性
聚乳酸
聚乙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支化聚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相关性能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跃军
冯正洋
戴红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0-656,共7页
采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一系列支链含量不同的聚1,2-丙二醇-丁二酸-丁二醇-1,6-己二胺(1,2-BPO-PBS-1,6-UMBTAD)共聚物。对其进行了结构分析,研究了聚合物热学性能,并采用旋转流变仪测定了其流变性能,探讨了不同支链含量、不同加工温度对共...
采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一系列支链含量不同的聚1,2-丙二醇-丁二酸-丁二醇-1,6-己二胺(1,2-BPO-PBS-1,6-UMBTAD)共聚物。对其进行了结构分析,研究了聚合物热学性能,并采用旋转流变仪测定了其流变性能,探讨了不同支链含量、不同加工温度对共聚物流变性能的影响。以流变性能测试为指导,采用压延成膜法制备了共聚物薄膜,并对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聚合物熔融温度在100℃左右,热分解温度高于340℃;在相同温度下,随着支链含量的增加,聚合物黏度不断下降,当支链/直链比值达到1:4时,聚合物表现出更弱的非牛顿性;随着温度的上升,聚合物黏度也随之下降;聚合物剪切应力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增大;支链含量越高,聚合物剪切应力受剪切速率的影响越小。随着支链含量的不断增大,聚酯酰胺共聚物薄膜拉伸强度不断变小,断裂伸长率先变大后减小;当支链/直链比值为1:6时,聚合物薄膜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支链
薄膜
流变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BSu/PBAu嵌段聚酯酰脲共聚物的合成及流变性能
被引量:
1
3
作者
戴红
刘跃军
+1 位作者
崔玲娜
李秋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7-351,共5页
以羟基或氨基封端的丁二酸-丁二醇-尿素(Poly(butylene-succinate-urea),PBSu)聚酯酰脲共聚物与己二酸-丁二醇-尿素(Poly(butyleneadipate-urea),PBAu)聚酯酰脲共聚物为预聚物,借助甲苯-2,4-二异氰酸酯(Toluene-2,4-diisocyanate,TDI)...
以羟基或氨基封端的丁二酸-丁二醇-尿素(Poly(butylene-succinate-urea),PBSu)聚酯酰脲共聚物与己二酸-丁二醇-尿素(Poly(butyleneadipate-urea),PBAu)聚酯酰脲共聚物为预聚物,借助甲苯-2,4-二异氰酸酯(Toluene-2,4-diisocyanate,TDI)对两种预聚物进行扩链反应,得到一种新的含PBSu和PBAu链段的可降解嵌段聚酯酰脲共聚物(PBSu-b-PBAu)。改变扩链时间、扩链温度、扩链剂含量进行了该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实验,并采用单因素选择法得到TDI扩链合成嵌段共聚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GPC、旋转流变仪、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下合成的不同进料比的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含PBSu和PBAu链段的可降解嵌段聚酯酰脲共聚物具有比PBSu和PBAu更高的黏度和更好的弹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嵌段共聚物
聚酯酰脲共聚物
扩链剂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性纳米SiO_2填充PLA/PBAT复合体系结晶与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周志斌
刘跃军
机构
厦门理工学院聚合物加工原理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新材料与技术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11-141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72108)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4JJ5021)
厦门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项目(YKJ14035R)
文摘
通过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改性纳米二氧化硅(SiO_2)复合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旋转流变仪等仪器,对其结晶性能、流变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改性纳米SiO_2填充量的增加,复合体系的熔融结晶温度(Tc)和熔融温度(Tm)逐渐降低,结晶度由26.81%增加到32.89%。对添加改性纳米SiO_2前后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将线性流变学测试的结果与非线性流变学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考察Cox-merz关系式是否适用。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结晶
流变特性
聚乳酸
聚乙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Keywords
nano-SiO2
crystallization
rheological properties
poly(lactic acid)
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phthalate)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支化聚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相关性能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跃军
冯正洋
戴红
机构
厦门理工学院聚合物加工原理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新材料与技术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0-65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372108)
湖南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14JJ5021)
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13K098)
文摘
采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一系列支链含量不同的聚1,2-丙二醇-丁二酸-丁二醇-1,6-己二胺(1,2-BPO-PBS-1,6-UMBTAD)共聚物。对其进行了结构分析,研究了聚合物热学性能,并采用旋转流变仪测定了其流变性能,探讨了不同支链含量、不同加工温度对共聚物流变性能的影响。以流变性能测试为指导,采用压延成膜法制备了共聚物薄膜,并对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聚合物熔融温度在100℃左右,热分解温度高于340℃;在相同温度下,随着支链含量的增加,聚合物黏度不断下降,当支链/直链比值达到1:4时,聚合物表现出更弱的非牛顿性;随着温度的上升,聚合物黏度也随之下降;聚合物剪切应力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增大;支链含量越高,聚合物剪切应力受剪切速率的影响越小。随着支链含量的不断增大,聚酯酰胺共聚物薄膜拉伸强度不断变小,断裂伸长率先变大后减小;当支链/直链比值为1:6时,聚合物薄膜力学性能最佳。
关键词
共聚物
支链
薄膜
流变性能
力学性能
Keywords
copolymers
branched chain
membran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mechanical performance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BSu/PBAu嵌段聚酯酰脲共聚物的合成及流变性能
被引量:
1
3
作者
戴红
刘跃军
崔玲娜
李秋艾
机构
厦门理工学院聚合物加工原理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新材料与技术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7-351,共5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18H6024)~~
文摘
以羟基或氨基封端的丁二酸-丁二醇-尿素(Poly(butylene-succinate-urea),PBSu)聚酯酰脲共聚物与己二酸-丁二醇-尿素(Poly(butyleneadipate-urea),PBAu)聚酯酰脲共聚物为预聚物,借助甲苯-2,4-二异氰酸酯(Toluene-2,4-diisocyanate,TDI)对两种预聚物进行扩链反应,得到一种新的含PBSu和PBAu链段的可降解嵌段聚酯酰脲共聚物(PBSu-b-PBAu)。改变扩链时间、扩链温度、扩链剂含量进行了该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实验,并采用单因素选择法得到TDI扩链合成嵌段共聚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GPC、旋转流变仪、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下合成的不同进料比的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含PBSu和PBAu链段的可降解嵌段聚酯酰脲共聚物具有比PBSu和PBAu更高的黏度和更好的弹性效应。
关键词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嵌段共聚物
聚酯酰脲共聚物
扩链剂
流变性能
Keywords
degradable polymer materials
multiblock copolymers
polyester ureide copolymer
chain extender
rheological property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改性纳米SiO_2填充PLA/PBAT复合体系结晶与流变性能研究
周志斌
刘跃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支化聚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相关性能研究
刘跃军
冯正洋
戴红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PBSu/PBAu嵌段聚酯酰脲共聚物的合成及流变性能
戴红
刘跃军
崔玲娜
李秋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