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正交设计的花生壳颗粒燃料成型配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苏 严滨 +2 位作者 陶永贵 廖文超 陈惠萍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77,共4页
通过正交设计方法对花生壳颗粒燃料的成型配比进行了研究。根据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以水分含量及两种添加物的比例为主要影响因素,以花生壳颗粒的热值、抗碎率、灰分、密度和外观为考察指标。经过直观分析,得到花生壳颗粒燃料最优配比... 通过正交设计方法对花生壳颗粒燃料的成型配比进行了研究。根据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以水分含量及两种添加物的比例为主要影响因素,以花生壳颗粒的热值、抗碎率、灰分、密度和外观为考察指标。经过直观分析,得到花生壳颗粒燃料最优配比:花生壳79%、水11%、甘油棕榈酸酯5%、无烟煤5%。通过试验验证,最优配比颗粒的热值≥17.5 MJ/kg,抗碎率≥98%,密度≥650 kg/m3,已达到欧洲生物质颗粒燃料的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颗粒燃料 正交设计 成型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坤 傅海燕 +1 位作者 李薇 柴天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3期267-270,共4页
流域水文模型是研究流域水文学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介绍了系统理论模型、概念性模型和物理模型的应用发展情况和存在的不足。未来的主要研究热点将主要集中在:加强模型的物理基础分析、改进参数优选方法、完善模型结构、增强模拟... 流域水文模型是研究流域水文学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介绍了系统理论模型、概念性模型和物理模型的应用发展情况和存在的不足。未来的主要研究热点将主要集中在:加强模型的物理基础分析、改进参数优选方法、完善模型结构、增强模拟真实性、增加分布式物理模型适用性;将3S、DEM和ANN等先进技术和工具应用到模型中,集成开发一体化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并与其他专业系统模型相耦合建立起模型库集成系统;把水文—气候—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耦合成新型的模型系统,更好地满足模拟需要,更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提高模型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型 流域 系统理论模型 概念性模型 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纶滤料LB500和LB550的耐酸腐蚀性能比较
3
作者 李岱霖 刘洋 +4 位作者 龙降雪 叶妍萍 杨丽君 洪和平 邱新标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40,共4页
利用溶液腐蚀法,在酸度、温度和时间3因素实验水平下,比较了丙纶LB500和LB550的耐酸腐蚀性能.结果表明:LB550的耐酸腐蚀性能优于同条件的LB500,温度越高,优势越显著;造成2种丙纶材料耐酸腐蚀性能降低的原因可能是LB550分子链间非键相互... 利用溶液腐蚀法,在酸度、温度和时间3因素实验水平下,比较了丙纶LB500和LB550的耐酸腐蚀性能.结果表明:LB550的耐酸腐蚀性能优于同条件的LB500,温度越高,优势越显著;造成2种丙纶材料耐酸腐蚀性能降低的原因可能是LB550分子链间非键相互作用遭到部分破坏,而LB500发生了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纶滤料 耐酸腐蚀 非键相互作用 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离子指示电极在石煤焙烧料浸出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元高 曾孟祥 张平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20-625,共6页
以湘西吉首某地石煤矿为原料,在850℃焙烧6h后,采用酸浸法从焙烧料提取钒,用钒离子指示电极在线跟踪石煤浸出过程中五价钒浓度的变化,研究浸出过程中的动力学;考察矿石粒径、pH值和浸出温度对浸出过程E—t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钒... 以湘西吉首某地石煤矿为原料,在850℃焙烧6h后,采用酸浸法从焙烧料提取钒,用钒离子指示电极在线跟踪石煤浸出过程中五价钒浓度的变化,研究浸出过程中的动力学;考察矿石粒径、pH值和浸出温度对浸出过程E—t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钒离子指示电极电势测定结果受杂质Fe3+的影响很小,可以用于跟踪石煤焙烧料浸出过程中钒离子浓度的变化;硫酸浸出后,矿石粒度越小,溶液的酸度越大,浸出温度越高,五价钒离子越容易浸出。采用等高线法求算出石煤焙烧料浸出过程在高温段区的表观活化能Ea为1.56kJ/mol,受扩散步骤控制;在低温段区的表观活化能Ea为3.99kJ/mol,受化学反应步骤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酸浸 钒离子指示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技术在废碱回收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严滨 於锦锋 +6 位作者 吴发辉 林丽华 蓝伟光 傅海燕 石谦 柴天 金磊 《水工业市场》 2009年第Z1期42-45,共4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纳滤膜对大孔树脂再生废碱液的过滤纯化作用。通过S-357纳滤膜可从碱含量为2-3%,COD在5000-10000mg/L之间,透光度为10%以下的废碱中,纯化回收碱含量为2%、COD在400mg/L以下、透光度接近100%的稀碱,回收率达到80%以上...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纳滤膜对大孔树脂再生废碱液的过滤纯化作用。通过S-357纳滤膜可从碱含量为2-3%,COD在5000-10000mg/L之间,透光度为10%以下的废碱中,纯化回收碱含量为2%、COD在400mg/L以下、透光度接近100%的稀碱,回收率达到80%以上。回收碱可用于树脂再生。纳滤过滤过程通量稳定,通过简单的化学清洗可恢复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 纯化 废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生物质颗粒燃料抗碎性测量装置的研制
6
作者 徐苏 陶永贵 +2 位作者 严滨 廖文超 黄泳伦 《能源工程》 2013年第2期42-45,共4页
抗碎性是评价生物质颗粒燃料品质特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参数。介绍了以我国标准为依据,参考国外抗碎性测量仪和我国焦炭抗碎性测量仪器,研制的一种新型生物质颗粒燃料抗碎性测量装置,并通过实验确定所需转速、电机的功率和主体尺寸等主要... 抗碎性是评价生物质颗粒燃料品质特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参数。介绍了以我国标准为依据,参考国外抗碎性测量仪和我国焦炭抗碎性测量仪器,研制的一种新型生物质颗粒燃料抗碎性测量装置,并通过实验确定所需转速、电机的功率和主体尺寸等主要设计参数。这种新型生物质颗粒燃料抗碎性测量装置能较好地模拟颗粒燃料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压力,自动运转,使得测量更加方便,且其结果精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颗粒燃料 抗碎性 抗碎性测量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