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语课程“环境科学与技术”PIF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代智能 阳艾利 傅海燕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99-102,共4页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综合使用母语和外语两种语言媒介,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获取国际前沿信息。教学模式是双语教学改革和创新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以厦门理工学院通识课程"环境科学与技术"为主体进行双语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综合使用母语和外语两种语言媒介,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获取国际前沿信息。教学模式是双语教学改革和创新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以厦门理工学院通识课程"环境科学与技术"为主体进行双语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总结出合理有效、便于推广的PIF双语教学模式,即把课前准备(preparation)、课中互动(interaction)和课后反馈(feedback)结合起来。结果表明:该模式的引入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双语课的自信心,试验期间期末考试不及格率下降25%。该模式可为提高相关专业的双语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F双语教学模式 课前准备 互动 课后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海葵”对厦门市沙滩微塑料组成与多样性的影响
2
作者 张铖懿 李雪妍 +4 位作者 张艺檬 黄梓朋 王涛 刘莎 吴逢润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8,共12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岸带地区微塑料污染动态是全球重要环境问题。本研究在台风“海葵”过境前后调查分析了厦门市沙滩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台风“海葵”前沙滩中微塑料丰度为(251.5±27.9)n/kg,台风后... 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岸带地区微塑料污染动态是全球重要环境问题。本研究在台风“海葵”过境前后调查分析了厦门市沙滩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台风“海葵”前沙滩中微塑料丰度为(251.5±27.9)n/kg,台风后显著降低至(127.0±18.8)n/kg。台风前后沙滩微塑料的组成特征发生鲜明变化。其中,尺寸小于500μm的微塑料占比显著下降,纤维状颗粒占比上升。台风后微塑料多样性变化明显: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普遍下降,Pielou’s均匀度指数普遍上升。结合本文结果并对比以往研究,可以判断强降水是台风“海葵”引发厦门沙滩微塑料丰度和组成变化的驱动因素。台风对海岸带微塑料污染动态的影响是多种物理过程耦合的结果,受到动力条件、沉积物理化因子、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作用。未来仍需结合水文气象数据长期监测,对相关机理开展更加深入的系统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滨海沙滩 微塑料污染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下永安溪河流水文健康响应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铠峰 赵超 +3 位作者 李文彧 邓淇耘 刘涵 李宜润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0,61,共7页
为充分认识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河流水文健康响应,采用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和Pettitt法分析永安溪径流变化,并基于气象和径流数据构建流域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模型还原天然流量序列,通过对多种方法计算的最适宜生态流量... 为充分认识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河流水文健康响应,采用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和Pettitt法分析永安溪径流变化,并基于气象和径流数据构建流域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模型还原天然流量序列,通过对多种方法计算的最适宜生态流量进行对比和筛选,揭示了永安溪河流水文健康度(R_(HD))变化,定量评估了各驱动因子的贡献度。结果表明:永安溪径流的突变时间为2003年,与下岸水库运行时间一致;与5种概率密度函数法相比,Q50法计算的永安溪流域最适宜生态流量是可靠且合理的;与人类活动的贡献(34.74%)相比,气候变化(65.26%)是永安溪河流水文健康下降的主要因素;对比还原流量的R_(HD),下岸水库运行后实测流量的R_(HD)在3月、4月、10月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水文健康 LSTM 最适生态流量 永安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预测厦门水资源利用和城市化发展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吉苹 吝涛 薛雄志 《生态科学》 CSCD 2016年第6期98-108,共11页
厦门是久负盛名的海港风景之都,但却严重缺水。在严峻的形势下,如何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和城市化发展模式,在满足水资源红线的约束下,城市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因此,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Vensi... 厦门是久负盛名的海港风景之都,但却严重缺水。在严峻的形势下,如何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和城市化发展模式,在满足水资源红线的约束下,城市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因此,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Vensim 5.10)模拟预设情景,在水资源红线约束下预测厦门市2011–2030年的各类用水量、城市化水平及经济发展趋势。四种情景分别为千年生态评估描述的全球协同、实力秩序、适应组合和技术乐园情景,其中技术乐园是理想化情景,趋于全球化和主动式管理,实力秩序则是区域化、被动式管理,是一个消极的发展情景。全球协同则属于趋向于全球化的被动式管理,适应组合属于区域化的主动式管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水资源红线约束下,预测时间段内,2011–2020年,厦门可以选择全球协同发展情景,2020年之后,必须选择技术乐园情景,技术乐园情景是最接近理想的可持续发展情景。2030年,技术乐园情景下,厦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了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人均GDP及三次产业结构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但需在水资源红线的约束下,节约能效,革新技术,可以在保护水资源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红线约束 系统动力学 千年生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下载铁颗粒活性炭强化厌氧氨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管雨璐 许美兰 +2 位作者 李睿 徐苏 王明辉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8,55,共8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载铁颗粒活性炭复合材料(Fe-GAC),研究了常温无NO_(2)^(-)环境下其对厌氧氨氧化体系中氮素变化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材料反应前后变化及厌氧氨氧化体系中的微生物特性。结果表明,Fe-GAC的投加促进了NH_(4)^(+)-...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载铁颗粒活性炭复合材料(Fe-GAC),研究了常温无NO_(2)^(-)环境下其对厌氧氨氧化体系中氮素变化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材料反应前后变化及厌氧氨氧化体系中的微生物特性。结果表明,Fe-GAC的投加促进了NH_(4)^(+)-N的去除,且以Fe(Ⅲ)与Fe(Ⅱ)物质的量比为1∶2制备的Fe-GAC(1∶2)投加体系对NH_(4)^(+)-N的去除效果最显著,NH_(4)^(+)-N去除率达(56.5±12.3)%,平均去除率较空白体系提升了24.3%;结合材料表征、NH_(4)^(+)-N去除率及NO_(2)^(-)、NO_(3)^(-)产物生成结果,推测Fe-GAC中的铁作为电子受体参与了厌氧氨氧化过程;此外,相较于其他体系,Fe-GAC(1∶2)投加体系中厌氧氨氧化菌属unclassified_Candidatus_Brocadiaceae的相对丰度提升最显著,由原始污泥的45.6%升至57.2%,且独有OTU数目最多,微生物群落最丰富,有利于体系的厌氧氨氧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4)^(+)-N 载铁颗粒活性炭(Fe-GAC) 常温 厌氧氨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LR慢性暴露对水雍菜生长及品质影响
6
作者 陈国元 叶凡 +1 位作者 姜子涵 李青松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46-2054,共9页
以水雍菜(Ipomoea aquatica)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环境相关浓度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慢性暴露30 d后水雍菜的生长特性、营养品质及食用安全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μg/L和4μg/L MC-LR暴露条件下水雍... 以水雍菜(Ipomoea aquatica)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环境相关浓度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慢性暴露30 d后水雍菜的生长特性、营养品质及食用安全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μg/L和4μg/L MC-LR暴露条件下水雍菜的株高、根长、根系活力、地上部及根鲜重均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比、游离氨基酸质量摩尔浓度及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活性均显著上升,而NO_(3)^(-)-N质量比显著下降;6~10μg/L MC-LR暴露条件下水雍菜的株高、根系活力、地上部及根鲜重、可溶性蛋白质量比和游离氨基酸质量摩尔浓度及NR和GS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MC-LR暴露浓度越高,其下降幅度越大,而可溶性糖和NO_(3)^(-)-N质量比均显著上升,维生素C质量比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均显著下降。MC-LR在水雍菜中的富集系数随培养液中MC-LR质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转运系数和食用风险系数则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食用风险系数均小于1。因此,2μg/L和4μg/L MC-LR慢性暴露对水雍菜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6~10μg/L MC-LR慢性暴露对水雍菜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营养品质也有相应的下降,MC-LR暴露浓度越高,其抑制作用越强,水雍菜营养品质下降越明显。在试验设置的MC-LR质量浓度范围内,水雍菜的食用处于安全范围内。研究可以为富营养化水体中水雍菜的种植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微囊藻毒素 水雍菜 生长特性 营养品质 食用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手性氨基酸分离膜的制备及性能
7
作者 伊倩倩 叶茜 +2 位作者 李进 吴汉彬 张明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2,共13页
手性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特殊异构体,由于其物理化学性质相同,有效分离手性化合物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文中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了环糊精/聚偏氟乙烯(PVDF)手性分离膜,考察了环糊精种类(α-CD,β-CD和γ-CD)、β-CD... 手性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特殊异构体,由于其物理化学性质相同,有效分离手性化合物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文中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了环糊精/聚偏氟乙烯(PVDF)手性分离膜,考察了环糊精种类(α-CD,β-CD和γ-CD)、β-CD负载量、铸膜液温度和凝固浴组分对所制备β-CD/PVDF手性分离膜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β-CD/PVDF手性分离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β-CD成功负载在复合膜上。在β-CD负载量为8%、铸膜液温度为70℃、凝固浴中DMAc质量分数为2%的条件下制备的手性分离膜(C2)表现出最佳的综合性能。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β-CD/PVDF手性分离膜能够有效分离DL-苯丙氨酸、DL-谷氨酸和DL-甲硫氨酸,其中对DL-苯丙氨酸的分离效果最佳,在1 h内其分离效率(ee值)可持续在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手性氨基酸 手性分离 DL-苯丙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源多年冻土区流域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水分来源对比研究
8
作者 牛岩岩 刘光生 +2 位作者 邓国江 施雨卿 陈旭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1,共6页
高寒植被生长和分布与其潜在水分来源和水分利用特征密切相关。受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长江源区植被覆盖迅速提升,大量高寒草甸演化为沼泽草甸,对区域生态水文过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此,采集2021年长江源多年冻土区流域典型高寒草甸和... 高寒植被生长和分布与其潜在水分来源和水分利用特征密切相关。受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长江源区植被覆盖迅速提升,大量高寒草甸演化为沼泽草甸,对区域生态水文过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此,采集2021年长江源多年冻土区流域典型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坡面上坡、中坡、下坡的土壤、植物样品,获取氢氧稳定同位素监测数据,探究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的水分利用策略差异。结果表明,叶片水δ^(18)O变幅最大,降水次之,土壤水、根系水变幅最小,叶片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受蒸发分馏效应影响最大,此外,植物水线的斜率和截距均远小于地区大气降水线,也反映出蒸腾作用下同位素富集现象;相比沼泽草甸,高寒草甸叶片水更加富集δ^(18)O,高寒草甸蒸腾作用更强烈;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对不同深度土壤水的利用策略较为接近,无显著性差异,其中,0~5 cm深度土壤水的贡献比例最大,均超过22%;坡位因素对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不同深度土壤水的利用策略无显著性影响,其中,不同坡位草甸0~5 cm土壤水的用水贡献均为最大,可见浅层土壤水为植物根系水的主要来源,当浅层土壤水无法满足植物需水时,植物根系会吸收较深层的土壤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源 氢氧稳定同位素 土壤水 植物水 用水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MC-LR慢性暴露对生菜氮代谢的影响
9
作者 姜子涵 马腾 +2 位作者 叶凡 陈国元 李青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119,共13页
【目的】研究微囊藻毒素-LR(MC-LR)慢性暴露对生菜(Lactuca sativa)叶片、根系中氮素分配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富营养化水体在生菜灌溉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散叶生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方法,以灌溉超纯水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微囊藻毒素-LR(MC-LR)慢性暴露对生菜(Lactuca sativa)叶片、根系中氮素分配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富营养化水体在生菜灌溉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散叶生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方法,以灌溉超纯水为对照组,用不同质量浓度(2,4,6,8和10μg/L)MC-LR的水溶液灌溉生菜45 d,测定不同处理生菜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及胞间CO 2浓度(C_(i))、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活性)、土壤全氮和叶片NO-3-N、NH_(4)^(+)-N含量及叶片、根系中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并测定与氮代谢相关酶(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谷氨酸脱氢酶(GDH)、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变化,分析P_(n)与氮含量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随着MC-LR质量浓度的增加,生菜叶片P_(n)、G_(s)和Rubisco活性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生菜叶片C_(i)呈降低趋势;土壤中氮含量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生菜叶片中NO-3-N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NH_(4)^(+)-N含量呈升高趋势;生菜叶片及根系中GSH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GSSG含量总体呈升高趋势;生菜叶片、根系中的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NR、GS、GOGAT、GDH、GOT、GPT活性总体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与对照组相比,2~6μg/L MC-LR处理生菜叶片P_(n)和叶片、根系中的氨基酸、可溶性蛋白、GSSG含量以及NR、GDH、GOT、GPT活性均明显增加,10μg/L MC-LR处理生菜叶片P_(n)、G_(s)、C_(i)与Rubisco活性及叶片、根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GSH、GSSG含量和GOGAT、GDH、GOT、GPT活性均明显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_(n)与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NR、GOGAT、GDH、GOT、GPT活性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2~8μg/L MC-LR处理生菜叶片及根系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一定程度上升,使GSH维持较高含量,从而提高了MC-LR胁迫生菜的抗性;虽然10μg/L MC-LR处理生菜GSH和氨基酸含量以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均降低,但仍然维持较高含量可溶性蛋白。生菜叶片及根系中氮代谢的调节及含氮化合物的分配策略,对生菜应对MC-LR的慢性暴露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微囊藻毒素 慢性暴露 氮代谢 含氮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梯度的碳同位素测试系统研制与方法开发
10
作者 易州 尹希杰 +4 位作者 林珊珊 刘维维 杨海丽 王吉苹 林梵宇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9-657,I0006,共10页
黑碳作为由生物质和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碳质组分,其稳定同位素在环境科学、气候变化及地球化学循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温度梯度的碳质成分及稳定同位素在线分析系统,并建立了相应的测试方法。利用温... 黑碳作为由生物质和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碳质组分,其稳定同位素在环境科学、气候变化及地球化学循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温度梯度的碳质成分及稳定同位素在线分析系统,并建立了相应的测试方法。利用温度梯度氧化炉,在氧气氛围下实现了有机碳和黑碳的分离与氧化,生成的CO_(2)经富集纯化后进入气体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仪进行含量和δ^(13)C测定。有机碳与黑碳标样的回收率分别为88%~95%和84%~90%,同位素标准偏差分别为0.25‰和0.59‰;实际沉积物样品的有机碳和黑碳同位素标准偏差分别在0.31‰和0.52‰以内。该装置和方法的分离效率高,精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相关实验测试的要求。该系统实现了全自动在线分析不同类型样品中碳质组分含量及同位素组成,为环境科学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梯度氧化炉 稳定碳同位素(δ^(13)C) 黑碳 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多元化水资源供给体系战略保障研究
11
作者 王吉苹 薛雄志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0期5015-5019,共5页
根据厦门市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约束力的存在,确定了测量水资源约束力指标的方法,提出了建设异地大型储备水库、多水源供水互补格局、北水南调、中水回用、海水淡化、雨水资源再生利用、水务一体化管理、构建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等途径保障... 根据厦门市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约束力的存在,确定了测量水资源约束力指标的方法,提出了建设异地大型储备水库、多水源供水互补格局、北水南调、中水回用、海水淡化、雨水资源再生利用、水务一体化管理、构建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等途径保障厦门的远景规划供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供水 城镇化 水资源约束力 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环境保护效果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建福 《绿色科技》 2014年第9期202-204,共3页
指出了当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形势严峻环境污染、环境冲突事件数量不断上升,环境质量没有明显改善。因此,切实提高环境保护效果,依法有效制止企事业单位的环境违法行为成为环保部门急需解决的课题。提出了从加强环保部门自身建设、优化制... 指出了当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形势严峻环境污染、环境冲突事件数量不断上升,环境质量没有明显改善。因此,切实提高环境保护效果,依法有效制止企事业单位的环境违法行为成为环保部门急需解决的课题。提出了从加强环保部门自身建设、优化制度设计,提高企业保护环境积极性、强化各部门联动机制、改变现有工作思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5个方面来解决当前环境执法难、环境保护不力问题,以促使环境保护工作顺利有效开展,使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问题 保护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活污水的水质特征与治理策略探讨——以厦门农村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佩林 朱木兰 张志谦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4-60,共7页
2017年以来厦门及全国其他地方正在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探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策略迫切且重要,而明确农村生活污水水质特征是探讨治理策略的前提。以厦门农村为研究对象,选取厦门岛外4个行政区的共12个采样点进行农村生活污水... 2017年以来厦门及全国其他地方正在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探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策略迫切且重要,而明确农村生活污水水质特征是探讨治理策略的前提。以厦门农村为研究对象,选取厦门岛外4个行政区的共12个采样点进行农村生活污水水质特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农村生活污水的各项水质指标COD、BOD_(5)、TN、NH-N、TP、pH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6~408 mg/L、4.9~188 mg/L、7.30~66.7 mg/L、1.50~49.1 mg/L、0.44~3.56 mg/L、6.82~8.51;BOD_(5)/COD、BOD_(5)/TN、BOD_(5)/TP三个指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22~0.68、0.7~12.1、14.7~86.4。其中,BOD_(5)/COD比值均>0.2,一半采样点的BOD_(5)/TN<4,个别采样点的BOD_(5)/TP比值<20。研究基于该种水质特征,提出针对厦门周边的第二类农村,建议以农灌标准为处理目标。简单采用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型排水沟渠等生态措施进行生态处理后回灌于农田。该研究成果可为厦门及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整治提供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污水水质特征 碳氮比 生态处理 治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浓度微囊藻毒素-LR对菖蒲无机氮吸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昭瑞 马腾 +2 位作者 陈国元 李青松 吴义诚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8-345,共8页
富营养化水体中存在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会对水生植物的营养吸收产生潜在威胁。为探讨MCs对水生植物无机氮吸收的影响,分析不同浓度微囊藻毒素-LR(MC-LR)暴露15 d后挺水植物菖蒲对无机氮的吸收特性及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 富营养化水体中存在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会对水生植物的营养吸收产生潜在威胁。为探讨MCs对水生植物无机氮吸收的影响,分析不同浓度微囊藻毒素-LR(MC-LR)暴露15 d后挺水植物菖蒲对无机氮的吸收特性及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0.001 mg·L^(-1) MC-LR暴露条件下,菖蒲根系活力、根系生物量及细胞质膜(PM)H+-ATP酶活性均显著增加,MC-LR暴露对菖蒲的NO-3-N和NH+4-N吸收均有促进作用;0.01 mg·L^(-1) MC-LR暴露条件下,菖蒲根系活力、根系生物量及PM H+-ATP酶活性均有一定程度上升,菖蒲对NO-3-N的亲和力和吸收潜能下降,但对NH+4-N的吸收速率上升;0.03 mg·L^(-1) MC-LR暴露条件下,菖蒲根系活力、根系生物量及PM H+-ATP酶活性均显著下降,MC-LR暴露通过降低菖蒲对NO-3-N和NH+4-N的亲和力和吸收潜能来抑制其对无机氮的吸收。与NH+4-N相比,0.03 mg·L^(-1) MC-LR对NO-3-N吸收的抑制作用更强。MC-LR(0.001~0.01 mg·L^(-1))暴露对菖蒲NH+4-N吸收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0.03 mg·L^(-1) MC-LR暴露对菖蒲的NH+4-N和NO-3-N吸收均产生明显抑制,对菖蒲生长及其氮的去除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菖蒲 无机氮 吸收特性 吸收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LR对生菜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腾 袁昭瑞 +3 位作者 姜子涵 陈国元 李青松 吴义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目的】研究低质量浓度微囊藻毒素-LR(MC-LR)慢性暴露对生菜(Lactuca sativa)叶片及根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为富营养化水体在生菜灌溉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散叶生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试验方法,设置不同质量浓... 【目的】研究低质量浓度微囊藻毒素-LR(MC-LR)慢性暴露对生菜(Lactuca sativa)叶片及根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为富营养化水体在生菜灌溉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散叶生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试验方法,设置不同质量浓度(0(对照组),1,5,10,30μg/L)MC-LR的水溶液灌溉生菜30 d,通过分析生菜叶片及根系中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及淀粉含量、蔗糖和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探讨生菜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对MC-LR慢性暴露的响应。【结果】10和30μg/L MC-LR组生菜对MC-LR的富集系数较5μg/L MC-LR组分别显著上升10.85%和17.83%(P<0.05),而对MC-LR的转运系数分别显著下降17.46%和13.85%(P<0.05)。与对照组相比,1μg/L MC-LR组生菜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了9.17%(P<0.05),叶片中果糖含量及根系中葡萄糖含量和淀粉酶(AMS)活性分别显著增加了52.71%,19.13%和37.01%(P<0.05);5,10和30μg/L MC-LR组生菜净光合速率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叶片和根系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叶片中性转化酶(NI)活性分别显著降低了27.10%,38.01%和37.29%(P<0.05),淀粉合成酶活性分别显著增加20.92%,24.57%和30.28%(P<0.05),根系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AMS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1μg/L MC-LR水溶液灌溉对生菜叶片和根系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分布和代谢影响较弱;而5~30μg/L MC-LR水溶液灌溉通过促进生菜根系淀粉分解和蔗糖代谢活性,维持体内较高浓度的可溶性糖,从而提高生菜的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生菜 慢性暴露 可溶性糖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塑料和砷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
16
作者 吕敏 李国新 +2 位作者 李青松 邱陈陈 张丹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45-2356,共12页
以斑马鱼为供试生物,采用半静态实验法,将其分别暴露于5mg/L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s),1、10和100μg/L砷(As)单一及其复合污染中7d,探讨PS-NPs影响下As在斑马鱼肝脏、肠道、鳃和肌肉组织中的积累,肝脏和鳃中PS-NPs的荧光强度和应激响应... 以斑马鱼为供试生物,采用半静态实验法,将其分别暴露于5mg/L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s),1、10和100μg/L砷(As)单一及其复合污染中7d,探讨PS-NPs影响下As在斑马鱼肝脏、肠道、鳃和肌肉组织中的积累,肝脏和鳃中PS-NPs的荧光强度和应激响应.结果表明:PS-NPs能在斑马鱼的肝脏和鳃中富集,且促进As在斑马鱼各组织中的积累.在5mg/L PS-NPs和100μg/L As复合污染下,肝脏、鳃、肠道和肌肉组织的As含量较As单一暴露时分别上升了35.18%、147.33%、163.12%和66.96%.PS-NPs和As的共同暴露导致肝脏的GST和GPx活性增加,MDA含量减少,氧化胁迫减弱.而鳃的GSH含量和GST活性减少,MDA含量增加,氧化胁迫增强.高浓度(100μg/L)As叠加PS-NPs后,鳃中AChE活性显著降低.相比单一As胁迫,混合暴露导致肝脏和鳃中gpx,Mn-sod,Cu/Zn-sod和ache表达量下降,PS-NPs的存在能降低As对斑马鱼氧化应激和神经毒性相关基因的诱导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纳米塑料 氧化胁迫 复合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洞庭湖流域时空演变研究
17
作者 傅铭哲 郑渊茂 +2 位作者 钱长照 贺秋华 余姝辰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4-180,共7页
近年来,洞庭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主要原因包括自然灾害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正确获取流域时空演变趋势对于保护和建设洞庭湖流域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文章基于2017—2021年遥感数据,采用NDWI水体指数阈值法(标准化差异... 近年来,洞庭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主要原因包括自然灾害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正确获取流域时空演变趋势对于保护和建设洞庭湖流域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文章基于2017—2021年遥感数据,采用NDWI水体指数阈值法(标准化差异水体指数),分析了洞庭湖在此期间的湖泊流域面积变化趋势,研究了流域重心的迁移趋势,探讨了流域关键问题和脆弱环节。结果表明,大通湖在2017年至2021年3月下旬期间水域变化不大,保持在稳定状态。通江湖泊水域面积变化相对比较大,尤其2019年相比2018年呈断崖式萎缩,由2018年的863 km^(2)萎缩到2019年的648.02 km^(2),减幅214.98 km^(2)。影响湖泊演变的气象因素中,降雨与气温相关性最高。该研究成果可为洞庭湖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措施的制定和科学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数据 洞庭湖流域 NDWI 时空演变 重心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基电容去离子除铅性能研究
18
作者 刘涵 王超 +4 位作者 陈欢 张唯唯 张涛 陆洪涛 徐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7-555,共9页
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一直难以得到控制,其中铅污染是最严重的污染之一。目前水中去除重金属的方法有许多,例如化学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然而这些技术具有二次污染,高能耗和设施复杂等缺点;电容去离子技术(CDI)具备成本低廉、耗... 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一直难以得到控制,其中铅污染是最严重的污染之一。目前水中去除重金属的方法有许多,例如化学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然而这些技术具有二次污染,高能耗和设施复杂等缺点;电容去离子技术(CDI)具备成本低廉、耗能小以及循环利用能力强等特点,在以往的研究中证明有显著的离子去除效果;本文将以层状二氧化锰为电容去离子材料,探讨其对废液中铅离子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浓度为0.1 mg·L^(-1),电压为1.5 V的条件下,锰基材料对铅离子的去除效果可以达到97%;通过对电极进行电化学测试,发现在去除过程中,电吸附贡献率为28.68%,电反应贡献率为7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二氧化锰 电容去离子 重金属去除 铅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和过氧化氢去除水中微囊藻毒素和叶绿素的试验研究
19
作者 林明远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4期160-162,共3页
该文主要研究了UV/H_(2)O_(2)氧化法去除水中微囊藻毒素-LR和叶绿素的效果。通过试验,该文对比了单独UV照射处理、单独H_(2)O_(2)处理、UV/H_(2)O_(2)联用处理对微囊藻毒素和叶绿素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UV照射和H_(2)O_(2)对去除水中... 该文主要研究了UV/H_(2)O_(2)氧化法去除水中微囊藻毒素-LR和叶绿素的效果。通过试验,该文对比了单独UV照射处理、单独H_(2)O_(2)处理、UV/H_(2)O_(2)联用处理对微囊藻毒素和叶绿素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UV照射和H_(2)O_(2)对去除水中微囊藻毒素-LR和叶绿素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 H_(2)O_(2) 降解 微囊藻毒素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nn-Kendall和R/S法的水文序列变化趋势分析——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杨金艳 赵超 +1 位作者 刘光生 徐勇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0,137,共5页
由于Mann-Kendall法和R/S法均无法独立获取水文序列过去及未来的变化趋势,本文尝试将其相结合。针对苏州市水文历史数据,利用Mann-Kendall法分析水文序列过去的变化趋势、R/S法获取其分形特征,预测苏州市水资源未来趋势特征,并利用弹性... 由于Mann-Kendall法和R/S法均无法独立获取水文序列过去及未来的变化趋势,本文尝试将其相结合。针对苏州市水文历史数据,利用Mann-Kendall法分析水文序列过去的变化趋势、R/S法获取其分形特征,预测苏州市水资源未来趋势特征,并利用弹性系数法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变化的影响贡献率。结果表明:苏州市水资源量在过去的60年以及未来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在1979年发生突变;苏州市气候变化是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贡献率达到87%,人类活动的贡献率为13%。掌握苏州市水资源变化趋势可为苏州市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变化 R/S法 MANN-KENDALL法 弹性系数法 水文预测 开发利用 海绵城市 江苏省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