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港口群、产业群与城市群复合系统的共生关系研究——以厦漳泉同城化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李艳波 刘松先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8期61-65,共5页
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三群是具有耗散结构特征的开放复合系统。运用共生理论,分析了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复合系统中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等要素,探讨了寄生共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三种共生关系的特点,选择了"三群... 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三群是具有耗散结构特征的开放复合系统。运用共生理论,分析了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复合系统中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等要素,探讨了寄生共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三种共生关系的特点,选择了"三群"复合系统演化的共生模式,并且揭示了内在的共生演进机制。在此基础上,以厦漳泉同城化为例,提出促进"三群"复合系统共生演化的对策,以期提升我国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群 产业群 城市群 共生机制 同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产业集聚的科技服务发展模式研究——台湾16年面板数据的仿真分析及其对福建的启示
2
作者 陈青兰 苏志雄 +1 位作者 李黎 陈秋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49,共8页
构建基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仿真模型,以台湾16年面板数据进行训练,并将训练得出的模式有条件移植至福建,给出提升福建科技服务水平的建议。训练模型表明,当政府提高集聚要求时,研发经费及基础研究经费的增加最为重要;移植模型认为,福... 构建基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仿真模型,以台湾16年面板数据进行训练,并将训练得出的模式有条件移植至福建,给出提升福建科技服务水平的建议。训练模型表明,当政府提高集聚要求时,研发经费及基础研究经费的增加最为重要;移植模型认为,福建省应增加研发经费投入、提高基础研究经费比率、促进企业增加研发经费、培养激励研究人员,以此促进产业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服务 产业集聚 神经网络 移植模型 训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空间叙事的文化意蕴
3
作者 林朝霞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8-184,共7页
《红楼梦》是中国叙事文学的巅峰之作,因其诗性和哲理性诉求尤重空间叙事,不仅在空间叙事手法上推陈出新,灵活运用拆借法、互现法和渲染法,而且重视空间叙事在人物塑造、关系对比和小说题旨等方面的隐喻功能,体现了中华美学独有的哲学... 《红楼梦》是中国叙事文学的巅峰之作,因其诗性和哲理性诉求尤重空间叙事,不仅在空间叙事手法上推陈出新,灵活运用拆借法、互现法和渲染法,而且重视空间叙事在人物塑造、关系对比和小说题旨等方面的隐喻功能,体现了中华美学独有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借法 互现法 关系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茶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与历史影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蔡清毅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7,共5页
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和历史移民,福建率先将茶叶作为一种商品,对外传播中国文明。福建人把茶、瓷、丝三位一体,让海上丝绸之路交易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依托这条通道奠定自己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多个主港地位、打下世界茶产业的基础、对世界... 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和历史移民,福建率先将茶叶作为一种商品,对外传播中国文明。福建人把茶、瓷、丝三位一体,让海上丝绸之路交易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依托这条通道奠定自己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多个主港地位、打下世界茶产业的基础、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文明产生积极影响,更成为两岸品茗同味一心的主体创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茶叶 海上丝绸之路 地位 历史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生态批评的存在误区与价值重构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朝霞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80,170,共8页
生态批评以维护地球这个共同家园为旨归,参与社会人文和文学价值建构,逐渐成为中国文艺批评界的一门显学。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泛生态化、去人类化、单一化等误区,尤其是对生态哲学原典理解不足,鼓吹自然意志论,忽略人的社会、文化建构... 生态批评以维护地球这个共同家园为旨归,参与社会人文和文学价值建构,逐渐成为中国文艺批评界的一门显学。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泛生态化、去人类化、单一化等误区,尤其是对生态哲学原典理解不足,鼓吹自然意志论,忽略人的社会、文化建构对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导致反人类、反价值倾向。因此,生态批评应充分吸收古今中外生态哲学原典的有益成分,从思想、情感和行动方式三大方面进行价值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土地伦理 复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初知识分子与商人的交往:新文学的助推器
6
作者 林朝霞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0-236,共7页
清末民初知识分子与商人之间形成纷繁复杂的交往关系,不仅深刻影响了新文学的"作家—作品—读者"内环境,而且影响了新文学的外环境,是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重要助推器。而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历来注重知识分子的主体作用而忽略... 清末民初知识分子与商人之间形成纷繁复杂的交往关系,不仅深刻影响了新文学的"作家—作品—读者"内环境,而且影响了新文学的外环境,是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重要助推器。而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历来注重知识分子的主体作用而忽略商人的历史贡献,注重社会思潮对文学的影响而忽略经济活动的客观作用,形成相对片面的文学史。经济与文学互渗关系的发现,有助于揭示知识分子与商人在新文学运动中的共谋关系,使近现代商人群体浮出现代文学的历史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 新文学运动 中国文学现代转型 文学四要素 公共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